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男性早发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和血管造影结果,对60例男性早发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PCAD组)、106例男性非早发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非PCAD组)、66例男性非冠心病患者(非冠组)的传统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危险因素分析显示,PCAD组的超重和阳性家族史的比例,显著高于非PCAD组(P〈0.01)。与非冠组比较,PCAD组与传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PCAD组较非PCAD组的单支病变比率高(P〈0.05),冠脉造影平均积分低(P〈0.01)。结论传统危险因素与PCAD组的发病密切相关。PCAD组比非PCAD组的单支病变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介入治疗后预后特点。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痛(CAD)患者共670例,根据年龄分为PCAD组319例和老年CAD组351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记录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P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对其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CAD家族史、吸烟史等作相关分析,随访观察患者介入术后预后特点。结果PCAD组中吸烟史、CAD家族史病例数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于老年CAD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发病率低于老年CAD组。PCAD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Gensini冠脉积分老年组明显高于PCAD组。术后随访情况,PCAD组行PCI术228例(71.5%),老年CAD对照组209例(59.5%),两组间PCI术后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预后情况有明显差异。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是PCAD组低于老年CAD组。结论吸烟、CAD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均是PCAD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介入治疗术后预后相对优于老年CAD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损害程度存在差异,而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金标准”,故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选择2004-01/2005-06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50例,其中,维吾尔族138例,汉族312例。①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心电图表现等,比较两组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②采用美国GE公司INNOVA 2000型数字减影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病变性质等方面的异同。 结果:45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维吾尔族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与汉族患者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均以男性为主;维吾尔族患者发病年龄低于汉族(P〈0.05);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增高者明显多于汉族患者(P=0.037)。两组临床特征比较无差异。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维吾尔族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者多于汉族患者(P〈0.05);冠状动脉病变性质维吾尔族患者以复杂病变居多,显著多于汉族患者(P〈0.05),而汉族冠状动脉病变性质未见明显的特异性。 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冠心病危险因素有自己的特点,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发病年龄较小,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复杂性病变及多支病变相对多,平均受累血管多于汉族,冠心病较重于汉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因胸痛就诊并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的相关信息。共261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CAG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非冠心病组和PCAD组。收集2组患者相关指标及资料并计算FAR,根据Gensini评分(GS)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各组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及FAR水平的差异,探讨三者水平与GS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非冠心病组相比,PCAD组中Fib及FAR水平升高,而ALB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Fib、FAR水平与GS呈正相关,白蛋白呈负相关,其中FAR的相关性最强。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Fib和FAR的增高是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增高的危险因素(OR>1),相反,ALB水平的增高为保护因素(OR<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Fib曲线下面积(AUC)为0.800,灵敏度为73.90%,特异度为83.20%;ALB的AUC为0.925,灵敏度为...  相似文献   

5.
女性冠心病误诊13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选择以往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134例,于200106~2006—12通过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既往诊断误诊率并分析其原因,以便为今后女性患者冠心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往诊断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134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提示134例患者中冠状动脉正常者69例(51.5%);轻度狭窄者23例(17.2%o);中度狭窄者11例(8.2%);重度狭窄者31例(23.1%)。结论:女性冠心病实际发生率较既往临床诊断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胸痛患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为女性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因胸痛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女性13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1例)和对照组(71例),比较2组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冠心病组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1例(50.8%),糖尿病25例(40.9%),二者同时存在18例(29.5%)。对照组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5例(21.1%),糖尿病8例(11.2%),二者同时存在2例(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心病组单支病变29例(47.5%),双支病变22例(36.2%),3支病变10例(16.3%)。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是绝经前女性最重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具有冠心病易患因素的女性胸痛患者的重要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女性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判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同时与体表心电图、临床表现及男性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率为40.35%,阳性率为59.65%,阴性率较男性(22.03%)为高(P〈0.01),且主要为单支病变,前壁心电图改变阳性率为78.78%,有典型心绞痛表现者阳性率更高。