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性反应性肠病,与环境、饮食、药物和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宿主微生物群或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目前随着全球UC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深入研究UC的发病机制和寻求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治疗疾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芍药汤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肠道湿热证相关的各种疾病,对UC治疗有效,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查阅近几年关于芍药汤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治疗UC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今后寻求芍药汤治疗UC的新靶点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芍药汤由黄连、黄芩、大黄、白芍、当归、木香、槟榔、肉桂,甘草构成。因其具有清热利湿、调气活血功效,后世医家皆推此方为治疗湿热泄痢之主方。现代临床应用中,除芍药汤原方,其加减方亦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并可与其他方剂(痛泄要方、白头翁汤、参苓白术散等)、西药(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英夫利昔单抗等)、中医针刺或艾灸等特色疗法联用。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芍药汤及其加减方能明显降低梅奥内镜(Mayo)评分、结肠黏膜病变(Baron)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疾病评分,改善患者肠道症状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实验药理学研究显示芍药汤可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促炎因子表达,上调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抑炎因子来减轻炎症反应;可通过调节炎症信号通路,阻断连环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可通过调节免疫轴平衡、调节免疫蛋白修复异常免疫屏障;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上皮细胞再生、改善黏膜通透性,从而恢复肠道内环境平衡以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其药物单体黄芩苷、芍药苷、黄连素等可起到抗炎、抗菌、调节代谢等作用。该文就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旨在探讨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n-butanol extract of Pulsatilla Decoction, BEPD)通过激活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治疗作用。C57BL/6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BEPD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7 d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建立UC模型,然后进行不同浓度的BEPD和美沙拉嗪灌胃治疗。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处死小鼠后,取结肠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采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法检测杯状细胞的数量及黏液分泌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增殖标志物ki67、活化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粘蛋白2(mucin 2,Muc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溃结安康汤对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00±20)g,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溃结安康汤组、SASP组。造模并治疗21d后,进行DAI评分,观察结肠HE染色病理涂片,MEKmRNA、ERK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溃结安康汤组DAI评分降低,结肠HE染色病理示炎症细胞明显减少,MEKmRNA、ERKmRNA表达均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溃结安康汤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症状、病理形态,通过调高MEKmRNA、ERKmRNA表达,从而达到抑制炎症、改善症状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经方芍药汤对溃疡性结肠炎造模大鼠结肠形态及组织学损伤的影响,探讨该方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对造模大鼠结肠形态及组织学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制备模型,将Wistar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SASP治疗组、芍药汤治疗组及芍药汤+SASP治疗组。不同组进行不同处理后,分别进行结肠粘膜损伤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形态与组织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1),SASP治疗组及芍药汤治疗组结肠形态与组织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芍药汤+SASP治疗组结肠形态与组织损伤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结肠形态与组织损伤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各治疗组之间两两比较,芍药汤+SASP治疗组与SASP及芍药汤治疗组之间各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芍药汤治疗组与SASP治疗组之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芍药汤治疗组与SASP治疗组疗效相当,芍药汤+SASP治疗组疗效最好,说明中西药结合可提高其改善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及组织病理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芍药汤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中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应用高脂高糖辛辣饮食加免疫复合法+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结合乙醇方法复制。按照IL-8 ELISA试剂盒操作说明测定血清中的IL-8水平。在实验开始后24小时、造模成功后24小时、给药治疗后20天对各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价。