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振宏 《微创医学》2002,21(4):460-461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微创组60例给予微创清除术治疗,锥颅组(对照组)32例给予锥颅碎吸术,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死亡率及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减少值.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86.7%,锥颅组总有效率为62.5%(χ2=4.257,P<0.025);微创组死亡率与锥颅组比较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手术组50例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30例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死亡率及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减少值,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53%(X^2=26,P<0.005);手术组病死率与对照比较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尤其是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手术组50例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死亡率及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减少值.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53%(χ2=26,P<0.005);手术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尤其是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5 0例 (手术组 )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3 0例 (保守组 )给予常规内科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病死率及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手术组总有效率 (8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4 0 % ) ,χ2 =13 .187,P <0 .0 1;病死率 (12 % )明显低于对照组 (4 6.67% ) ,χ2 =10 .3 3 5 ,P <0 .0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减少 (P均 <0 .0 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亚低温疗法配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所有病例在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后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组在微创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亚低温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与微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明显优于微创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采用亚低温疗法配合治疗,能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及提高存活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保守组38例行内科综合治疗,开颅组38例在保守组治疗的基础上升骨瓣或骨窗,清除血肿,微创组36例在保守组治疗的基础上行CT片定位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三组治疗的有效率、死亡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和x^2检验比较。结果:保守组有效率42.1%,死亡率21.1%,开颅组有效率为55.3%,死亡率为10.5%,微创组有效率为91.7%,死亡率2.8%,微创组与开颅组和保守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于治疗后第l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见明显减少,而开颅组和保守组均于治疗后第14天才有明显减少,微创组与开颅组和保守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160例分为两组.微创组与内科保守治疗组各8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14天、28天进行评定,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0%,死亡率为5%,较内科保守组的有效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保守组38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开颅组38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开骨瓣或骨窗,清除血肿微创组36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CT下定位法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三组治疗的有效率、死亡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保守组有效率42.1%,死亡率21.1%;开颅组有效率55.3%,死亡率10.5%;微创组有效率91.7%,死亡率2.8%,微创组与开颅组和保守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加快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0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136例为治疗组,未用依达拉奉治疗的13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第28天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8.7%,对照组为5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83.8%,对照组为6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微创组。对照组予以内科保守治疗,微创组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间的疗效。结果微创组在有效率、病死率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明显减少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微创治疗组(n=38)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手术组(n=36)应用开颅清除血肿术。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和疗效。结果微创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及疗效均显著优于手术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方法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78%)显著高于对照组(50%),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及BI评分为(23.16±1.53)分及(87.88±10.9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38±1.26)分及(78.24±12.4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单纯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更好,并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6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于术后1、7、14、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微创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保守组38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开颅组38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开骨瓣或骨窗,清除血肿:微创组36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CT下定位法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三组治疗的有效率、死亡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保守组有效率42.1%,死亡率21.1%;开颅组有效率55.3%,死亡率10.5%;微创组有效率91.7%,死亡率2.8%,微创组与开颅组和保守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加快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及其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将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36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CT片定位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病死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4.7%,病死率为21.1%,治疗组有效率88.9%,病死率为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病死率,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创脑内血肿锥颅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到治疗时问6~18小时,穿刺点在血肿最大层面的外1/3与后1/3交叉处,行微创脑内血肿锥颅穿刺引流术,术中及术后控制血压.内科保守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2周、4周时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120例,其中显效60例,有效50例,效果差8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1.6%.死亡率1.7%.对照组80例,其中显效25例,有效30例,效果差20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68.8%,死亡率6.3%.两组总有效率和死亡率相差显著(P<0.01).结论 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36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同时回顾性分析内科保守治疗38例作对照.结果微创组显效率(72.22%)明显高于对照组(31.57%),二者差异显著(P<0.01);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于治疗后第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见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保守组与治疗后14d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加快神经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安全简便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40.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和4周,微创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底节区或脑叶出血量30~60ml)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乙组: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组.每组30例,均在CT定位下行血肿清除,分别于治疗后1、2、4周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94%,乙组85%,在时间轴上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差异,组间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两种颅内血肿清除术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显著效果的手段,特别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高血压小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天、1周、2周、1个月观察组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1周、2周、1个月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同期比较,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小量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