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管裂孔疝临床上并不少见。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女性。一组23万人群普查的发病率为0.52%,因胃肠道症状就诊的病人中,约为5~20%。在具有消化道主诉患者的X线检查中,检出率为3~15%。北京协和医院报道10年住院消化系疾病7295例,其中食管裂孔疝占0.14%,北京医科大学用电子胃镜检查809例,检出食管裂孔疝2例,南京鼓楼医院检查1398例,发现5例。轻症食管裂孔疝多无症状,重者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4.
5.
食管裂孔疝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1989~1990年经钡餐和内镜诊断为滑动性裂孔疝的70例病人的研究,讨论该病的诊断根据和内镜检查的价值。男女例数相近,年龄16~74岁,病程自数月到50年不等。腹痛和烧心是最常见的症状,各占92.8%和88.5%。在X线影中膈上胃直径3~10.5cm(X=6.8cm)。70例病人内镜发现①Z线上移2cm以上,切开与Z线间的平均距离男性为38.6cm,女性为35.5cm,而国人的正常值在男性为41.4cm,女性为38.2cm;②Z线与裂孔压迹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食管裂孔疝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食管裂孔疝的内镜诊断龚宝丽刘宾邸霞谢新纪目前在国外用内镜诊断裂孔疝已成为内镜检查常规,但在我国这项检查还未完全开展。现就我院64例经内镜、X线造影和食管测压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内镜对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一、材料和方法我院自1994年1月初... 相似文献
7.
食管裂孔疝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泰昌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5):293-296
食管裂孔疝是指部分胃组织通过膈食管裂孔凸入胸腔。在某些患者,腹腔内其他脏器也可随同疝入胸腔。食管裂孔疝属膈疝中最常见的一种,占90%以上。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因应用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标准不同而有差别。钡剂透视检查结果可因腹部加压情况及体位而异。胃经膈裂孔疝至膈上多少厘米可称之为裂孔疝,似难确定。用电影照相和测压技术检查,吞咽时食管下括约肌经膈向头端运动1~4cm属于正常,有放射学医师认为,经改变体位、腹部加压及其它操作方法,可使90%的人出现滑动型疝的征象。呕吐时,腹壁强力收缩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结核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1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文献。结果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14~62岁,平均47.2岁。症状有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术前诊断为食管结核2例。误诊9例,分别诊为食管癌7例、食管平滑肌瘤2例。药物治疗2例,手术治疗9例,手术方式包括病灶段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5例、淋巴结切除术2例和胃造瘘术1例,1例术中冰冻切片证实结核而未切除食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1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食管结核,全部治愈,随访1~27年症状均消失,结核无复发。结论食管结核属罕见良性疾病,临床无特异征象,与食管癌和食管良性肿瘤鉴别困难。术前明确诊断后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有效,如出现并发症则需外科干预,术后需抗结核治疗12~18月,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10.
11.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0)
食管裂孔疝根据分型,其Ⅱ、Ⅲ、Ⅳ型因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可能的致命并发症,通常需要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腹腔镜逐步应用于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治疗,并显示出作为微创外科的优势,代替了相当部分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目前已在全球多家医疗单位开展.本文拟对当前腹腔镜用于治疗食管裂孔疝的现状及未来展望予以综述.通过Pub Med、Cochrane Library、E M B A S E等数据库检索关于食管裂孔疝微创手术治疗的文献报道.通过检索,删除参考价值不大的文献,自1992-2015年,共有86篇英文文献介绍食管裂孔疝的腹腔镜治疗,共计纳入4771例患者.本文总结了腹腔镜在食管裂孔疝修补中的特点,包括:安全性、技术可行性、术后康复、并发症以及术后短长期治疗效果等指标.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相比较开放式手术,腹腔镜修补食管裂孔疝是一项安全、技术可行、微创、术后恢复快、低并发症的外科技术,并具有较低的术后复发率,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食管裂孔疝是消化系统常见病,随着腹腔镜及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该病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内镜微创治疗。不同的治疗方式均有不同的适应症及利弊,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食管裂孔疝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患食管裂孔疝易被误诊为胃病或食管炎 ,长期口服药物 ,生活质量不高。我们采用手术治疗年龄 77~ 93岁食管裂孔疝患者 4例 ,均健康出院。随访 1~ 6年 ,未再出现术前消化道症状。 例 1 女性 ,86岁。上腹痛、间断呕血伴进食困难 6个月 ,胸骨后及上腹痛加剧伴心慌、气短 5d ,于 1992年 9月入院。患者于 1988年诊断溃疡病、食管炎 ,长期口服抑酸剂治疗。胸部X线平片示纵隔后下巨大胃泡影 ,食管造影显示胃经食管裂孔嵌顿。经上腹切口入腹腔 ,见胃底、胃体、胃大弯全部疝入胸腔 ,还纳困难 ,切开膈肌裂孔 ,切断肝三角韧带 ,逐步游离分… 相似文献
14.
