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腓肠神经与跟腱病变的超声测值变化及相关性。方法运用高频超声观察分析42例2型糖尿病伴DPN患者、42例T2DM(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不伴有DPN患者及42例非糖尿病健康成人腓肠神经和跟腱内部结构及周边组织情况,测量腓肠神经横截面积和跟腱近止端厚度。比较各组间腓肠神经横截面积和跟腱近止端厚度测值,并对两者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散点图呈现。结果 DPN组异常声像图显示率明显高于NDPN组,DPN组检出有异常声像图例数为35例,占83. 33%,无DPN组检出有异常声像图改变为14例,占33. 33%。DPN组的腓肠神经横截面积、跟腱厚度值较NDPN组和非糖尿病组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PN患者腓肠神经截面积与跟腱厚度呈正相关(r=0. 747,P 0. 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腓肠神经及跟腱病变发生率高,高频超声有助于发现DPN患者腓肠神经及跟腱病变,二者在协同评估DPN病变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胫神经病变的超声特征,探讨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胫神经病变50例为A组,无胫神经病变50例为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观察3组胫神经的连续性、内部回声与结构,于跗管处测量并比较其前后径(D1)和横径(D2),计算其横截面积(CSA)。结果 3组胫神经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胫神经的超声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糖尿病患者受累神经结构、位置及病变范围,早期、客观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胫神经病变的情况,可提高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对2型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9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周围神经传导正常组(78例)和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组(121例)进行SSR检测,比较SSR与常规电生理检测的敏感性,并分析SSR与病程、亚临床的关系。结果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组的糖尿病患者SSR异常率明显高于周围神经传导正常组(P<0.05),病程越长,SSR异常率越高,异常程度越明显。病程超过10a的糖尿病患者潜伏期最长,波幅降低最明显,消失率最高(P<0.05)。结论 SSR异常程度与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的程度相一致,SSR可作为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及植物神经状况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观察中药黄芩苷对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 (AR)活性抑制作用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 3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18例 ,常规治疗 )和治疗组 (19例 ,常规治疗 黄芩苷 ) ,疗程 4周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红细胞AR ,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膀胱残余尿量。上述指标治疗前二组相似 ,治疗后治疗组AR活性受到抑制 ,明显低于对照组 ,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 ,膀胱残余尿量亦显著少于对照组。黄芩苷可明显抑制AR活性 ,改善神经病变的指标 ,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观察中药黄芩苷对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AR)活性抑制作用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3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19例,常规治疗+黄芩苷),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红细胞AR,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膀胱残余尿量.上述指标治疗前二组相似,治疗后治疗组AR活性受到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膀胱残余尿量亦显著少于对照组.黄芩苷可明显抑制AR活性,改善神经病变的指标,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改变特征.方法测定88例T2DM患者的上、下肢体的SSR改变特征;并分析与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以下简称HbA1C)的关系.选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T2DM患者的上、下肢SSR的异常率分别为68.5%、58.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进一步发现,病程越长,HbAIC水平越高,SSR异常率越高.结论 T2DM患者存在着广泛的植物神经神经病变,SSR技术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流感觉阈值测试(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在2型糖尿病小纤维神经病变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9例,应用肌电图仪常规法进行双侧正中神经、双侧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进行双正中神经、双腓浅神经CPT测定,电流刺激频率分别为2000Hz、250Hz、5Hz,比较CPT及SCV两种指标的异常率;依患者有、无自觉症状分为两组,依病程5年(45例)、5年≤病程10年(32例)及病程≥10年(22例)分为三组,分别比较双侧正中神经、双侧腓浅神经不同频率刺激CPT值及SCV。结果双正中神经、双腓浅神经CPT异常率明显高于SCV异常率(P0.05、P0.01)。与无症状组比较,有症状组患者左侧正中神经与双侧腓浅神经的SCV均明显减慢(均P0.05),双侧正中神经与双侧腓浅神经2000Hz刺激时CPT值均明显增高(均P0.05),250Hz和5Hz时CPT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正中神经、双腓浅神经的不同频率CPT阈值及SCV在不同病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PT在糖尿病小纤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能提高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有人将糖尿病神经病变分为两类,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而以感觉神经最为常见.有些糖尿病神经病变又会引起疼痛,即糖尿病性神经痛.本文六例糖尿病性神经痛患者分别表现为不同类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神经肌肉电生理改变(附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患者神经肌肉电生理改变(附56例临床分析)史广萍,邢福泰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发生率很高,任何周围神经包括植物神经均可受累且发病较早,甚至隐性糖尿病即有周围神经病变。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有助于糖尿病性神经病的早期诊断,现将56例糖尿病患者的电生理检查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0例正常人肌电图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确诊为临床或亚临床周围神经病的共41例(78.85%).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NCV)及波幅(AM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各神经传导速度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呈负相关.观察组中合并正中神经腕管卡压者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能一定程度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IL-6、IL-10水平与神经纤维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血清IL-6和IL-10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IL-6+组和IL-6-组,以及IL-10+组和IL-10-组。比较不同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电生理检测结果以及温度感觉检测结果。