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窦CT值对鼻窦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106例鼻窦疾病患者的CT值与鼻窦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鼻窦CT值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0.5%。结论 鼻窦CT检查结合标记CT值对指导鼻窦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廖革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305-1305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的疗效。方法:分析20例鼻窦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前确诊率27%,治愈率100%。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在诊断上无特异性,结合涕中带血史,镜检见有干酪样团块物和鼻窦CT显示病变窦腔有钙化斑可明确诊断。治疗上,内镜鼻窦手术具有微创,痛苦小、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鼻窦解剖变异的CT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增进对鼻窦各种解剖变异的识别能力.提高鼻窦内镜手术对鼻窦炎的疗效.降低并发症。资料与方法 对200例受检者行鼻窦CT扫描,对鼻窦的各种解剖变异进行评估。结果 统计了鼻窦各种解剖变异的出现率。结论 CT检查有助于鼻窦内镜手术方案的制订,不仅可以评估病变,而且还可检出与鼻窦炎发生相关和增加手术危险性的解剖变异。  相似文献   

4.
CT诊断鼻腔鼻窦脑膜瘤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CT扫描在诊断鼻腔鼻窦脑膜瘤中的作用。方法:对4例经手术证实的脑膜瘤的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斧正累及范围均较广泛,CT平扫时呈等,低混杂密度灶,瘤周均有环形骨质硬化,其中3例瘤内有不规则的条片状钙化影和低密度的坯 煞费苦心区;病灶均累及鼻中隔和鼻窦,鼻中隔明显偏曲或破坏消失。筛窦和蝶窦受累4例,上颌窦2例,窦腔膨胀性扩大,并被混杂密度影填塞,窦壁骨质受压变薄,但未见明显骨质溶解破坏。结论:CT扫描可正确诊断鼻腔鼻窦脑膜瘤。  相似文献   

5.
低剂量螺旋CT扫描鼻窦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鼻窦CT扫描已逐步成为鼻窦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但常规CT扫描曝光量过大,且CT技师对不同年龄患者均使用相同的mAs或稍作估计地调整,往往使受检者特别是对射线高度敏感的青少年受到大量不必要的射线照射,这不符合辐射防护原则。本研究在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要求前提下,以常规扫描剂量为参照,以患者头颅上下径为依据,探讨低剂量扫描鼻窦技术的可行性,并分析比较其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情况及单次扫描加权的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weighted,CTDIw)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提高理解,对50例单侧鼻腔和鼻窦病变的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各种常见的病理变化。方法收集50例耳鼻喉医院病理证实下的CT扫描单侧鼻腔鼻窦病变,分析这种病变的CT影像表现,并讨论总结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鼻息肉15例;乳头状瘤8例;霉菌性鼻窦炎10例;鼻腔鼻窦癌2例;骨瘤5例;囊肿10例。结论单侧鼻腔鼻窦常见病变有不同图像,CT扫描的性能和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韩丹  廖承德  赵川 《放射学实践》2002,17(6):511-513
目的:探讨鼻空、副鼻窦几种良性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9例(纤维瘤5例,神经纤维瘤6例,纤维血管瘤20例,骨化纤维瘤6例及内翻乳头状瘤12例)病人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进行分析对照。CT扫描采用轴位,层厚及层距5mm,部分病例用静脉闭注强后扫描,测量增强前后肿瘤的平均CT值。结果:各种肿瘤各自不同的病理改变决定了不同的CT特征,它们在发部位,病理变大小,形态,钙化,增强等方面均有不同,结论:根据CT表现可提示诊断,但需要与该部位的其它良性肿瘤及一些早期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CT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鼻腔病灶12例,9例起源于鼻腔前部或鼻前庭,鼻窦腔病灶2例;病灶肿块表现4例,浸润表现3例,混合表现7例,多数(11/14)密度相对均匀;位于鼻窦腔者骨质破坏明显,2例均可见骨质缺损;位于鼻腔者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较轻微,5例可见骨质吸收;病灶易累及邻近结构,6例鼻翼、鼻背部皮肤肿胀,皮下脂肪层消失,3例颊部软组织肿胀。结论: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鼻内窥镜下的鼻腔鼻窦手术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基础上尽可能不损伤鼻控及鼻窦的解剖结构,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和鼻窦的基本功能。方法;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进行鼻腔,鼻窥手术27例。结果;术后随访,13例鼻息肉并鼻窦炎,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全部恢复正常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单排螺旋CT副鼻窦低剂量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对比,观察三种不同低剂量对副鼻窦图像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低的扫描条件。方法:对60例可疑鼻窦疾患的病人进行常规冠状CT扫描,然后选择鼻道窦口复合体区两个典型层面分别用30mAs、50mAs、70mAs进行低剂量扫描,对CT图像进行评分,以确定其质量。使用SASS14.0软件包进行分析,方差分析及T检验分析。记录并分析单次CT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结果:单排螺旋CT副鼻窦不同mAs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不同mAs组病人的辐射剂量:200mAs扫描每层扫描的辐射剂量为15.6mGy,而70、50及30mAs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5.5、3.9及2.3mGy。结论:单排螺旋CT副鼻窦扫描可以用30、50、70mAs的低剂量扫描,受检者接受的射线剂量明显减少,虽然随着扫描剂量的降低,图像噪声有所增加,但图像仍保持较好的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11.
副鼻窦粘液囊肿常以眼球突出为主要特点,易误诊为眼部肿瘤,粘液囊肿常伴有鼻窦骨质吸收破坏。易误诊为副鼻窦恶性肿瘤。我们收集近年来经手术证实的52例病例,结合临床资料、X线、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副鼻窦粘液囊肿与副鼻窦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减少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对蝶筛区域解剖结构的评价能力,以期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提供帮助。材料和方法冠状和横轴位薄层CT扫描54例无病变的蝶筛区域,并重建矢状位图像。结果CT图像中蝶上筛房出现率13.0%。蝶窦气化CT分型中,甲介型占8.3%,半鞍型占51.9%,全鞍型占39.8%。蝶窦中隔居正中位置占24.1%。蝶窦的其他变异有翼突气化、前床突气化、蝶骨大翼气化和蝶骨小翼气化。视神经管纵轴与蝶筛窦的毗邻关系在CT图像上分为三型,视神经管横轴对蝶筛窦的压迫关系分为四型,并统计出各型的分布情况。结论CT扫描能显示蝶筛区域与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有关的绝大部分解剖结构及其变异,对手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鼻腔副鼻窦CT检查方法和肿瘤的形态、密度、窦壁骨质破坏、周围脂肪层侵犯、窦腔外软组织肿块等征象在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作用.材料与方法逐项对比观察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32例和良性肿物139例的CT表现.结果CT冠状位扫描显示15例恶性肿瘤破坏25个窦腔骨壁,20例腔外软组织肿块累及23个相邻部位.轴位扫描发现骨壁受累12例,有20个侧壁骨质显示破坏,15个腔外肿块累及18个相邻结构.恶性组和良性组突出于窦腔外的软组织肿块分别为71.9%和5.0%、窦壁骨质侵蚀性破坏59.4%和14.4%、窦腔周围脂肪层的侵犯消失56.3%和13.7%,而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和密度不均匀,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鼻腔副鼻窦腔外软组织肿块、侵蚀性骨质破坏和窦壁周围脂肪层的侵犯消失,是诊断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的可靠征象.冠状扫描观察解剖内容和病变侵犯范围优于轴位扫描.  相似文献   

