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相关因素.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行剖宫产并完成电话随访,且于2011年7~10月期间返院行阴道B超检查的经产妇共101例.比较宫壁瘢痕缺损组及完整组临床资料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检出率为63.4%.与剖宫产宫壁瘢痕完整组相比,宫壁瘢痕缺损组瘢痕位置更接近宫颈内口(5.49±1.82 mm,6.52±2.19 mm;P<0.05),宫壁瘢痕缺损组后位子宫较完整组更多(P<0.05),两组年龄、剖宫产次数、阴道试产、子宫缝合层数、手术时间、24小时失血总量、术者年资、产后母乳喂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后位是剖宫产宫壁缺损的危险因素(OR =3.977,95%CI 1.683 ~9.400,P<0.01).结论: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检出率高,瘢痕缺损更接近宫颈内口,子宫后位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cesarean scar diverticula,CSD)是继发于剖宫产的一种妇科疾病,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肌层愈合不良,在子宫峡部出现突向浆膜层,并与宫腔相通的一个囊状缺陷,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痛、瘢痕妊娠、胎盘植入,甚至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目前CSD形成因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接受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其中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80例作为研究组,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胎盘、子宫异常情况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手术时间、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且术中与术后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盘异常情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异常情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较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更多,胎盘与子宫不良情况发生率更高,且新生儿窒息率也更高,故其剖宫产风险较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高。因此临床对于该类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需更加慎重,为产妇选择更为安全合理地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0年调查剖宫产情况显示,我国剖宫产率高达46.2%,而其中无指征剖宫产率占11.7%[1]。剖宫产率升高是世界性问题,从1996年到2006年,美国剖宫产率上升60%;英国从1990年到2008年,剖宫产率翻一倍,从12%上升到24%[2]。高剖宫产率和生育政策的变化,瘢痕子宫再妊娠可能伴随切口憩室、瘢痕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剖官产术后子官瘢痕妊娠(e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官产子宫瘢痕处的异位妊娠,可导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甚至孕产妇死亡,是剖宫产术后远期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但由于CSP发病率低,大部分相关文献均系个案报道,对该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为此,现将近年来CSP相关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分娩剖宫产相关因素以及并发症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63例,同时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63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指征、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活跃期停滞21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胎儿窘迫者15例,对照组6例;实验组胎位异常10例,对照组13例;实验组社会因素17例,对照组9例。实验组患者社会因素、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子宫破裂2例、盆腔粘连5例、新生儿窒息4例、产后出血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9%;对照组盆腔粘连2例、新生儿窒息1例、产后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352.6±179.6)m L;对照组为(219.5±79.5)m 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医师要根据患者临床指征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对台湾某医院的该类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例均使用阴道超声诊断 ,3种方法进行保守治疗以保留子宫 :甲氨蝶呤 (MTX)的局部病灶注射或全身用药 ,清宫以及剖宫产瘢痕处异位妊娠病灶的楔形切除。结果 :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的发生率为 1:2 2 16 ,在异位妊娠中所占比例为 6 .1%。平均发生年龄为 32岁 (2 7~ 4 1岁 ) ,从前次剖宫产到此次瘢痕子宫妊娠时间间隔为 6个月至 12年 ,诊断孕周为 5~ 12 + 4 周 ,5例中可见胎心搏动 ,所有病例均有阴道流血 ,其中 6例伴随腹痛。 1例因疑诊为不全…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目前尚无国际统一的定义和治疗方法.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又有生育要求的CSD患者,如有手术意愿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有经阴道、宫腔镜、腹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4种方式.几种术式各有优缺点,术者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瘢痕缺损的大小和位置、所在医院手...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简称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它是剖宫产术后的一种并发症。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剖宫产术式一般都已采用子宫下段术式。子宫下段切口瘢痕部妊娠的位置相当于子宫峡部,严格地说它也是一种异位妊娠,故也有学者称之为剖宫产瘢痕部的异位妊娠。以往本病在临床上十分罕见,Fylstra(2002年)[1]曾复习过相关的英文文献,自1996年以来仅报道了19例。很多病例由于诊断延误,处理不当以致大量阴道流血或发生子宫破裂而不得已行子宫切除术。