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静  孙璇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3):316-320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其与焦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手机依赖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Scale,MPA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湖北省5所三级医院的1 799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低年资护士MPAI均分为(32.81±10.03)分,SAS均分为(41.80±8.60)分。不同性格、工作能力的低年资护士MPAI均分、失控性均分和低效性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聘用类型的低年资护士SAS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工作态度的低年资护士MPAI和SAS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护士手机依赖得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焦虑得分呈正相关(r=0.088~0.321,P<0.05),且手机依赖总分、低效性维度能够正向预测焦虑水平。结论 低年资护士手机依赖程度较高,与焦虑水平较高密切相关,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引导教育,使其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
张琳  刘鹏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8):1251-1253
了解体育锻炼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共同作用对朝鲜族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方法 在吉林大学选取468名朝鲜族在校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交往焦虑量表(IAS)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进行调查,筛选出68名社交焦虑朝鲜族大学生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IAS总分、SAD总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107.08±22.35)分,对照组为(178.87±40.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6,P<0.01).干预后,IAS总分、SAD总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得分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09,-14.081,-16.135,-11.859,P值均<0.01).干预组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94,P<0.01);IAS总分、SAD总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得分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5,20.589,18.076,11.254,P值均<0.01).结论 体育锻炼联合团体心理辅导对朝鲜族大学生社交焦虑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学生寝室人际信任、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共抽取13所高校665名大学生;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大学生寝室人际信任量表、自尊量表(SE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大学生自尊和寝室人际信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448,10.520,P值均<0.01).是否独生子女和不同家庭居住地大学生行为信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74,-2.211,P值均<0.05).不同家庭居住地大学生品质信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P<0.05).是否学生干部得分和不同家庭居住地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29,-3.045,P值均<0.01).社交焦虑得分与自尊和行为信任得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3,0.339,P值均<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自尊与寝室人际信任中的行为信任对社交焦虑的解释度均达到统计学水平(B值分别为-0.492,-0.170,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自尊水平和行为信任水平与社交焦虑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研究生手机依赖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拟一般情况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和一般健康状况量表(GHQ-20)于2020年4月对山西省某中医院校在读硕士研究生手机依赖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手机依赖倾向的研究生429名,占总人数的54.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失控性、戒断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在逃避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关系在失控性、戒断性、逃避行为、低效性、手机依赖总分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机依赖组研究生在心理健康总分及抑郁、焦虑因子上较非依赖组的得分更高,在自我肯定因子上得分更低(P0.05);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其3个因子均有统计学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自我肯定、焦虑2个因子对手机依赖的得分有影响,自我肯定与手机依赖得分呈负相关(β=-1.45),焦虑与手机依赖得分呈正相关(β=1.54)。结论中医院校研究生手机依赖占比较高,手机依赖的研究生可能存在自我否定、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是影响手机依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孙巍  孟杰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735-1737
了解棒垒球、沙盘游戏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为寻求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交往焦虑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筛选出8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个月的棒垒球运动或沙盘游戏干预,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干预前后综合运用社交焦虑量表(IAS)、自尊量表(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S)和被试主观评价表,比较两组对象各得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的干预后社交焦虑总分低于干预前(t=5.093,P<0.01),自尊总分和应对方式分量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均分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32,-3.911,3.502,P值均<0.01).其中棒垒球干预组和沙盘干预组的社交焦虑总分在干预后均降低(t值分别为2.934,4.272,P值均<0.01),两组的自尊总分和应对方式分量表均分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棒垒球和沙盘游戏均可有效降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提升自尊,改进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为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Buss-W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Revised in China,BWAQ-RC)中国修订版、社交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对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5个省市22 142名城市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生BWAQ-RC问卷总评分及IAS量表得分均有显著性别差异(P值均<0.05),且高IAS组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各因子及攻击性行为总体水平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低I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社交焦虑与攻击性呈正相关,且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社交焦虑对攻击性具正向预测力(β=0.487)。结论社交焦虑程度高的学生更具有攻击性,可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交往焦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实证支持与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孤独量表(UCLA)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海南省5所高校的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手机成瘾戒断症状维度和交往焦虑上女大学生得分(17.27±4.52,42.43±7.31)高于男生(16.15±5.06,40.70±7.92)(t值分别为-2.22,-2.15,P值均<0.05),来自农村大学生的交往焦虑得分(42.37±7.75)高于城镇大学生(40.60±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在手机成瘾中的突显行为、社交抚慰以及交往焦虑上,大三学生得分(10.19±2.91,7.44±2.45,43.07±7.59)高于大一(9.02±3.05,7.40±2.23,42.89±7.56)、大二(9.04±2.93,6.97±2.46,41.70±7.15)和大四学生(8.68±2.89,6.53±2.43,38.17±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92,2.866,8.000,P值均<0.05).