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12年5月行肠镜检查确诊的结肠息肉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息肉标本用行HE染色和病理形态学观察,按WHO诊断标准复查切片,观察息肉病理类型、腺瘤性息肉病理类型与不典型增生、息肉体积大小与癌变率的关系.结果:息肉病理类型腺瘤型息肉61例、炎性息肉29例,增生性息肉10例.其中恶变8例,全为腺瘤型,管状腺瘤1枚,绒毛状腺瘤5枚,混合型腺瘤2例;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1例,降结肠1例,升结肠1例;8例恶变患者年龄平均(56.45±19.56)岁、息肉直径(1.86±0.45)cm均大/高于92例未恶变患者的(44.67±22.67)岁、(1.20±0.36)cm(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恶变与其组织类型密切相关,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因此,内镜检查对镜下所见息肉应多处多块活检,并全瘤进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
吕诗濛  宋易华  罗春苑 《河北中医》2022,(7):1203-1206+1223
结直肠息肉是隆起于结直肠表面的肿物,其中与结直肠癌(CRC)发病密切相关的肿瘤型息肉又称为结直肠腺瘤(CRA)。窠囊理论始于宋代许叔微窠囊之说,朱丹溪进一步发展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与CRA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中医古典文献及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从“痰瘀窠囊”论治CRA的观点,以为CRA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在结直肠癌防治过程发挥作用的3个主要阶段包括癌前病变期、协同治疗期、临床康复期。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虚、毒、湿、热、瘀”是结直肠癌的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毒蕴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脾气亏虚是发病之本,癌毒内蕴是病机关键。癌前病变期的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脾气亏虚”,协同治疗期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瘀毒、脾气亏虚”,临床康复期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瘀毒”。针对结直肠癌3个主要阶段的病机及其证候特点,制定相应治则治法,构建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结直肠癌全程防治体系,对指导中医药在防治结直肠癌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内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6月肠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息肉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肠镜下活检标本经10%甲醛固定,以常规方式石蜡包埋切片,采取HE染色处理,根据需要部分病例作了特染,然后在光镜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90例患者病理检查诊断炎性息肉40例、增生性息内10例、腺瘤性息内32例及恶变8例,癌变发生率(8.89%);恶变患者年龄(55.78±15.34)岁、息肉直径(1.76±0.32)cm均大/高于未恶变者的(43.27±16.28)岁、(1.01±0.42)cm(P〈0.05)。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未发生恶变,32例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8例,绒毛状腺瘤癌变44.44%高与绒毛状管状腺瘤的20.00%及管状腺瘤的15.38%(P〈0.05)。广基、右半结肠、多发息肉癌变发生率高见表1—3(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恶变与其组织类型密切相关,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因此。因此,内镜检查对镜下所见息肉应多处多块活检,并全瘤进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本文参阅了近5年来有关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方面的相关文献,从中医病因病机、体质辨识、辨证论治、临床研究、药理研究等方面对结直肠腺瘤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结直肠腺瘤的主要病机为脾气亏虚,湿热痰瘀互结,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人群易感,临床主要证型为湿郁肠腑证、脾虚湿热证、痰湿瘀阻证、痰湿瘀毒证、肝郁脾虚证等。中医药在防治腺瘤复发和癌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何规范地运用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肿瘤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预防与筛查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以及早期治疗是预防结直肠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药亦是结直肠肿瘤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运用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控制和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前人认识和现代临床经验,认为脾肾两虚是决定结直肠腺瘤性息肉、肿瘤复发的最主要因素,贯穿于结直肠肿瘤的始终。基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病因病机,选择以健脾扶正为主、燥湿化瘀为辅的中医治疗方案,尤其是对于先天不足、素体虚弱及术后元气亏虚、正虚邪恋而导致病情迁延、易复发的息肉等病症,可以起到明显的疗效,甚至预防其癌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结直肠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76例结直肠息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客观指标和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结直肠息肉中医证型分布根据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湿热瘀阻证、脾虚湿滞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虚弱证;腺瘤性息肉以湿热瘀阻证为主,非腺瘤性息肉则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常见;血脂异常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相关,从中医证型与血脂变化来看,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以湿热瘀阻证为主,而甘油三酯(TG)的变化则可能以脾肾阳虚证常见。