14.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T对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征象,术后13例行CT随访.结果肿瘤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以中鼻道为中心,同时侵犯同侧鼻腔及副鼻窦21例,单纯累及上颌窦2例;所致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多见.术后肿瘤复发率高(85%),3例恶性变.结论CT能较好地显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术后有无肿瘤复发,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副鼻窦CT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价值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对100例慢性副鼻窦炎术前CT影像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副鼻窦的CT检查能准确地反映变范围、程度,并可做出分型,分期;同时还可显示副鼻窦多种解剖变异,骨质改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因此,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有肯定的指导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鼻和副鼻窦解剖变异的CT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鼻和副鼻窦解剖变异的CT研究鲜军舫田其昌王振常于冬梁熙虹兰宝森近年来,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以下简称FESS)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副鼻窦炎。FESS是在鼻腔自然引流通道内进行,局部手术切除一些组织,扩大自然裂隙,改善副鼻窦通气,使副鼻窦内粘膜病变逐...  相似文献   

17.
鼻窦真菌病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鼻窦真菌病的CT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03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鼻窦真菌病的CT表现,其中累及上颌窦及蝶窦分别为93和10例。结果:病变未充满窦腔56例(54.4%),充满窦腔47例(45.6.%)。密度不均匀87例(84.4%),均匀16例(15.6%)。全窦腔受累者,基病变中心密度高于外周密度;病变涉及部分窦腔者显示为中央不规则的高密度软组织团块影伴窦壁黏膜增厚。93例上颌窦真菌中,  相似文献   

18.
CT仿真内镜对鼻腔及鼻窦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对鼻腔及鼻窦病变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健康志愿者6例及临床疑为鼻部病变的患者30例共71例鼻腔,分别进行CT仿真内镜及硬管内镜检查,将两种方法所得显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利用Wilconxon Wtest和x^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鼻腔解剖结构和病变的显示,VE与RE有良好的一致性,VE可完整显示大部分未受侵犯的结构及大的病变;VE较RE能更清楚完整地显示鼻窦肿瘤、囊肿和息肉,本组显示例数均多于RE。结论:VE具有操作简便、无生、多入路方式及多观察方向的特点。对鼻腔病变的诊断上,VE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对鼻窦病变的诊断,VE有一定优势,可作为一种主要手段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具有损伤小、视野清、病变组织切除较干净,以及鼻窦功能恢复快等特点。但手术与术者经验、手术方法及手术的熟练程度有关,有可能出现脑脊液鼻漏、眶内血肿、视神经损伤及出血等手术并发症。近5年来,我们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发生鼻中隔穿孔7例。现分析报告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经手术和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鼻窦病变 6 5例 ,以讨论分析CT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   6 5例中 ,男 36例 ,女 2 9例 ,年龄 15~ 83岁。症状为涕血 ,鼻塞 ,脓涕 ,头痛。肿瘤在上颌窦者主要症状为鼻塞 ,鼻衄 ,在筛窦者有眼突 ,视力下降。 6 5例均为冠状位CT扫描 ,所用机型为Siemens plusVD30全身螺旋CT。患者体位仰卧 ,颈过伸 ,以EM为基线 ,层厚 5 .0mm ,从额窦至蝶窦中点共 9层。2 结果  CT诊断炎性病变 33例 ,表现为窦腔混浊 ,密度增高 ,有时可见到气液面 ,窦壁完整 ,可增厚。伴有息肉时见鼻道软组织影 ,鼻甲可见被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