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瑞锦  顾智全 《江苏医药》1995,21(2):102-102
我院1985年5月至1992年6月共作纤维结肠镜检查2115例次,其中241例罹患大肠息肉(548个)。兹报道与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41例中男148例,女93例,男女比例为1.6:1。年龄4~82岁,平均39.7岁。息肉单发187例(77.6%),多发54例(224%)。直肠249个(45.4%),乙状结肠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以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菏泽市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肠镜检查者,发现息肉者使用活检钳分次钳除后派送病理检验,同时根据不同患者对的年龄、性别、息肉发生部位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 843例肠镜检查者发现息肉中606例(8.86%),共895个息肉,多发220例,单发386例。炎性息肉210个,增生性息肉190个,腺瘤性息肉495个,26个息肉发生癌变(4.29%)。息肉的癌变风险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加(P<0.05),其中绒毛状的腺瘤癌变风险最大,再者是绒毛状管状腺瘤,最低风险率是管状腺瘤。结论大肠息肉的临床发生率较高,对息肉的确诊和病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张淑英 《天津医药》2000,28(9):561-562
大肠腺瘤性息肉是大肠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大肠癌主要的癌前痫变。我院从1988年1月~1998年12月经内镜摘除和(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肠腺瘤性息肉96例。现总结分析本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6例中男50例,女46例,男女之比1.09:1。年龄9~84岁,平均47岁。病程1周~半年。临床表  相似文献   

4.
266例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癌变的相关因素,对大肠腺瘤的癌变风险进行分层,以决定随访方案,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66例大肠息肉的内镜下表现,临床病理特点及癌变的相关因素,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治疗及随访。结果266例大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164例,其中高危性腺瘤112例,癌变8例,低危性腺瘤52例,无癌变病例,高危性腺瘤的癌变率高于低危性腺瘤(P〈0.05)。有蒂腺瘤、亚蒂腺瘤及无蒂腺瘤的癌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38例、炎性息肉64例,均未发现癌变病例。结论高危性腺瘤的癌变率较高,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内镜下治疗及随访,低危性的癌变率较低,可根据肠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随访,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可不常规随访。  相似文献   

5.
申丽娟  冯毓正 《云南医药》1995,16(4):267-268
533例大肠息肉中绒毛状腺瘤5.8%,管状腺瘤45.8%,管状绒毛状腺瘤1.1%。炎性息肉37.7%,幼年性息肉4.3%,多发性腺瘤病3.9%,增生性息肉0.9%,Peutz-Jeghers氏综合征0.4%。总癌变率为6.4%。认为腺瘤和多发性腺瘤病,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大肠腺瘤的癌变潜能与组织类型,不典型增生程度、腺瘤大小和年龄有关。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无癌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大肠息肉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11月该院大肠息肉患者931例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大肠息肉的临床特征。结果大肠息肉组织病理类型:腺瘤性息肉530例(56.9%),增生性息肉195例(20.9%),炎性息肉114例(12.2%),锯齿状腺瘤51例(5.5%),局灶癌变息肉41例(4.4%)。不同病理类型大肠息肉男性占比均高于女性,男性占比54.4%~62.7%。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锯齿状腺瘤均以中年(58.8%~64.0%)、远端分布(64.2%~80.4%)、单发(90.2%~96.9%)、<1 cm(76.8%~93.8%)占比最高,其中锯齿状腺瘤远端分布率最高(80.4%),其次为增生性息肉(76.9%),腺瘤性息肉远端分布率(64.2%)与炎性息肉(68.4%)接近;<1 cm腺瘤性息肉占比(76.8%)明显低于其他三种息肉(90.2%~93.8%)。局灶癌变息肉多部位分布(9.8%)及多发(24.4%)占比明显高于其余四种息肉,且与其余四种息肉不同其以老年(68.3%...  相似文献   

7.