食管旁淋巴结核早期因症状不典型而不易发现,以致出现邻近组织器官被压或吞咽困难征象时始就诊。其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常与食管肿瘤及纵隔肿瘤不易鉴别。我们自1970~1990年间收治11例食管旁淋巴结核,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5.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7例中男16例,女1例;年龄11~81岁,平均47.8岁;全部为胸段食管破裂,食管中段2例、下段16例(其中1例2处破口),破入左胸10例,右胸6例,双侧1例,破裂长度为0.8~6cm,平均3.7 cm;主要症状为胸腹剧烈疼痛、发热、呼吸困难及休克等,查体可见液气胸,部分患者可见皮下气肿。全组24小时内修补6例,24小时后修补4例;5例予以胸腔冲洗和单纯引流治疗;1例26小时行末端食管贲门切除,食管残端封闭,胃造瘘和食管颈部造瘘;1例4天行胸内胃食管吻合术;全组共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闭合破裂口和通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进行胸腔穿刺、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可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食管裂孔疝是食管胃连接部移位到横膈上方,使部分胃经食管裂孔(即食管通过横膈的裂隙)疝入胸腔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胃肠病。本病是引起上腹及心窝部症状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现综合国外文献讲解如下。解剖要点食管裂孔之壁由横膈膜的肌肉组成,称为 相似文献
17.
食管裂孔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滔秀珍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2,(1)
食管裂孔疝是指食管,胃连接部移位到横膈上方和/或部分胃经膈肌食管裂孔疝入胸腔而引起的胃肠道疾病.本病约占胃肠道症状就诊病人中的5~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14)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早期的食管裂孔疝手术治疗方式为开胸、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心、肺等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器械的发展,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已成为外科治疗的新趋势,同传统的开胸、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优势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目前,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抗反流术已成为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本文对食管裂孔疝的腹腔镜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食管裂孔疝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4月至1995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并发症4例,其中滑脱疝2例,引起食管狭窄及Barrett食管各1例;混合疝2例,胃大部疝入右胸及全胃疝入左胸各1例。1 临床资料例1,男,3.5岁,食后即吐3.5年,进行性吞咽困难伴间断发热、黑便2年。入院前1年在外院行“左侧剖胸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入院前19天唾液亦不能咽下。胃镜:食管粘膜萎缩糜烂,距门齿16cm食管狭窄不能通过。1993年10月14日沿原切口入胸:贲门及部分胃底于膈上,食管裂孔约3.0cm,主动脉弓以下食管增粗纤维化。切除病变食管,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包埋缝缩术[1]:围巾式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安全性。
方法统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7例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患者的病案资料,均采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其中单纯食管裂孔疝缝合者13例,生物补片修补者3例,强生PHY补片修补者1例。抗反流术式中行Nissen式胃底折叠术者8例,Dor式胃底折叠术者6例,Toupet式胃底折叠术者3例。病理结果提示极低危险度胃间质细胞瘤8例,低度危险度者4例,中度危险度者3例,高度危险度者1例,极高危险度者1例,回顾性总结分析该类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
结果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反流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长反流次数及DeMeester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GERD Q量表评分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LES压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切口感染1例,慢性疼痛1例,给予换药、理疗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出现进食哽噎,1例患者术后出现腹泻,嘱其少量多餐、细嚼慢咽,1个月后症状消失。合并贫血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恢复至95 g/L,术后随访中位数10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患者病情较复杂使得手术风险大,难度高,但只要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术中谨慎、细致操作,针对性的处理术后出现的各种问题,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