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统生 《微创医学》2002,21(4):450-451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DM)患者动态血压水平、昼夜变化节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指导DM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行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测定UAER.结果 DM肾病(DN)组24小时平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非肾病组(NDN)(P<0.05),UAER与24小时血压变化呈正相关,与变化差值呈负相关.结论 DM伴DN与动态血压水平及昼夜节律,UAER关系密切且较不伴DN组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DN)时的变化及其与DN的关系。方法 58例老年T2DM患者按有无DN分为T2DM组及DN组,测定两组患者的Hcy水平,并与46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DN组血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T2DM组。DN组高Hcy血症(Hcy>15μmol/L)的发生率为53.0%,较对照组(9.8%)及T2DM组(24.2%)明显升高(P﹤0.05)。②Hcy升高的T2DM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Cr)及DN的发生率高于Hcy正常的T2DM患者(P﹤0.05)。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血Hcy水平与DN有关(Hcy与Cr、BUN、UAER呈正相关)。结论 Hcy与老年DN有关,可能是DN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脂蛋白(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刚  张扬  陈东生 《四川医学》2003,24(6):593-594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 (a) [Lp(a) ]在糖尿病肾病 (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 2 4h尿蛋白质排泄率 (UAER)的测定结果 ,将 9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 3组 ,糖尿病组 (DM组 ) 30例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 32例 (EDN组 )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CDN组 ) 34例 ,40名健康查体者作对照组 ,分别测定各组Lp(a)水平。结果 DM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 5) ,EDN组及CDN组 ,Lp(a)水平明显高于DM组 ,Lp(a)与UAER呈直线相关r=0 .40 2 ,P <0 0 5。结论 Lp(a)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 (DN)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肾功能正常的DN患者 11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分为早期DN 5 0例和临床DN 6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用常规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动态检测血浆内皮素、空腹血糖及 2 4h尿白蛋白浓度 ,并计算UAER。结果  (1)治疗组治疗后内皮素水平和UAER明显下降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后UAER明显下降 (P <0 .0 5 ) ,内皮素水平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2 )治疗组早期DN治疗后内皮素水平和UAER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临床DN治疗后内皮素水平和UAER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阿魏酸钠有降低DN血浆ET的作用 ,同时可降低UAER。  相似文献   

5.
丁彦  常红云 《四川医学》2019,40(11):1150-115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 I4)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单纯T2DM患者99例(T2DM组)、早期DN患者66例[早期DN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30mg~300mg/24h]、临床期DN患者35例(临床DN组,UAER范围>300mg/24h),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对照组),对比各组的血清hs-CRP、IL-6、MCP-1及Angpt I4水平,并分析hs-CRP、IL-6、MCP-1及Angpt I4与DN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T2DM组、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hs-CRP、IL-6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T2DM组、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T2DM组、早期DN组的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hs-CRP、MCP-1水平显著的高于T2DM组,临床期DN组的IL-6高于T2DM组和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低于T2DM组和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临床期DN组的hs-CRP、IL-6、MCP-1均高于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低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DN患者的血清hsCRP、IL-6、MCP-1水平与Scr、BUN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 05),与Angpt I4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 05)。结论 DN患者的血清hs-CRP、IL-6、MCP-1水平升高、Angpt I4水平降低,并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DM)尿微量白蛋白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DM早期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60例,另选30名健康者(NC)和30例单纯DM患者作对照,测定血糖、UAER、CRP及血肌酐等.结果:DM组较NC组FPG、CRP明显升高;DN组较NC组FPG、CRP、UAER亦明显升高,P<0.05:DN组较DM组CRP、UAER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UAER与CRP呈正相关.结论:CRP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参与DN的发生和发展,DM中进行CRP、UAER的测定对于早期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肾病及血脂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曙晖 《广东医学》2001,22(1):54-55
