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阴道超声(TVS)监测与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人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联合检查并与病理检查对照分析.结果阴道超声监测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宫腔镜(P<0.05);对粘膜下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监测内膜息肉优于阴道超声;在排除粘膜下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上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逸  黄蕴思 《现代医学》2003,31(5):312-313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诊刮)联合的方法为93例绝经后出血的妇女进行检查,并根据镜下所见和诊刮的病检报告分别作出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 宫腔镜检查发现萎缩性子宫内膜31例、内膜息肉14例、粘膜下肌瘤8例、内膜增生(或过长)22例、宫内节育器10例、内膜癌8例。诊刮无组织物刮出者38例、内膜息肉8例、粘膜下肌瘤2例、内膜增生(或过长)24例、慢性炎症15例、内膜癌5例、子宫肉瘤1例。其中宫腔镜遗漏1例内膜癌被诊刮确诊。结论 宫腔镜和诊刮是互补的两种诊断方法,宫腔镜诊断内膜息肉及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精确度高于诊刮;但这两种方法联合起来检查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内膜癌,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58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增生8例,肌瘤或腺肌瘤10例,内膜癌2例,诊断符合率为74.36%;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72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增生2例,肌瘤或腺肌瘤4例,诊断符合率为92.31%。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诊断应先行阴道超声检查,再行宫腔镜检查,最后配合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163例子宫内膜息肉检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子宫内膜息肉的B超、宫腔镜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了解宫腔镜在诊断治疗宫内占位病变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3例门诊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病例的临床表现、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结果 163例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146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132例,子宫内膜呈简单型增生过长16例,呈复杂增生10例,呈分泌反应4例;黏膜下肌瘤4例,子宫内膜癌 1例.超声、宫腔镜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0.98%、90.41%.结论 宫腔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相结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相结合的方法。于检查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对268例子宫异常出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3%,子宫粘膜下肌瘤为88.9%,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62.7%,子宫内膜部为60%。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58.8%,子宫粘膜下肌瘤为43.2%,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74%,子宫内膜癌为75%。结论:采用宫腔镜检查技术,结合病理学检查,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肌瘤的诊断率,且能尽早确诊子宫内膜及癌前病变,对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宫腔镜检查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闫泗云 《当代医学》2011,17(12):98-99
目的 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病理检查结果的对照分析来总结经验,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选择有完整资料的108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与诊刮或宫腔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10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98例,黏膜下肌瘤4例,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例.超声诊断符合病理诊断98例,误诊1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74%.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是明确的,诊断符合率90.7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2例,均行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 8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有子宫内膜病变74例,其中,子宫内膜增生39例、子宫内膜息肉18例、黏膜下肌瘤13例和子宫内膜癌4例;经阴道超声检出子宫内膜增生符合率为92.31%(36/39),高于经腹超声检出的71.79(28/39)(χ~2=5.571,P=0.018);经阴道超声检出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分别为72.22%(13/18)、92.31%(12/13)和100%(4/4),略高于经腹超声检出的61.11%(11/18)、76.92%(10/13)和50.00%(2/4)(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中,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血流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显示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吸收及黏膜下肌瘤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积液情况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宫腔积液情况略高于黏膜下肌瘤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效果明显优于经腹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灶,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对照经阴道超声和超声子宫造影在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腔内病变的患者51例,分别对其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超声子宫造影检查,同时以宫腔镜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对照,比较经阴道超声和超声子宫造影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经宫腔镜-病理检查可见,51例患者中,内膜正常4例,子宫内膜息肉2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5例,子宫内膜下肌瘤6例,宫内胎物残留2例,子宫内膜癌2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检出内膜正常1例,子宫内膜息17例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9例,子宫内膜下肌瘤11例,宫内胎物残留3例,子宫内膜癌0例。检查的特异性为25.0%,敏感性为77.3%,经超声子宫造影检查检出内膜正常3例,子宫内膜息肉21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4例,子宫内膜下肌瘤9例,宫内胎物残留2例,子宫内膜癌2例。检查的特异性为75.0%,敏感性为95.7%,经阴道超声和超声子宫造影的特异性、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过程中,超声子宫造影检查方法比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性高,诊断准确率高,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无伤痛,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的优点,是十分有效的临床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桂军  朱丹赵芳 《吉林医学》2006,27(11):1359-1359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黏膜下肌瘤与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经阴道观察子宫腔内形态、回声情况、血流状态,对54例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4例经宫腔镜及手术与病理切片证实的患者,术前提示正确的为49例,其余5例,1例为子宫内膜癌,2例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2例为沉积性宫腔积血。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粘膜下肌瘤与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TV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宫腔不规则出血的患者行阴道超声(TVS)检查,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活检或刮除病灶,最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与TVS、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诊断结果:内膜息肉30例、粘膜下肌瘤25例、内膜过度增生38例、内膜癌5例,TVS与宫腔镜相比,其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鉴别诊断价值相近。结论:TVS是诊断宫腔内膜疾病的常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戴优霞  阮华  黄白莉 《中外医疗》2012,31(10):178-178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回属性分析80刨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瞢勒超声及宫腔镜捡查结果,并与其病理检查结果作对照,术中行定位取病变组织活检,以病理诊断为最终判定标准。结果本研究共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38倒,子宫内膜增生13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倒,子宫胚胎残留10例,子宫内膜癌4例,正常内膜6饲。