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杜倩  王浜  吴晶晶 《陕西中医》2021,(4):430-433
目的:观察活血消癥方加减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及其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n=60)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将入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n=30)行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活血消癥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血清激素及炎性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包块、腹痛、阴道出血消失时间及血清β-HCG 恢复正常值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β-HCG、孕酮、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且经治疗,观察组CRP及IL-6水平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活血消癥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抑制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活血消癥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复方米非司酮片,3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服用活血消癥方,每天1剂,分2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7d后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统计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CA125)、孕酮(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VEGF、CA125、P、 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消癥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及改善患者孕激素水平及输卵管功能。  相似文献   

3.
杜鹃  王利平 《新中医》2022,54(7):132-135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消癥方辅助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行气活血消癥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清β-HCG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β-HCG转阴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及子宫包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β-HCG、孕酮、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β-HCG、孕酮、IL-6、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气活血消癥方辅助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症状改善,降低激素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化癥消胚汤辅助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癥消胚汤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8.24%,2例患者血β-HCG值增高,2例患者出现妊娠破裂手术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0.00%,8例患者血β-HCG值增高,5例患者出现妊娠破裂手术治疗。两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β-HCG恢复正常、异位包块消失、月经恢复和治愈时间均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CA、HAMA、HAMD和NRS评分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9.41%、35.0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中药化癥消胚汤辅助治疗异位妊娠,可加快治愈时间,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负面情绪,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消癥方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给予肌注甲氨蝶呤和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自拟活血消癥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血清β-HCG和P水平、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大小变化;记录2组患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盆腔积液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出血消失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终止异位妊娠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2组患者早孕反应、下腹隐痛、阴道出血、血色深褐、腹部包块、腹部压痛等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β-HCG、P水平降低、盆腔包块较治疗前减小(P<0.05)、观察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β-HCG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包块消失、盆腔积液消失、腹痛消失、阴道出血消失、月经复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异位妊娠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片内服联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活血消癥汤、桂枝茯苓丸治疗,连续用药5 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出血、腹痛、肛门坠胀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对患者的血清β-HCG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β-HCG降至正常的恢复时间;对患者的盆腔行B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盆腔包块的消失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出血、腹痛、肛门坠胀等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有效率为8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HCG降至正常的恢复时间、盆腔包块的消失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3%,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癥汤、桂枝茯苓丸联合西药治疗异位妊娠,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恢复患者的血清β-HCG,利于患者盆腔包块的消失,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对患者β-HCG、CK、P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β-HCG、CK、P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包块大小、VEGF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完全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38% VS 41.67%,P0.05),而不通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5% VS 33.33%,P0.05);(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 VS 70.83%,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能明显降低患者β-HCG、CK、P水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杀胚消癥汤,观察比较两组异位妊娠患者盆腔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血β-HCG转阴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盆腔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血β-HCG转阴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优于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方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应用于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方法 该研究进行前瞻性研究的方式,总计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女性136例,将其作为干预对象。收集患者的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编号方法,均分入两组各有68例。对照组予以复方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复方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及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治疗前及治疗4周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测定血清β-HCG、雌二醇(E2)、孕酮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29%(58/68)]低于观察组[95.59%(6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及血清β-HCG转阴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4周血清β-HCG、E2和孕酮水平均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异位妊娠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血清β-HCG、月经复常时间以及盆腔包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EP治疗中应用活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冯广月  周荣生 《陕西中医》2020,(12):1727-1730
目的:探究活血消癥杀胚方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消癥杀胚方治疗,比较患者治愈率、中医症状积分、包块消失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不良反应情况、患者对本次治疗满意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停经、早孕反应、少腹隐痛、阴道出血、舌红苔薄、脉弦滑等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33%,低于对照组23.33%。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7.0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67%。对照组治愈率为96.67%,观察组为100.00%。结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应用活血消癥杀胚方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2.
凌丹凤  马丽然 《陕西中医》2021,(12):1717-1720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除湿法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激素替代治疗,观察组采取补肾活血除湿法治疗,治疗6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妊娠率、不良反应及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SH水平降低,E2水平升高,且观察组FSH、E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除湿法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不孕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妊娠率,还可调节性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王思允  汪亚琼  陈晓颖 《陕西中医》2022,(10):1369-1372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安胎方治疗妊娠早期绒毛膜下血肿(SCH)疗效及对患者蛋白s(Ps)、蛋白c(Pc)、D-二聚体(D-D)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SCH孕妇分为中药组(n=37)、西药组(n=41)、中西药结合组(n=42),中药组予补肾活血安胎方治疗,西药组予地屈孕酮治疗,中西药结合组予补肾活血安胎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三组血浆Ps、Pc、凝血因子Ⅷ、NK细胞、D-D及血清催乳素(PRL)、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水平。比较三组孕妇妊娠结局和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西药结合组在治疗后血浆凝血因子Ⅷ、NK细胞、D-D水平显著低于西药组、中药组,Ps、Pc活性显著高于西药组、中药组(均P<0.05); E2、P水平高于西药组、中药组,β-HCG、PRL水平显著低于西药组、中药组(均P<0.05); 中西药结合组总不良妊娠结局率、总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西药组、中药组(均P<0.05)。结论:补肾活血安胎方可改善SCH患者Ps、Pc、D-D及血清孕激素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产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吴金兰  马岚  张丽 《陕西中医》2021,(9):1193-1196
目的:研究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分为联合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联合组给予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及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血流(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炎症因子[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2(IL-2)、IL-4]和血清β-HCG、P、E2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估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SV、EDV水平和血清IL-4、β-HCG、P、E2水平高于对照组,RI、INF-γ、IL-2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及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可调节炎症因子、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明显改善血清β-HCG、P、E2水平及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郭文慧  原景  张炜 《陕西中医》2021,(6):721-723,73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COPD稳定期气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羧甲司坦片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粉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化痰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CAT)、肺功能、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mMRC评分、CAT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SaO2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COPD稳定期气虚痰瘀证患者疗效较好,可增强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玥    陈思  张蕾  钟伟萍  佘婧瑶  卢燕  王佩娟  王静 《陕西中医》2023,(5):556-561
目的:以透明带3多肽(pZP3)诱导的免疫性卵巢早衰(POF)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探讨免疫性卵巢早衰可能的发生机制及补肾活血汤的潜在治疗途径。方法:将40只雌性B6AF1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佳乐组及补肾活血汤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第1天、第14天两次予pZP3联合弗氏佐剂皮下注射造模,空白组同期予0.9%氯化钠溶液皮下注射;建模成功后空白组、模型组、补佳乐组及补肾活血汤组分别予以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戊酸雌二醇及补肾活血汤灌胃,每天2次。灌胃28 d后处死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组织病理变化及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呈现出典型的低雌激素高促性腺激素表型(P<0.01);经补佳乐及补肾活血汤灌胃治疗后,小鼠血清E2、AMH水平上升,FSH水平下降(P<0.05或P&l...  相似文献   

