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采用发汗、破瘀血、攻下等逐邪三法时,合并运用健脾胃法,常可获得满意疗效。健脾胃法与发汗法合用则有助腠开,与破瘀血法合用则有助血行,与攻下法合用则有助传导。  相似文献   

2.
李智  刘智 《四川中医》1998,16(5):5-6
《傅青主女科》以肝、脾、肾三处立论,注重增补气血,调理脾胃,主张攻补并用。傅氏对李东垣之健脾升阳诸法潜心玩索,颇得心悟,并较前人更有新的发展,立有举肺升肝之说,拟有新的升阳诸法。本文就博氏升阳法作简要探讨,冀同道就正。1.升阳止血法升阳止血,运用于肝脾之气虚陷,血不统摄者。如升举大补汤治疗高年血崩,临床以出血量多,全身乏力,色谈质稀,舌质谈,脉细弱者。证属肝脾气虚下陷,营血不得归藏。药用黄茂、人参、白术配甘草,补脾气升阳气;佐当归、熟均补肝养血;合升麻、川芎补肝脾之气,以固本摄血,力挽气血陷脱之…  相似文献   

3.
沙宝瑜 《江苏中医》1995,16(3):10-11
临床采用发汗、破瘀血、攻下等逐邪三法时,合并运用健脾胃法,常可获得满意疗效。健脾胃法与发汗法合用则有助腠开,与破瘀血法合用则有助血行,与攻下法合用则有助传导。  相似文献   

4.
贺氏三通法     
贺氏三通法471039洛阳铜加工厂医院陈冰贺普仁教授是闻名中外的针灸学专家,他从医五十余年,在近百种针灸疗法中,提炼精华,并加以系统的挖掘、整理、提高,经长期的临床验证,创立了贺氏三通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笔者有幸拜为师,频受教益,为了推广其...  相似文献   

5.
反佐法探讨     
反佐法探讨吕昌宝,郭慧学,赵玉文,王晓丽[关键词]反佐法,寒热反佐法,药量反佐法,升降反佐法,补泻反佐法,收散反佐法反佐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有两种含义:一是配伍反佐法,即组方配伍的反佐,是指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主要药物性味相反,而又能...  相似文献   

6.
“痛者,血气不通之意。”(《本草求真·痛》)。肝具有生化气血脏腑、抵御外邪、协调脏腑气机、和调表里营卫等生理功能,是保障人体气血正常运行的重要脏腑。肝藏血、藏魂,主疏泄、主升降,性喜条达,属木,古人称其为五脏的特使,将军之官,与少阳胆互为表里。而少阳...  相似文献   

7.
董德懋治疗高热案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德懋诊治高热,辨证精巧,用药轻灵,首辨表里,次及虚实。邪在表,散而勿闭,凉而勿凝;邪而勿滞,泻而勿伐;实热宜清宜泻必以散;虚热宜补宜清兼以透。本文结合验例,对董德懋诊治高热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梁静玉治疗中医肝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兰青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2):540-541
梁静玉治疗中医肝病经验王兰青青岛市中医院(青岛266012)梁静玉主任医师,乃青岛市名老中医,业医四十余载,积验甚丰。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梁老博采众长,善于总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施治规律,现将其治肝病经验,介绍如下。梁老认为,肝之为病多以疏泄失常,藏...  相似文献   

9.
邓银飞 《四川中医》2002,20(4):16-17
胃脘痛是临床中最常见病症之一,笔者受张从正“治病重在祛邪,邪法则自安”学术思想启发,运用祛邪法治疗胃脘痛,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药提取与精制现代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药材及中成药复方制剂的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高效的提取与精制新技术、新方法。提取方法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提取法,荷电提取法,酶法提取技术,半仿生提取法等。精制方法有:分子蒸馏技术、超速离心法,膜分离法,大孔吸附树脂法,澄清剂吸附法等。  相似文献   

