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胆道系统与周围器官关系密切,上承肝脏,下接胰腺和十二指肠,这些脏器的疾病常受胆道系统的影响。胆道梗阻、结石和肿瘤常累及肝脏,壶腹部(包括胆胰汇合部)的结石和肿瘤引起梗阻性黄疸、胆源性胰腺炎。以往认为胆源性胰腺炎大多是胆囊小结石继发胆管结石所致,所以行胆囊切除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但笔者临床中发现大部分胆源性胰腺炎,切除含结石胆囊后仍复发,因此可能存在其他病因,而胆胰汇合部是其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胆源性胰腺炎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类型,始动因素是胆道疾病阻塞胆胰共同通道导致胆胰管同时梗阻,因此,胆胰肠结合部的解剖构型与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胆胰管汇合方式可分为无合流、正常合流和异常合流(PBM)。无合流(U型)不会引起胆源性胰腺炎。正常合流中,V型可因结石压迫胰管引起胰管开口进行性水肿导致胆源性胰腺炎;短Y型易同时阻塞胆胰管导致胆源性胰腺炎;长Y型若结石小未堵塞胰管开口,胰液能流入胆管缓冲了胰管压力而不易导致胆源性胰腺炎。异常合流中,C-P型若结石排出时阻塞胰管或P-C型若结石长径过长阻塞胰管均将导致胆源性胰腺炎。因此,应依据胆胰肠结合部不同的解剖学分型防治胆源性胰腺炎,对于V型和短Y型病人应及时治疗胆道结石。由于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和精准的影像学评估,胆胰肠结合部的解剖与胆源性胰腺炎发生及防治的关系仍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指由胆道系统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占我国胰腺炎总数的60%以上,包括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急性胆石性胰腺炎(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AGP),以及胆道蛔虫、乳头旁憩室、Oddi括约肌痉挛、乳头狭窄、十二指肠乳头炎、胆胰合流异常等急性非胆石性胆源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4.
胆囊切除是胆源性胰腺炎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胆系结石引起的胆源性胰腺炎,且病人身体条件允许时,均应行胆囊切除术。轻症胆源性胰腺炎应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胰腺炎的复发。反复发作的特发性胰腺炎中,相当一部分病人为隐匿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因不明时,可否行胆囊切除术,目前尚无定论,建议加强随访,争取明确有无胆囊结石,如仍不能明确病因,须与病人充分沟通后,再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1iary pancretitis,ABP)发病机制现比较公认的是各种胆道原因引起的胰管受阻,胰腺防御机制受到破坏,胰蛋白酶原被激活,导致胰腺及其临近组织炎症水肿出血坏死等改变,严重者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而危及病人生命。在国内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原因,胆管结石可以继发于胆囊结石,亦可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以往根据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常以外科手术治疗,达到去除病因的治疗目的。近年来随着内镜外科的发展,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已备受关注,显现出内镜外科治疗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6.
胆囊切除是胆源性胰腺炎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胆系结石引起的胆源性胰腺炎,且病人身体条件允许时,均应行胆囊切除术。轻症胆源性胰腺炎应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胰腺炎的复发。反复发作的特发性胰腺炎中,相当一部分病人为隐匿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因不明时,可否行胆囊切除术,目前尚无定论,建议加强随访,争取明确有无胆囊结石,如仍不能明确病因,须与病人充分沟通后,再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82例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82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时的胆道系统和胰腺病理改变。结果表明:重症胰腺炎病理改变占20.9%,住院期间死亡率3.7%。胆囊结石发现率为85.5%,其中多数性结石占71.1%,胆总管结石发现率为36.8%,胆管扩张占53.8%;胆囊管明显变粗,推测曾有过胆囊排石者占26.4%;68例术后造影发现有胆-胰汇合异常长型通道者占20.1%,胆管远段狭窄占9.3%。以上资料说明急性胰腺炎诱发因素与反复胆囊排石导致胆管结石梗阻和胆管狭窄有明显关系,也与胆胰汇合异常有关(三种因素共占64.4%)。作者认为若胆石性胰腺炎诊断明确,早期手术对愈后有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式。方法 对1999年9月~2004年9月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13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胆系疾病有:胆囊和胆总管下端多发结石、胆胰合流异常、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等;超声、CT等影像学对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有决定性帮助;外科干预以简单有效的早期胆道或胰腺引流为主。结论 胆道梗阻引起胰液排出障碍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和确定该病治疗原则的主要根据;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是胆囊切除和,或胆总管切开引流术、胰腺减压引流术。  相似文献   

9.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82例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82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时的胆道系统和胰腺病理改变,结果表明:重症胰腺炎病理改变占20.9%,住院期间死亡率3.7%,胆囊结石发现率为85.5%,其中多数性结石占71.1%,胆总管结石发现率为36.8%,胆管扩张占53.8%;胆囊管明显变粗,推测曾有过胆囊排石者占26.4%,68例术后造影发生有胆-胰汇合异常长型通道者趺20.1%,胆管远段狭窄占9.3%,以上资料说明急性胰腺炎诱发因素与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因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的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水肿、出血及坏死的炎症反应。其主要病因是胆管疾病、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是胆管疾病,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60%~70%,胆管疾病包括胆管炎、胆道蛔虫、胆道出血、胆总管囊肿、胰胆管汇合异常及Oddis括约肌功能紊乱等,其中胆管结石是诱发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胆石嵌顿在乳头壶腹部或在胆石迁移过程中造成乳头一括约肌水肿和痉挛,引起胆汁胰液排泌不畅,进而导致胰酶异常激活产生一系列的炎症,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1.
