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脊柱相关疾病又称为脊柱源性疾病,是指脊柱及周围软组织的病变或损伤,导致脊柱失稳或关节紊乱,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血管或神经功能障碍,最终使所支配脏器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等多个系统[1]. 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思想起源于《正体类要》、《跌损妙方》,后纳《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博采众长,兼修并蓄[2].其...  相似文献   

2.
纪军  夏勇 《中国针灸》2012,32(9):810-814
黄氏针灸流派以黄鸿舫、黄羡明为代表人物,是沪上针灸流派之一.本文介绍黄氏针灸流派代表人物的简略生平,阐述黄氏针灸流派的三大学术观点:①辨证求因,审因立法;②治重脾胃,以胃为先;③选穴精简,主次有方.总结了黄氏针灸流派的行针、运针、导气、补泻等针法特色,为进一步研究和传承黄氏针灸流派的学术思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针灸学术流派、学派、流派的概念进行辨析,认为学术流派为"学派"与"流派"的泛称.对针灸学术流派相关概念混淆、形成条件不统一、划分方法不统一、命名不统一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认为应把更多精力放于针灸学派的整理、规范其相关问题;而针灸流派由于其从形式到内容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划分不宜太过精细,对于相关问题的统一亦可不做严格要...  相似文献   

4.
学术流派与学派的形成都是针灸学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但针灸的学派与学术流派有明显不同,二者所关注的问题在针灸学体系的结构当中处于明显不同的位置,这就决定了学派与流派对于针灸学术发展有不同的影响。针灸学派主要关乎学科的理论与思想,处于学科体系的核心,涉及的问题非常关键、非常集中,数量较为稀少;针灸流派主要关乎技术的特色与优势,处于学科体系边缘的外部,涉及的问题十分发散,数量比较庞大。争鸣中的学派有利于促进主流针灸学体系的发展,繁荣中的流派则是对主流针灸学体系的补充和丰富。各个流派、学派的存在并非永恒,它们的代谢与进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针灸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平乐正骨即平乐郭氏正骨,是一个理论体系完整,学术内涵和诊疗经验丰富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是我国中医药学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盛传8代,历时220年。平乐郭氏正骨第6代传人郭维淮先生,将平乐正骨前人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归纳总结为"平乐正骨气血辨证理论"以及"三原则""四方法"。第7代传人郭艳锦、郭艳幸将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思想扩展为"六原则""六方法",并构建了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体系。本文就平乐郭氏正骨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凌云系明代著名针灸学家,乃归安凌氏医学流派之开山鼻祖.其主要生活在十五世纪下半叶,传世著作有《经学会宗》《针灸秘法全书》等.凌氏针术神灵,崇尚经典,学有根柢;重视实践,穴法精准,刺灸补泻,手法娴熟,奏效神奇;且重视医患沟通,注重针灸宜忌,深受病家仰赖.凌氏针灸世代赓传有序,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已蔚然成为归安凌氏医学流派,...  相似文献   

7.
总结首批11家针灸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议确立定性定量评价标准、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构建系统科学理论、挖掘流派内在规律,推行流派规范化管理、兼护流派个性化特征,开设针灸流派门诊、推广特色诊疗技术,以促进针灸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王永炎等学者针对中医整体学术研究现状所作出的评价为引,逐一展现针灸流派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勾勒出当代针灸学术领域内流派研究的总体趋势与存在状态.通过铺陈近年来各家研究针灸流派的观点,深入浅出、抽丝剥茧,以解析特色疗法、学派与流派三者的关系,说明学派与流派的异同及各自的特点,提出多年来横亘于针灸流派研究者们面前的不是学派与流派的是是非非,而是商榷出适合针灸流派研究与发展的评价标准与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针灸医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通过众多医家反复从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研究,我国针灸医学在研究深度及广度上都有长足进展。医家们以某种独特的理论为中心,运用独特的方法、技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因而形成了众多的学说和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的针灸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宾谟  聂斌  唐植纲 《中医药信息》2005,22(4):43-44,i001
阐述了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系列针灸治疗或者以针灸为主配合其他疗法,认为尽管近年来其针灸方法与手段不断涌现,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拓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岭南灸法是岭南医家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地域特色灸法。本文追溯了岭南灸法的起源、代表性医家及著作,梳理岭南灸法的学术源流,对岭南地区热证辨证用灸、发展隔物灸和重视艾灸醒神等学术特色进行归纳,为更好地继承、发展岭南灸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肘后备急方》关于针灸疗法的记载十分丰富,所介绍的许多针灸诊疗技术至今仍具科学价值。本文试从取穴简便,方法多样、治病广泛,善救急症、重视灸法,辨证施灸、首创隔物灸、灸药并用4个方面总结和概括《肘后备急方》的针灸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百症赋》辨证精良,取穴精简,是一篇相对全面、系统介绍针灸治病取穴经验的歌赋。,作者从黎民百疾,应针取效;微针之妙,责少而精;辨证选穴,取配有道;究其病源,攻其穴道四个方面总结和概括了《百症赋》的针灸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按就近原则,用纯中医急救中风患者。方法:针刺及中医药并用。结果:患者症状消失,奇迹般康复。结论: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在临床治疗中风病,尤其是后遗症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中医药完全可以在某些方面发挥急救效能。基层急需高层次医疗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5.
针灸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在穴位局部被感知并转化传递到病变部位发挥效应的过程是复杂的.直至目前针灸的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新方式,前期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控外泌体的释放,外泌体与针效之间关系密切,发现外泌体可能在针刺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针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外泌体具有分布广、来源广、运载物质...  相似文献   

16.
张曼    杜元灏   《陕西中医》2022,(10):1449-1451
总结杜元灏教授对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及诊疗规律的认识。杜元灏教授提出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应包括经典理论体系和现代理论体系; 经典理论体系分为三大体系:经典经络系统、经典非经络理论体系和经典中医理论系统; 现代理论体系分为两大体系:神经系(线性联系)和非神经系(非线性联系)。将针灸临床诊疗病症分为躯体病和内脏病,分别以经典经络系统及多维度辨证作为主要指导原则,可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诊疗特点和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59—2014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4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4年)、PUBMED(1966—2014年)中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文献,分析总结常用的针灸干预措施、辨证特点、选穴刺法、针灸频次、疗程、疗效、随访及安全性。结果纳入19篇文献中,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以辨病为主,并可结合辨证(症)配穴,常取皮损部位、血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风池等穴位;以综合疗法为主,其中,皮损局部梅花针叩刺至少量出血,再配合灸法最为常用;治疗频次多为隔日1次,总疗程多在4~8周。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近期疗效较好,可缓解相关症状,且可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论中医传统思维方法是培养针灸人才的根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  马惠芳  王娜 《中医教育》2005,24(4):27-30
目前中医针灸的教育存在着轻视经典的现象,缺少经典的支持则难以掌握中医独特的思维方法,而中医的灵魂"辨证论治"也就难以真正的实现.因此,针对现在中医教育的不足,提出培养中医针灸人才首先应掌握中医传统的思维方法,其途径是熟读经典、培养中医文化素质、重视临床、加强临床操作技能训练等.只有真正掌握中医思维方法,才能继承中医的精髓,发挥中医针灸的优势,为世界医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针灸英译应重视文化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JY  Wu JY  Liu XX 《中国针灸》2010,30(11):949-951
[摘 要] 论述针灸英译存在一些文化传递信息丢失的不足之处,本文试举例说明部分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翻译中应予重视并尽量避免,同时指出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