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超声心排血量监测(USCOM)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测定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重症患者35例.对患者分别实施USCOM监测(对比组)与PiCCO监测(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情况,分析两种监测方法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NICOM)联合重症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深圳大学总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6例ARDS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指导液体管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NICOM联合重症超声评估指导液体管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呋塞米、液体入量、液体出量以及治疗7 d后肺损伤评分、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pH值、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B线计数、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碳酸氢盐、血糖水平及预后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呋塞米[(47.0 ±3.5)mg / d vs.(21.6 ± 2.3)mg / d,t = 48.035,P < 0.001]、液体出量[(3 332 ± 106)mL / d vs.(2 862 ± 100)mL / d,t = 25.485,P < 0.001]、氧合指数[(327.3 ± 3.5)mmHg vs.(203.4 ± 2.6)mmHg,t = 225.002,P < 0.001]、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7 ± 22)% vs.(67 ± 19)%,t = 2.847,P = 0.005]、血红蛋白[(91.0 ±1.8)g / L vs.(87.0 ± 1.8)g / L,t = 12.369,P < 0.001]、28 d内脱离呼吸机时间[(15.1 ± 0.5)d vs.(11.5 ± 0.6)d,t = 36.634,P < 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液体入量[(3 162 ± 90)mL / d vs.(3 837 ±120)mL / d,t = 35.693,P < 0.001]、肺损伤评分[(2.79 ± 0.30)分vs.(4.70 ± 0.20)分,t = 41.912,P < 0.001]、B线计数[(9 ± 4)个vs.(12 ± 4)个,t = 4.458,P < 0.001]、血糖[(7.9 ± 0.3)mmol / L vs.(8.0 ± 0.4)mmol / L,t = 2.758,P = 0.007]及ICU住院时间[(17.5 ± 1.8)d vs.(21.7 ± 2.3)d,t = 11.435,P < 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28 d病死率[27.0%(17 / 63) vs. 17.5%(11 / 63)]和28 d内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41.3%(26 / 63) vs. 44.4%(28 / 6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 = 1.653、0.130,P = 0.199、0.719)。 结论通过NICOM联合重症超声对ARDS患者的容量进行管理,可以改善ARDS患者肺部氧合情况,减少液体入量,明显缩短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并不增加器官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PiCCO)方法测量心输出量是"经肺热稀释"分析方法与"血液压力波形"分析方法两者的结合体,可以监测及得到许多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指标,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的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46-1447
目的比较重症超声与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感染性休克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采取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采取重症超声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复苏相关指标(液体复苏量、氧合指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复苏24h后,观察组液体复苏量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长、ICU监护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96%(9/113)低于对照组17.70%(20/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连续心排血量监测,重症超声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更能提升患者的复苏质量,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2例重症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同时进行USCOM及肺动脉漂浮导管(PAC)监测,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的心排血量。结果22例患者获得40个测量结果,2例患者未得到满意的测量结果。两种方法测得CO比较平均差值为0.18 L/min(95% CI -0.09~0.44),一致性界限-1.43~1.78,心排血量越高两种方法差异越大。直线相关分析表明,COUSCO和COPAC呈明显直线正相关(COPAC=0.93&#215;COUSCOM+0.35, r=0.96)。性别、年龄、BMI均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SCOM与PAC检测心排血量有良好的相关性,USCOM 具有使用方便、结果可靠、快速、无创的优点,为监测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提供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Swan-Ganz导管和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仪在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入苏州市立医院东区ICU的心功能不全的危重病患者共8例,男5例,女3例,平均(51.4±21.1)岁。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置入PiCCO导管和Swan-Ganz导管,通过CDE、Swan-Ganz导管法和PiCCO导管法同步测量每搏输出量(SV)和每分输出量(CO),比较三种方法所测数据的相关性。结果运用CDE、Swan-Ganz导管法和PiCCO导管法测量所得的SV依次为(62.4±29.3)ml、(53.1±14.0)ml和(49.9±14.7)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均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78、0.91和0.76;测量所得的CO分别为(5.9±2.2)L/min、(5.1±1.4)L/min和(5.0±1.4)L/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均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值值分别为0.75、0.96和0.72。