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型光敏剂CPD4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光动力杀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型光敏剂叶绿素衍生物4(chlorophyll derivative,CPD4)对人乳腺癌细胞系T47D和MCF-7体外光动力杀伤效应,并对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结合荧光探针标记技术观察光敏剂在细胞内分布及亚细胞定位;将终浓度分别为2.5、2.0、1.5、1.0、0.5 μg/mL的CPD4加入到T47D及MCF-7细胞培养皿中,孵育2h后用670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光剂量为10J/cm2,照毕,继续培养24h后采用染料排斥实验测定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死亡方式和凋亡率.实验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光敏剂组、单纯细胞光照组,光敏剂-细胞光照组.结果:光敏剂CPD4可穿过T47D及MCF-7细胞膜进入细胞,分布在细胞膜及胞浆中,线粒体是其亚细胞分布的主要位点之一.光动力组中光敏剂浓度分别为2.5、2.0、1.5、1.0、0.5μg/mL,T47D及MCF-7细胞死亡率分别为(76.77±6.41)%、(40.51±7.28)%、(38.4±5.35)%、(17.08±0.52)%、(11.16±0.28)%、(81.67±1.53)%、(69.67±4.51)%、(45.33±4.73)%、(17.67±2.52)%、(12.00±2.00)%.Annexin V-FITC/PI法检测PDT作用24h后凋亡率分别可达36.80%及40.90%.结论:新型光敏剂CPD4分布在人乳腺癌细胞T47D及MCF-7的细胞膜及细胞浆中,线粒体是其亚细胞分布主要位点之一;光敏剂CPD4对人乳腺癌细胞T47D和MCF-7具有良好的光动力杀伤效应,呈现量效关系,诱导细胞凋亡是其主要杀伤方式.线粒体途径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光动力杀伤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疗法(HMME-PDT)对骨肉瘤LM-8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LM-8细胞与不同浓度的HMME(10、20、30gg/m1)共同孵育,4h后,给予不同能量密度的激光(3、6、9J/cm2)照射,同时设空白组(无光敏剂也无光照)、暗毒组(无光照但加入光敏剂)、激光组(不加光敏剂但给予光照)。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AnnexinV-FITC/PI染色的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LM-8细胞凋亡和周期情况,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Caspase-3、Bcl-x、p53、RelA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caspase-3、Bcl-X、p53、Rel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HMME-PDT能显著抑制骨肉瘤LM-8细胞增殖,且杀伤效应随着HMME浓度及能量密度的增高而增强。然而单独光照或单独给予光敏剂孵育,对骨肉瘤LM-8细胞均无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凋亡率显著增高,10μg/mlHMME组为(12.3±2.82)%,20μg/mlHMME组为(20.67±5.58)%,30gg/mlHMME组为(42.53±4.641%,凋亡率与空白组比较,结果分别为(f=-2.889,P=0.045)、(f=-4.418,P=0.014)、(t=-5.780,P=0.04)。周期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明显增高、s期细胞明显降低,301ag/ml组G0/G1期为(50.09±3.151%、S期为(28.17±1.1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分别为(t=-6.081,P=0.004)、(t=5.852,P=0.004)。HMME-PDT处理LM-8细胞后径Hoeehst33342染色后呈现出典型的凋亡改变(如:核固缩、细胞变圆等)。QRT-PCR和Westernb10ring结果显示:HMME-PDT可显著上调Caspase-3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且表达量随着HMME浓度增高而增高。而HMME-PDT可明显下调Bcl-x、p53、RelA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且表达量随着HMME浓度增高而降低。结论在体外HMME-PDT对骨肉瘤LM-8细胞有显著的杀伤效应,其杀伤效应与Caspase-3、Bcl-x、p53和Rel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光动力疗法的临床观察邢汝东MikeSmith△关键词基底细胞癌光动力疗法中图号R730.261R730.57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是近年开展的快速、无创伤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根据肿瘤组织吸收外源... 相似文献
4.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使用激光照射被化学物质染色的生物组织,产生光化学反应,属于光化学疗法的一种。早在1900年,Raab发现光敏细胞毒反应,20世纪70年代,PDT在各种肿瘤及良性疾病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尤其是传统观念的改变,既力求治愈,又保功能,而且美观,乳腺癌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已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要求。PDT以创伤小、副作用少、疗效肯定等优点,特别在乳腺癌复发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1PDT… 相似文献
5.
