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2R)-2-[(3S,4R)-3-[(1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氮杂环丁-2-酮-4-基]丙酸为原料,研究了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母核的合成方法,总收率达到24%,本方法收率高,适合于大规模制备.  相似文献   

3.
邻羟基苯甲酰胺和环己酮经酰化、与(3R,4R)-4-乙酰氧基-3-[(1R)-1-(叔丁基二甲硅氧基)乙基]氮杂环丁烷-2-酮(4)缩合、水解得(3S,4S)-4-[(1R)-1-羧乙基]-3-[(1R)-1-(叔丁基二甲硅氧基)乙基]氮杂环丁烷-2-酮(6).6再经缩合、脱保护、环合、烯醇化及酯化得1β-甲基碳青霉烯双环母核,总收率约29%(以邻羟基苯甲酰胺计).  相似文献   

4.
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比阿培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阿培南是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它具有抗菌谱广、对肾脱氢肽酶稳定、药物动力学参数优良、临床治疗效果好、耐受性好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本文主要对比阿培南的抗菌作用、药物动力学、毒性、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五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合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罗培南是首个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于1990年首次合成得到,其对β-内酰胺酶和肾脱氢肽-Ⅰ酶(DHP-Ⅰ)稳定,无需与脱氢肽酶抑制剂联用,已用于临床抗重症感染的治疗.该类抗生素是目前研发难度大.生产工艺复杂的产品之一,主要是通过化学全合成来制备,工艺过程包括关键侧链合成和骨架母核的合成.本文综述了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的全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6.
合成碳青霉烯类抗生索的关键中间体主要有两类,本文针对这两类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新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7.
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和鹏  冯彩虹  金洁  刘浚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172-1175
厄他培南是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对肾脱氢肽酶稳定、药动学参数优良、临床治疗效果好、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和半衰期长等特点.现对厄他培南的抗菌作用、药动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1β—甲基碳青霉烯双环母核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1β-甲基碳青霉烯双环母核的两种合成方法:分子内卡宾插入环合法和Dieckmann反应环合法,后法步骤短,收率高,适于一般制备。  相似文献   

9.
肺炎克雷伯氏菌 15 34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一家医院分离获得 ,表现出中至高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 (MIC都为 16 mg/ L ) ,当存在克拉维酸时 ,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β-内酰胺酶活性被抑制 ;对超广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氨曲南也耐药。等电聚焦研究显示 ,该菌株具有 3种β-内酰胺酶 ,等电点分别为7.2 (SHV- 2 9)、6 .7(KPC- 1)和 5 .4 (TEM- 1)。通过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和 DNA序列分析证实存在 bla SHV和 bla TEM基因。用大肠埃希氏菌进行的转化和结合研究显示 ,等点电为 6 .7的肺炎克雷伯氏菌碳青霉烯酶 - 1(K.p neumoniae ca…  相似文献   

10.
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日渐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而β-甲基类碳青霉烯由于对肾脱氢肽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10年来报道的抗MRSA有效的β-甲基类碳青霉烯类化合物,以及代表药物的相关性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自噻吩头孢菌素于1962年开始应用以来,临床上目前已有若干头孢菌素族抗生素(头孢菌素)可供使用.由于它们毒副反应低,抗菌谱广,为杀菌剂,以及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这些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性感染中已极为重要.虽然目前已有不少注射用头孢菌素可供使用,但近年来将有不少处于发展最后阶段的头孢菌素预期可提供临床医师应  相似文献   

13.
性别对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妇女可因激素水平影响生理功能,使药物在吸收,蛋白结合率,分布容积及代谢方面与男性有所不同。雌激素与各种酶或受体的相互作用还可能减弱或增强配伍药物的作用,甚至是副作用,尤其是世界范围的许多妇女正在口服避孕药,若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则不可避免地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是指它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儿童尤其是新生儿与婴幼儿以及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它们各自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生化功能与成年人存在着很大差异,药物的药动学有其各自的规律.因此,对药物的吸收、利用与成人不同.而大多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是根据成人标准制定的,这就给这一类特殊群体的用药造成了许多盲目性,仅靠"酌减、酌加"等给药是不科学的.临床上常根据年龄或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儿童的用药剂量,这是假设药物剂量与年龄、体重等呈线性关系,而实际上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非线性动态过程[1].因此,研究药物在儿童和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性别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别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药代动力学的性别差异是药物作用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了解药代动力学的性别差异有利于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年来关于药代动力学性别差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叶丽卡  谢志红 《今日药学》2009,19(3):34-36,41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一种免疫抑制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以及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β-细辛醚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宏斌  方永奇 《药学学报》2004,39(10):836-838
目的了解石菖蒲主要成分β-细辛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HPLC法测定ig大鼠血清和各器官(脑、心、肺、肾、肝)中β-细辛醚的浓度,把器官当作相对独立的系统,用DAS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β-细辛醚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属一级一室动力学模型,血清半衰期为54 min;达峰时间12 min;达峰浓度3.19 mg·L-1。各器官与血清有相似的动力学过程。结论β-细辛醚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较迅速,极易透过血脑屏障,大脑是重要的分布器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 1 3 -甲基豆蔻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原形药物浓度 ,在大鼠体内进行血浆药代动力学、分布、排泄及血浆蛋白结合实验。结果 大鼠 ig1 3 -甲基豆蔻酸 40 0 ,80 0 ,1 2 0 0 mg· kg-1后 ,拟合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 ,t1/2α 为 2 .3 1 3~ 2 .843 h,t1/2β 为5 .0 99~ 6 .3 3 9h;tpeak 为 2 .2 1 5~ 2 .76 6 h;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 85 .80 %。药物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 ,其中心、肺、脾、肝等组织浓度较高 ,肌肉、脂肪等组织相对较低。 2 4 h粪、尿、胆汁原形药物排泄量分别为给药量的1 3 .77% ,0 .0 0 3 2 %和 0 .0 2 1 4%。结论  1 3 -甲基豆蔻酸在大鼠体内吸收快 ,达峰时间短 ,组织分布广泛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有部分原形药物从粪便排泄  相似文献   

19.
基因多态性对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一药物不同病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药物代谢和作用上的差异20%-95%是由基因引起的。已识别出1千4百万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其中有些与药物的代谢和作用改变有关,有些已用来预测药物的临床反应,多基因参与了药物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对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22例患者加用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前后血清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患者开始口服氨茶碱100mg,每8h1次;第4d起A组加服环丙沙星500mg,B组加服氧氟沙星300mg,均为每12h1次,至第9d。结果显示:A组患者加用环丙沙星后,血清茶碱浓度显著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36.1%(P<0.01),清除率下降29.6%(P<0.05);B组患者加用氧氟沙星后,血清茶碱浓度亦有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