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贵阳市肺科医院住院结核病患者中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住院患者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菌型鉴定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不同类型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结果 2318株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为23.8%,初始耐多药率为12.1%,获得性耐多药率为63.8%.结论 目前结核病患者耐药率较高,应尽快加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防治工作,减少和避免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王楠  杨瑜  邓丽  吴玲  刘志辉  孟繁荣 《新医学》2023,(12):879-883
目的 比较吡嗪酰胺(PZA)耐药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在PZA药物刺激前后PZA耐药基因pncA的表达,探讨pncA基因表达与结核分枝杆菌PZA耐药的关系。方法 培养PZA耐药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其利福平和PZA最小抑菌浓度(MIC);以PZA浓度为0和50μg/mL的培养基培养菌株,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菌株pncA的表达水平。结果 21株结核分枝杆菌PZA的MIC≥1 600μg/mL、12株为400~800μg/mL、5株为100~200μg/mL;分别定义相应PZA耐药水平为高、中、低,其利福平的MIC中位数分别为128、128、64μg/mL,任意2组利福平的MI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以相对定量2-ΔΔCt法计算PZA高、中、低水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pncA表达水平,无药组分别为0.904(0.202,2.653)、1.157(0.658,1.511)、1.147(0.372,1.347),PZA浓度为50μg/mL处理组分别为1.544(0.611,3.191)、0.846(0.421,1.237)、0.726(0.22...  相似文献   

3.
车洋  杨天池  林相  薄丁旖 《疾病监测》2020,35(3):237-241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吡嗪酰胺耐药特征及其与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相关性。方法以2015-2017年浙江省宁波地区结核病耐药监测收集的110例耐多药结核病(MDR-TB)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比例法对其进行5种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的耐药检测。同时应用BACTEC MGIT 960系统检测所有MDR-MTB的吡嗪酰胺耐药性,采用PCR 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DR-MTB的pncA基因突变特征。结果110株MDRMTB中吡嗪酰胺耐药率为59.09%(65/110),pncA基因突变率为50.91%(56/110)。吡嗪酰胺耐药株中的基因突变率83.08%(54/65)与吡嗪酰胺敏感株中的基因突变率4.44%(2/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87,P<0.001)。pncA基因突变类型为42种,以点突变类型为主92.86%(39/42)。耐链霉素、耐乙胺丁醇、耐氧氟沙星、耐左氧氟沙星及准广泛耐药(PreXDR)与MDR-MTB耐吡嗪酰胺相关。结论本地区MDR-MTB耐吡嗪酰胺形势较为严峻,MDR-MTB耐吡嗪酰胺与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Pre-XDR的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microscopic-observation drug-susceptibility,MODS)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敏感性的价值。方法:采用pncA基因测序法、MGIT 960 PZA法、Wayne法及MODS法检测53株结核分枝杆菌对PZA的敏感性。结果:①pnc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53株结核分枝杆菌中30株发生了不同位点的突变,另23株为野生型;MGIT 960 PZA法检测结果显示,其中22株对PZA敏感,31株对PZA耐药;经Wayne法检测,28株为PZase阳性,25株为PZase阴性。②MODS法检测结果显示,53株结核分枝杆菌中,12株在规定时间内未生长,41株在5~14 d获得结果,平均时间为7.5 d。③MODS法检测结果与pncA测序法、MGIT960 PZA法及Wayne法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5.3%、97.6%及87.8%。结论:MODS法可快速、准确、经济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PZA的敏感性,但小部分菌株会受pH影响而无法生长。对于无法生长的菌株可联合Wayne法、pncA基因测序法、MGIT 960 PZA法弥补检测的不足,以实现用最低的检测成本完成准确快捷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耐利福平临床分离株基因突变对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基因芯片对临床分离的对利福平耐药的175株 MTB及对利福平敏感的48株 MTB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并对所有标本进行利福平的 MIC测定,比较不同变异株的 MIC测定结果。结果对利福平耐药的 MTB 临床分离株基因突变以531、526、516、533位点单突变为主;531位点单突变的利福平耐药变异株 MIC 高于526位点单突变的耐药变异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7,t′α=2.0449,P<0.05);526位点单突变的利福平耐药变异株 MIC高于516位点单突变的耐药变异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56,P=0.0329,P<0.05)。双突变者均有较高的 MIC测定值。