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23例27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眼行激光手术;1眼行巩膜外冷凝及环扎术;7眼行预防性玻璃体切割,光凝及环扎术;10眼行玻璃体切除和光凝加硅油注入术。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无继发感染及眼球萎缩,随访5~10个月,视力改善率44.4%(12/27)。结论对药物不能控制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及时进行视网膜光凝或手术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或保留患者有效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蒋模  秦应举 《贵州医药》2002,26(9):835-836
急性视网膜坏死 (ARN)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脉络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动脉炎以及后期伴发视网膜脱离等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1 ] 。本病起病急 ,发展快 ,治疗困难 ,视功能损害严重。近年来我科对收治的 6例 9眼ARN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收到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例 9眼ARN患者中男性 4例 6眼 ,女性 2例 3眼 ;年龄 1 8~ 4 8岁 ,平均 32 4岁。入院时视力 :5眼视力 0 0 1 ,1眼 0 1 ,1眼 30cm指数 ,2眼眼前手动。 7眼有色素膜炎、视网膜炎及数量不…  相似文献   

3.
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mecrosis ARN)是严重损害视功能的眼科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血管炎、坏死性视网膜炎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由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良,故我院对1996年1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28例31眼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同时施行玻璃体切割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提高急性视网膜坏死晚期患者视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3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晚期患者的3只眼进行综合治疗,即药物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激光凝固术治疗.结果 3只眼中2只眼术后视力有提高.1只眼无变化.术后3个月内未出现急性视网膜坏死的复发.结论 综合治疗即药物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激光凝固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晚期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全身抗病毒药物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北京华德眼科医院收治的16例(16眼)ARN患者临床资料.视力:光感-指数/眼前9眼,4眼0.03~0.07,3眼0.1~0.3.16例患者来院前均未确诊.玻璃体均灰黄色致密混浊,6眼隐约见视网膜灰白的坏死灶、视网膜片状出血、视网膜血管闭塞,周边部视网膜成筛网状裂孔,1眼上方视网膜缺失、脉络膜暴露,9眼眼底窥不入.6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眼伴有黄斑区裂孔.入院后均常规给予抗病毒及激素治疗.16眼均行微创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其中15眼联合玻璃体内硅油充填,1眼联合全氟丙烷(C3F8)充填. 结果 术后随访1年,16眼中光感2眼,指数/眼前2眼,8眼视力0.05~0.1,4眼视力0.1~0.5.16眼中有1例虹膜炎症反复发作.联合硅油充填的15眼均不同程度并发白内障,10眼术后6~8个月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16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玻璃体手术并发症. 结论 23G微切口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全身抗病毒及激素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23G微切口手术联合高速玻切行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玻璃体切除可有效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裂孔形成早期的治疗意义。方法回顾31例(3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发现视网膜裂孔后即进行激光光凝,围绕裂孔行2—3排激光光凝;激光治疗失败者改作手术治疗。结果26例单眼患病,5例双眼患病;周边视网膜裂孔26例(29眼),黄斑区裂孔5例(7眼)。周边视网膜裂孔1次激光光凝成功率62.07%(18/29眼),黄斑裂孔1次激光光凝成功28.57%(2/7眼)。随访6—14个月未见视网膜脱离。结论对部分早期的周边视网膜裂孔行激光光凝可以达到封闭裂孔避免视网膜脱离的目的,对黄斑区裂孔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血塞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社旗  莫云芳 《中国医药》2006,1(7):426-427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血塞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将76例(76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血塞通治疗组43例(43只眼),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33例(33只眼),观察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视力增进较对照组好,视网膜水肿、出血及渗出物吸收的时间较短,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1.40%,对照组总有效率54.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血塞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倍频532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etinopathy,DR)的疗效。方法应用倍频532激光对98例176眼DR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术后随访12月。结果 176眼行激光光凝后,视力提高126眼(71.59%),稳定27眼(15.34%),下降23眼(13.07%)。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82眼(92.13%),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54眼(62.07%)。31眼(17.61%)病情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其中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7眼(22.58%),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24眼(77.42%)。结论倍频532激光治疗DR有效,在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导体532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导体532激光对50例(95只眼)非增殖性和增殖性DR患者进行局限性视网膜光凝、格栅样视网膜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及眼底OCT的变化,光凝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光凝术后36眼(37.9%)视力提高,视力无变化52眼(54.7%),视力下降7眼(7.4%),总有效88眼(92.6%)。伴黄斑水肿者26眼,经光凝后黄斑水肿完全或部分消退,未出现新的黄斑水肿。结论半导体532激光光凝术治疗DR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7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81眼)RO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1眼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1眼,经药物治疗17眼,眼光治疗4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58眼,经药物治疗45眼,激光治疗13眼;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BRVO)2眼,采用药物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药物治疗63眼,有效54眼(61.9%);激光治疗17眼,有效14眼(82.3%)。结论RVO应定期随访观察,在病程中的不同时期,需分别采取以药物、激光光凝。  相似文献   

11.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由疱疹类病毒感染导致的综合症。主要包括机型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及视网膜坏死和脱离。本病起病急、发展快、治疗困难,视功能损害严重。因此,最初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未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选眼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ARO)的疗效。方法经检眼镜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CARO患者24例,通过Seldinger技术经微导管超选择眼动脉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4例急性CARO患者溶栓48h后,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和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均短于溶栓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内溶栓效果优于48h后溶栓效果。结论超选眼动脉介入溶栓治疗CARO可恢复视网膜神经组织血供,改善患者视力;启动溶栓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3.