手机成瘾中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与交往焦虑以及孤独感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0.30,0.38,0.30,0.09,0.27,0.24,0.18,P值均<0.05),交往焦虑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34,P<0.01).交往焦虑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正相关,而交往焦虑是形成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的干预效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筛查问卷筛选出实验组与控制组大学生各44名,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每周1次,共8周;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采用孤独感问卷(Loneliness Scale,Univesity of California of Los Angels,UCLA)、多维状态无聊量表(Multidimensional State Boredon Scale,MSBS)、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评估问卷和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筛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孤独感问卷、多维状态无聊量表、交往焦虑量表、行为评估问卷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预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检出率由100.0%下降到45.8%;实验组干预前后孤独感问卷、多维状态无聊量表、交往焦虑量表、行为评估问卷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时孤独感问卷、多维状态无聊量表、交往焦虑量表、行为评估问卷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有效改善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降低负性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沈阳市某大学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手机依赖现况及其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对2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抽取沈阳市某高校大学生。结果共调查220人,男生73人(33.18%),女生147人(66.82%)。手机依赖检出率为33.64%,平均得分(42.81±11.24)分。其中大三学生得分为(47.21±12.27)分,高于其他年级(P0.05);手机依赖中的社交抚慰维度得分,男生为(6.75±2.76)分,低于女生;文科为(7.79±2.88)分,高于其他专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控制中的健康习惯维度得分,男生为(7.22±2.48)分,低于女生;大二为(8.48±2.58)分,高于其他年级;理科为(9.05±2.45)分,高于其他专业,抵御诱惑维度得分,理科为(12.57±2.10)分,高于其他专业;专注工作得分,大三为(8.63±2.41)分,高于其他年级,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机依赖组大学生在自我控制及其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非手机依赖组,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手机依赖之间显著正相关(r=0.446,P0.05)大学生手机依赖和自我控制各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079~0.898之间(P0.01),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越差,对手机的依赖越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社会交往的干预效果,为改善托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温州某中学初一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采用儿童孤独量表与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于团体辅导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进行测评。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明显下降,且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前、后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高校大学生406名,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进行施测.结果 33.5%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孤独时用手机交流、影响睡眠、使用时间超预期等是主要表现;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与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不同性别大学生的逃避性、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失控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机依赖组大学生较非依赖组的神经质与开放性得分更高(t值分别为5.71,2.36,P值均<0.05),宜人性与严谨性得分更低(t值分别为-2.87,-3.18,P值均<0.01),且4个人格因子与手机依赖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神经质与严谨性对手机依赖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关系密切,是影响手机依赖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抑郁、焦虑的关联模式。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云南省某医学院校1 410名大一至大三在校大学生,通过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与抑郁焦虑水平。结果 10.1%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倾向,多重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家庭年经济收入、焦虑是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P0.05),学院、年级、独生子女、抑郁是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焦虑在抑郁与手机依赖的关联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P0.001),中、重度焦虑组比无焦虑组手机依赖更严重,OR值(95%CI)分别为2.362 (1.292~4.318)、5.805 (2.671~12.616)。结论在高家庭经济收入,焦虑程度高的大学生中,手机依赖程度较高;对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监测和及时干预可望有效改善手机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3.
黄海  周春燕  余莉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074-1076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高校大学生1 172名,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施测.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为15.4%;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在性别与专业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和文科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更高;手机依赖组大学生较非依赖组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上得分更高(P值均<0.01),且手机依赖与SCL-90及其9个因子呈统计学相关(P值均<0.01).焦虑、精神病性、强迫及恐怖对手机依赖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2,0.11,0.10,0.08).结论 手机依赖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是影响手机依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黄海  侯建湘  余莉  周春燕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54-1656,1659
了解大学生网络依赖、手机依赖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某高校选取1 172名大二、三年级学生,选用中文网络依赖量表修订版、手机依赖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15.4%)高于网络依赖(8.7%),且存在一定比例的2种依赖共病现象.男生、理科生的网络依赖得分更高(t值分别为3.47,-2.28,P值均<0.01),女生、文科生的手机依赖得分更高(t值分别为-3.26,2.98,P值均<0.01),大二学生网络与手机依赖得分均高于大三学生(t值分别为7.04,5.01,P值均<0.01).纯网络依赖组、纯手机依赖组及2种依赖共病组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无依赖组,且2种依赖共病组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纯网络或手机依赖组(P值均<0.05).网络依赖、手机依赖得分均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呈正相关(r网络 =0.25~0.36;r手机=0.35~0.46,P值均<0.01).抑郁、焦虑分别对网络依赖、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最大(B值分别为0.15,0.22,P值均<0.01).精神病性与强迫对网络和手机依赖均有预测作用(B值分别为0.15,0.10,0.11和0.10,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高于网络依赖,并存在2种依赖共病现象,2种依赖在性别及学科类型上的分布有明显不同.个体网络依赖、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既有所不同,又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医学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对某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期间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的分布进行调查,同时采用Beck压力量表及中国大生学心理健康量表对比不同行为类型医学生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476名医学生中检出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39人,检出率为8.19%。