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崇泉教授论治老年高血压病的经验摭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崇泉教授认为老年高血压病病机以本虚标实、阴虚阳亢、夹风火痰瘀为要点,根据病证结合原则,按老年高血压病病程不同阶段病机变化出现的阴阳偏盛偏衰、虚实夹杂不同证候,大致归纳成肝火亢盛、阴虚阳亢、肝阳化风、痰湿肝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等六种常见证型,结合兼挟的各种慢性病证,进行辨证论治,随症加减,临床辨治各种疑难病例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凃晋文教授认为禀赋不足,阴阳俱损,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与痰浊头痛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肾精亏损,肾阴虚则水不涵木,肝失濡养,肝阳化风,肾阳虚,则火不暖土,脾为后天之本,脾失健运,脾虚湿停,痰湿内生,气机不畅,痰蒙清窍而致头痛。治疗上以强调辨证论治,随症处方,灵活加减,治疗过程中以化痰为主,或活血,或解表,或清热,或补虚。  相似文献   

3.
张崇泉教授认为老年高血压病病机以本虚标实、阴虚阳亢、夹风火痰瘀为要点。根据病证结合原则,按老年高血压病病程不同阶段病机变化出现的阴阳偏盛偏衰、虚实夹杂不同证候,大致归纳成肝火亢盛、阴虚阳亢、肝阳化风、痰湿肝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等六种常见证型,结合兼挟的各种慢性病证。进行辨证论治,随症加减,临床辫治各种疑难病例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从痰瘀学说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灿立  张龙江 《新中医》2007,39(11):5-6
从痰瘀学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证论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系饮食失调,或感受湿热疫毒,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病位在肝,与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而最终形成痰瘀互结,闭阻肝脏脉络。治疗应以活血化痰为根本大法,或以治痰为主,或以治瘀为主,或痰瘀同治,又或从脾论治,或从肝论治,或肝脾肾同调。  相似文献   

5.
小儿久病病情虚实夹杂,其病因多为失治误治病邪久留或久病正虚难以驱邪外出,以致出现正虚邪恋或正虚邪实的虚实夹杂症。小儿“脾常不足”、“肺气常虚”,当病情反复、缠绵、经久不愈时,更易损伤肺脾,脾失健运,水湿内生,湿聚为痰,肺失宣肃,水津不布,聚而成痰,痰湿阻滞,气机不畅;气虚运行无力,气行停滞;气滞血瘀,痰瘀胶结,故常常虚、痰、瘀症并见。笔者在临床辨治久病患儿时,结合“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多痰”…等理论,从虚、痰、瘀综合论治获得比较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魏勇军 《中医杂志》2012,53(5):379-381
1病因病机 高老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中风病“多痰瘀,当以涤痰通络为先”、“痰瘀同治贯穿其治疗始终”.笔者有幸拜师随诊,受益匪浅,现将临证体会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高老师对中风病研究多年,遵从历代医家关于中风从痰瘀论治的思想,结合现代的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等变化,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主要责于患者素不养慎,失于调摄;或年老体衰,肝肾两虚,阴阳失调,或形盛气衰,中气亏虚,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不合理,养尊处优,嗜食肥甘厚味,醇酒炙煿,损伤脾胃,聚湿生痰,郁久化热,或肝火内炽,炼液成痰,痰热内结,阻滞气机,痰瘀互结,痹阻脑络,或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忧思郁怒,过度烦劳,五志化火,暗耗真阴,致阴亏于内,肝阳暴亢,阳亢风动,内风旋起,风火相煽,气血逆乱,挟痰挟火,真冲犯脑,脑络痹阻或络破血溢而致.  相似文献   

7.
张康  张倩  李侍显 《江苏中医药》2020,52(10):42-45
高血压病中医学称为眩晕,高血压病眩晕发生以脏腑精血不足和功能失司为本,肝阳盛则生风、脾胃虚则生痰、肾精不足则清窍失养,其病邪以风阳为主,风阳上犯或风阳兼夹痰瘀上扰为高血压病眩晕发作之实,加之患者情志失和、神思郁结导致高血压病眩晕反复,是为“盛在肝阳,虚在脾肾,郁在情志”。在形神一体观的指导下这三方面原因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治疗上三者需兼顾,即“三位一体”治疗法。肝阳亢盛治以息肝风、平肝阳、养肝阴,脾胃亏虚需健运脾胃、补养气血、化痰祛瘀,情志不遂当疏肝理气、安神助眠。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脾失健运、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机。"痰浊-痰瘀-痰结"在动脉粥样硬化(AS)病机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AS形成的中医病机及演变特点。基于古今文献梳理,根据AS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痰"与"瘀"不同阶段呈现的交互状态,诠释在现代知识医学背景下AS的"痰浊-痰瘀-痰结"理论内核,为中医药防治AS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感受六淫之气、环境毒邪是其外因,肺脾肾亏虚为内因,痰湿瘀血为基本病理产物,痰瘀痹阻于肺是其发病的关键。从病因病机、治法等对从痰瘀痹阻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苗香圃治疗脑梗塞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肾虚皿瘀痰阻是基本病机脑梗塞属中医“中风”范畴,大多发生于中老年。苗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痰阻。其形成有两条途径,一则年事增高或他病及肾,肾渐亏虚,肾气虚运血无力形成血瘀;肾阴亏损,阴血不足,脉道涩滞也可致瘀。肾虚气化失职,可致痰阻。津血同源,痰瘀可同病。因此,肾虚血瘀痰阻相关并存。二则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或阴虚阳亢,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阻塞脑络,损伤  相似文献   