结论 CDE、Swan-Ganz导管和PiCCO监测仪检测的SV、CO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监测心脏负荷的变化对评价心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心静脉压(CVP)与心脏前负荷存在一定关系,但不具备良好的线性关系[1].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评估左心前负荷的方法,虽能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但两者都是通过以压力推演容积的方法来判断心脏前负荷,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8.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作为一种新的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近年来刚刚步人临床应用。此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监测与护理还在逐步成熟和完善阶段。就此,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危重症护理人员在应用此技术时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法(PiCCO),初步研究和探索婴幼儿三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SD)、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PH)、法洛四联症(TOF)]患者围手术期心排血量、血管内容量、血管外肺水、肺血管通透性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为进一步提高危重先心病的手术成功率提供更为客观、直接的依据。方法前瞻性连续选取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根治手术的0~3岁先心病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TOF10例,VSD10例,VSD+PH10例。连续测定和记录所有患儿术后0h、4h、8h、12h、24h、48h、72h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心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抽血检测术前、术后4h、24h、48h、72h的血浆CK-MB活性、CK-MB质量、肌钙蛋白水平,同时监测和记录左心房压(L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血管活性药评分、血乳酸和PaO2/FiO2。结果 (1)30例患儿中男18例,女12例,VSD、VSD+PH、TOF患者各10例,均顺利出院。(2)三组患者围手术期CK-MB活性、CK-MB质量、肌钙蛋白均于CPB术后4h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恢复。(3)三组患者术后8~12hCI相对最低,但与术后0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VSD+PH组和TOF组术后48hCI值均较术后0h显著上升(P<0.05)。TOF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的CI均低于VSD组(P<0.05)和VSD+PH组(P<0.05)。(4)所有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mPAP和PVRI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显示VSD+PH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mPAP和PVRI均显著高于VSD组和TOF组同时点的水平(P<0.05)。(5)TOF组、VSD+PH组患者术后早期GEDVI均显著低于VSD组(P<0.05)。与术后0h相比,VSD组患者术后12h的GEDVI显著增加恢复(P<0.05),TOF组术后24h的GEDVI开始显著增加(P<0.05),VSD+PH组患者GEDVI于术后48h显?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20岁,学生,20139年5月23日16:00因胸闷、气促、乏力伴咳嗽1d入院,有上呼吸感染和腹泻史,查体:T37.7℃,HR133次/min,R43次/min,Bp79/50mmng,血氧饱和度70%,神志清,表情淡漠,两肺满布湿哕音,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T波改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者们对重症患者诊疗评价指标的认知不断提高, 发展至今, 重症患者的治疗已然从群体化、个体化治疗发展到器官化治疗阶段, 直接评估器官血流并以器官血流及功能改善为目标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重症患者临床诊治。重症超声作为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监测和评价方式, 在器官化治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断推动着重症医生对疾病的认知和评价方式。重症超声的应用, 革新了人们对全身氧输送的认知, 深化了对心肺以及其他重要脏器血流动力学的理解, 同时推动了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如何更好地应用重症超声, 精细对器官血流动力学的评价, 是重症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全身氧输送及器官血流评估两方面, 系统阐述重症超声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方法, 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锁骨下静脉导管和股静脉导管注入冰盐水两种方法对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心排血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的影响,了解经股静脉插管这一非常规方法所测数据的可靠性.方法 应用PiCCO监测仪,对北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7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13例重症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对同一患者分3个时间点分别采用经锁骨下静脉导管及股静脉导管注入冰盐水两种方法检测,采用配对双侧t检验及Bland-Altman分析方法比较两组CI、EVLWI、GEDVI的差异.结果 共收集数据39组,经股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导管检测数据的差值分别为CI(0.28±0.46)L·min-1·m-2、EVLWI(1.05±1.89)ml/kg、GEDVI(195.2±105.7)ml/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 5、0.001 3、<0.000 1);Bland-Ah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检测GEDVI的一致性较差(一致性限度为-11.9,402.3);经股静脉注入冰盐水方法检测数值较经锁骨下静脉检测的明显偏高.结论 与经锁骨下静脉注射相比,经股静脉注入冰盐水方法检测血流动力学,对CI、EVLWI、GEDVI的估计过高,其中对GEDVI影响最大,在临床应用中需注意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USCOM1A监测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的准确性及其可行性。方法:利用USCOM1A测量41例患者的CO、SV,以常规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s法为对照。结果:USCOM1A监测的CO、SV较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的CO、SV略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一对配对CO之差在偏差95%的可信区间外。结论:USCOM1A可以取代常规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s法快速监测CO。  相似文献   

14.
