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DOS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对手术安全性的评估。   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5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按入组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25例患者术前予以DOS方案化疗(观察组), 3个周期化疗后行手术治疗, 25例行单纯手术治疗(对照组)。   结果   观察组DOS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有效率为64.0%, D2淋巴结清扫率(88.0%vs.64.0%)及R0切除率(92.0%vs.68.0%)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 0.05);术后淋巴结转移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3.2±2.5)枚vs.(6.3±2.9)枚, P < 0.05];两组手术时间[(230.5±45.6)min vs.(205.6±42.4)min]及术中出血量[(425.5±115.4)mL vs.(210.6±125.6)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6±2.8)枚vs.(21.2±2.0)枚, P > 0.05]。观察组患者化疗耐受性良好, 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   结论   DOS方案作为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有效率高, 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围手术期安全性高, 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R0切除率、降低术后淋巴结转移率, 能提高近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高印奇  方仪  杨雪  王靖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1):729-733
  目的   比较改良根治手术和乳房Ⅰ期重建手术对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入选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其中改良根治术组30例,乳房Ⅰ期重建组30例,分别给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和自制量表。   结果   两组间基本资料、乳腺癌病理及切口愈合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良好的匹配性。与改良根治术组相比,乳房Ⅰ期重建组患者具有较好的外形满意度(33.2±8.8 vs. 41.1±10.8,P=0.003)。但两组间FACT-B评分和心理影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乳房Ⅰ期重建组患者外形满意度明显优于改良根治组。   相似文献   

3.
闫哲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2):1792-1795
  目的   探讨胱蛋白M(Cystatin M)在乳腺癌及转移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RT-PCR检测108例乳腺癌标本,30例转移癌标本及24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ystatin M mRNA,分析Cystatin M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 M表达水平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较高,而在Ⅲ/Ⅳ期乳腺癌患者中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statin M在5 cm以下肿瘤中表达较高,而在5 cm以上肿瘤中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 M表达与正常乳腺组织中Cystatin M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 M与转移癌标本中Cystatin M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 M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病理学类型无相关性;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 M表达水平和转移癌标本中Cystatin M表达水平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HER-2),雌激素受体状态(ER)及孕激素受体状态(PR)无相关性;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 M表达较高的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比Cystatin M表达较低的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要长,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Cystatin M为监测乳腺癌发生浸润转移的可靠指标仍需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三阴性乳腺癌、35例癌旁乳腺组织、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Livin的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 建立Cox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Livi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57.8%, 在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4.3%,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率为0, 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ivi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脉管癌栓及腋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 > 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 Livin蛋白低表达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明显优于Livin蛋白高表达组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临床分期、脉管癌栓及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 仅临床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Livin均被剔除。   结论  Livin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相关性, 提示Livin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浸润进展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皮经孔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术后联合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疼痛、机体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8例LDH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54例术后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54例给予常规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前,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腰部功能变化情况、腰部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术后1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最终有效随访患者:观察组42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2.08±1.14)vs.(2.65±1.22)]、3个月[(1.41±1.02)vs.(1.84±1.01)]的VAS(下肢)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3.18±1.04)vs.(3.71±1.02)]、3个月[(2.11±1.05)vs.(2.68±1.02)]的VAS(腰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16.99±2.77)vs.(18.07±2.14)]、3个月[(12.48±1.16)vs.(15.04±1.32)]、6个月[(9.58±1.19)vs.(11.35±1.15)]、12个月[(8.59±1.01)vs.(9.25±1.18)]的ODI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17.28±1.47)vs.(15.65±1.32)]、3个月[(20.48±1.46)vs.(18.81±1.47)]、6个月[(22.76±1.17)vs.(21.05±1.05)]、12个月[(23.73±1.65)vs.