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在校护生临终关怀认知程度及态度的调查,分析护生临终关怀的认知度及态度现状及相关性。方法:抽取延吉市某综合大学护理学院本专科大一至大三240名护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运用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态度调查问卷收集资料。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护生对于临终关怀了解不够,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的护生临终关怀认知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临终关怀认知度与态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241,P0.05。结论:目前在校护生对临终关怀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临终关怀态度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有必要对在校护生普及临终关怀教育及死亡教育,以认识临终关怀护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习的24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名。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工作5年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36名临床教师,根据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分并由高到低将其分为2组,每组18名。职业态度优良的带教试验组,职业态度一般的带教对照组。实习前、实习结束前1周用护生职业态度问卷对2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实习护生在实习前其职业态度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前1周,2组护生的职业态度评分分别为(8.54±0.79)和(4.61±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1,P〈0.01)。临床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关心同学、专业技术与护生职业态度关系均较为密切。结论临床教师带教可以提升护生职业态度,良好的工作态度、过硬的专业技术可以有效引导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改革对护士职业防护的效果.方法 以本医学院的643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4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329人,参与学院传染病精品课程组的教学改革计划以及护理改革措施,最后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两组护生的情况.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掌握及应用情况明显的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医学院护生的传染病护理教学中传染病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护理改革对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及应用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邹淑云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509-650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患者、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给予手术室优质护理,护理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评教评学模式在肿瘤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2月于该院肿瘤外科实习的88名护生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护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有护生44名,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给予评教评学模式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护理带教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综合能力评价优良率是92.0%,对照组评价优良率是76.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2,P=0.041<0.05)。观察组带教老师对护生综合能力评价优良率是90.9%,对照组评价优良率是72.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P=0.027<0.05)。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考核成绩均要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教评学模式在肿瘤外科护理带教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可充分激发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改善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情感教育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重庆市某医院实习的1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研究组护生将情感教育融入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比较2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的带教效果及职业态度。结果研究组护生中主动关心患者、学习积极主动、掌握专科相关技能、专科知识丰富、语言沟通能力强、患者满意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护生中职业态度积极者所占比例为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3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情感教育融入临床护理带教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改善其职业态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性化关爱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进行恶性肿瘤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个体化关爱服务护理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个体化关爱服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生活质量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1)两组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观察组患者在生活、心理、社会和环境方面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92. 0%)高于对照组(75.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体化的关爱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本科护生中开展以案例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实习的120名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观察组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以及了解两组护生对带教模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案例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生的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曲士翠 《现代保健》2011,(25):169-170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度在本科实习的大专生60人进行对比施教,30人采用常规带教法,30人采用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带教,于出科前对护生进行操作技能、护理评估、专科理论、护理文书、护理查体等方面考核和组间比较。结果出科前护理操作考核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理论、护理查体、护理文书、护理评估考核成绩持续改进组均高于常规带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续曲讲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方式有利于促进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况凤珍 《中国卫生产业》2020,(5):125-126,129
目的探讨在产科护理临床实习的教学过程中行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于2019级产科护理专业的98名护生分为12个轮转小组,将12个轮转小组按照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各组分别为49名护生。实验组护生接受延续性的护理教学模式,传统组护生则接受常规的护理教学模式,观察并统计两组护生的各项资料和信息,比较实验组和传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评分以及对于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对的理论考试、选择题以及实践技能等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实验组护生对于教学模式的认可度46例(93.88%),显著高于传统组38例(77.55%),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护理临床实习的教学过程中行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生的理论认知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腹切除手术患者康复中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根据入选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顺利完成开腹手术,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延续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6.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状态评分及总分上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80.0%,经统计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为76.7%,组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急性胰腺炎开腹手术后患者有利于患者的机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也能满足患者的自我康复知识的需求,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化论应用于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168名在院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171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制订应用强化论的护生护理安全教育方案,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安全文化知识及操作考核,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带教老师对护理安全行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94.35±3.59)分,高于对照组(85.02±6.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11,P=0.003)。观察组操作考核成绩得分(87.67+8.56)分,高于对照组(72.72±8.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1,P=0.012)。观察组实习护生不良事件上报率98.25%,高于对照组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52,P=0.011),观察组实际发生率46.78%,低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1,P=0.047)。带教老师对两组实习护生护理安全行为满意度比较,除学习能力外,其他9项满意度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论应用于护生护理安全教学对增强护生的安全文化意识与提升其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11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身体状况及其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护理调查,了解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优良率上分别为95.5%和75.0%,在护理满意度上分别为98.8%和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体验式教学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校2010级本科护理学生120名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60名护生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教学,而观察组60名采取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护理实验教学,观察两组不同方法教学后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对患者和护士角色认识度、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护理教学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对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主动性及教学的效果。方法:将我校本科大二学生159例按照学生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试验组102。对照组完成理论40学时及实验38学时,观察组需完成理论40学时及实验38学时,临床志愿护理服务36学时。选用学生操作成绩,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认同度,学生理论成绩三个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认同度达94.6%。结论:应用临床志愿护理服务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教学法在糖尿病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名(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和对照组30名(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考核分数为(90.67±2.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考核分数(68.77±1.78)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护生对小组合作教学赞成的比例达到了94.17%,可见小组合作教学持满意态度。结论:针对糖尿病护理教学实践,通过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教学工作,有利于增强护生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于培养护生的护理工作团队合作能力等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妇科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6.8%,对照组则为68.4%,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7%,对照组则为73.7%,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在妇科患者中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膀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经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行膀胱灌注,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宣教、护理态度、操作水平、应答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防止病情复发,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9.
教学查房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章玲 《现代医院》2010,10(9):120-121
目的探讨教学查房在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58名,观察组60名,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护理教学查房,引导护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围绕问题探究实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和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两组护生实习结束综合考核及对教学质量评价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教学查房可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院校合作实习前引导干预对高职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2012级普通专科护理3个班181人的职业态度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90人和对照组91人,试验组在实习前2周由院校合作引导干预;对照组由学校组织的常规实习前动员报告和护理技能操作练习,比较两组护生的职业态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实习护生总体职业态度均中立偏积极,分别为(5.34±0.87)、(4.95±0.74)分,试验组护生的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9,P0.05)。结论院校合作实习前合适地引导干预有助于高职护生职业态度的转变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