结论:结直肠息肉的中医分型中,湿热瘀阻证型与腺瘤性息肉病理最密切,而湿热瘀阻证与血脂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癌变进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与不同病理阶段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结直肠息肉确诊患者的住院病历1428份,制定相应信息表,建立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数据库,对结直肠息肉疾病进展中结直肠腺瘤病变和结直肠癌变与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胆囊疾病或胆囊切除史、结直肠息肉家族史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危险因素(P<0.05,r>1),胃炎病史、结直肠炎病史、结直肠息肉病史、心脑血管病家族史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P<0.05,r<1);中医证型对结直肠息肉腺瘤病变的影响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脾虚湿盛证、湿热蕴肠证、气滞血瘀证、脾胃虚弱证;对结直肠息肉癌变影响强度最大的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证。结论:结直肠息肉癌变进程与年龄、胆囊疾病史及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等多种影响因素具有相关性,且特定的中医证型与不同病理阶段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伏邪是指“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其潜藏在体内,发病隐匿,并且发病后缠绵难愈,其与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病证特点极为相似。本文基于“伏邪”从“湿热潜伏,裹邪而发”“痰瘀互结,引邪而发”“情志不畅,气郁而发”“癌毒久羁,正虚引发”等探讨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基于“伏邪”从“清热祛湿,通降肠腑”“化痰活血,解毒散结”“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健脾补肾,滋养正气”等方面探讨结直肠癌的防治。以期能为临床上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应用对减少结直肠腺瘤的发病、延缓其癌变进展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结直肠腺瘤的防治思路,有以下三个方面:从未病先防,防病于先;既病防变,治其未传;瘥后调摄,术后防复。未病时摄生养慎,改善体质为要点;已病时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扶正宜培本固元,脾肾并调;祛邪当化痰祛湿,化瘀解毒;腺瘤术后重视益气摄血,预防出血,健脾运脾,顾护胃气。阐述“治未病”理论在结直肠腺瘤防治中的作用,对于指导中医药防治本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健脾消痰法治疗脾虚痰阻证结直肠腺瘤患者,观察其对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结直肠腺瘤复发率、结肠腺瘤性息肉蛋白(APC)、β-连接素(β-catenin)、磷酸酶基因(PTEN)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脾虚痰阻证结直肠腺瘤患者采取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在内镜下切除后不另做治疗,观察组在内镜下切除后给予健脾消痰汤治疗,28天为1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在症状、体征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便血、腹痛、腹胀、头重肢困、食少纳差、黏液便、排便不爽、脉象方面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结直肠腺瘤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PC、PTEN在肠黏膜的表达有明显提高(P<0.05),β-catenin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脾消痰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减少结直肠腺瘤的复发,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前病变主要包括结直肠腺瘤与炎症性肠病。对结直肠癌前病变的中医理论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其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禀赋不足;基本病机为脾虚不健,湿浊瘀毒阻滞肠道;主要病理因素为癌毒、湿浊、瘀血;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益气健脾为要,解毒化湿祛瘀并举。结直肠癌前病变的类型不同则病理因素与治疗亦各有偏重。腺瘤多以癌毒兼夹瘀血为主,尤重祛瘀散积;炎症性肠病多以癌毒兼夹湿浊为主,尤重化湿泄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注射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肠道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8例行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予术后健康管理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开始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5.00%,对照组为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有效改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索结直肠息肉切除手术后的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2 月于郑州市第七 人民医院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 1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持续跟踪随访 1 年,以随访 1 年的复发与否划分为 复发组 35 例及无复发组 65 例,比较两组患者可能引起术后复发的临床资料(性别资料、年龄资料、肠息肉数目资料、肠 息肉直径资料、肠息肉生长位置资料及组织病理类型资料等),分析引起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与无复发组患者 的性别、年龄、肠息肉数目、肠息肉直径、组织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年龄≥ 60 岁、肠息肉数目≥ 3 枚、肠息肉直径≥ 2 cm 及组织病理类型腺瘤性均是肠息肉重 要的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开展结直肠息肉切除手术时对引起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作充分考虑, 并且术后结合患者的预后情况给予实施个性化随访方案,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5.