大肠息肉2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且大多为腺瘤样息肉,腺瘤属癌前病变己被公认。大肠癌多数由息肉恶变而来,研究大肠息肉的分布、大小、形态和临床病理特征,对早期发现并摘除息肉及降低肠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肠镜发现的226例大肠息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 ,两院共行电子肠镜检查 10 2 8例 ,检出大肠息肉198例 ,其中 35岁以下青少年 6 6例 ,占全部大肠息肉的33.3%。本文对青少年大肠息肉肠镜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 6 6例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30例 ;年龄13~ 35岁 ,平均 2 4.5岁。主要症状为腹泻、便秘、腹痛、腹部不适、便血等。2 肠镜检查结果2 .1 大肠息肉数量、大小及蒂部情况 :单发 44例占 6 6 .7% ;多发 2 2例占 33.3%。≤ 0 .5 cm 10例占 15 .2 % ,0 .6~ 1.0 cm 19例占 2 8.8% ,1.1~ 2 .0 cm 19例占 2 8.8% ,>2 .1cm 17例占2 5 .8%。有蒂 46例占 6 9.7% ;…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1526例大肠息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大肠息肉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且癌变率也增加,息肉多发生于左半结肠,内镜下息肉摘除安全经济简便。结论:大肠息肉应行内镜下摘除,特别是老年人大肠息肉,对高危人群应定期行肠镜检查,有利于癌前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总结大肠癌合并的大肠息肉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以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广州市中医医院178例大肠癌和1012例非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比较描述癌变息肉内镜下大小、分布、病理类型肉关系。结果不同大小息肉癌变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越大出现癌变的可能性越大。结肠不同部位息肉癌变比例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息肉癌变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大肠癌患者出现大肠息肉的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从而减少术后肿瘤复发及多源性大肠癌的发生。患者息肉切除后仍存在复发和癌变的可能性,因此,要重视对大肠息肉术后患者的随访,以达到减少癌症的发生与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患者伴发结肠息肉的发生规律,探讨临床对结直肠癌伴发息肉的早期诊断及处理的策略。方法对6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结直肠癌中有7例为复发性结直肠癌,于35例患者中检出息肉共95枚,其中22例有多发息肉;24例经组织病理活检,其中19例为腺瘤性息肉,1例出现癌变。结论结直肠癌伴发结肠息肉的比例较高,且多数为腺瘤性息肉,重视结直肠癌伴发息肉的处理是降低结直肠癌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六个月接收的5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病理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实验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再采用左炔诺孕酮进行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后,口服优思明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病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实验组中息肉样腺肌瘤19例,由富含平滑肌组织的基质包绕大小和形态不等的子宫内膜腺体,但无不典型性改变;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6例,由杂乱无章的不规则腺体构成,具有明显的腺体结构复杂性和细胞非典型性,伴有鳞状上皮化生。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具有特异的病理特征,为良性病变,但是非典型性息肉存在低度恶性潜能,需完整切除肿物,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3.
49例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病理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患者肾脏的病理变化,了解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尿蛋白≤0.3g/24h)的病理改变与尿特定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9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10~50岁)的特定尿蛋白指标,进行肾活检作普通光镜、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结果49例患者肾组织光镜检查显示:48例均为系膜增生,其中单纯系膜增生31例,IgA肾病12例,系膜增生伴局灶硬化1例,乙肝相关性肾炎(系膜增生型)4例,薄基底膜肾病1例。肾小管1级损伤与2、3级损伤之间尿α1-MG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无症状尿检异常镜下血尿患者,尿α1-MG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作为评判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一项指标有一定的意义。当尿α1-MG正常时建议仅行定期随访观察;当尿α1-MG持续增加或伴有蛋白尿或伴有乙肝病毒感染时,可行肾活检明确其病理诊断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无症状蛋白尿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症状蛋白尿或伴血尿患者的肾脏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体检发现蛋白尿患者共96例,行肾脏穿刺。结果96例患者中,单纯蛋白尿者19例(19.8),伴血尿者77例(80.2%);伴高血压者43例(44.8%)。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55例(57.3%),IgA肾病27例(28.1%),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3例(3.1%),膜性肾病4例(4.2%),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7例(7.3%)。结论部分无症状蛋白尿患者病理类型较重,开展尿常规普查,能早期筛选出肾脏疾病患者,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脏损害患者中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NDR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T2DM合并肾脏损害患者31例中,NDRD19例,糖尿病肾病(DN)1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及肾组织活检病理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程、24-h尿蛋白量、肾小球滤过率、高血压等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NDRD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DN组,肾小球性血尿发生率明显高于DN组,其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居多.结论 T2DM合并肾脏损害者,若无视网膜病变,或伴肾小球性血尿,则提示NDRD可能性大,应争取肾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行肠镜患者,随机选取41例大肠癌合并的大肠息肉的患者以及200例非大肠癌大肠息肉的患者,并且所有入组患其大肠息肉性质均为腺瘤,进行病理研究。结果大肠癌合并的大肠息肉组的年龄高于非大肠癌大肠息肉组,其息肉病理为腺上皮重度异型增生、腺上皮癌变的方面均高于非大肠癌大肠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患者,其恶性潜能较高。  相似文献   

17.
