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寻找新的非甾体抗炎药物。方法利用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含羟基的E,E-1-(3′-吲哚基)-5-取代苯基-1,4-戊二烯-3-酮化合物,通过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体外抗炎活性。结果体外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活性。结论其中化合物4d和4e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其抗炎活性与白藜芦醇接近,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徐莉  刘捷  徐世平 《药学学报》2001,36(1):29-33
目的 研究3-(3′-甲基-4′-取代苯基-1′,3′-丁二烯基)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方法 通过亲电取代、羟醛缩合、选择性还原、相转移Wittig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目的化合物,利用几种药理模型进行抗癌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设计合成了11个3-(3′-甲基-4′-取代苯基-1′,3′-丁二烯基)吲哚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8对HL-60,HCT-8和Bel7402癌细胞株有效,且在浓度为10-5mol·L-1时,其抗炎抑制率可达100%。结论 化合物8显示了抑癌作用和抗炎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并合成4-烷氧甲酰基苯并噁唑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炎活性研究。方法以3-羟基-2-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酯化、成环和取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确证。采用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通过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的释放量,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IL-6和IL-1β的量以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共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均通过ESI-MS、~1H-NMR及~(13)C-NMR对其结构进行确证。体外抗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3d在25μmol/L时对IL-1β的抑制率达63.96%,对IL-6的抑制率达60.99%,与阳性对照药塞来昔布活性相当。结论 4-烷氧甲酰基苯并噁唑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NO、IL-6和IL-1β炎症因子的释放而发挥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并合成4-烷氧甲酰基苯并唑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炎活性研究.方法 以3-羟基-2-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酯化、成环和取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确证.采用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通过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的释放量,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IL-6和IL-1β 的量以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共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均通过ESI-MS、1H-NMR及13C-NMR对其结构进行确证.体外抗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3d在25μmol/L时对IL-1β 的抑制率达63.96%,对IL-6的抑制率达60.99%,与阳性对照药塞来昔布活性相当.结论 4-烷氧甲酰基苯并唑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NO、IL-6和IL-1β 炎症因子的释放而发挥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 3 (3′ 甲基 4′ 取代苯基 1′ ,3′ 丁二烯基 )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方法 通过亲电取代、羟醛缩合、选择性还原、相转移Wittig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目的化合物 ,利用几种药理模型进行抗癌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设计合成了 11个 3 (3′ 甲基 4′ 取代苯基 1′ ,3′ 丁二烯基 )吲哚化合物 ,均为新化合物。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 8对HL 6 0 ,HCT 8和Bel740 2癌细胞株有效 ,且在浓度为 10 -5mol·L-1时 ,其抗炎抑制率可达 10 0 %。结论 化合物 8显示了抑癌作用和抗炎活性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合成新的哒嗪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血小板凝集活性.方法:在6-(4-氯乙酰氨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引入不同取代哌嗪,合成一系列化合物,并经过1H-NMR等确证;参考Born方法进行体外药理实验.结果:所有化合物都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活性,其中化合物(1)、(4)的抗血小板凝集活性明显优于MCI-154.结论:4-位取代哌嗪环基的引入对化合物抗血小板凝集的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设计合成7-甲磺酰胺基-6-苯氧基-4-色满酮衍生物,并研究其抗炎活性。方法:以4-氨基-3-硝基苯甲醚、芳香醛等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筛选所合成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共合成9个未见CA报道的化合物。经^1H-MNR、IR和MS确证其结构,其中有3个化合物在200mg/kg的剂量下,活性好于10mg/kg剂量的吲哚美辛(indomethacin),4个化合物的活性略低于10mg/kg剂量下的吲哚美辛。结论 部分7-甲磺酰胺基-6一苯氧基-4-色满酮的3位取代芳基亚甲基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抗炎活性,活性与芳香环的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合成(E)-3-苯基丙烯酸衍生物,寻找具有较强抗炎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对先导化合物(E)-3-[3-甲氧基-4-(3-苯基)丙烯酰氧基]苯基丙烯酸(1)进行结构修饰,将其分别与脂肪(环)醇、芳香醇、芳杂环醇成酯,与脂肪(环)胺、芳香胺、芳杂环胺成酰胺;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考察不同类型的酯和酰胺的抗炎活性。结果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E)-3-苯基丙烯酸衍生物,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其结构;目标化合物3a、3b、3c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抑制率分别为31.3%、40.3%、31.7%。结论所设计的合成方法可应用于较大分子酯类和酰胺类的合成;在本实验条件下,(E)-3-苯基丙烯酰胺类目标化合物3a、3b、3c具有抗炎作用,高于先导化合物1,(E)-3-苯基丙烯酸酯类目标化合物几乎无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设计合成5-羟基-6-溴-1H-吲哚-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评价其抗流感病毒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方法 经1H-NMR和MS确证目标化合物结构,并经体外抗病毒试验测定其抗病毒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5-羟基-6-溴-1H-吲哚-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初步活性试验表明,11个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其中,化合物X9的体外抗病毒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金刚烷胺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芳基-2-甲基-1-吡咯并[1,2-a]吡嗪酮(2)类化合物抗炎镇痛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通过吡咯-2-甲酸甲酯与α-溴代芳基乙酮的烃基化反应,制得1-(2-氧代-2-芳基)乙基吡咯-2-甲酸甲酯(4),4与甲胺反应经过环合直接生成目的化合物2;用小鼠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抗炎镇痛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5个目标化合物;小鼠试验表明,一些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或镇痛作用,其中化合物2o的作用活性与阳性对照药布洛芬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设计合成3-苯甲酰基-4H-色烯-4-酮类化合物,并测定其体外抗快速增殖分枝杆菌活性。 