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膝关节软骨早期损伤诊断中MR T2-mapping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外伤性膝关节软骨早期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膝关节正常的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M R T2-mapping成像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弥散成像结合T2-mapping成像对不同程度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55例,按照软骨损伤程度分为A1组与A2组,选取无软骨损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间膝关节软骨的ADC值与T2值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试验组间伴发其他影像学征象间是否存在差异,试验组弥散结合T2-mapping成像与常规序列诊断软骨损伤诊断率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试验组膝关节软骨的ADC值与T2值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A2组膝关节狭窄、膝关节腔和/或髌上囊积液、半月板损伤及退变高于A1组,试验组A1磁共振弥散结合T2-mapping成像诊断率高于常规MRI扫描序列的诊断率,而试验组A2磁共振弥散结合T2-mapping成像诊断率与常规MRI扫描序列的诊断率相当.结论:弥散结合T2-mapping成像可以较早期发现膝关节软骨损伤,而较严重软骨损伤则与常规MRI扫描序列诊断率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定量T2-mapping评价半月板退变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85例OA患者患者(114个膝关节)行常规MR扫描、多回波自旋回波序列T2-mapping及膝站立位DR检查。对半月板损伤进行定性分级后,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半月板退变组,58例)和对照组(非半月板退变组,27例),分析两组关节软骨T2值的差异性,并验证半月板退变与软骨T2值的相关性。结果①病例组的软骨T2值(51.42±4.13)ms高于对照组(43.27±3.85)ms(P<0.05);②两组OA患者中内侧软骨单元的T2值均高于外侧软骨单元(P=0.009);③68.29%(84/123)的半月板损伤发生于内侧半月板的前角或后角;④半月板损伤级别与软骨T2值呈正相关(r=0.34);⑤病例组中30.08%(37/123)半月板退变处所对应的软骨单元T2值高于未发生退变处的软骨单元T2值。结论 T2-mapping评价半月板退变与OA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评价马拉松普通参与者膝关节软骨厚度及软骨T2值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13名参加马拉松赛的健康志愿者的13个膝关节在赛前及赛后行膝关节3.0T磁共振成像,年龄24 ~40岁,平均(32±6.3)岁,应用T2-mapping成像观察和测量股骨内外髁与胫骨平台负重区及非负重区软骨浅、深层的平均T2值,同时测量各区域软骨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磁共振常规序列成像示膝关节在赛前与赛后无明显变化.T2-mapping成像示关节软骨浅层T2值在赛前及赛后均高于深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赛后浅层软骨T2值低于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软骨同一区域比较,负重区软骨厚度赛后低于赛前.结论: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可以量化评估关节软骨内组织成分的变化,马拉松赛前及赛后关节软骨浅层T2值均高于深层,马拉松赛后负重区软骨厚度及浅层软骨T2值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3.0 T MR T2 mapping成像技术对膝关节早期软骨病损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3.0 T高场强MR成像仪分别对膝关节病变组(A组)和健康对照组(B组)各100例进行MR T2 mapping成像,将膝关节软骨分为11个区(股骨内侧中区、内侧后区、外侧中区和外侧后区,胫骨内侧前区、内侧中区、内侧后区、外侧前区、外侧中区和外侧后区、髌骨软骨面区),测量其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关节软骨T2平均值为(44.39±15.28) ms,B组关节软骨T2平均值为(31.70±8.33) ms,A组关节软骨T2值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2值与WORMS评分具有的相关性(r=0.405~0.847,P<0.01)。结论 MR T2 mapping成像可以有效反应早期关节软骨损伤T2值的变化,是评价膝关节软骨病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磁共振三维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three-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 cube,3D-FSE-Cube)、T2-Mapping与常规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膝关节外伤患者和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先后行膝关节MRI检查(T2-mapping、3D-FSE-Cube和常规序列)及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3例。记录三种MRI序列及关节镜下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分级。以关节镜为金标准,计算三种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磁共振序列评价膝关节软骨损伤总敏感度、特异度及Ⅰ、Ⅱ级损伤的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损伤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T2-mapping序列对膝关节软骨Ⅰ级损伤的敏感度显著高于3D-FSE-Cube(P0.0125),二者对软骨损伤总敏感度、特异度及Ⅱ级损伤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5);T2-mapping序列与3D-FSECube序列在评估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总敏感度及Ⅰ、Ⅱ级损伤敏感度均高于常规序列,而特异度均低于常规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结论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方面,T2-mapping和3D-FSE-Cube序列的敏感度较常规序列高,常规序列的特异度高于T2-mapping和3D-FSE-Cube序列。