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2010-2013年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在宁夏实施的效果,为进一步加强癫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癫痫防治管理项目的要求,对筛查确诊的4 183例惊厥性癫痫患者进行规范化苯巴比妥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癫痫的月发作次数、发作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退组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3年,共筛查确诊4 330例惊厥性癫痫患者,治疗期间有147(3.39%)例患者因依从性差等原因退出治疗。入组管理的4 183例患者中,82.95%的患者苯巴比妥药物服用剂量为60~150 mg/d;治疗满4年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80.25%;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患者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入组治疗前3个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步下降。结论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在宁夏实施的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扬州邗江农村地区的癫痫防治管理状况.方法:对邗江区268例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患者入组给予苯巴比妥治疗,进行规范化管理,5 a后随访.结果:5 a后随访到232例,随访率86.57%,接受正规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的GTCS患者占68.97%,160例继续服用AEDs的GTCS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88%,显效率25.00%,不良反应随时间延长明显减轻.结论:扬州邗江农村地区的癫痫防治管理较前有了很大提高,建立以苯巴比妥治疗方案为主要手段的癫痫防治管理模式适合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农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蔡恩昌  张顺三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601-2602
目的了解沧州市农村地区惊厥型癫痫患者苯巴比妥治疗、非苯组药物治疗的显效率及依从性。方法对沧州市沧县、献县、肃宁县和泊头市癫痫患者服用苯巴比妥、非苯药物正规治疗后,观察疗效、依从性,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苯巴比妥入组管理患者共2 320人,入组前患者平均发作频率(18.71±35.87)次/a;入组管理后,经过3、6、9和12个月的规范治疗,显效率分别为60.33%、69.36%、79.34%、84.28%。示范点癫痫患者在第1年时间内,服药显效率呈上升趋势,服药满6个月和1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1,P〈0.05)。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缓解,癫痫发作频率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随疗程的延长而减少。有269名患者不同时期退组,退组主要原因是疗效差、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和依从性差。结论苯巴比妥治疗惊厥型癫痫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随疗程延长不良反应减少;以后工作中要加强项目管理,及时随访,及时给患者调整药量;对患者及家属反复强调遵从医嘱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加强癫痫防治科普知识的宣传。在农村开展癫痫防治管理项目是可行的,可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江宁农村地区癫痫防治管理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05-2011年江宁农村地区筛查确诊的惊厥型癫痫患者进行单一苯巴比妥规范治疗1年,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入组管理的523例患者中,85.5%的患者服用药物剂量为60~150mg/d,28.4%的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且大多发生在治疗初期3个月内。干预期间有36例患者因依从性差或疗效差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退出治疗,占6.9%。最终纳入疗效评价的487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8%,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苯巴比妥治疗惊厥型癫痫效果良好,在农村地区推广并进行规范化防治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四川省7个示范点随访管理的癫痫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方法 对项目示范点的惊厥型癫痫患者进行苯巴比妥单一用药治疗,同时定期对其随访管理,治疗结果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满1年者的治疗效果良好者达到80%以上,满2年者达70%以上.结论 随访1年的患者治疗显效率呈上升趋势,副作用逐渐下降,随访2年的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所增加,患者服药剂量主要集中在60~150 mg/d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2012年5月,阳城县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实施结束前1个月,对在访癫痫患者和家属进行调查,并与项目实施前(2007年7月)对同一人群同样内容的调查结果比较。[结果]调查苯巴比妥药物规范治疗的300例癫痫患者,年人均医疗费支出<600元者所占比例,管理期间为97.00%,管理前为25.67%(P<0.01);管理后各项癫痫认知和态度问题的正确率均较管理前明显提高(P<0.01)。癫痫发作时全身性抽搐、意识不清者所占比例和发作持续时间长者所占比例,管理前分别为94.33%、87.00%,管理治疗后分别为33.00%、11.33%(P<0.01);出现局部症状或先兆后意识丧失或全身抽搐者所占比例,日常工作正常者所占比例,生活满意者所占比例,管理前分别为41.33%、24.33%、33.00%,管理治疗后分别为63.00%、73.00%、93.00%(P<0.01)。管理期间治疗5、4、3年者的显效率分别为82.33%、73.68%、64.71%(P>0.05)。[结论]实施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可提高癫痫患者对癫痫的认知水平,减轻医疗负担,癫痫发作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苯巴比妥在农村地区治疗惊厥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了解长丰县近2年农村地区癫痫患者治疗管理情况。方法在长丰县农村地区,对纳入苯巴比妥组治疗管理满一年以上的477例患者,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惊厥性癫痫患者经苯巴比妥规范治疗,约75.1%的患者得到有效控制。苯巴比妥在治疗惊厥性癫痫中,其疗效与发作频率、病程长短等因素有关。结论农村地区使用苯巴比妥规范治疗惊厥性癫痫不仅经济安全、疗效确切;而且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更好更有效预防癫痫患者的死亡,将四川省7个示范点癫痫患者5年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项目示范点的惊厥型癫痫患者进行苯巴比妥单一用药治疗,同时定期随访管理,对死者原因及治疗情况用Ex-cel2003、Foxpro9.0、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死亡原因为意外事故占62.5%、突然死亡(癫痫发作或不明原因)占11.1%,治疗期间有62.6%的患者效果显著,12.2%的患者依从性不好。结论四川省农村癫痫患者的主要死因为意外事故,治疗有效但依从性应进一步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更好更有效预防癫痫患者的死亡,将四川省7个示范点癫痫患者5年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项目示范点的惊厥型癫痫患者进行苯巴比妥单一用药治疗,同时定期随访管理,对死者原因及治疗情况用Ex-cel2003、Foxpro9.0、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死亡原因为意外事故占62.5%、突然死亡(癫痫发作或不明原因)占11.1%,治疗期间有62.6%的患者效果显著,12.2%的患者依从性不好。结论四川省农村癫痫患者的主要死因为意外事故,治疗有效但依从性应进一步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0.
医学多棱镜     
农村癫痫病人多数未得到合理治疗根据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约有900万癫痫病人,其中500~600万为活动性癫痫。大量临床研究证明,癫痫患者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约有70%的患者可以控制其发作:其中约50%~60%的患者经过2~5年的治疗可以治愈,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然而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有2/3的癫痫病人没有得到合理治疗。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国家卫生部最近制定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整理方法(试行)和项目技术指导方案,将对80个县近1600~2000万农村人口进行惊厥性癫痫病人筛查、治疗和随访管理,建立农村癫痫防治和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治疗率,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