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在TABP总分平均得分为(37.23±5.28)分,高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在TABP的总分平均得分(26.68±5.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调查医学生BSSI单因子得分普遍在3分以上,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平均得分为(3.45±1.38)分,人际关系因子平均得分为(3.25±1.67)分,临床实践因子平均得分为(3.69±1.43)分,分别高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临床实践等因子平均得分,且在人际关系及临床实践2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在CCSMHS的躯体化因子平均得分为(21.95±3.58)分,焦虑因子平均得分为(18.40±2.41)分,社交攻击因子平均得分为(20.84±4.51)分,性心理障碍因子平均得分为(16.33±4.18)分,偏执因子平均得分为(23.96±5.20)分,强迫因子平均得分为(19.80±4.25)分,冲动因子平均得分为(14.63±3.42)分,精神病倾向因子平均得分为(7.18±1.62)分,分别高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在躯体化,焦虑,社交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冲动,精神病倾向等因子平均得分,且在躯体化、焦虑、社交攻击、强迫、偏执及精神病倾向6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在CCSMHS的抑郁因子平均得分为(16.42±3.88)分,自卑因子平均得分为(20.70±3.76)分,社交退缩因子平均得分为(22.76±4.24)分,依赖因子平均得分为(16.52±3.66)分,分别低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在抑郁,自卑,社交退缩,依赖等因子平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习期间,医学生普遍自感压力较大,且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自感压力更大,并可能产生更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述情障碍的关系,为采取手机依赖症状干预和调节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整群随机抽取的61 1名长春市某3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各年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09,P<0.05);述情障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1,P>0.05).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大学生述情障碍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0,-0.195,P值均>0.05);不同性别大学生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86,2.175,P值均<0.05);是否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突显行为、心境改变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0,2.175,P值均<0.05).大学生述情障碍各维度与手机成瘾倾向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882 ~0.124,P值均<0.01).情绪识别障碍和外向性思维对手机成瘾倾向有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406,0.127,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述情障碍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正相关,述情障碍是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的重要因素.减轻大学生述情障碍状况可减少其对手机成瘾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为改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9月,在江西省某高校某学院二年级选出有手机依赖问题并愿意参与阅读疗法干预的3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n=18)与研究组(n=17)。对照组学生不接受任何干预。研究组学生接受阅读疗法干预。在阅读疗法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学生手机成瘾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后,对照组学生《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中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学生《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中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学生《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中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8.25±2.17)分、(10.33±2.15)分、(9.32±1.47)分、(8.17±2.03)分及(46.07±4.00)分,低于对照组的(21.06±2.49)分、(13.64±2.99)分、(11.71±2.39)分、(12.15±2.40)分及(58.56±3.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阅读疗法可以作为干预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学习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学习投入量表与手机成瘾类型量表,对219名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进行手机成瘾和学习投入的研究。结果①男生学习投入得分高于女生,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在手机成瘾及其各类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学生在手机搜集信息成瘾水平上略高于其他3个年级。③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成瘾水平对学习投入具有影响(P0.05),成瘾水平高,学习投入少,主要体现在手机社交成瘾和娱乐成瘾。结论大学生使用手机搜集信息不会对学习投入产生明显消极影响,但使用手机进行社交和娱乐活动越多,越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  相似文献   

19.
了解沙盘游戏联合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和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为降低维吾尔族高职学生考试焦虑水平,保障心理健康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整群选取新疆某高职院校大二和大三年级的维吾尔族学生,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自愿参与的原则选取148名存在考试焦虑的维吾尔族高职学生并分为对照组(74名)和干预组(74名),对干预组进行8周沙盘游戏及体育锻炼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并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测试.结果 维吾尔族高职学生干预前对照组TAS总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干预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TAS总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34,7.001,P值均<0.01),与干预前得分相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621,8.543,P值均<0.01).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学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除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他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干预前得分相比较,除偏执因子外(P值均>0.05),其他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沙盘游戏联合体育锻炼对降低维吾尔族高职学生考试焦虑、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较好的干预效果,并且保持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牛露颖  黄海  郭兰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8):1259-1261
探索主观幸福感与冲动性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湖北省某高校2 394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Barratt冲动性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Ⅱ)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进行测量.结果 不同手机依赖水平大学生的冲动性、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手机依赖者的冲动性得分高于低手机依赖者,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低手机依赖者(F值分别为252.35,282.06,P值均<0.01).手机依赖与个体冲动性呈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冲动性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0.48,-0.62,P值均<0.01).在以手机依赖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冲动性与主观幸福感交互作用项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β=0.23,t=2.34,P<0.05),且引入交互作用项后新增解释量亦有统计学意义(△R2=0.28,P<0.05).结论 主观幸福感和冲动性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有交互作用,主观幸福感在冲动性和手机依赖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