在心力衰竭管理和治疗中,评价心排血量是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环节。理想的测定心排血量的方法应该是无创的。惰性气体再呼吸法是对通气浓度进行连续分析以测定有效肺血流量的方法。在无肺血流分流的情况下可以等同于心排血量,具有准确、安全、简易的特点。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其结果反映的是运动心血量,测量结果不受呼吸、心率及瓣膜反流等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和6 min步行试验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心排血量及心脏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15.
胸腔阻抗法测量心排血量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心排血量(CO)值是不断波动的,其水平变化预示患者预后。能快速有效地获得准确CO值对整个抢救工作很有价值。目前最常用的热稀释法为有创方法,要求经过良好培训的专业医师操作,有一定风险。胸腔阻抗法为无创CO测量方法,可快速获得直观而连续的CO值,但它在心衰患者中的有效性有待评估。本试验以期能获得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lA)和连续温度稀释心排血量监测仪(VIGILANCElA)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的心排血量(CO)和心排血指数(CI),检验USCOMlA监测CO、CI的准确性.方法 利用USCOMlA和VIGILANCElA双盲监测18例CAB(;后患者的CO、C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USCOMlA和VIGILANCElA监测的CO、CI相关性良好(rco=0.785,P<0.01;m=0.727,P<0.01).结论 可用无创的USCOMlA取代有创的VIGILANCE1A测量CO.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脉波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例危重患者行PiCCO监测,通过监测脉波波形心输出量指数、每搏变异度、心脏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系统血管阻力指数等,用以指导液体的输入速度,并通过正确的护理方法,保证监测任务的完成。结果应用PiCCO技术可准确测量心排血量,数据的准确性需要护理手段的密切配合。结论PiCCO监测可作为危重患者的监测手段,正确的护理方法可降低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lA)和连续温度稀释心排血量监测仪(VIGILANCElA)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的心排血量(CO)和心排血指数(CI),检验USCOMlA监测CO、CI的准确性.方法 利用USCOMlA和VIGILANCElA双盲监测18例CAB(;后患者的CO、C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USCOMlA和VIGILANCElA监测的CO、CI相关性良好(rco=0.785,P<0.01;m=0.727,P<0.01).结论 可用无创的USCOMlA取代有创的VIGILANCE1A测量CO.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lA)和连续温度稀释心排血量监测仪(VIGILANCElA)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的心排血量(CO)和心排血指数(CI),检验USCOMlA监测CO、CI的准确性.方法 利用USCOMlA和VIGILANCElA双盲监测18例CAB(;后患者的CO、C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USCOMlA和VIGILANCElA监测的CO、CI相关性良好(rco=0.785,P<0.01;m=0.727,P<0.01).结论 可用无创的USCOMlA取代有创的VIGILANCE1A测量CO.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lA)和连续温度稀释心排血量监测仪(VIGILANCElA)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的心排血量(CO)和心排血指数(CI),检验USCOMlA监测CO、CI的准确性.方法 利用USCOMlA和VIGILANCElA双盲监测18例CAB(;后患者的CO、C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USCOMlA和VIGILANCElA监测的CO、CI相关性良好(rco=0.785,P<0.01;m=0.727,P<0.01).结论 可用无创的USCOMlA取代有创的VIGILANCE1A测量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