结果 IL-6+组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IL-6-组(P0.05);IL-6+组患者腓肠神经SNAP振幅以及腓总神经CMAP振幅明显低于IL-6-组(P0.05),IL-10+组患者腓肠神经SNAP振幅以及腓总神经CMAP振幅、MNCV、F波最小潜伏期均明显低于IL-10-组(P0.05);IL-6+组WDT明显高于IL-6-组(P0.05);IL-10+组WDT明显高于IL-10-组(P0.05),IL-10+组CDT明显低于IL-10-组(P0.05)。结论血清IL-6和IL-10表达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纤维损伤程度有相关性,细胞因子IL-6和IL-10可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过程中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3-05—2015-05我院收治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64例,以血糖控制情况作为分组依据分为良好组(31例)、较差组(33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卧立位心率差、卧立位血压差等自主神经功能及麻木、疼痛、发热等自我感觉障碍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卧立位心率差明显高于良好组、较差组,良好组高于较差组;对照组卧立位血压差明显低于良好组、较差组,良好组高于较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良好组、较差组自我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33%、35.48%、60.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成功控制血糖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ON)为糖尿病的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的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等[1]。现将2006-02~2010-02鹿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所有因糖尿病而实行眼部检查的120例患者(24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02~2010-02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均经检查确诊,男52例,女6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2岁,病程2~24a。120例患者行检查240眼,男11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Ⅱ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神经病变分成两组。比较各组间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分析Ⅱ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Ⅱ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病率46.7%。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和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比较,SBP、糖尿病病史、吸烟史、FPG、HbAlc与空腹C肽在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BP、糖尿病病史、吸烟史、FPG,PBG,和HbAlc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的独立因素。结论 神经病变在Ⅱ型糖尿病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其发病与众多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10—2014‐10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甲钴胺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实验组不良症状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使用甲钴胺治疗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苷钴胺对老年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周围神经病变组,对照组为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非糖尿病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周围神经病变组给予腺苷钴胺1mg肌内注射治疗,1次/d,14d/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的Hcy水平及神经电生理水平。结果周围神经病变组的Hcy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神经病变组血清Hcy水平及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苷钴胺可明显降低T2DM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同时改善周围神经的传导异常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股神经和隐神经异常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共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周围神经病变组(40例)和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41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股神经和隐神经内部回声及连续性,测量并比较神经宽径、厚径和横截面积。结果正常对照组受试者股神经和隐神经横切面扫描呈略高回声,内部呈细小筛网格状,纵切面扫描内部呈条状低回声和平行线样排列的条状略高回声;无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内部回声略减低,细小筛网格状结构模糊,纵切面条状低回声结构欠清晰;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内部回声明显减低,细小筛网格状结构显示不清,纵切面条状低回声结构模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股神经宽径(均P=0.000)、厚径(P=0.023,0.036)和横截面积(均P=0.000)增大;隐神经宽径(P=0.010,0.014)、厚径(均P=0.001)和横截面积(P=0.002,0.004)增大;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股神经和隐神经厚径(P=0.048,0.012)和横截面积(P=0.031,0.034)较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增大。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股神经和隐神经主干内部回声及各径线的异常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钴胺、依帕司他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4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5%和92.9%,对照组分别为35.0%和75.0%,观察组疗效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S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效果确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与糖尿病合并深感觉障碍的关系,揭示SEP对糖尿病合并深感觉障碍的定位价值,并将诱发电位结果与神经传导(NCV)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中的关系。方法对52例糖尿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进行双侧胫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测定,对两组SEP各波潜伏期及波幅的均值进行t检验。同时对52例患者均进行双下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与SE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SEP的P40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9波幅及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P与NCV不相关(P>0.05)。结论 SEP为糖尿病并发深感觉障碍中枢段病变提供了早期诊断的客观依据,SEP与NCV检测不相交。  相似文献   

20.
抗氧化剂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抗氧化剂和传统疗法进行治疗,4周后比较2组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显效率和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硫辛酸联合牛磺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