Data on metals involvement in colorectal polyps are scarce and fragmentar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whether the level of metals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colorectal polyp developm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15 chemical elements (Al, Ba, Ca, Cd, Co, Cr, Cu, Fe, Hg Mg, Mn, Pb, Se, Sr, and Zn) in 17 colorectal biopsies of healthy individuals, in 15 polypotic and corresponding nonpolypotic biopsies taken from the same individual, was evaluated. Concentration in polyps of metals such as Al, Ca, Mg, Mn, Pb, Sr, and Zn was unchanged both in unpaired and paired samples; elements such as Ba, Cd, and Hg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F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both in individual and paired tissues. Cobalt, Cr, and Cu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ly between polyps and the adjacent normal tissue area; Se showed a significant accumulation comparing polyps versus healthy tissues. The difference found in some elements between polyps and a control tissue provides an indication about the role of essential and nonessential elements in the early stage (polyps) in the colon carcinogenic process and encourages further studies to confirm the involvement of such elements in neoplastic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292例大肠息肉的内镜检查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良恶性息肉及不同类型息肉的大小、分布、病理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292例病人大肠息肉的一般资料、内镜、活检病理及全瘤切除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92例病人共449个息肉,检出率10.4%,良恶性息肉以直肠、乙状结肠最多见,分别为42.5%、66.6%;息肉以≤1.0cm息肉多见,达64.8%,但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以≥1.0cm多见,分别为54.8%、59.3%;息肉恶变率≥2.0cm为24.1%,≤0.5cm未见息肉恶变,息肉钳取病理与全息内切除病理不相符合率38.9%,完全相符率31.5%,仅能判断为腺瘤,不能判断其具体类型达29.6%。结论 瘤体愈大、含绒毛量多、且含腺瘤数量多的癌变率高,息肉病理诊断应以全息肉切除病理为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伴原发性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方法观察分析2例伴原发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29岁和31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及宫腔占位;组织学特征为良性子宫内膜腺体伴肉瘤性间质,其中1例合并有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另1例伴肉瘤成分过度生长。2例均采用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在随访中。结论子宫腺肉瘤常发生于中老年妇女,伴原发性不孕症的病例尚未见报道。作者认为,不孕症的原因除与宫腔占位有关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协调功能紊乱与不孕症和腺肉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0.
53例青年胃癌临床内镜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青年胃癌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为青年胃癌早期胃镜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胃镜检查并行病理活检证实胃癌患者621例,年龄≤40岁青年组53例,>70岁老年患者24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结果青年组男女比例为1∶3.08,老年组3.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胃癌遗传倾向性多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纳差、早饱及其他不典型症状者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青年组胃癌以胃窦胃角部为主,老年组贲门及交界区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进展期胃癌BormannⅢ、Ⅳ型发现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低分化癌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年胃癌好发于女性,存在遗传倾向,可无特殊临床表现;发生部位以胃窦胃角为主;内镜以进展期胃癌为主;病理表现以低分化为主。应加强对青年胃癌临床内镜识别及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