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有关剖宫产瘢痕部妊娠(下简称CSP)…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ivertic-ulum,CSD)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常见症状除阴道不规则流血、不孕、盆腔痛等症状外,再次妊娠后的产科风险也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文章围绕CSD的分类与生育风险评估、CSD再次妊娠风险评估、预防CSD及相关妊娠风险等三方面内容结合我国201...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简称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受精卵或胚胎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它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属于子宫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亦是异位妊娠中的罕见类型。CSP一旦形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剖宫产妇女面临着子宫瘢痕妊娠风险。瘢痕妊娠发展到后期可能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故应在疾病早期发现及干预。早期瘢痕妊娠的症状是停经后的阴道出血及腹痛,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超声表现、核磁共振成像或宫腔镜等方法可将其确诊并进一步分型。近年来,研究人员重点对瘢痕妊娠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索,复发性瘢痕妊娠的高危因素及诊治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属于剖宫产远期并发症,是剖宫产切口瘢痕处的肌层愈合不良形成的凹陷结构[1].进行性升高的剖宫产率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的剖宫产率在2008年至2014年期间已经从28.8%上升到34.9%,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会进一步增高.CSD可引发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90例,将其按照所采取的的治疗方法分为X组32例、Y组30例、Z组28例。X组患者所采用动脉介入栓塞疗法,Y组患者采用MTX静脉治疗,Z组患者采用子宫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三组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Z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灶直径以及出血量明显高于X组和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的病灶直径、出血量以及血β-h CG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病灶切除术以及MTX静脉治疗和动脉介入栓塞疗法,均能够对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目前其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临床常见的非手术治疗CSD的方法主要包括口服避孕药、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中医治疗和中西医联合治疗,但相关研究均非常有限,需进一步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加以总结分析.CSD治疗需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二次剖宫产术中原子宫切口瘢痕切除与否对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影响,为临床PCSD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择期二次剖宫产的产妇共360例,其中采用先行原子宫切口瘢痕切除,再双层连续缝合子宫的产妇为研究组,直接行双层连续缝合子宫的产妇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6月至1年进行随访,评估是否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并在术后1年应用阴道三维超声评估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别统计两组产妇形成PCSD的例数,憩室残余子宫肌层厚度及憩室的大小。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形成PCSD的例数分别为4例(2.2%)、15例(8.3%);憩室残余子宫肌层厚度均值分别为7.35±1.89 mm、4.98±2.03 mm;憩室容积分别为0.36±0.17 ml、0.53±0.13 ml(P0.01)。结论:二次剖宫产术中切除原子宫切口瘢痕更利于切口愈合,减少PCSD的形成,减轻所形成的PCSD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戴佳旸  郭璐  王圆圆  孔祥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10):780-786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报告CSD发生率或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同时查阅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和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5个国家6401例产妇,其中CSD患者17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SD整体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发生率、6个月及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2%(95%CI 0.23~0.41)、33%(95%CI 0.25~0.42)、22%(95%CI 0.12~0.32),剖宫产次数增加(OR 3.65,95%CI 2.57~5.17)、产程延长(OR 1.73,95%CI 1.14~2.62)、胎膜早破(OR 2.93,95%CI 2.10~4.10)、子宫后位(OR 5.48,95%CI 3.05~9.84)、贫血(OR 3.32,95%CI 2.01~5.49)、胎数增加(OR 2.31,95%CI 1.09~4.92)、围产期感染(OR 15.96,95%CI 6.55~38.88)、子宫单层缝合(OR 18.5,95%CI 1.84~185.70)是剖宫产术后C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CSD发生率较高,现有证据表明,剖宫产次数增加、产程延长、胎膜早破、子宫后位、贫血、胎数增加、围产期感染、子宫单层缝合均可能增加剖宫产术后CSD患病风险,医务人员应当更加重视易患CSD产妇的产后随访及治疗,早发现,早治疗,保障孕龄期妇女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人流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来我站妇科门诊78例剖宫产瘢痕子宫早孕人流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剖宫产瘢痕子宫早孕人流术,2例子宫穿孔,3例阴道大出血,2例感染,8例不全流产二次手术,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剖宫产瘢痕子宫早孕人流术前常规阴道B超检查,排除瘢痕处妊娠,术前药物软化宫颈,轻柔扩宫吸宫,困难手术在B超引导下操作,能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是很少见的一种病理妊娠,发生率为0.45‰,在有剖宫产史的异位妊娠中占6.1%。我院2002~2006年诊治了3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病人,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