(22.11±1.25)]的JOA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SF-36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18.12±4.88)vs.(16.68±5.45)]、术后3个月[(25.85±4.24)vs.(21.82±4.85)]、术后6个月[(35.47±5.67)vs.(30.25±5.48)]、术后12个月[(33.34±5.32)vs.(29.65±6.97)]的身体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55.24±5.33)vs.(53.01±4.95)]的躯体角色(role physical,RP)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18.03±3.51)vs.(16.01±3.43)]、术后3个月[(23.55±4.41)vs.(20.16±4.14)]、术后6个月[(33.18±5.22)vs.(30.48±5.45)]、术后12个月[(46.32±5.71)vs.(41.16±5.53)]的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51.92±3.42)vs.(50.05±3.56)]、术后3个月[(67.0±4.25)vs.(60.0±3.75)]、术后6个月[(69.05±5.48)vs.(64.05±5.22)]、术后12个月[(67.34±5.02)vs.(62.42±5.11)]的活力(vitality,V)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MacNab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92.7%vs.75.0%,χ~2=5.028,P=0.025)。结论PTED联合康复治疗优于单一的PTED,能缓解早期腰背部及腿痛,早期及远期改善机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保留乳腺手术方式治疗副乳癌的相关注意事项及预后。   方法   收集从2003年9月至2013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副乳腺癌患者23例,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副乳腺癌的术前检查、术后治疗及预后。   结果   采用保留同侧乳腺手术方式的10例患者术前均行乳腺相关检查,证实双乳未见恶性病灶。术后3例行放疗,接受放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随访至2013年10月,2例出现骨转移。13例采用乳腺癌根治术中1例出现肺转移。   结论   副乳腺癌确诊时,如双侧乳腺未及异常,可采用保留同侧乳腺治疗副乳腺癌的手术方式,术后放疗应注意放射性皮炎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UMA基因转染是否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对表柔比星致凋亡的敏感性。   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UMA-pCDNA3和空载体pCDNA3质粒瞬时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中, G418筛选阳性细胞。将系列浓度(0.01~100μmol/L)的表柔比星分别作用于MCF-7、MCF-7/PUMA和MCF-7/pCDNA3细胞72 h, 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并计算IC50, FCM、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PUMA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MCF-7、MCF-7/PUMA和MCF-7/pCDNA3细胞的表柔比星IC50分别为(13±1.4)、(1.8±0.2)和(10.7±1.3)μmol/L, MCF-7/PUMA细胞对表柔比星作用的敏感性增加了7.2倍。表柔比星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MCF-7细胞凋亡, 但对MCF-7/PUMA细胞所诱导的凋亡比MCF-7和MCF-7pCDNA3更明显。低浓度表柔比星(0.1μmol/L)轻微引起MCF-7/pCDNA3[(1.15±0.26)%]和MCF-7细胞凋亡[(0.9±0.24)%], 但能诱导MCF-7/PUMA细胞明显凋亡[(6.44±1.46)%]; 高浓度表柔比星(1μmol/L)诱导各组细胞凋亡, 但表柔比星MCF-7/PU MA细胞凋亡率[(35.47±9.36)%]明显高于MCF-7[(12.6±3.73)%]和MCF-7/pCDNA3细胞[(15.2±5.1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FCM和TUNEL方法检测显示相同的结果。PUMA蛋白在MCF-7/PUMA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MCF-7和MCF-7/pCD NA3细胞。   结论  PUMA基因稳定转染明显地增强了乳腺癌MCF-7细胞增强表柔比星致凋亡作用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的诊断价值与PET/CT检查期间CEA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临床症状、血清CEA水平升高或CT等影像学检查怀疑复发, 并因此行PET/CT检查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75例, 其中男性46例, 女性2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PET/CT显像的诊断价值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CEA阳性组与阴性组中的差异。   结果  PET/CT对复发与转移的检出率中CEA阳性组为89.3% (42/47), 阴性组为82.1% (23/28), 两组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CEA水平无助于提高PET/CT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检出率, PET/CT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是目前监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两种曲马多超前镇痛方法对乳腺癌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将90例ASA评估Ⅰ~Ⅱ级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 每组30例。A组: 在手术切皮前10 min和缝皮前10 min给予曲马多1.5 mg/kg; B组: 切皮前10min给予曲马多1.5 mg/kg; C组: 手术全程不给予曲马多。观察术后0.5、1、2、4、8、12、24 h患者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A组术后12 h以内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B组术后2 h内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曲马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并且在手术开始和结束前联合给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YY1(Yin Yang-1, YY1)的表达与E-cadherin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乳腺癌原发病灶以及1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YY1的表达情况,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进行E-cadherin基因甲基化检测。  结果  乳腺癌中E-cadherin甲基化率为57.1%(24/42), 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11.1%(2/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乳腺癌组织中阳性YY1的表达(22/42, 52.3%)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2/18, 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YY1阳性乳腺癌组中E-cadherin甲基化者为20/22(90.9%), 而YY1阴性组的乳腺癌E-cadherin甲基化者为4/16(25%), YY1与E-cadherin甲基化状态之间呈正相关(P < 0.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乳腺癌组织中YY1的高表达有可能是E-cadherin甲基化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异腈(MIBI)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2例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随访患者,以甲状腺球蛋白增高阈值>10ng/ml为标准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7),常规行131I全身扫描(WBS),同时以99mTc-MIBI作为显像剂行核素肿瘤显像.以核素显像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放射性(T/NT)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99mTc-MIBI显像及131I全身显像在诊断甲状腺癌转移灶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99mTc-MIBI显像和131 I全身显像T/NT比值分别为3.24 ±0.43和5.35 ±0.32,有明显差异;对照组T/NT比值分别为1.31 ±0.18和1.26±0.25,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24.52%、64.28%、32.83%和92.45%、57.14%、85.07%.