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MSCT增强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122支,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分别从2.5%到75%不等。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形态、发生部位及其他间接征象,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疑诊颅内动脉瘤患者18例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17例(21个),其中1个大脑后动脉瘤误诊为交通动脉瘤,1例(1个)小脑后下动脉瘤漏诊.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有助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表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q-的表现。方法:本组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经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CT机胸部平扫加肺动脉造影增强检查,其中对12例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患者,在肺动脉造影扫描后2min再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扫描,并对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6例左右肺动脉主干同时栓塞,10例单侧肺动脉主干栓塞。24条肺叶动脉栓塞.57条肺段动脉栓塞和41条肺亚段动脉栓塞。12例下肢深静脉造影扫描发现7例深静脉血栓,其中4例血栓累及双侧髂静脉,3例为单侧,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后栓子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应成为影像学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同时对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疗效的评估及发现下肢深静脉栓塞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双源螺旋CT双能量模式(DE)、单能量模式(SE)和单能量低kV(SELOW)3种模式下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肺动脉栓子分布的差异。方法 将130例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PE)而接受CTPA患者随机分为DE组(43例)、SE组(42例)和SELOW组(45例);评价图像质量,分析主观评分的观察者间一致性;比较3组扫描长度、扫描时间、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D),以及各组非PE患者肺动脉干及各段肺动脉CT值、平均肺动脉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肺动脉与邻近血管(各段肺静脉及上腔静脉、主动脉)相对密度比及肺动脉栓子分布的差异。结果 各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以2、3级为主,未见0级病例。DE组检查时间长于SE组和SELOW组(P均<0.05),SELOW组ED显著低于DE组和SE组(P均<0.001),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LOW组非PE患者肺动脉CT值高于DE组和SE组(P均<0.05),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LOW组SNR和CNR均高于SE组(P均<0.05),DE组与SE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肺动脉与邻近血管相对密度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47例PE共检出262个栓子,包括DE组17例112个、SE组11例64个及SELOW组19例86个;使用DE Vessels&PBV亚组对肺段以下肺栓子的检出率高于不使用亚组(P<0.05)。结论 SELOW CTPA的 SNR和CNR较高,辐射剂量较低,能满足诊断PE需求;DE CTPA对诊断肺段以下PE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的死亡率高(20%~30%).误诊率高,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及时的抗凝治疗可使死亡率明显下降(98%),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非常关键。近年来发展起来的(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 MSCT),扫描时间短,图像清晰,可显示肺动脉内情况,必要时还可进行三维重建.在肺栓塞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现将我院肺栓塞21例MSCT征象的诊断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疑诊为PE患者行MSCTA检查,且全部病例均经随诊证实,其中4例在溶栓治疗后进行了复查。结果26例患者共分析1146支肺动脉及其分支,受累217支,占12.3%。肺动脉栓塞MSCTA的直接征象:肺动脉腔内类圆形、偏心形充盈缺损,附壁性充盈缺损,管腔完全闭塞,血栓位于管腔中央的轨道征。间接征象:肺动脉高压,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梗死,胸腔积液。结论MSCTA是诊断PE准确、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且可判断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二维或三维重建,所有患者经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和/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SCTA扫描参数取层厚3.0,螺距(pitch)1.5,用SmartPrep软件对比剂智能触发技术获得最佳延迟扫描时间。结果3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中,21例肺栓塞共累及肺动脉105支;SCTA确诊了19例,2例5个亚段肺动脉的栓子漏诊。在11例肺栓塞阴性中,SCTA对10例作出了正确诊断:2例肺癌,4例肺炎,1例夹层动脉瘤,3例未见明显异常;另外1例肺动脉肉瘤,SCTA误诊为肺栓塞。SCTA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90.9%,敏感性90.5%,准确性90.6,阳性预测值95.0%,阴性预测值83.3%。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肺栓塞的24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层厚5mm行胸部增强扫描。利用原始数据行层厚1mm的轴面及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SVR)。比较层厚5mm、1mm的轴面图像及SVR、MPR图像。结果诊断肺栓塞24例均为双肺多发肺动脉栓予。病变共累及肺动脉177支。对于诊断主肺动脉及肺叶动脉栓塞,四种图像检出结果一致,但对于肺段及亚段动脉栓塞,层厚1mm较5mm显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mm的SVR、MPR较轴面图像显示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快速、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16层螺旋CT对肺栓塞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因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16层螺旋CT平扫及肺血管造影增强扫描).结果 在20例患者中,20例中,13例螺旋CT血管造影(MSCTPA)发现有PE.确诊为PE的13例患者中有6例CT平扫即有阳性发现,其征象有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肺动脉扩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肺动脉局限性密度增高、肺梗死灶.结论 MSCTPA诊断PE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是诊断PE的一种可靠性方法 ,但对于不能使用对比剂或因非典型心肺症状而仅作平扫的病例,16层螺旋CT平扫异常征象能提示PE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颅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Light Speed^TM 4.X16层螺旋CT机对怀疑有颅内病变的45例患者行CTA检查,将扫描的原始图像导入Sun Workstation 4.0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行MPR、MIP、VR重建。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45例中,正常的14例,动脉瘤14例,血管狭窄及Moyamoya病各1例,动静脉畸形(AVM)2例,脑膜瘤8例,听神经瘤1例,胶质细胞瘤4例。脑动脉主干及其1~3级分支显示率为100%,4级分支显示率为62.2%(28/45)。动脉瘤14例,清晰显示了瘤体、瘤颈和载瘤动脉;2例动静脉畸形.