光动力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以血卟啉衍生物(HpD)为光敏剂,630nm波长的激光为光源,MTT法绘制MDA-MB-231PDT后不同时间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PDT对人乳腺癌细胞阻滞的细胞周期,免疫组化观察PDT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结果:生长曲线示PDT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DT作用后早期(12h)G0/G1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时间依赖性变化;免疫组化示:实验组PDT后各时间段PCNA阳性细胞蛋白表达率较对照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光动力疗法可阻滞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PDT阻滞细胞于G0/G1期和降低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杀伤效应,探讨最佳光动力剂量.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激光组、单纯光敏剂组和实验组(照光+光敏剂).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株进行光动力实验,应用MTT法检测其光密度值(OD570),观察不同光动力剂量下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在体外的抑制作用,并绘制其抑制曲线和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 实验组于治疗后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而空白对照组、单纯使用光敏剂组及单纯激光照射组对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影响.光动力治疗后12 h,镜下细胞变形,细胞内出现大量的核碎裂、核融解、核消失等坏死征象,少部分表现为凋亡.结论 ALA介导的光动力疗法(ALA-PDT)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生长,ALA浓度为 0.5 mmol/L、激光剂量为5J/cm2是杀伤Hela 细胞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7.
光动力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以血卟啉衍生物(HpD)为光敏剂,630nm波长的激光为光源,MTT法绘制MDA-MB-231PDT后不同时间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PDT对人乳腺癌细胞阻滞的细胞周期,免疫组化观察PDT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结果:生长曲线示PDT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DT作用后早期(12h)G0/G1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时间依赖性变化;免疫组化示:实验组PDT后各时间段PCNA阳性细胞蛋白表达率较对照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光动力疗法可阻滞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PDT阻滞细胞于G0/G1期和降低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A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人口腔黏膜癌KB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不同实验条件对KB细胞的杀伤作用。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单纯药物组(AE)、单纯光照组(Laser)和光动力组(PDT)。分别比较AE组不同浓度(10μM、20μM、30μM和40μM)、Laser组不同光照时间(10s、20s、40s、80s)与Control组对KB细胞的杀伤作用,分析PDT组AE浓度和时间对KB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AE组和Laser组对KB细胞的杀伤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对KB细胞的杀伤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当AE的浓度为40μM,照射时间为80s时,细胞存活率降低至56.7%。结论 AE介导的PDT对KB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防己诺林碱(FAN)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体外细胞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Alamar-Blue法检测FAN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半抑制浓度(IC50);6孔板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细胞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磷酸化PI3K、AKT、mTOR蛋白表达.结果 FAN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活力(IC50为6.25μmol/L),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能力,且随着FAN浓度升高,抑制作用明显.FAN可以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且随着FAN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增高,同时FAN还可以下调PI3K、AKT、mTOR及磷酸化PI3K、AKT、mTOR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其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FAN可通过下调TNBC MDA-MB-231细胞凋亡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联合粉防己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染色质固缩情况,碘化丙啶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p-GSK3β、GSK3β及凋亡相关蛋白 PARP、bcl-2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亚砷酸钠或粉防己碱单用均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P<0.01);与单独用药相比,两药联合使用可显著增强细胞增殖抑制效果(P<0.000 1)。两药联用可显著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P<0.01),细胞凋亡率呈现浓度依赖性递增,并出现细胞核染色质固缩。联合用药浓度为亚砷酸钠10 μmol/L+粉防己碱4 μg/ml时,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联合用药浓度为亚砷酸钠15 μmol/L+粉防己碱4.5 μg/ml时,G2/M期细胞所占百分比显著增高(P<0.001)。联合用药后,凋亡相关蛋白PARP的表达显著上调(P<0.000 1);bcl-2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00 1)。 结论:亚砷酸钠联合粉防己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周期 S期、G2/M期阻滞、GSK3β蛋白水平上调及促进细胞凋亡有关,促凋亡作用与bcl-2蛋白水平下调、PARP蛋白水平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 p53-expressing adenovirus,Ad-p53)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凋亡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d-p53作用于MDA-MB-231细胞72h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DA-MB-231细胞p53蛋白表达。结果:经Ad-p53处理72h后倒置显微镜下MDA-MB-231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 Ad-p53作用MDA-MB-231后其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相应减少( P<0.05)。Western blot证实了外源野生型p53基因能在MDA-MB-231细胞表达增加。结论:Ad-p53可以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生长,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以及野生型p53蛋白表达增加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产生获得性放疗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产生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获得放疗抵抗能力后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放疗抵抗后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初步探讨乳腺癌细胞产生放疗抵抗的可能机制。