17.
唐万云  曾玉英  汪秀玲  陈阳正 《陕西中医》2020,(11):1576-1579,1583
目的: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使用益气活血方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观察组服用西药加益气活血方,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肺活量(FVC)、FEV1/FVC及血气指标,记录治疗前后血清及痰诱导液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治疗前后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CAT)和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气指标改善较好(P<0.05); 两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诱导痰上清液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CAT量表、mMR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较好,可通过改善血气指标、肺部功能及痰液中炎症因子,进而改善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岳  万凌屹  丁彩飞 《新中医》2022,54(2):121-125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方与促排卵药物联合使用对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雌二醇激素(E2)、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抗缪勒氏激素(AMH)以及排卵率、受孕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各39例。对照组予克罗米芬并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注射HCG 5 000~10 000 U;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评价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E2、AMH水平并测量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随访并统计入选病例最终的排卵率、受孕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E2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注射HCG当天血清E2均高于注射前,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联合用药组(9.37±3.04)mm,对照组(6.60±2....  相似文献   

19.
顾雨婷  梁程程  沈聪  高晓晴 《陕西中医》2022,(10):1376-1379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患者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受试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知柏地黄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卵巢形态、抗缪勒管激素(AMH)、性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辅助T细胞1(Th1)、辅助T细胞2(Th2)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均下降,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1.1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基础窦卵泡数、卵泡数增多,平均卵巢体积增大,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动脉血舒张期及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均增加,观察组各指标总体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MH、E2升高,FSH、LH降低(均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AMH、E2水平较高,FSH、LH水平较低(均P<0.05)。治疗后,Th1较前下降,Th2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h1下降,Th2上升(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妊娠率、月经恢复率均较高,流产率较低(均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AMH及性激素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