结果:DAI:在造模成功后24小时,空白对照组与其余各组相比较疾病活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0天时,空白对照组与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不同剂量的芍药汤组和SASP组对比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血清中IL-8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L-8含量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各剂量芍药汤组、SASP组大鼠血清IL-8含量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可降低IL-8的含量,降低组织中炎性细胞含量,并加快对肠黏膜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NF-κB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笔者查阅近几年关于中医药通过6条信号通路介导核因子-κB(NF-κB)治疗UC的文献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今后研究中药治疗UC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芍药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067 g·kg~(-1)),芍药汤低、中、高剂量组(1.8,3.6,7.2 g·kg~(-1)),采用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对应给予生理盐水、美沙拉嗪、芍药汤灌胃治疗7 d,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肠黏膜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黏膜损伤程度评分及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CD4~+T淋巴细胞,SIg 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程度评分及病理学评分显著下降(P0.01),肠黏膜CD4~+T淋巴细胞,SIg 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美沙拉嗪组及芍药汤低剂量组比较,芍药汤中、高剂量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评分和病理学评分显著下降(P0.01),芍药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肠黏膜中CD4~+T淋巴细胞及SIg 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芍药汤可通过增加肠黏膜中CD4~+T细胞数量及SIg A分泌的表达,起到减轻肠黏膜损伤,保护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芍药汤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Notch 信号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芍药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结肠炎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实验设正常对照组、DSS组、DSS+芍药汤组(17.8 g·kg-1),n=10;3.5% DSS 自由饮用7 天制成结肠炎小鼠模型后第2 天进行治疗,连续7 天。记录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HE 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并评分,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Notch-1、Hes-1、Math-1和黏蛋白2(Mucins-2,Muc-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能有效降低结肠炎小鼠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和MPO活性,增加结肠长度,抑制IL-6和TNF-α的表达,抑制Notch-1和Hes-1 mRNA及蛋白表达,促进Math-1和Muc-2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芍药汤能够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实施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炎性反应,缓解症状,具有较高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芍药甘草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模型大鼠血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氧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的调控作用,分析芍药甘草汤对CSR大鼠Bax及Bcl-2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只SPF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芍药甘草汤治疗低、中、高剂量组六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以颈部神经根腋下鱼线卡压法构建建立CSR模型大鼠,采用大鼠步态障碍行为学评分进行模型评价。造模后7 d进行干预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采用3MA干预,芍药甘草汤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按8、12、16 g/kg剂量进行灌胃,分别干预治疗7 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取脊髓及神经根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丝氨酸残基的底物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 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病理表现;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PI3K/AKT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14 d,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步态积分增高,提示造模成功; 给药14 d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Bax表达明显增高,Bcl-2表达下降,神经根组织中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芍药甘草汤各治疗组CSR大鼠在治疗后神经根积分明显降低,而且组织中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P<0.05); 神经根组织中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芍药甘草汤治疗组大鼠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可有效调控CSR模型大鼠PI3K、p-AKT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芍药甘草汤能够激活CSR大鼠组织中Bax和Bcl-2等生物因子抗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剂(STAT3)信号通路探讨香仁胃舒汤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化学刺激联合饥饱失常法构建CNAG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40只存活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香仁胃舒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另选取8只正常SD大鼠作为正常组。奥美拉唑组给予60 mg/kg奥美拉唑溶液3 ml灌胃,香仁胃舒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70、180、90 mg/kg香仁胃舒汤3 ml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提供等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灌胃4周。治疗4周后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分析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变化及病理评分;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P-JAK2、JAK2、STAT3、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 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胃组织中P-JAK2、JAK2、STAT3、IL-8、IL-1β蛋白表达。结果:高剂量香仁胃舒汤能降低大鼠胃体及胃窦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P-JAK2、JAK2、STAT3、IL-8、IL-1β水平及胃黏膜组织P-JAK2、JAK2、STAT3、IL-8、IL-1β蛋白表达(P<0.05)。结论:香仁胃舒汤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CNAG大鼠胃黏膜损伤,其机制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降低P-JAK2、JAK2、STAT3、IL-8及IL-1β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小檗碱是黄连属植物的主要提取物,经现代研究已确证其有抗炎、抗氧化、抗菌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特发性炎性肠病,其发病原因涉及遗传,肠道微生态和黏膜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该文通过查阅,梳理近年来小檗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通路及其作用机制,为开展小檗碱治疗UC的药物开发及机制探讨提供方法与思路。