总结江一平对癌性疼痛病因病机的见解以及运用中药外敷癌瘤方治疗癌性疼痛的经验。江一平认为痰瘀互结、癌毒壅滞是癌痛的基本病机,癌毒壅滞为病机关键,“痰”“瘀”“毒”三者贯穿疾病始终,故治疗上以祛痰化瘀、解毒散癌为主要原则,祛瘀化痰为治疗根本,解毒散癌为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结直肠腺瘤己被公认为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癌前病变,相关资料显示90%以上的结直肠癌可由结肠腺瘤性息肉进展而来~([1-2])。近年来,对结直肠腺瘤的治疗主要采取电镜手术为主,但对内镜切除后的防治缺乏统一标准,相当部分患者息肉切除后因未加强预防及治疗,造成腺瘤的复发或结直肠癌变率上升。中医药在防治结直肠腺瘤复发与癌变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为挖掘中医在结直肠腺瘤方面的理论体系及防治优势,拓展结直肠腺瘤的治疗思路,为临床多途径防治结直肠腺瘤提供参考,笔者将该病的中医领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侵袭转移,因此控制其转移对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从病因病机出发,结合古典医籍、各家学说、临床与基础实验文献,提出结直肠癌转移的中医理论构想:正气亏虚(尤其是脾虚)是内在根本,癌毒内结(痰、瘀、毒、潜伏下来的致病因子)是必要条件,经络传注是主要途径,诱因则可成为导火索,最终造成癌毒在经络之间、脏腑之间、经络脏腑之间的传变。认为防治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当以健脾为主,结合各种祛邪手段(化痰、软坚、解毒、化瘀等),修复受损之络脉。  相似文献   

18.
吴娇  吴煜 《环球中医药》2024,(4):641-644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脾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痰瘀互结是其发病和进展的关键机制。风药不仅有“治风”之用,还具有“如风”之性,具有“升、散、透、窜、燥、动”等特点,其临床运用广泛,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可升脾胃清阳、醒脾燥湿,助健脾养胃药物使其补而不滞;可化痰浊瘀血,搜剔全身上下皮里膜外痰瘀之邪;可走窜透达,破伏至骨骼机窍的癌瘤毒邪;可引药入脑,直至肿瘤病所达抗肿瘤之效。本文就结直肠癌“虚—痰—瘀”的关键病机,探讨风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因痰致瘀,痰瘀互结”为贯穿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核心病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应不同时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痰瘀致病病程绵长,病因病机复杂,初起病情轻浅,日久逐渐入里入络而呈现痰瘀与湿、热、毒、虚相互胶结的状态。文章针对心血管疾病不同阶段痰瘀互结证病证结合的特征,根据“痰”“瘀”在不同阶段所呈现的交互状态,从“痰浊-痰结-痰瘀”凝练出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的演变过程,以期丰富痰瘀互结证的证候辨识体系与临床特征表达,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心血管疾病不同阶段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胃底腺息肉和结直肠息肉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经胃镜及病理确诊为胃底腺息肉,同期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两项检查间隔不超过半年)的100例患者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行胃肠镜检查且未发现胃底腺息肉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性别分布、年龄分布、高血脂人数、胃底腺息肉病变部位、数量、直径、结直肠息肉种类、数目、直径、病变部位。结果 病例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45岁胃底腺息肉患者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脂的胃底腺息肉患者更易患结直肠息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非胃底腺息肉患者,胃底腺息肉患者患结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更高,年龄≥45岁、高血脂是胃底腺息肉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