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第1天实验组吸光度值为0.305 7±0.013 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77 8±0.011 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571,P=0.051;第2天实验组为0.401 7±0.048 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89 0±0.020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07,P=0.020;第4天实验组为0.635 7±0.026 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34 2±0.080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94,P=0.015;第6天实验组为1.5347±0.03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5 7±0.036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8.953,P〈0.001。提示231/RR10细胞株在获得放疗抵抗能力的同时,增殖能力也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放疗抵抗细胞株中,G0-G1及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3和0.165;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和〈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明显减少,表皮生长因子的活化状态pEGFR的表达明显增加,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无变化,而AKT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EGFR/AKT信号通路激活,促进细胞生长和生存,从而导致放疗抵抗的产生。这一信号通路可能由抑癌基因PTEN负性调控。 相似文献
13.
Salinomycin (SAL), a typical ion carrier antibiotic, inhibits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by inducing apoptosis or autophagy in cancer or cancer stem cells and thus overcomes drug resistance. 17-all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 (17-AAG), a heat shock protein Hsp90 competitive inhibitor, also has a role in inhibiting tumor development. However, their combination on the growth of breast cancer cells and its specific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The present study tested the influence of SAL and 17-AAG on cell growth,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by MTT assays, Annexin V-FITC and propidium iodide double staining assay and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The influence of SAL and 17-AAG on proteomics was investigated by isobaric tag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 was found that SAL combined with 17-AAG synergistically inhibited the cell growth and induced the apoptosi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with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 3 and Bcl-2 were decreased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Bax was increased. In addition, SAL combined with 17-AAG inhibited autophagy, with the expression of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Beclin1, p62 being decreased. Mechanistically, SAL combined with 17-AAG synergistically inhibited th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JNK signaling pathway. In conclusion, SAL combined with 17-AAG had a synergistic inhibitory effect on cell growth of breast cancer via inducing apoptosis and inhibiting autophagy. The present study might provide a new strategy for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AL as a new anti-tumor drug especially as a drug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olecular targeting therapeutic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洋地黄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的细胞,不同浓度洋地黄处理,MTT法观察洋地黄对MDA-MB-231细胞活性、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洋地黄促细胞凋亡作用,细胞色素C含量及caspase 9活性变化检测线粒体损伤程度;生长曲线法观测洋地黄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结果:高浓度的洋地黄(≥100nmol/L)引起MDA-MB-231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色素C释放,增加caspase 9活性。低浓度洋地黄(30nmol/L)不引起肿瘤细胞凋亡,但是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素D1和细胞增殖抗原PCNA的表达,增强p21cip1蛋白的表达。结论:高浓度洋地黄通过线粒体损伤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低浓度洋地黄通过干扰细胞周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桔梗皂苷D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来自桔梗的天然单体化合物桔梗皂苷D(platycodin D,PD)对高转移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的影响,初步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2.5、5、10 μmol/L)PD处理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并计算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D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P<0.01),作用72 h的IC50值为(7.30±2.67)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10 μmol/L的PD可显著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P<0.05).PD激活了caspase家族蛋白,上调有活性的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和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下调无活性的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PD同时减少Bcl-2的表达,增加Bax的表达,使Bcl-2/Bax的比值降低.研究还发现PD使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减少、E2F1的表达增加.结论:PD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而诱导凋亡的发生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光动力作用(PDT)对人乳腺癌细胞Bax和Bcl-2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在PDT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ax蛋白表达在所有组无明显差异(P〉0.05),Bcl-2蛋白表达自PDT后6h起显著下降(P〈0.01);PDT后6hBax/Bcl-2比值依次递增,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作用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