结论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相对较轻,临床冠心病误诊率较高,对疑似冠心病患者应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女性胸痛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探讨女性胸痛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女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出现率、绝经、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应综合评估女性胸痛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无创检查结果,识别高危人群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性别差异。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182例(男119例,女63例),非冠心病66例(男28例,女38例)。分别对比分析女性与男性的血清胆红素。结果冠心病组女性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男性(P〈0.01)。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31例绝经期前女性患者,以同年龄组排除冠心病的绝经期前36例女性作为阴性对照,同时收集≥65岁冠心病女性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绝经期前女性中,确诊冠心病者患高血压病的比例显著高于排除冠心病者(58.1%、13.9%,P〈0.001),而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在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绝经期前冠心病女性与老年冠心病女性相比,其患高血压病比例低(58.1%、76.7%,P=0.038),患糖尿病比例低(12.9%、36.2%,P=0.013);绝经期前冠心病女性的冠脉单支病变比例较老年冠心病女性组高(41.94%、21.55%,P=0.021),且单支病变中以前降支病变为最多见(前降支受累率93.55%);绝经期前冠心病女性冠脉三支病变比例较老年冠心病女性组低(22.58%、50.86%,P=0.006)。结论在绝经期前女性中,高血压是参与冠心病发病的关键性因素;与年龄有关的雌激素变化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进程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的284例早发冠心病患者(男<55岁,女<65岁)、182例晚发冠心病患者(男≥55岁,女≥65岁)和226例非冠心病对照者(男<55岁,女<65岁)的临床资料,分别对三组入选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早发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对照组比较,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的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个数多[(2.01±1.22)个vs.(1.01±0.93)个,P<0.05],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均高(P均<0.05);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的男性比例高[52.8%(150/284)vs.28.3%(64/226),P<0.05].(2)早发冠心病组与晚发冠心病组患者比较,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个数少[(2.01±1.22)个vs.(2.89±1.41)个,P<0.05];②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21.1%(60/284)vs.12.1%(22/182),P<0.05];③左心室射血分数值高(0.63±0.1 vs.0.61±0.12,P<0.05);④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比例高[45.4%(129/284)vs.19.8%(36/182),P<0.001],两组患者均显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管病变率高[83.8%(238/284)vs.90.7%(165/182),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肥胖、2型糖尿病、吸烟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95% CI:高血压1.604~3.788(P<0.001),肥胖1.303~3.376(P=0.002),2型糖尿病2.040~7.771(P<0.001),吸烟1.783~5.488(P<0.001),早发冠心病家族史6.063~107.43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在早发冠心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B=3.240,Exp(B)=25.522,95% CI:6.063~107.431,P<0.001].结论 与晚发冠心病组患者相比,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的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肥胖、饮酒等危险因素较少,但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较高,单支病变患者比例较高.提示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即遗传倾向在早发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5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组(对照组)70例和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观察组)75例.分析LP(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根据74例冠脉造影复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组(n=46)与无病变进展组(n=28),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几项危险因素达标等情况。结果高血压(OR=13.51,95%CI:1.96~93.18)、高脂血症(OR=7.14,95%CI:1.39~36.75)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间隔时间长(OR=1.07,95%CI:1.02~1.11)是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而复查间期危险因素减少(OR=0.04,95%CI:0.007~0.287)则可以降低病变进展的风险。结论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有利于延缓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COPD患者作为COPD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入院前1年急性加重次数将COPD患者分为急性加重风险组(n=36)和无急性加重风险组(n=50)。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均检测血清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水平,并计算FAR比值。分析比较各组基本资料、生化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血清FAR比值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预测价值,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 COPD组血清FIB、FA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风险组患者血清FIB、FAR水平明显高于无急性加重风险组(P<0.05),ALB水平明显低于无急性加重风险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AR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截断值0.2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7%、85.3%,FIB曲线下面积为0.658,截断值8.50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6%、69.9%,ALB曲线下面积为0.689,截断值30.62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4%、7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OR(95%CI):3.39(1.73~6.42)]、ALB[OR(95%CI):3.56(1.79~7.06)]、FAR[OR(95%CI):4.04(1.70~9.59)]均为影响COPD患者出现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FAR比值在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中升高,是增加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因素之一,有望作为预测患者出现急性加重风险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情况。