目的 研究胰岛互助抵抗(IR)与2型糖尿病肾病(DN)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测定3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38例2型糖尿病不伴肾损害患者(DM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脂质及载脂蛋白(Apo)的变化相互关系。结果 DN组与DM组相比,ISI明显降低,与甘油三酯(TG)及UAER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UAER与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结论 胰岛素抵抗可引起血脂的异常,与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 (ECM)水平与糖尿病肾病 (DN)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8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5名健康者的血清Ⅳ型胶原 (CⅣ )、层粘蛋白 (LAN)、前胶原 3(PⅢ )和透明质酸 (HA) 4种ECM水平。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泌率 (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 (DN)和非糖尿病肾病组(NDN) ,DN组进一步根据UAER值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 (MA ,UAER 30~ 30 0mg 2 4h)和临床肾病组 (CDN ,UAER≥30 0mg 2 4h)。结果 DN组和N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NDN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DN患者进一步分组后 ,C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M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AN水平均分别与空腹血糖 (FPG)、舒张压和病程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AN水平高于正常人 ,而且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和C-反应蛋白(CRP)与T2DM合并高血压、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32例T2DM患者,分成单纯DM组、DM合并高血压组和DM肾病组,测定血UA、CRP、Cr、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脂水平。结果DMEH组和DN组血uA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DN组血C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DM组(P〈0.00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UA与DBP、TG、Cr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血UA与FINS呈正相关;CRP与FPG、UAER和Cr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尿酸和CRP可能参与T2DM高血压及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动态监测可作为DMEH和DN的预告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急血浆胰岛素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关系,以探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方法:47例DN患分为两组:正常血压组21例,高血压组26例。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与正常血压组无显差异(P>0.05),而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临床上糖尿病肾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酸(UA)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及其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的影响。方法在三水地区进行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样本中随机抽查87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UA、Hcy、hs-CRP和UAER水平,同时根据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并随机抽取30例2型糖尿病不伴早期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UA、Hcy、hs-CRP和UAER水平,分析尿酸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UA、Hc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伴早期肾病患者(P0.01),并且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伴高尿酸患者Hcy和UAER水平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P0.01),血尿酸水平与UAER、Hcy呈正相关(P0.05)。结论尿酸水平的高低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可能加速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进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预后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 (DN)与血清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的关系。方法 :选择糖尿病 (DM)患者 5 6例 ,分为DN组及非糖尿病肾病组 (NDN) ,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 ET及 NO水平 ,并将 ET及 NO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DM组血 ET及NO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ET/ NO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DN组与 NDN组比较 ,DN组 ET及 ET/ NO明显高于 NDN组 (P <0 .0 1) ,NO明显低于 NDN组 (P <0 .0 1) ,ET与 NO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DN组与 NDN组相比 ,血 ET明显升高 ,NO明显降低 ,ET、NO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35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表明:24小时平均压(24hMAP)、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及夜间平均收缩压(dSBP、nSBP)明显增高;糖尿病肾病(DN)组与无肾病组比较,24hMAP、夜间平均压(nMAP)、24hSBP、dSBP、nSBP又显著增高(P<0.05);Ⅱ型DM患者不论有否肾病均表现为收缩期血压增高,昼夜波动范围大,节律消失,因此,Ⅱ型DM患者在控制血糖同时,动态血压增高者需控制血压,以减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中血管生成素-1( Ang-1)、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肾病( DN)病情进展中的水平变化规律,探讨平衡其比率在DN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患者20例( DM1组)、微量白蛋白尿患者22例( DM2组)、大量白蛋白尿患者18例( DM3组),另设健康对照患者22例( NC 组)。