结论合理的基因芯片设计能检出95.0%以上的对利福平耐药 MTB变异株;对利福平耐药的 MTB变异株有不同的基因突变模式,且不同突变模式的 MTB耐药程度不同,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位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92株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inhA、ahpC,链霉素耐药基因rrs、rpsL,乙胺丁醇耐药基因embB及喹诺酮耐药基因gyrA,SSCP筛选出突变序列,DNA测序分析突变性质.结果 59株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检出率94.9%(56/59),以Ser450Trp突变最多;90株异烟肼耐药株中,katG基因突变检出率38.9%(35/90),以Ser315Thr最多,3株检出inhA基因突变,ahpC基因无突变检出;34株喹诺酮耐药株中gyrA基因突变检出率82.4%(28/34),主要为Asp94Gly,其次为Ala90Val;31株链霉素耐药株中,15株检出rrs突变,最常见为A514C和A1041G,10株发生rpsL Lys88Arg突变,总的链霉素基因突变检出率为77.4%(24/31);31株乙胺丁醇耐药株中embB 基因突变检出率19.4%(6/31),主要为Met306Val.结论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以DNA测序为基础的基因突变分析能快速有效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katG、gyrA、rrs、rpsL、embB 等耐药分子标识,显示了西安地区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的突变特点,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该院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情况,为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资料,对比分析耐多药分枝结核杆菌对5种二线药物耐药比率。结果初治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耐药情况如下:耐药顺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及卷曲霉素的耐药比率分别为17.7%、14.5%、12.9%、8.1%及3.2%,耐两种的比率为4.8%,耐3种及3种以上的比率均为3.2%;复治情况的耐药顺次同初治顺次,但耐药比率不同,分别为50.0%、33.9%、25.9%、21.4%和16.1%,耐2种的比率为16.1%,耐3种为13.4%,耐3种以上的为12.5%。初治与复治的各种情形耐药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耐多药结核杆菌耐药比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复治病例耐药比率高于初治。  相似文献   

8.
embB 306位点作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检测标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embB基因306位点(embB 306)突变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分布,探讨以该位点作为耐多药分子检测标记的应用前景.方法 从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其保存的已知耐药表型的结核分枝杆菌291株,使用错配PCR及DNA测序两种方法检测其embB 306位点的突变,分析耐药表型与结核分枝杆菌embB 306位点的突变的相关性.结果 74株耐多药菌株中有38株(51.4%)该位点有突变(X2=93.8,P<0.01),而其他24株多耐药菌株中有9株(37.5%)为embB 306突变株(X2=60.1,P<0.01);41株耐单药菌株中仅有2株(4.9%)存在该位点的突变(X2=6.8,P=0.0093),而152株全敏感菌株中无一存在该位点突变.以embB 306位点作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分子检测标记的特异度达94.9%(206/217).结论 以embB 306作为耐药突变位点,特别是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检测标记,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较高的特异度,而且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分离株embB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EMB)分离株embB基因突变情况,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CP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PCR-直接测序技术分析10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embB基因。结果 以H37Rv标准株为对照,10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162rDNA SSCP电泳图谱均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相同。41株药物敏感株的embB基因SSCP均泳动正常,RFLP和测序分析与对照株相同。61株耐EMB分离株可,23株(37.7%)embB基因SSCP泳动异常;8株RFLP分析异常;测序分析23株均为306位密码子突变,其EMB MICs均≥20μg/ml,其中8株为ATG→ATA或ATT突变,13株为ATG→GTG或CTG突变,后者EMB MICs均≥30μg/ml。结论 部分结核分枝杆菌耐EMB是由于其embB基因突变所致,PCR-SSCP技术可能成为测定部分结核分枝杆菌EMB耐药基因型,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与相关基因pncA、rpsA和panD的突变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327例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采用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法检测痰液中结核杆菌阳性率,采用MGIT960仪器检测吡嗪酰胺的敏感性,采用PCR DNA测序技术对pncA、rpsA和panD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经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327份结核患者痰液标本中有317份痰液标本为阳性,阳性率为96.94%。