显示了AVM的畸形血管团及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Moyamoya病1例,清晰显示了基底节区的烟雾血管;8例脑膜瘤和1例听神经瘤显示了肿瘤与周围血管和颅骨间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高,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脑血管更精细的结构,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颅内病变与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的定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S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AOD)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8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64-SCTA检查,并进行多种方式的图像三维重组,将每例每侧下肢动脉分为11个节段,分析各段血管的显影质量和狭窄程度,以DSA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64-S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效度. 结果所有CTA和DSA图像均有诊断价值.其中CTA的动脉显影质量(3.9±0.4)明显好于DSA(3.4±0.5,P<0.008).64-SCTA显示97.4%血管的狭窄闭塞程度与DSA一致,1%血管的狭窄程度被低估1个级别,1.3%被高估了1个级别,0.3%被高估了2个级别.64-SCT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下肢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为99.6%,特异性为99.7%,准确度98.7%,阳性预测值为99.6%,阴性预测值为99.7%. 结论 64-SCTA可无创、准确地诊断PAOD,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肺动脉栓塞病人的横断面CT图像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面显示血栓栓子的形态。结果CT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处理清晰地显示了肺动脉栓塞及栓子形态。其中左、右肺动脉干栓塞49支,叶动脉栓塞105支,段动脉栓塞318支,亚段动脉栓塞292支,能确定的亚亚段肺动脉栓塞为63支。结论多层螺旋CT能很好地显示肺动脉内的血栓栓子及其形态,其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树全 《临床荟萃》2009,24(15):1362-1363
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以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最多见。下肢DVT在西方国家的每年发病率为万分之五,如不及时处理,DVT会导致致命的肺栓塞的发生或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因此,准确的诊断下肢DVT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静脉造影以其近乎完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被认为是“金标准”,但是它是一种有创检查,有10%~20%的失败率,且费用昂贵,已逐渐被超声所替代。而超声对近端DVT的敏感度为97%,远端DVT的敏感度则为73%,特异度为96%。并且超声受操作者水平影响很大,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层螺旋CT的诞生,以其扫描速度快,对比剂用量少,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获得直观、立体的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图像,诊断及时准确,从而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郸城县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将图像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建后处理。结果 26例肺动脉栓塞病例共累及74支肺动脉或分支,CT直接征象为完全阻塞型3例,附壁型12例,中心型5例,附壁环型6例,间接征象为胸膜腔积液或心包积液5例(19.23%),肺动脉扩张或右心室增大共3例(11.54%),双肺斑片状渗出灶和实变影6例(23.07%)。结论 64排螺旋CT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及栓子的形态,且具有快速、准确及无创伤等优势,可作为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单纯肺动脉造影(P—CTPA)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P—CTPA检查影像作为试验组,采用头臂静脉靶血管示踪技术,对比剂20~30ml;另选择48例常规CTPA检查影像作为对照组,对比剂总量80—100m。图像后处理运用薄层横断面、MPR、MIP及VR分别统计肺动脉及其分支内栓子个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图像优秀率有显著性差异;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薄层横断面图像在显示细小动脉及其血栓、评价狭窄程度方面优于其他重建图像。结论64层螺旋CT单纯肺动脉造影图像肺动脉、静脉对比更好,对比剂用量大幅度减少,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分析其CT表现.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27名肺栓塞病人进行肺动脉增强扫描, 将图像进行多平面(MPR)、曲面(CPR)及斜面(Oblique)重组再处理.结果 27例病人共发现肺动脉栓子146个,其中左及右肺动脉7个,肺叶动脉34个,肺段动脉99个,肺亚段动脉6个.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段以上肺动脉血栓栓子,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准确的优点,对及时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能有效评估溶栓治疗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方法:对本院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共57例怀疑颅内动脉的瘤患者于2周内分别进行MSCTA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MSCTA血管重建后处理技术有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多层面重建、三维表面遮盖显示。结果:57例患者中43例患者阳性共发现48个动脉瘤,MSCTA发现40例44个,DSA发现42例47个。1例MSCTA发现动脉瘤,DSA阴性,3例DSA发现动脉瘤,MSCTA阴性,两者均阴性共14例。以DSA为金标准,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93.33%,符合率为92.98%,阳性预测值为97.50%,阴性预测值为82.35%。结论:MSCTA是一种能清楚显示动脉瘤大小、形态、轴向、比邻结构关系的快捷、有效检查方法,弥补了DSA的不足,可逐渐取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CTPA检查确诊肺栓塞病人49例,进行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指数。结果 CTPA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240条,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为0.375-0.825。结论 CTPA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他间接征象,并可以此判断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及判定预后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MSCTA诊断并由手术或临床证实的23例主动脉夹层的表现。全部病例均采用了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窥镜(VE)等后处理技术。结果:23例中,按DeBakey分型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16例,其中5例在行血管腔内隔绝术后进行了MSCTA复查,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应用原始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真假腔、内膜瓣、破口处、夹层旋转方向、内膜钙化、血栓形成及主动脉主要分支受累情况等。结论:MSCT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安全、快速、有效、无创的方法,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观察术后疗效及随防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MSCTA诊断并由手术或临床证实的23例主动脉夹层的表现。全部病例均采用了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 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窥镜(VE)等后处理技术。结果:23例中,按DeBakey分型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16例,其中5例在行血管腔内隔绝术后进行了MSCTA复查,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应用原始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真假腔、内膜瓣、破口处、夹层旋转方向、内膜钙化、血栓形成及主动脉主要分支受累情况等。结论:MSCT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安全、快速、有效、无创的方法,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观察术后疗效及随防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