T2-mapping序列可以发现无明显形态学改变的膝关节软骨早期损伤,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羊膝关节软骨退变模型进行磁共振T2-mapping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检查,揭示羊关节软骨退变各阶段MRI表现的特点和规律、并行量化评估。材料与方法选择健康的羊25只,随机平均分5组。A组为对照组;B、C、D、E组为造模组。分别对各组膝关节进行软骨的常规MRI、T2-mapping、DTI扫描,在T2-mapping上测量T2值,在DTI上测量ADC值和FA值,并对各组的T2、ADC、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造模各组髌后软骨T2值较对照组T2值增加(P<0.001)且大体呈上升趋势;造模各组髌后软骨ADC值较对照组ADC值增加(P<0.001)且明显呈上升趋势,5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1);造模各组髌后软骨FA值较对照组髌后软骨FA值减少(P<0.001)。结论羊膝关节软骨早期病变时T2、ADC值随着实验周期的延长而升高,并随实验周期的延长ADC值均较T2值表现敏感,据此推断T2值、ADC值可评估羊膝关节软骨的损伤程度。FA值在羊膝关节软骨退变时降低,在各实验周期上没有发现FA变化的规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 T1ρ技术诊断早期骨性关节炎(OA)软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经临床和MRI确诊的OA患者75例及健康志愿者23名(对照组),进行常规MR及MR T1ρ成像。根据常规MRI表现,按Noyes分级将OA患者分为轻度OA组和重度OA组,比较不同OA组与对照组患者T1ρ值差异,分析年龄与T1ρ值的相关性。结果 膝关节T1ρ伪彩图对照组呈均一蓝色,轻度OA组呈斑片状绿色增高影,重度OA组色阶信号混杂。对照组、轻度OA组和重度OA组膝关节软骨平均T1ρ值为(39.18±2.05)ms、(44.00±3.33)ms和(47.57±3.57)m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1ρ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62,P<0.05)。结论 T1ρ成像可显示膝关节OA患者早期软骨损伤,有助于早期诊断O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2^*mapping技术诊断早期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MR成像显示关节软骨正常而关节镜诊断软骨退变的65个膝关节,先记录常规MR成像显示关节软骨正常的具体关节面和数量,再记录T2^*mapping诊断为软骨退变的具体关节面和数量并与关节镜结果对照。测量软骨内退变区域T2^*值以及正常区域T2^*值,统计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65个膝关节,关节镜诊断软骨退变113处,T2^*mapping诊断软骨退变72处,T2^*mapping诊断阳性率63.7%。软骨退变区域的T2^*均值为30±8.1ms,正常区域的T2^*均值为23±5.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5,P<0.05)。结论:T2^*mapping技术可明显提高MR术前诊断早期软骨退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磁共振T2-mapping成像评价长跑爱好者膝关节软骨厚度及软骨T2值的变化。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抽取80例长跑爱好者为研究对象,在其跑步前24小时、10公里跑步后立即及休息24小时后进行磁共振T2-mapping成像评价,分析膝关节软骨恢复情况。结果:从影像学可以看出,10公里跑步后的膝关节内外侧胫骨中央区域、内外侧股骨髁中央区域软骨厚度、软骨T2值明显薄于/低于跑步前24h、休息24h后(P<0.05),但跑步前24H和休息24H后的膝关节内侧胫骨中央区域、内外侧股骨髁中央区域软骨厚度、软骨T2值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软骨厚度及软骨T2值患者发生一定变化,但在休息24h后基本恢复原来水平,为避免膝关节损伤,患者可尝试2天及以上长跑运动一次,保证长跑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梯度回波和脂肪抑制成像在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87例患者经低场强MR不同序列检查,显示半月板、韧带、关节囊、关节软骨及关节面骨质等受损情况,用关节镜和/或手术结果做为金指标验证检查结果。结果:半月板损伤诊断准确率GRS100%IRS98.6%、T2WI94.5%、T1WI87.8%;韧带损伤IRS97.1%、T2WI94.3%、GRS93.7%、T1WI90.8%;MR可发现关节镜无法发现的骨损伤和少量关节积液。结论:低场强MRI常规序列加脂肪抑制和梯度回波序列对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撕裂及关节软骨和骨质损伤的显现率高,诊断准确可靠,是膝关节损伤最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软骨修补术是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有效手段,MR成像在关节软骨显示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膝关节软骨损伤及修补术后MR成像方法及表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膝关节损伤的磁共振(MR)表现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损伤63例患者采用0.35MR扫描机,常规应用SE、T1WI、T2WI、STEIR冠状位T1WI成像扫描。结果 42例半月板损伤,其中Ⅰ度20例、Ⅱ度13例、Ⅲ度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8例(撕裂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撕裂1例),内外侧副韧带各损伤1例,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骨质损伤15例,关节积液60例。结论 MR可以很好的显示关节损伤的各种表现,可作为膝关节损伤的重要或首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应用T2-mapping序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均通过MRI进行膝关节检查,采用常规MRI扫描、T2-mapping序列两种检查方式,以膝关节MRI表现作为依据,划分半月板为正常组(n=21)、变性组(n=33)、撕裂...