李海燕  李雁朋 《上海医药》2023,(1):19-21+29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100只眼)DR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对照组(35例,40只眼,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和观察组(45例,60只眼,接受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logMAR BCV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77.50%,P <0.05);观察组的眼底出血吸收用时、渗出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logMar BCVA和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可有效改善DR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患者的视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的发病风险及预防性治疗的意义。方法对109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的眼底检查情况及预防性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9例患者中对侧眼存在视网膜脱离者8例(8/109);出现干性裂孔者17例(17/109);各种变性47例(47/109);其中格子样变性26例(26/47)。在查出有视网膜变性的47眼中,伴高度近视者27眼(27/47)。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变性及脱离的风险较高,伴高度近视者尤为突出。常规行对侧眼检察,并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5.
高志国  徐国志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440-2441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网膜挫伤的疗效。方法:将47例视网膜挫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30眼,用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19例20眼,用血管扩张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网膜挫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杜德翠 《北方药学》2014,(5):118-119
目的:观察并分析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56例240眼,其中非增殖期(NPDR)患者40例52眼、增殖前期(PPDR)82例146眼及增殖期(PDR)34例42眼,分别设为NPDR组、PPDR组及PDR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全光凝术后新生血管消失情况、玻璃体切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5.7%、91.6%、74.5%;PPDR组和PDR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NPDR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PPDR组和PDR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全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眼数分别为39眼、74眼、7眼;新生血管部分消失眼数分别为5眼、50眼、26眼;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全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玻璃体切除率分别为10.9%、3.1%、20.0%;三组患者玻璃体切除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8~14个月,30眼出现玻璃体积血,其中22眼因出血无法控制行玻璃体切除。结论: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结果有效,但不同分期患者预后有差异;临床治疗关键在于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不同选择合适激光治疗方案及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就诊的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治疗组(35例40只眼),对照组(30例70只眼),经过系统采用局部及全身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对比观察疾病的发展及转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尿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按照尿蛋白检测结果分为正常尿蛋白组28例(56眼)、轻度异常尿蛋白组30例(58眼)、中度异常尿蛋白组27例(51眼)、肾病综合征组27例(53眼)。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黄斑中央区(Center)、内环颞侧(InT)、内环上方(InS)、内环鼻侧(InN)、内环下方(InI)、外环颞侧(OutT)、外环上方(OutS)、外环下方(OutI)、外环鼻侧(OutN)9个区域视网膜平均厚度,采用相关比率E2对各组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与尿蛋白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轻度异常尿蛋白组黄斑区Center、InT、InN和InI视网膜平均厚度高于正常尿蛋白组,中度异常尿蛋白组黄斑区Center、InT、InS、InN、InI和OutN视网膜平均厚度低于轻度异常尿蛋白组,肾病综合征组黄斑区InT、InS、InN和InI视网膜平均厚度高于中度异常尿蛋白组(均P<0.05)。黄斑区InT、InS、InN、InI视网膜平均厚度与尿蛋白严重程度呈中度相关(0.06≤E2<0.16)...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β-天然胡萝卜素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经β-天然胡萝卜素治疗23(26眼)中心性浆不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治愈18例(20眼),占77%;显效4例(5眼),占19%;无效1例(1眼),占4%;随访期复发3例(3眼)。结论:β-天然胡萝卜素中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具有显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出生3天内的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对该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出生3天内的新生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并对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及探讨。结果 6 700例(13 400眼)新生儿完成了视网膜病变筛查,男3 494例(52.15%),女3 206例(47.85%)。筛查正常4 730例(10 266眼),占总例数70.60%;筛查异常1 970例(3 134眼),占总例数29.40%。筛查异常者主要病变类型为视网膜出血(1 636例/2 588眼)、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64例/114眼)、白色斑点(103例/106眼)、视网膜白色渗出(82例/102眼)、黑色斑点(97例/98眼)、视网膜色素异常(47例/54眼),其他病变类型(50例/72眼)。结论 出生3天内的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筛查非常必要,对减少和避免新生儿视力障碍和眼部残疾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