采用 ELISA 法检测受试者血清 Ang-1、Ang-2、Tie2、VEGF水平,同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① DM1组血清VEGF、Ang-2水平高于NC组, DM2组、DM3组进一步升高,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 DM1组血清Ang-1水平高于NC组,DM2组、DM3组逐渐下降,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 Ti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UAER与Ang-2、VEGF 呈正相关性( r =0.470、0.404, P <0.01),与Ang-1呈负相关性(r=-0.310,P<0.05); Ang-2与VEGF、Tie2呈正相关性(r=0.450、0.725,P<0.01);Ang-1与Tie2呈正相关性(r=0.571,P<0.01),与Ang-2、VEGF呈负相关性(r=-0.497、-0.396,P<0.01,P<0.05)。⑤以UAER为应变量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ng-1、Ang-2、VEGF、肌酐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UAER的独立相关因子。结论血清中 Ang-1、Ang-2、Tie2、VEGF 水平与 DN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并影响DN病情的进程。检测血清Ang/Tie2及VEGF可作为评估DN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TGF-β1与2型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为DN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把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30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30例),分别检测DM、DN组的尿中的TGF—β1、尿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β2-M)。结果 DN组的TGF—β1水平高于DM组和NC组,DM组的TGF—β1水平高于NC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结论 DN患者TGF—β1的水平与UAER和β2-M相关,可以作为DN的早期的监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 (DM)和糖尿病肾病 (DN)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内皮素 (E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照组 43人 ,DM组 45例 ,DN组 40例 ,测定血浆 CGRP、 ET及血压。结果 :DM组的 CGRP比对照组、 DN组显著增高 (P <0 .0 1,P <0 .0 5 )。 DN组的 ET比对照组、 DM组显著增高 (P <0 .0 1,P <0 .0 1)。三组的血压 :DN组最高 ,DM组次之 ,对照组最低。对照组、 DM组的 CGRP与 ET正相关 ,DN组的 CGRP与 ET无显著相关。结论 :CGRP对血压的影响 ,在无血管并发症的 DM大于 DN。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清同型半胱氨i(Hcy)、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4项指标联合检测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检测8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le水平和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和临床蛋白尿(cP)组。统计各组UAER、Hcy、CysC、hsCRP、HbAlc水平;以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T2DM各组Hcy、CysC、hsCRP、HbA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DM各组间Hcy、CysC、hsCRP、HbAlc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项检测uAER的阳性率为41.1%,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2.4%。结论T2DM组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le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与UAER一样,都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中SDF-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74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NC组)外周血中SDF-1水平、内皮祖细胞(EPC)数量、EPC表面SDF-1的受体CXCR4表达率.DM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单纯DM组(SDM组)、早期DN组(EDN组)、临床DN组(CDN组).结果 SDF-1水平和EPC数量NC组、SDM组、EDN组、CDN组依次下降(P<0.05或0.01);CXCR4表达率SDM组较另3组升高(P<0.05或0.01),CDN组较其它组降低(P<0.05或0.01);2型DM患者SDF-1与HBA1c、病程、收缩期血压负相关(r=-0.398、-0.257、-0.241,P<0.05或0.01),SDF-1与EPC正相关(r=0.278,P<0.05);UAER与SDF-1、EPC负相关(r=-0.263、-0.248,P<0.05),UAER为因变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HBA1c、收缩压、SDF-1、EPC和病程.结论 2型DM患者外周血中SDF-1/CXCR4轴的变化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肾病将其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组,68例)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组,76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对3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及β2-MG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DM组和DN组UAER及血清CysC、β2-M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DN组UAER及血清CysC、β2-MG高于DM组(P〈0.05),各组血清Scr和BU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CysC与β2-MG升高明显,且比血清Scr、BUN上升出现的时间早,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肾病与脂代谢紊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检测了51例2型DM 并发DN患者的空腹血脂、载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与无DN的T2DM患者及正常人比较.结果 T2DM无DN组和DN组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HbA1c、FP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DN组的TG、TC、PG 、HbA1c显著高于T2DM无肾病组.C肽测定值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水平(UAER)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脂代谢紊乱是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为防止T2DM患者DN的发生,除应重视控制血糖外,还应该注意血脂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