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对青少年NSSI 的治疗尚缺乏有效证据。现就青少年 NSSI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探索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治疗提 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非自杀性自伤(NSSI)在临床及非临床样本中较为常见。自杀意念和NSSI行为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NSSI行为的存在可能是个体自杀未遂的先兆。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探讨表观遗传学机制与NSSI行为之间的关联。现就NSSI与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一种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多见于青少年群体,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依恋对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理解个体的情绪调节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依恋、情绪调节、NSSI 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青少年NSSI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非自杀性自伤(NSSI)对个体身心健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在青少年这一高发人群中,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因素在青少年NSSI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对家庭环境因素与青少年NSSI进行综述,为NSSI的预防和家庭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是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高发群体。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发生非自杀性自伤 行为的动机对自伤行为有很大影响。现从调节情绪、影响人际和自我强化三方面对青少年发生自伤行 为的动机进行综述,希望能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之一,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青少年常见NSSI特定和非特定性的心理干预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对NSSI的重视,为后续研究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D)属于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引起老年痴呆的主要病因。AD 发病机 制复杂,临床预后极差。长链非编码 RNAs(lncRNAs)是一类不能编码蛋白,通过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 节基因的表达,参与了癌症、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衰老等病理生理过程。lncRNAs 与 AD 的发生 发展相关在 1992 年首次提出之后,不同 lncRNAs 在 AD 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现对近年来 lncRNAs 与 AD 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 AD 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伤行为与其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海淀区某高校 85 名存在自伤行为大学生(自伤行为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85 名无自伤行为的大学生(对照组)为研究 对象,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ECR-R)、自伤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自伤行为大学生依恋 类型分布为安全型27 例(31.8%)、迷恋型19 例(22.4%)、淡漠型26 例(30.6%)和恐惧型13 例(15.3%)。自 伤行为组依恋类型与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依恋类型的自伤大学生自伤行为 发生种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7,P< 0.05)。非自杀性自伤与不安全依恋相关。结论 有自 伤行为大学生中不安全依恋类型占多数,不安全依恋类型是大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范围内,非自杀性自伤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导致青少年自杀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异常困难。本文主要描述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流行病现状及发病机制,并分别从人口学、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危险因素,探讨其相关机制,为更好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不含自杀意图的情况下,直接、故意、反复伤害自己身体,且不会导致死亡的行为[1]。NSSI在青少年中日益普遍,在社区人群中NSSI的比例为15%~32.7%[2-3],而在精神障碍人群中高达40%~87%[4-5]。且有研究提示到2020年估计有15~30百万的青少年将加入自伤行为行列[6-7],目前已  相似文献   

11.
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多种精神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导致NSSI行为的发生。NSSI患者会出现多种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会对患者的生活、学业、工作产生影响。现对NSSI与成瘾、冲动、快感缺失、学习工作能力及睡眠问题的相关性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其在全球青少年中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成为青少年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反刍思维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和情绪调节策略,与NSSI密切相关,高水平的反刍思维易诱发NSSI。本文从青少年NSSI和反刍思维的相关理论、反刍思维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及相关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发现青少年NSSI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自杀性自伤(NISS)行为与自杀风险的关系.方法 对146例符合DSM-5建议诊断标准的NSSI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基线期及随访期采用NSSI行为问卷、儿童焦虑量表、儿童抑郁量表、MINI自杀模块进行评估.结果 一年后随访到123例,NSSI一年内出现自杀风险21例,占17.1%,无自杀风险102例,占82.9%;7例(5.7%)个体NSSI消退.自杀风险组的诊断种类要多于无风险组,基线期及随访期NSSI方式更多,随访期NSSI频率及抑郁情绪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期NSSI方式种类为NSSI一年内出现自杀风险的影响因素.结论 NSSI出现自杀风险较高,而消退较低,NSSI方式种类是自杀风险出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状况及其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关系,为有效预防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提供支持。方法 整群抽取四川省川北地区某医学院12 0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信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网络游戏成瘾等。结果 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报告率为2.8%,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母亲学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离异/再婚家庭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显著高于其他人口学特征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医学生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呈正相关(P值均<0.001)。结论 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网络游戏成瘾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密切关联。社会和家庭应该联合起来对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及时识别危险状况的发生,建立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瑶  况利 《四川精神卫生》2019,32(4):371-374
本文目的是对近年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汇总,并探讨青少年NSSI相关研究现状。NSSI在青少年中多发,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总结青少年的NSSI研究现状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青少年NSSI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反复、故意伤害自己身体,且不被社会接纳和认可的行为,包括自我切割、拉扯头发、烫伤及针扎等自伤方式[1].青少年是NSSI行为的高发人群[2],发生率为17%~60%[3].NSSI的发生对青少年心理发育和社会功能产生深远影...  相似文献   

17.
本文目的是对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儿童青少年NSSI行为的认识与干预提供参考。NSSI行为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严重威胁到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也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本文将对儿童青少年NSSI行为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与其他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自杀性自伤个体的成人依恋与自杀态度的关系。方法 对93例非自杀性自伤者及与研究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对照组93例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R)、自杀态度问卷(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QSA)、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1)研究组在对自杀行为态度(F=3.431,P<0.01)、对安乐死态度(F=3.296,P<0.01)上不同依恋类型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非自杀性自伤组自杀态度与对照组比较,在对自杀行为态度(t=6.110,P<0.01)、在对自杀者的态度(t=5.694,P<0.01)、对安乐死态度(t=7.897,P<0.01)上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不安全依恋类型个体发生自伤的风险是安全型的3.7倍。结论 不同依恋类型的非自杀性自伤者对自杀的态度不同,非自杀性自伤者的自杀态度与正常群体不同,不安全依恋是个体发生自伤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目的是系统分析辩证行为疗法(DBT)在非自杀性自伤(NSSI)治疗中的疗效、优势及应用前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近年来,世界范围内NSSI发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发展、降低人类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NSSI已正式纳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疾病的诊断之中,但其治疗方式尚未确定,亟待研究。已有研究显示,DBT对NSSI的干预效果较好,可改善NSSI患者负性情绪、减少自伤次数,但此方法的效果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