结论:99mTc-MIBI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灵敏性及准确性均低于131I全身显像,特异性无明显差异,但99mTc-MIBI显像可作为131I全身显像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随访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此项检查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60例女性乳腺肿块病人,静脉注射~(99m)TC-MIBI740~925MBq/入后5~10min静态显像.计算T/NT比值,检查后一周内手术.结果此方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0.4%,特异性为92.8%.其阳性率随组织病理学特点不同而差异明显.对癌细胞密度相对较低的乳腺癌显像时易造成假阴性.结论 ~(99m)TC-MIBI乳腺显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尤其在评价内乳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术后残留复发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99Tcm-异睛脱氧氨基葡萄糖(99Tcm-isonitrile deoxyglucosamine,99Tcm-CN5DG)SPECT/CT对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于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前瞻性研究95例经过手术、组织活检病理确诊(92例)或治疗后临床影像随访证实(3例)的肺病损(共97个)患者,99Tcm-CN5DG SPECT/CT采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良恶性,强化CT则据肺病损形态特征判断良恶性。分析99Tcm-CN5DG SPECT/CT、强化CT对肺病损的诊断效能。  结果  97个肺病损中80个恶性、17个良性。良恶性肺病损的靶和非靶摄取比值(target to non-target,T/NT) [分别为(1.49±0.86) vs. (3.2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9Tcm-CN5DG SPECT/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强化CT(分别为97.5%、76.5%、93.8%、95.1%、86.7% vs. 87.5%、41.2%、79.4%、87.7%、41.2%),其中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9Tcm-CN5DG SPECT/CT提供了优于强化CT的纵膈淋巴结分期、肿瘤边界勾画等重要信息。  结论  99Tcm-CN5DG SPECT/CT是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病理性乳头溢液的病因主要以良性病变为主,但仍有恶性病变的可能,病理性乳头溢液可为乳腺癌唯一或首发症状。本研究旨在探讨与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病变性质相关的临床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207例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年龄>50岁、伴乳房肿块或乳腺钙化是乳头溢液患者与乳腺癌相关的高危因素(P < 0.05);溢液的性状、病程长短对病变性质的鉴别无明确临床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中年龄>50岁、伴乳房肿块和伴乳腺钙化是乳头溢液患者与乳腺癌相关的高危因素(P < 0.05)。  结论  患者年龄、是否伴乳房肿块及乳腺钙化对鉴别导致乳头溢液病变的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UC2和M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8例乳腺良性疾病和186例乳腺癌中MUC2和MMP-9基因的表达,免疫印迹法观测MUC2和MMP-9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  MUC2和MMP-9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MUC2和MMP-9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2.9%(2/68)、13.2%(9/68),均显著低于癌组织39.8%(53/186)、73.1%(136/186)(P < 0.05)。类似于基因表达,MUC2和MMP-9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相对较高。MUC2和MMP-9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MMP-9表达还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 < 0.05),两者均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MUC2和MMP-9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814,P < 0.001)。   结论  MUC2和MMP-9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乳腺疾病的指标之一,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疗效评价的意义。   方法   应用ABVS与CDFI对42例乳癌患者NCT前后的病灶成像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   结果   42例乳癌患者接受NCT后, 其中完全缓解的患者ABVS从冠状面显示原发肿瘤分布范围及声像改变, CDFI图像显示原发灶内血流变化等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而在无变化及部分缓解的病灶中的ABVS从冠状面显示原发肿瘤分布范围及声像改变, CDFI显示病灶内血流变化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利用ABVS与CDFI对乳癌NCT前后疗效评价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s increasing in China and it will be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women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is century[1]. 99mTc-MIBI breast imaging, an effective, sensitive, specific and noninvasive diagnostic method of breast cancer, has been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physicians. From March, 1994 to September, 1999, 109 breast masses smaller than 2 cm in diameter in 102 patients in Huashan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o undergo 99mTc-MIBI breast 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AVEN mRNA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在89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AVEN mRNA表达。AVEN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和危险因素的关系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AVEN mRNA的表达在服用避孕药的患者中明显低于未服用避孕药的乳腺癌患者(P=0.02), 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ER、PR等临床特征无关(P > 0.05), 与患者的年龄、BMI指数、怀孕次数、是否绝经、月经初潮年龄、是否母乳喂养、累积行经年数、初产前行经年数等危险因素亦无关(P > 0.05)。  结论  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患者肿瘤AVE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VEGF-D及其受体VEGFR-3在良性疾病肺组织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探寻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VEGF-D、VEGFR-3在肺癌发生及NSCLC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早期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组织标本52例,良性疾病肺组织30例,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良性疾病肺组织及肺癌组织中VEGF-D、VEGFR-3 mRNA的表达量。   结果   VEGF-D mRNA、VEGFR-3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良性疾病肺组织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VEGF-D、VEGFR-3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   结论   VEGF-D、VEGFR-3 mRNA的表达与肺癌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