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调查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并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5 749名调查对象中,男性2 675人(46.53%),女性3 074人(53.47%),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5.44%、28.58%、9.50%、24.77%、23.64%和6.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257,95% CI:1.153~1.361)、体质指数值增加(OR=1.159,95% CI:1.061~1.257)、吸烟(OR=1.197,95% CI:1.084~1.310)、饮酒(OR=1.088,95% CI:1.022~1.154)、有冠心病家族史(OR=1.385,95% CI:1.121~1.649)、高血压(OR=1.098,95% CI:1.031~1.165)、糖尿病(OR=1.501,95% CI:1.206~1.796)和高脂血症(OR=1.210,95% CI:1.095~1.325)等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常运动(OR=0.782,95% CI:0.611~0.953)为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 抽烟、饮酒、运动缺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发生率均较高,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冠状动脉支架术(PCI)治疗后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心内科进行支架植入手术,且在术后6~12个月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137例患者。根据造影复查结果将其分为支架内再狭窄(ISR)组和非ISR组。其中ISR组34例,非ISR组103例。对两组患者的病史资料,心脏超声情况,血液生化指标,植入支架情况,术后服药情况,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PCI术后ISR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ISR发生率为24.8%。单因素分析发现,与非ISR组比较,ISR组在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MPV、CysC、Hcy、NT-proBNP、LDL-C、ApoB、NLR、支架植入直径(≥3mm)、存在残余狭窄、术后未规律双抗及他汀类药物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205,95%CI:1.069~4.531,P=0.031)、MPV(OR=1.873,95CI:1.141~4.275,P=0.016)、CysC(OR=1.356,95%CI:1.244~2.803,P=0.028)、Hcy(OR=1.824,95%CI:0.709~4.706,P=0.012)、NT-proBNP(OR=1.106,95%CI:1.003~1.264,P=0.033)、NLR(OR=1.765,95%CI:0.439~1.275,P=0.038)是ISR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MPV、CysC、Hcy、BNP、NLR是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变化及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的影响因素。方法 140例ESRD患者,依据血清Hcy水平分为正常组(血清Hcy≤15μmol/L)21例和HHcy组(血清Hcy>15μmol/L)119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尿酸、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等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RD患者发生HHcy的影响因素。结果 HHcy组合并冠心病比率(43.2%)高于正常组(14.3%)(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率(97.5%、36.9%)与正常组(85.7%、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原发病、透析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cy组血红蛋白[(92.24±20.81)g/L]、血清白蛋白[(35.06±5.01)g/L]水平低于正常组[(103.81±16.65)、(37.48±3.43)g/L],C反应蛋白[19.8(15.0,27.9)mg/dL]、β2-微球蛋白[(23.04±11.00)mg/dL]、尿酸[434(378,521)μmol/L]水平高于正常组[8.6(5.4,12.9)mg/dL、(17.20±5.77)mg/dL、393(351,455)μmol/L](P<0.05),血肌酐[(816.14±396.24)μmol/L]、甲状旁腺激素[(423.30±146.17)ng/L]、铁蛋白[358(182,716)μg/L]与正常组[(863.98±303.52)μmol/L、(467.20±85.90)ng/L、357(289,675)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OR=10.974,95%CI:1.923~62.631,P=0.007)、C反应蛋白(OR=1.083、95%CI:1.027~1.283,P=0.003)、β2-微球蛋白(OR=1.077、95%CI:1.002~1.157,P=0.043)是ESRD患者发生HHcy的影响因素。结论 ESRD患者HHcy发生率高,有冠心病及血清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增高是其发生HHcy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病程,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mension, 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2018)、CBM(1995-2018)、中国知网(1958-2018)、万方数据库(1995-2018)、VIP(1989-2018)等数据库,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进行检索,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个RCT,28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房颤病程[MD=2.83,95%CI(2.48,3.19),P<0.05]、BMI[MD=0.84,95%CI(0.49,1.18),P<0.05]、左心房前后径[MD=2.63,95%CI(2.14,3.12),P<0.05]均大于未复发组;复发组LVEF低于未复发组[MD=-2.14,95%CI(-3.04,-1.25),P<0.05];患者术前是否患有冠心病[OR=0.75,95%CI(0.55,1.03),P>0.05]、糖尿病[OR=1.15,95%CI(0.86,1.53),P>0.05]、高血压病[OR=1.07,95%CI(0.75,1.54),P>0.05]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无关系。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房颤病程长、BMI数值大、左心房前后径长和LVEF低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而患者术前是否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无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综合分析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为有效防治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根据选择标准收集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运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定量分析计算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 I)。结果19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被选取,根据资料一致性检验,由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得出高血压的合并OR值为2.10,其95%可信区间为1.73-2.57。结论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影响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0 岁,因妇科子宫肌瘤入院治疗,入院后手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患者述近1 年来时有心悸、气短、乏力,既往体健无不适.查体: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Ⅲ~Ⅳ/6 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检查(图1):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异常Q 波(Ⅲ、avF、V1),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间歇性预激综合征(A 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