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软骨MRI改变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实验性化脓性关节炎的自然病程进行MR、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发现关节软骨在发生显著形态改变之前两者的内在联系.方法 40个犬膝关节为研究对象,随机选4个犬膝关节为正常对照,36个犬膝关节内分别注入108/ml金葡菌悬液2 ml,于注入菌液3、7、10、14、19、21、24、27、31天时对患病关节行MR检查.检查设备为GE Elscint Prestige 2.0 T超导型MR机.每个关节均行矢状面和冠状面T1加权,T2加权,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STIR序列.观察分析正常犬的8个关节面和患病犬的36个关节面的软骨形态,测量关节软骨的信号及厚度.MR检查后即刻处死动物,取关节上半部制成病理大切片行HE和甲苯胺兰染色.结果注入菌液7天开始软骨信号明显升高(P<0.05).注入菌液19天开始软骨厚度较正常减小(P<0.05).注入菌液7~31天,可见滑膜血管翳向关节软骨生长,关节软骨内见多形核细胞浸润.结论化脓性关节炎早期关节软骨的MRI表现是单纯的信号改变,化脓性关节炎后期软骨形态开始发生变化.关节软骨在MRI上信号和形态的改变能反映组织病理的变化.另外,软骨下骨的炎性浸润提示关节软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对于膝关节关节损伤病变患者采用1.5T核磁共振进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损伤病变患者共计6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采用1.5T核磁共振进行影像检测,对照组患者采用膝X线平片及CT扫描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的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半月板以及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分别选择CT以及MRI方法完成疾病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04月收治的76例膝关节半月板以及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诊断方法;对照组(38例):选择CT方法完成疾病诊断;观察组(38例):选择MRI方法完成疾病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临床对所有患者完成关节镜检查后发现,38例患者表现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现象;在Ⅰ级检出率以及Ⅱ级检出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Ⅲ级检出率(100.00%)、总检出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关节镜检查后发现,38例患者表现出关节软骨损伤现象,在各期检出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总检出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板以及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接受临床诊断期间,同CT诊断方法比较,MRI诊断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检出率的提高,效果显著,最终对于膝关节半月板以及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早期确诊以及确切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正常膝关节软骨在低场MRI中的表现特点。方法:对正常志愿者和膝关节无病变而存在其他相邻部位异常的患者共42例,采用0.3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SE T1WI、FSE T2WI、FIR、水脂分离成像(FatSepG)4种扫描序列的膝关节矢状位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扫描图像进行肉眼观察及软骨厚度测量、分层计数统计,再对MR图像组织分辨力进行评估。结果:16岁以前关节软骨厚度随年龄逐渐变薄,16岁以后软骨厚度无明显变化。关节软骨分层显示在不同年龄组、不同序列表现不同。结论:正常膝关节软骨的厚度和分层在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低场MRI能较好显示正常膝关节软骨的形态结构,为临床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5T MRI 0级髌软骨T2值的区域差异及其与性别、年龄间的关系,以及MRI 0级软骨与退变软骨T2值的差异。 方法 对452例患者以1.5T MR系统行常规膝关节检查后,采用6回波SE序列扫描完成髌骨轴位T2-mapping成像。对髌软骨进行MRI分级,测量并比较髌软骨最厚层面内侧、外侧、全层和病变处的T2值。 结果 MRI 0级髌骨内、外侧软骨和全层软骨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髌软骨全层T2值与性别无相关性。>60岁者髌软骨T2值高于其他年龄组。当髌软骨退变时,Ⅰ~Ⅳ级T2-病变均明显高于T2-对照(P<0.001),T2-病变也明显高于MR 0级髌软骨的T2值(P<0.001)。Ⅰ~Ⅳ级髌软骨病变的T2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T2值随病变分级升高而增加。 结论 MRI 0级髌软骨全层T2值与性别无相关性,但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髌软骨退变时T2值随病变严重程度而明显增加。MR T2-mapping成像对诊断和监测骨关节早期病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背景:作者已对FS-3D-FISP序列诊断骨性关节炎做出研究评价,该序列对早期骨性关节炎的分级与病理有较好的一致性.目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早期骨性关节炎,运用MR观察软骨厚度及信号的改变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在造模后第4周左膝关节腔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术后第2周,1,2及3个月行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每次每组随机选3只实验兔;扫描使用FS-3D-FISP序列测量膝关节软骨厚度,T2-FSE双回波序列测量T2值治疗前后改变,并取膝关节标本行病理观察进行Mankin's评分,评价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与骨性关节炎组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MRI示关节软骨厚度接近正常,T2值减低,无关节腔积液.提示MR显示膝关节软骨厚度及信号的改变可用于评价骨性关节炎治疗前后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