根据吡嗪酰胺耐药结果,327株分离株中吡嗪酰胺耐药102株,吡嗪酰胺敏感225株,耐药率为31.19%。225株吡嗪酰胺敏感株中未发现pncA突变,102株吡嗪酰胺耐药株中有67株发现pncA基因突变,突变率为65.69%。102株吡嗪酰胺耐药株中检测出5株rpsA突变,突变率为4.90%;225株吡嗪酰胺敏感株中检测出1株rpsA突变,突变率为0.44%。吡嗪酰胺耐药菌株的rpsA突变率显著高于吡嗪酰胺敏感菌株(χ~2=7.476,P=0.006)。105株吡嗪酰胺耐药株中检测到1株panD突变,为G419→A突变,突变率为0.95%。吡嗪酰胺敏感株中未检测到panD突变。结论在中国广东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率较高,其中pncA基因突变较多,突变位点较为分散;而吡嗪酰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中rpsA和panD基因突变均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监测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水平,掌握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7年4月期间山东省胸科医院收集的1021株临床菌株,采用绝对浓度法在鸡蛋培养基上检测1 021株菌株对4种一线和5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989株(96.9%),非结核分枝杆菌32株(3.1%).989株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总体耐药率为32.3%(95%可信区间为28.7%~35.8%),其中耐多药结核菌株107株(10.8%),有20株菌株符合严重耐多药结核的定义标准.严重耐多药结核菌株占所有耐多药结核菌株的18.7%,全部来自复治肺结核患者.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水平较高,严重耐多药结核在复治结核患者中的流行情况严重.研究显示持续开展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临床实验室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探针熔解分析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探针熔解分析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突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检测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613份痰标本于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收集自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市第一医院和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来源于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37株包含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标准盘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首先采用梯度稀释的野生型标准株H37Rv DNA考察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法的分析灵敏度,然后用标准盘验证其检测特异性,最后以测序法为对照方法,采用613份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评价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探针熔解分析法可检测到3拷贝/反应,且能特异检测结核分枝杆菌.613份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结果显示,符合要求的583份标本的试剂盒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其中embB306突变菌株数为34株,embB 378-380突变菌株数为23株,embB 406突变菌株数为3株,embB 497突变菌株数为3株.结论 探针熔解分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突变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能有效地检测临床标本常见乙胺丁醇耐药突变位点,是值得推广的快速检测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use of a probe melting analysis (PMA) assay in detecting the embB mutations which confer resistance against ethambutol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ethods The analysi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PMA were investigated by detecting a serially diluted H37 Rv DNA and a reference panel from 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Product. Six hundred and thirteen sput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Xiame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Xiamen First Hospital and Center for Zhangzhou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rom September 2009 to April 2010. The PMA assay was then evaluated by detecting 613 clinical isolate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equencing results. Results The PMA assay could specifically detec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had a limit of detection of 3 copies per reaction. The assay results with 613 clinical isolates showed that PMA gave a 100% concordance with sequencing in the 583 qualified samples, among which 34 were mutations at embB 306,23 at embB 378-380, 3 at embB 406 and 3 at embB 497. Conclusions PMA assay is 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thod enabling efficient detection of common embB mutations causing ethambutol-resistance. The rapidness of this method together with its reliability would facilitate its use in routine testing.