11.
介绍卜献春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经验.卜教授认为本病多因肝血亏虚,筋脉失养,而致虚风内动,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司,痰湿内生,痰瘀互结,壅塞脉道所致,核心病机为"络虚,,"络瘀",主要从肝论治,兼活血化瘀等治法.其临证辨证论治,阴虚血瘀证予养血通络汤加减滋阴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5):430-433
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湿、浊阻范畴,对从痰浊论治高脂血症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从病因病机、脏腑辨证两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本病病位以脾、肝、肾三脏为主,病机为脾失健运,脂浊停留;肝失疏泄,津留为痰;肾失气化,水凝为痰。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宜从脾、肝、肾三脏论治,注重脏腑相关的整体化治疗,化痰泄浊,促进血脂转运及排泄。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历代医家据其症状进行三消辨证。笔者在前人辨证的基础上 ,遵循中医理论 ,结合现代医学 ,对之进行系统的宏观辨证和微观检测 ,研究了其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治则方药。认为应该重视从痰瘀论治糖尿病。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糖尿病的病因多由长期嗜食膏粱厚味 ,醇酒炙 ,损伤脾胃 ,以致脾失健运而湿浊中阻 ,聚湿生痰 ,痰郁化热化火。消渴本为阴虚之证 ,阴虚阳亢 ,肝火挟痰横窜经络。痰浊滞络 ,气机不畅 ,使血脉瘀滞。津血同源 ,血瘀之后 ,津液运行不畅而生痰 ,痰病系血 ,血病系痰 ,痰瘀互结 ,络脉不畅 ,伤气耗阴 ,气阴…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机为正气不足,肝脾肾亏虚。其病因为受风、寒、湿、热等邪侵袭,内外合邪,气血不畅,痰浊瘀血闭阻经络、筋脉、骨节所致。痰瘀是病理因素,虚邪是痰瘀形成的病理基础。从虚、邪、痰、瘀4个方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83-785
肖军教授认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基本病机为正伤肺虚、肺失宣肃,致使痰浊、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凝聚胶结于气道。基于"肺脾相关"理论,肖老师提出脾失健运、气血虚损是导致肺癌正气耗伤及痰浊、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形成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前提,是联系肺癌痰瘀阻络证→阴虚毒热证→肺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病机发展过程的中心环节。治疗方面,肖老师以健运脾气为主,并灵活运用化痰、活血、解毒、滋阴、清热、散结等药物,攻补结合,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郁仁存教授认为老年前列腺癌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脾肾亏虚,并且按照痰、瘀、毒偏甚将前列腺癌大致分为脾肾亏虚、痰湿蕴结型,脾肾亏虚、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癌毒内蕴三大基本类型,治疗上在健脾补肝肾的基础上,根据痰、瘀、毒的属性随证加减加用化痰、消瘀和解毒类药,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7.
肥胖性高血压多从痰论治。络病病变与高血压血管重塑发病机制相关。杨传华教授在基于络病理论的基础上,认为肥胖性高血压的病因为痰湿体质,多食少动;基本病机为肝肾阴虚,脾失健运,痰阻络痹;治疗上以平肝补肾运脾、活血化痰通络为基本原则,分别从痰热、寒痰、痰湿、痰瘀论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急性期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多见痰火、血瘀之象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属中医“中风”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之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脏腑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恣食饮酒,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肝阳暴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痰从横窜,血溢脑脉之外而成。临床所见,脑出血患者多素体肝阳偏亢,急躁易怒;或喜食肥甘厚腻之品,形体偏盛;或长期酗酒,痰湿内生,而形成阴虚阳亢或痰湿内盛体质。在此基础上,诸多诱因导致脑血管破裂,血溢脉外。而血溢于脑脉之外即成离经之血,即中医所称的瘀血。所以,可以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是痰与火,病理产物即是瘀血…  相似文献   

19.
从痰瘀论治高血压病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痰湿是人体津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瘀血乃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两者作为病理因素又可作用于机体而成为致病因素。痰浊和瘀血均可导致气血升降出人异常。而气滞又可致痰湿内阻或血行不畅,故在病理上痰瘀每多相关。笔者认为,痰瘀互结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痰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20.
符为民临证治疗高脂血症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脂血症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验方、食疗方、养生调摄六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本病症属脾虚痰湿、瘀血证.分内外二因,病机为脾失健运、清浊不分,病理产物为痰浊瘀血,治疗上不仅重视辨证,还讲究痰瘀同治,辅以理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