方法 以焦性没食子酸和取代苯甲酸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Baker-Venkataraman重排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初步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抗快速增殖分枝杆菌活性。结果 共合成8个3-苯甲酰基-4H-色烯-4-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化合物2a、2e呈现边缘抗快速增殖分枝杆菌活性。结论 在具有抗快速增殖分枝杆菌活性的天然产物(S)-3-(4-甲氧苄基)-7,8-亚甲二氧基二氢高异黄酮的2,3-位引入双键、7,8-位更换为甲氧基以及9位以羰基替代亚甲基均会导致抗快速增殖分枝杆菌活性的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H)-2-环己基-3,4-二氢吡咯[1,2-a]吡嗪-1-酮衍生物抗炎镇痛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以2-吡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取代、环合,制备(2H)-2-环己基-3,4-二氢吡咯[1,2-a]吡嗪-1-酮(3);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得其6-酰基衍生物4a~4j。用小鼠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抗炎和镇痛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4a~4j,其结构经MS1、H-NMR分析确证。抗炎镇痛试验表明,有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或镇痛作用,其中化合物4d的活性与对照药布洛芬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5-芳基-1,2-二氢-1-吡咯里嗪酮类化合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构效关系,寻找高效低毒、具有抗炎镇痛活性的新型吡咯里嗪酮衍生物。方法 以吡咯里嗪酮为母体,设计并合成了5-芳基-1,2-二氢-1-吡咯里嗪酮类化合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测定了该类化合物的抗炎及镇痛活性。结果 用两条路线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经1H-NMR和MS确证其结构。小鼠试验表明,一些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或镇痛作用。结论 化合物Ⅲ1及Ⅲ5的抗炎活性优于对照药布洛芬;化合物Ⅲ5的镇痛活性优于对照药布洛芬;其中化合物Ⅲ5的抗炎及镇痛活性均强于对照药布洛芬,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含(3-芳杂基)喹啉结构的衍生物,并测定其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方法以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苄基保护、硝化、还原、环化、肼解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6-(苄氧基)-7-甲氧基-2-((苯基硫代)甲基)喹啉-3-甲酰肼。该中间体经缩合(或酰化)、环合、脱保护、Mannich、氧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的15个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MS、~1H-NMR、~(13)C-NMR确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多个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合成2-(E)-(4-甲磺酰基)亚苄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并对其抗炎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环戊酮、4-甲磺酰基苯甲醛及胺类化合物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测试目标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10个新化合物,经1H-NMR和MS确证其结构.初步药理实验结果显示9个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抗炎活性的2-氯喹啉-3-甲醛缩氨基胍类化合物。方法以6-羟基-3,4-二氢-2-喹啉酮为原料,与氯苄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6-取代苄氧基-3,4-二氢-2-喹啉酮,该中间体经VilsmeierHaack反应得到2-氯-6-苄氧基-喹啉-3-醛类化合物,最后与氨基胍碳酸盐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实验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了13个化合物,其中5个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MS、IR、~1H-NMR和~(13)C-NMR谱确证。活性评价结果显示,该系列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5a活性最好,在100 mg·kg~(-1)剂量下,腹腔注射给药时抑制率达到94.01%,优于阳性对照药布洛芬(39.56%)。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合成2-(E)-(4-甲磺酰氨基)亚苄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并对其抗炎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环戊酮、4-硝基苯甲醛及胺类化合物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测试目标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11个新化合物,经IR、1H-NMR和MS确证其结构.初步药理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6f、6i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8.
4-色满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设计合成一些4-色满酮Mannich类化合物,并且考察其抗炎活性.方法以取代的4-色满酮为原料,经过Mannich反应合成4-色满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并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合成了17种4-色满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氨基杂环肟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抗菌活性。方法用4-氨基-3-甲基-5-巯基-[1,2,4]三唑与β-氯苯丙酮缩合、肟化、醚化得3-(4-氨基-5-甲基-均三唑-3-硫基)-1-苯丙-1-酮-O-(5-取代苯基-[1,3,4]噁二唑-2-甲基)肟醚目标化合物。用二倍试管稀释方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MS,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10个目标化合物在体外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该类杂环化合物有待进一步的结构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杨华  陈卓  陈军  胡高云  王毅  王中华 《中南药学》2007,5(5):433-437
目的为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脑卒中药物,设计一系列3-取-代1(3H)-异苯并呋喃酮衍生物,研究这类化合物的抗血小板活性。方法以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系列3-取代-1(3H)-异苯并呋喃酮6a-g以及7a-g,拆分了化合物6a-g。使用Born氏法体外实验评价了这类化合物的抗血小板活性。结果抗血小板活性强弱顺序为:l-异构体>dl消旋体>d-异构体;烷基苯酞的活性要强于相应的烯基苯酞。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活性均弱于正丁基苯酞(NBP,6c)及阿司匹林(Asp)。结论异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抗血小板活性可能与分子大小及构型有关,不同取代基作用强度总体趋势随取代基增大而减弱,体内生物大分子可能对该类化合物存在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