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ODS同时快速检测4种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的效果.方法 用24孔细胞培养板建立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技术,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检测,并对最佳检测条件进行探讨.将该技术用于上海市肺科医院2007-2008年住院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分离60株结核分枝杆菌对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性检测,并与传统罗氏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对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的菌株进行MIC测定.结果 MODS检测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药敏结果与罗氏药敏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7%(58/60)、98.3%(59/60)、91.7%(55/60)、96.7%(58/60).以传统罗氏药敏结果为判断金标准,MODS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丙硫异烟胺分别为100%、87.5%、87.5%、100%、96.7%,阿米卡星分别为100%、90.0%、90.0%、100%、98.3%,卷曲霉素分别为76.9%、95.7%、83.3%、93.8%、91.7%,左氧氟沙星分别为100%、96.0%、83.3%、100%、96.7%.结论 MODS检测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具有快速、操作简便、价廉等优点,与传统罗氏药敏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MTB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PMA技术检测MTB对INH耐药突变的价值,调查INH耐药突变发生特征.方法 MTB标准株H37Rv来自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1株INH敏感株和1株katG S315TACC突变株来自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株含有已知INH耐药突变的结核耐药株来自深圳慢性病防治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和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07份MTB临床分离株来自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市第一医院和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6份MTB涂阳痰标本来自厦门市同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MTB标准株H37Rv、7株MTB INH耐药株和833份临床标本均采用厦门致善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热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1株INH敏感株和1株katG S315T ACC突变株采用AxyPrepTM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熔解曲线分析所检标本与野生型对照在katG315位密码子、inhA启动子区(- 17~-8位点)、ahpC启动子区(-44~-30以及-15 ~3位点)及inhA94位密码子的熔解温度(Tm值)差异判断标本是否发生INH耐药突变.3×105拷贝/反应的野生株和katG S315T ACC突变株以10倍梯度稀释至300拷贝/反应,分析PMA技术的灵敏度.用PMA技术检测7株含有已知INH耐药突变的结核耐药株,评价特异性,并就其中5种耐药突变进行重复性检验.测序验证PMA技术对833份标本INH耐药性的临床检测效能.结果 PMA技术从核酸提取到结果判断可在3小时内完成,在标准96孔实时PCR仪器上可同时检测46份标本.对野生株和katG S315T ACC突变株的灵敏度均为300拷贝/反应,能够同时区分9种INH耐药相关点突变或缺失,5种耐药突变的Tm值标准偏差均在0.5℃之内.检出的162份突变标本与测序验证结果均一致.临床标本验证突变率为19.4%( 162/833),在所检出的14种INH耐药突变katGS315T( AGC →ACC)、inhA启动子区- 15C→T和katG S315N (AGC→AAC)这3种突变占INH耐药突变标本的83.3%(135/162).结论 PMA技术可快速、灵敏、特异检测结核INH耐药突变.  相似文献   

15.
微量MIC检测判断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用微量MIC值判断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的方法 ,并进行初步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基MIC测定技术,在96孔U型板中进行检测,以60株已知药敏结果 的本院菌株库保存菌株作为试验菌株, 根据Bactec MGIT结果采用ROC曲线分析建立微量MIC药敏判断界值,最后用80株连续时间段内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微量MIC药敏判断界值进行验证和修正.结果 微量MIC药敏法的最佳接种菌量为10~(-3)mg/ml数量级,7~10 d即可报告结果 ,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的最佳判断界值分别为2、0.25、1、2、1、4和4 μg/ml,其敏感度分别为93.5%、97.7%、93.5%、84.4%、95.8%、91.7%和88.9%, 特异度分别为95.6%、94.6%、100.0%、93.8%、92.9%、95.6%和91.5%.