胆源性胰腺炎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类型,始动因素是胆道疾病阻塞胆胰共同通道导致胆胰管同时梗阻,因此,胆胰肠结合部的解剖构型与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胆胰管汇合方式可分为无合流、正常合流和异常合流(PBM)。无合流(U型)不会引起胆源性胰腺炎。正常合流中,V型可因结石压迫胰管引起胰管开口进行性水肿导致胆源性胰腺炎;短Y型易同时阻塞胆胰管导致胆源性胰腺炎;长Y型若结石小未堵塞胰管开口,胰液能流入胆管缓冲了胰管压力而不易导致胆源性胰腺炎。异常合流中,C-P型若结石排出时阻塞胰管或P-C型若结石长径过长阻塞胰管均将导致胆源性胰腺炎。因此,应依据胆胰肠结合部不同的解剖学分型防治胆源性胰腺炎,对于V型和短Y型病人应及时治疗胆道结石。由于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和精准的影像学评估,胆胰肠结合部的解剖与胆源性胰腺炎发生及防治的关系仍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当今微创技术迅速发展,传统的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技术在胆胰外科微创理念中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我院自1988年5月至2004年12月采用EST技术处理胆胰临床外科问题64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男276例,女368例,年龄12~74岁(平均44.6岁)。其中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366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123例,Oddi括约肌狭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6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脂肠乳头旁憩室22例,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与胆道镜联合应用18例,胃毕Ⅱ式术后胆总管结石15例。1.2方法采用Oly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顺行胆道造影胰管显影的临床意义与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顺行胆道造影的38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顺行造影胰管显影68例,纳入51例,其中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8例,胆囊结石14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19例,合并胰腺炎病史14例;造影发现胰管造影剂排泄延迟32例,造影剂排泄正常19例。经顺行胆道造影、胆道镜和(或)十二指肠镜等检查确定乳头旁憩室43例,胆胰合流异常35例,壶腹部隔膜缺失或功能缺陷7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5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原因不明2例。29例行内镜下胆胰分流术并置入一体式胰胆管引流管,未出现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胆漏等术后并发症,术后再次顺行胆道造影胰管未显影24例,胰管显影但造影剂排泄正常5例。随访1~3年,内镜治疗组复发胰腺炎1例、胆总管结石2例,非内镜治疗组复发胰腺炎6例、胆总管结石5例、胆囊结石4例,其中胰腺炎及胆囊结石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行胆道造影胰管显影提示存在胆胰汇合部疾病,此类患者采取内镜下胆胰分流术可以降低胰腺炎及胆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胆源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第一大病因。尽管当前已经形成了相对规范的诊疗指南,但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有一些棘手或容易忽视的问题值得临床医生重视。影像学上发现结石或胆泥的证据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至正常3倍或以上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诊断标准。当病因不明时,磁共振成像(MRI)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超声内镜甚至诊断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应该当作为补充性的诊断工具。胆总管梗阻或急性胆管炎是早期ERCP的指征,尚无证据表明早期预防性胰支架置入能否改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预后,对于无条件做ERCP或ERCP失败的病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可作为有效的替代方法。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炎或疑似胆源性感染的病人,需立即开始抗菌治疗。轻型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应在住院期间接受胆囊切除术,重型病人需待临床一般情况稳定后择期手术。即使已行胆囊切除术,仍然存在胰腺炎复发的风险。优化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建立完善的临床干预流程,降低复发率是未来临床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胰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87例经ERCP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治疗性ERCP在各种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性ERCP成功率94.1%,治疗病例中胆管结石最多,占65.6%,其次为恶性胆道梗阻,占12.2%.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占7.6%.胆道良性狭窄占5.0%,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占5.0%,胆道术后胆漏占1.4%,慢性胰腺炎占1.8%.包括高淀粉酶血症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7%,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治疗性ERCP对多种胆胰疾病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胰疾病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胆道与胰腺的解剖与功能互有联系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胆道因素占有很大比例。在国外以胆囊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特别是小结石的自然排石过程常是其发生和复发的直接原因 ,因而将此统称之为胆石性胰腺炎。在我国原发性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及胆道感染等因素也占重要比重 ,因而较之更为复杂 ,所以称胆源性胰腺炎较为合理。胆道结石的嵌顿、梗阻、排石过程和胆道蛔虫感染这些刺激对壶腹括约肌的损伤引起胰胆出口的痉挛、充血、水肿 ,都导致胆胰管排空不畅和压力升高 ,加上胆胰结合部的不同方式 ,易致胆汁向胰液的返流 ,致使部分病人发生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的反复急性发作 ,其中 ,胆胰管出口的排空不畅处于中心的地位 ,并易导致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内镜乳头切开引流常是有用的手段。如何认识、诊断和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是应该进行充分讨论和达到共识的。现谨约请有关专家就此进行评述。———编者  相似文献   

17.