其中经阴道彩色多瞢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7.5%,宫腔镜检查组符合率为85.0%,2纽诊断符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首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可提示占住性病变,再行宫腔镜检查,其可明确病变性质,并有治疗作用,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陈明清 《河北医学》2013,19(1):45-48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经诊刮、手术联合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80例患者同时进行的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和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并与经诊刮、手术联合病理检查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80例患者经诊刮、手术联合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增生3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5例,子宫内膜炎18例,子宫内膜癌3例。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20例,子宫内膜增生3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8例,子宫内膜炎15例,子宫内膜癌3例。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增生3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6例,子宫内膜炎17例,子宫内膜癌3例。②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72.5%,误诊率为27.5%;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0.0%,误诊率为10.0%。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误诊率显著低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具有简便、无创、准确率高的特点,是子宫内膜病变筛查和诊断的首选和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价值。方法对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疑似宫腔内粘膜下肌瘤85例已婚妇女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结果85例经宫腔镜及手术与病理切片证实的患者,术前提示正确的为76例,其余9例:2例为子宫内膜癌,2例为沉积性宫腔积血,5例为子宫内膜息肉。结论三维经阴道超声提高了粘膜下肌瘤的诊断水平与二维经阴道超声结合是诊断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46例因绝经后子宫出血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先行阴道超声检查,然后行宫腔镜检查并且取异常子宫内膜做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最终诊断,比较阴道超声检查及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46例中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有74例(50.69%),其中阴道超声检出57例,宫腔镜检出70例;子宫内膜息肉有20例(13.70%),其中阴道超声检出13例,宫腔镜检出18例;子宫内膜增殖症28例(19.18%),其中阴道超声检出11例,宫腔镜检出26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6例(10.96%),其中阴道超声检出14例,宫腔镜检出11例;子宫内膜癌8例(5.48%),其中阴道超声检出4例,宫腔镜检出6例。(2)在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子宫内膜增殖症诊断方面,宫腔镜检查敏感性(分别为94.59%,92.86%)明显高于阴道超声(分别为77.03%,39.29%)(P<0.05);在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诊断方面,宫腔镜检查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81.82%,92.86%,100.00%)明显高于阴道超声(分别为75.00%,54.17%,63.64%,44.44%()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时可以作为初步筛查方法,宫腔镜检查相对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更高一些,并且同时能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因此可以作为进一步检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容  李晓燕  赵茜 《西部医学》2010,22(6):1107-110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6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观察其内膜厚度、息肉位置、大小、个数、内部回声及基底情况,与宫腔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者56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2.4%;误诊12例,误诊率17.6%,其中6例误诊内膜增生过长,4例黏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癌,1例妊娠物残留。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仍有部分漏、误诊病例,应综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漏、误诊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病患者,给予本组患者行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对比病理检测与超声诊断结果。结果给予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情况显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厚度均超过10 mm,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积液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显著(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内部血流阻止能力明显低于其他良性病变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及黏膜下肌瘤等病症的准确率明显高于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准确率,其中采用阴道超声检查显示率94.64%,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的55.36%,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患者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其准确诊断性高,能有效提高患者病灶查出率,可作为已婚妇女检测子宫病变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分别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的符合率。结果:对比病理诊断,宫腔镜检查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均高于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子宫内膜增生准确率方面明显高于阴道镜检查,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8;χ2=7.251,P=0.007);宫腔镜检查总体准确率为94.6%,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7,P=0.000 1)。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直观性、准确性、可靠性,优于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超联合宫腔镜对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在我院妇产科行阴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共90例,于宫腔镜下内膜活检,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0例患者结合最后的病理诊断显示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在宫内膜增生、内膜萎缩的诊断符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内膜癌、慢性非特异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符合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有效、简便、经济的特点,但漏诊率较高,而宫腔镜检查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诊断方法,故诊断绝经期阴道出血使用TVS和宫腔镜联合检验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鲁海鸥  韩阳  浦雪  王岩 《吉林医学》2012,33(24):528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563例,并与宫腔镜及病理对照。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563例,多表现为内膜线较完整,息肉多为高回声光团,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单个或多发,无明显包膜。大部分息肉CDFI彩色血流显示不满意,较大的息肉CDFI显示少许条状血流信号,RI值在0.7~0.8以上。563例最后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475例,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4.36%。误诊的88例中,52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22例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2例为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2例为子宫内膜癌。误诊率为15.64%。结论: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检查方法,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常规筛查和宫腔镜术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20.
敬文娜 《中原医刊》2014,(2):99-10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阴道流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绝经后阴道流血的126例患者进行阴道彩超、宫腔镜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2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以良性病变为主,以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总的符合率为88.5%,符合率从高到底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萎缩、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结论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行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或诊刮诊断宫内病变准确、有效,可明确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且大多数为子宫的良性病变,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