其准确性分别达95.0%、96.3%、97.5%、90.0%、93.8%、95.0%和91.3%. 结论 微量MIC药敏检测方法 具有快速、准确、低成本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适合在我国各级结核病专业收治机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药敏结果与耐药程度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12种抗结核药物的MIC值及其药敏检测结果 与耐药程度的关联规律,从而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基联合MTT技术进行抗结核药物的MIC检测.对上海市肺科医院2009年1-6月间的16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RFP、INH、SM、EMB、OFLX、LVFX、MOX、AMK、CPM、PTA、CLA和PAIN的MIC检测和Bactec MGIT快速培养仪药敏检测,并进行MIC与耐药程度的关联性分析.结果 67%(42/62)的SM耐药株MIC≥16 μg/ml,63%(51/81)的INH耐药株MIC≥8 μg/ml,77%(50/65)的RFP耐药株MIC≥8 μg/ml,20%(12/60)的EMB耐药株MIC≥4 μg/ml;43%(25/58)的OFLX耐药株MIC≥8 μg/ml;41%(15/37)的AMK耐药菌株MIC≥16 μg/ml,41%(12/29)的CPM耐药菌株MIC≥4 μg/ml.OFLX耐药株的3个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OFLX、LVFX和MOX的MIC分别为2~128、1~32和0.0625~1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74,P<0.01);SM、INH、RFP、EMB、OFLX、AMK和CPM在任6种及7种药物同时耐药株中的MIC值(分别为0.5~128、2~64、0.25~128、1~32、1~64、0.5~128和1~128μg/ml)明显高于任1种及2种药物耐药菌株的MIC值(MIC值分别为0.25~128、0.0625~64、0.25~32、0.25~2、0.125~2、0.5~4和1~4 μg/ml,F值分别为20.066、40.499、47.197、70.373、91.432、41.840和21.547,P均<0.05);SM、INH、RFP、EMB在4种药物同时耐药菌株中MIC值(分别为1~128、2~64、0.25~128和1~32μg/ml)显著高于任1种及2种药物耐药株(MIC值分别为0.25~128、0.0625~64、0.25~64和0.25~2 μg/ml,F值分别为26.242、23.563、31.541和64.469,P均<0.05);RFP在MDR酶株的MIC值(2~64 μg/ml)显著高于非MDR的耐药菌株的MIC值(0.25 μg/ml,F=5.613,P<0.05).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常用的12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程度与常规药敏检测结果 之间的关联规律,为临床医生根据常规药敏结果 制定更加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患者829例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结核杆菌耐药情况,探讨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01年至2004年在我院就诊的82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标本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痰培养阳性率为36.3%(301/829)。痰培养阳性患者中,初治患者179例,复治患者122例。单药耐药发生率为54.8%(165/301)。其中初治患者耐药率为41.3%,获得性耐药率74.6%。结论抗结核治疗中方案不合理、合用药不规范、过早停药,都是引起耐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序列,自行设计覆盖rpoB、katG、inhA基因突变区的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并检测临床样品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突变情况,以此来判断耐药结果。结果在56个利福平耐药菌株中,有50个菌株都在rpoB基因上榆出有突变,利福平耐药突变检出率为89.3%(50/56);有30个利福平敏感菌株rpoB基因上都未检出突变。有58个异烟肼培养的耐药菌株中有47个在katG或inhA基因上检出有突变,异烟肼耐药突变检出率为81.0%(47/58);有30个异烟肼敏感菌株katG或inhA基因上未检出突变。结论用膜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和(或)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6~9月采用Bactec-MGIT 960检测的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检测其对氟喹诺酮类及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的药敏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氟喹诺酮类和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共21株(70%).单药耐药依次为:氧氟沙星耐药19株(63.33%),莫西沙星耐药13株(耐药率43.33%),左氧氟沙星耐药10株(耐药率33.33%),阿米卡星耐药9株(耐药率30%),卷曲霉素最少(26.67%).氧氟沙星耐药率高于左氧氟沙星耐药和三种氟喹诺酮类药同时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氟喹诺酮类任意耐药及两种注射类药物任意耐药共8株[即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氟喹诺酮类任意耐药及两种注射类药物敏感为11株,氟喹诺酮类均敏感及两种注射类药物任意耐药为2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临床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也是早期XDR-TB菌株的耐药主要形式.因此,氧氟沙星不建议作为MDR-TB的治疗用药.而MDR-TB临床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敏感性较好,推荐可用于MDR-TB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