11.
吉春玲 《河南中医》2005,25(4):86-86
特发性水肿是内科常见病症。一般而言,水肿是指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体液积聚的状态,积聚在组织间隙中的液体称水肿液。而特发性水肿由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病症,现有的理化检查技术尚无法确立病变之所在。许多人长期依赖利尿剂促进钠水排泄,以求暂时改善水肿,临床疗效有限。笔者观察,特发性水肿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比例明显偏高。其中,既与脏器功能的变化有关,也与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从中医角度分析,属虚者多。原因在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老化,随着年龄增长而致的脏器结构改变以及伴随发生的代谢调节改变,成为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呈渐进性减退或下降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透化渗清四法治疗湿温病射阳县陈洋中心卫生院(224361)骆洪军[关键词]湿温病,透法,化法,渗法,清法透化渗清四法,源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医学将其定为治疗湿温病的四条基本原则。余从医30年来,凡遇伤寒初期、夹湿型流感,则遵循这四条治则处方用药,...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主要与情志失调、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外侵袭等因素相关,诸因素或单独致病,或合而为病,病位在胃,但与肝密切相关,治疗应谨遵叶天士“忌刚用柔”之法则,顺应木性,把握木土乘克关系,从肝论治。肝气郁结者,治以疏肝和胃解郁,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胃郁热者,治以清肝泄热和胃,肝热清则胃得和,用左金丸加减;肝胃阴虚者,治以益胃生津、柔肝养阴,药用沙参、石斛、女贞子、麦冬等。胃络瘀阻者,治以活血化瘀,补肝养血,药用当归、白芍、桃仁等。同时,还应重视医学-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应用,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二者相合,常有佳效。  相似文献   

14.
巴豆制炭方技术的源流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豆制炭这门濒临失传的炮制制剂技术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提高,并结合现代实践创新性地改进了这门技术,经多次经验和临床验证,证明了新技术优于古法。  相似文献   

15.
两种治法属性对立,作用相反,便互为相逆治法,相逆治法合并运用,便是“逆法合用”。《伤寒论》已为逆法合用标树规范,足供后人师法。本文通过对原文的分析,结合注家阐释及学习体会,将有关方法分为温清相合、补泻相合、敛散相合、升降相合、润燥相合和阴阳互合等六类。分述各法的方证用药,同时指出逆法合用时其证何以杂,治何以复,法何以为逆,逆法何以并用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毕华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5):210-210
妇科病外治法的应用,最早见于《金匾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中,以矾石丸纳阴中治湿热白带;蛇床子散为坐药,用治寒湿带下;狼牙汤淋洗用治下焦湿热、明中生疮等。笔者在临证中学习前贤经验,应用外治法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一定疗效。今介绍如下。l耳穴压豆法临床上常取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胶体金法和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性能,为在今后工作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用胶体金法和ELISA法对323例体检标本同步进行HBsAg检测,以ELISA法为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方法的检测时间。结果:323例标本中,ELISA法与胶体金法检测出HBsAg阳性分别为17例和16例;两法均法阳性16例,均阴性306例,两法符合率为99.7%。胶体金法漏检1例,漏检率为0.3%;胶体金法单个样本的检测时间为30分钟,较ELISA法的1小时快。结论:胶体金法测HBsAg简便快速,但存在一定的漏检率,适合急诊或健康体检筛查,用于临床诊治则以ELISA法为优。  相似文献   

18.
田勇 《河南中医》2006,26(10):34-3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笔者辨证论治采用温脾暖。肾等7种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9.
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为攻邪派的代表医家。发汗、催吐、泻下,是张从正攻去病邪的三个主要方法。他说:“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风痰宿食,在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张从正的汗、吐、下三法,是极其广泛的。包括方药、针灸、熏洗、按摩、导引等等。现他对三法的具体运用,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咳嗽分外感和内伤,史纪教授根据小儿病理特点,采用四法辨证治疗,分别为宣肺祛邪法、温肺化饮法、清热化痰法及敛肺止咳法,同时根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注意健脾化痰,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