胆石性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问题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胆道与胰腺的解剖与功能互有联系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胆道因素占有很大比例。在国外以胆囊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特别是小结石的自然排石过程常是其发生和复发的直接原因 ,因而将此统称之为胆石性胰腺炎。在我国原发性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及胆道感染等因素也占重要比重 ,因而较之更为复杂 ,所以称胆源性胰腺炎较为合理。胆道结石的嵌顿、梗阻、排石过程和胆道蛔虫感染这些刺激对壶腹括约肌的损伤引起胰胆出口的痉挛、充血、水肿 ,都导致胆胰管排空不畅和压力升高 ,加上胆胰结合部的不同方式 ,易致胆汁向胰液的返流 ,致使部分病人发生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的反复急性发作 ,其中 ,胆胰管出口的排空不畅处于中心的地位 ,并易导致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内镜乳头切开引流常是有用的手段。如何认识、诊断和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是应该进行充分讨论和达到共识的。现谨约请有关专家就此进行评述。———编者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有三大类: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和酒精性。临床上胆源性胰腺炎最常见。但是,合并胆囊结石的胰腺炎并非都由胆囊结石引起,任何导致胆胰管梗阻如胆道结石尤其微小结石、胆胰管解剖和功能异常甚至肿瘤等,均可成为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另外,急性胰腺炎有时为单一病因,有时可能为多种因素叠加。病因分析不当容易引起治疗选择不当。对合并胆囊结石的胰腺炎实施胆囊切除术虽有共识,但有约1/3的胰腺炎病人胆囊切除术后仍可能复发,所以术前应尽可能排除胆囊结石以外的病因以降低复发率。随着标准化诊断技术的进步,不少合并胆囊结石的胰腺炎病人可检出一些其他的胰腺炎相关病因,目前至少在复发性以及特发性胰腺炎中,强调附加诊断措施的重要性,以确定由此获得的额外信息是否有助于胆囊切除术对预防胰腺炎复发的有效性,避免胆囊切除成为因其他病因导致胰腺炎复发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9.
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91,自引:2,他引:89  
胆道与胰腺的解剖与功能互有联系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胆道因素占有很大比例。在国外以胆囊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特别是小结石的自然排石过程常是其发生和复发的直接原因 ,因而将此统称之为胆石性胰腺炎。在我国原发性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及胆道感染等因素也占重要比重 ,因而较之更为复杂 ,所以称胆源性胰腺炎较为合理。胆道结石的嵌顿、梗阻、排石过程和胆道蛔虫感染这些刺激对壶腹括约肌的损伤引起胰胆出口的痉挛、充血、水肿 ,都导致胆胰管排空不畅和压力升高 ,加上胆胰结合部的不同方式 ,易致胆汁向胰液的返流 ,致使部分病人发生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的反复急性发作 ,其中 ,胆胰管出口的排空不畅处于中心的地位 ,并易导致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内镜乳头切开引流常是有用的手段。如何认识、诊断和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是应该进行充分讨论和达到共识的。现谨约请有关专家就此进行评述。———编者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有三大类: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和酒精性。临床上胆源性胰腺炎最常见。但是,合并胆囊结石的胰腺炎并非都由胆囊结石引起,任何导致胆胰管梗阻如胆道结石尤其微小结石、胆胰管解剖和功能异常甚至肿瘤等,均可成为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另外,急性胰腺炎有时为单一病因,有时可能为多种因素叠加。病因分析不当容易引起治疗选择不当。对合并胆囊结石的胰腺炎实施胆囊切除术虽有共识,但有约1/3的胰腺炎病人胆囊切除术后仍可能复发,所以术前应尽可能排除胆囊结石以外的病因以降低复发率。随着标准化诊断技术的进步,不少合并胆囊结石的胰腺炎病人可检出一些其他的胰腺炎相关病因,目前至少在复发性以及特发性胰腺炎中,强调附加诊断措施的重要性,以确定由此获得的额外信息是否有助于胆囊切除术对预防胰腺炎复发的有效性,避免胆囊切除成为因其他病因导致胰腺炎复发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