结果显示,小檗碱通过调节JAK-STAT,NF-κB,PI3K-AKT,MAPK,Nrf2,ERS和MLCK-MLC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保护肠黏膜屏障、恢复机体正常免疫应答、抗氧化应激等作用,进而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药调节肾脏细胞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脏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表达都与细胞信号通路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信号通路包括酪氨酸激酶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Smaad通路、Rho/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通路、肌醇磷脂通路、环核苷酸 '通路、核因子kB通路等.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如大黄、雷公藤甲素等)和一些中药复方(如黄芪当归合剂、柴苓汤等)不仅可以通过调节细胞信号通路而改善肾脏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而且,还可以通过干预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的磷酸化过程,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转录、表达以及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芪仙安肠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NBS诱导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芪仙安肠方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并选未造模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灌胃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阳性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SASP)0.50g/kg,芪仙安肠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5.0、10.0、20.0g/kg)的芪仙安肠方原液,均每日1次。给药时间从造模后第3日开始,连续14日。造模后第18日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黏膜病理组织学情况,并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补体3(C3)、补体4(C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变化。结果芪仙安肠方低、中、高剂量组结肠黏膜病理损伤明显改善,CMDI均降低,C3、C4及IL-4含量明显提高,IgA、IgG、TNF-α、IL-2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芪仙安肠方中、高剂量组治疗后CMDI、C3、C4、IL-2、IL-4、TNF-α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芪仙安肠方对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中、高剂量尤其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调节和减轻细胞因子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梦  何曼  孙强  陈莉  曾沙  赵晖  杨寒  刘茂伦  任珊  徐海波 《中草药》2021,52(8):2365-2373
目的 研究熊果酸通过经典Hedgehog信号通路影响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熊果酸对SW480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熊果酸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熊果酸对细胞迁移的影响;Hoechest/PI染色法观察熊果酸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探针法检测熊果酸对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HPLC-DAD-ESI-MS分析芍药甘草配伍体内外物质基础变化,确认大鼠血中移行组分。方法:以Kor-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带保护柱);以乙腈-0.5%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柱温25℃,以甲醇为去蛋白溶剂,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化后,通过LCQdeca型质谱仪,在m/z100~1000进行扫描,并对特征离子进行2次裂解,获得二级质谱数据。结果:以芍药甘草复方组方前后的体外成分研究为基础,确认了芍药甘草汤体外的主要成分为芍药苷、儿茶素-5-O-葡萄糖苷、白芍苷、甘草苷、甘草酸等,入血移行成分中也发现此类糖苷类物质,另又发现了来源于甘草成分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甘草素葡萄糖醛酸和异甘草酸葡萄糖醛酸。结论: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芍药甘草汤大鼠血中移行组分,并与芍药甘草复方组方前后的成分进行对比,可对复方入血的成分进行推测和确认,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且对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Wnt信号通路探究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人肝星状细胞LX-2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LX-2细胞,CCK-8法筛选EGCG的实验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的LX-2细胞,设置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10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  相似文献   

20.
孙大娟  王晗潞  王帅  迟莉丽 《天津中医药》2021,38(12):1590-1596
[目的] 观察中药安肠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咬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基因、蛋白及白细胞介素-13(IL-13)/酪氨酸激酶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其修复肠黏膜屏障的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对照组、安肠愈疡汤低、中、高剂量组,经4.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造模及药液灌胃后处死大鼠,留取标本,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Occludin、Claudin-1基因、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IL-13、JAK1、STAT6基因的表达。[结果] 各用药组均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学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镜下表现为结肠组织结构好转,炎细胞浸润减轻,均可上调Occludin、Claudin-1基因及蛋白表达(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除低剂量组外,余用药组不同程度激活IL-13/JAK1/STAT6通路的基因表达(P<0.05或P<0.01);以中药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的作用最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Occludin、Claudin-1表达水平与JAK1、STAT6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64,r=-0.654,r=-0.629,r=-0.637,P<0.05),与IL-1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8,r=0.983,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安肠愈疡汤能够明显促进UC大鼠肠黏膜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IL-13/JAK1/STAT6信号通路,上调Occ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