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爔文  黄红  郭筱芳  宋文英 《陕西中医》2022,(11):1540-1543
目的:探讨四物消风饮加味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特应性皮炎(AD)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四物消风饮加味内服。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AD皮损评分指数(SCORAD)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皮肤屏障功能、临床疗效、外周血Th1和Th2细胞水平、血清干扰素(IFN)-γ与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SCORAD、VAS评分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治疗后,两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明显升高,TEWL显著减少,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更明显(P<0.01);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Th1、Th1/Th2、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Th2、IL-4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四物消风饮加味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AD血虚风燥证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皮肤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扶正消癌汤合四君子汤联合卡培他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治疗)和联合组(给予扶正消癌汤合四君子汤+卡培他滨治疗),每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疗效、Th1、Th2、Th1/Th2水平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评分和总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主症、次症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h1、Th1/Th2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Th1、Th1/Th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Th2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Th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A242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CEA、CA24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扶正消癌汤合四君子汤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消银颗粒和开玄补肾方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消银颗粒组、开玄补肾方组和甲氨蝶呤组。实验期间每天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变化,对小鼠背部皮肤进行拍照,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造模后第7 d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表皮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表皮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根据模型组小鼠红斑、鳞屑、浸润评分及其肉眼观察,模型组小鼠皮损与银屑病样皮损类似,造模成功;在2~7 d时,开玄补肾组、消银颗粒组、甲氨蝶呤组各项PASI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小鼠,在4~6 d时,PASI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消银颗粒组小鼠鳞屑评分与开玄补肾方组相比下降更明显(P 0. 05或P 0. 01),而开玄补肾方组小鼠皮损红斑评分与消银颗粒组小鼠相比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E和PCNA染色显示,消银颗粒组、开玄补肾方组和甲氨蝶呤组小鼠表皮厚度显著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得到抑制,表皮着色细胞层数减少(P 0. 01),其中开玄补肾方组小鼠表皮厚度、表皮着色细胞层数与消银颗粒组相比减少趋势更加明显。结论消银颗粒和开玄补肾方可以减少小鼠银屑病样皮损、降低表皮厚度并抑制表皮细胞过度增殖,但开玄补肾方对于皮损浸润肥厚的血瘀型斑块状银屑病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而消银颗粒对于鳞屑较多的风燥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顾雨婷  梁程程  沈聪  高晓晴 《陕西中医》2022,(10):1376-1379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患者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受试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知柏地黄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卵巢形态、抗缪勒管激素(AMH)、性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辅助T细胞1(Th1)、辅助T细胞2(Th2)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均下降,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1.1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基础窦卵泡数、卵泡数增多,平均卵巢体积增大,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动脉血舒张期及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均增加,观察组各指标总体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MH、E2升高,FSH、LH降低(均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AMH、E2水平较高,FSH、LH水平较低(均P<0.05)。治疗后,Th1较前下降,Th2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h1下降,Th2上升(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妊娠率、月经恢复率均较高,流产率较低(均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AMH及性激素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清肠解毒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以及对患者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加清肠解毒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湿热内蕴证中医症状评分,肠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和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和IFN-γ/IL-4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热内蕴证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肠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和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IL-4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解毒汤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可调节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6.
王海亮  刘庆楠  唐鹏  景瑛 《中医杂志》2018,(11):960-962,972
目的观察散瘀消银汤综合疗法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中药药浴配合NB-UVB照射、卡泊三醇软膏外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散瘀消银汤口服,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银屑病皮损面积、评定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6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42例/4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34例/45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治疗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P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PASI评分均低于治疗2个疗程后(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个别出现红斑、瘙痒症状,减少NB-UVB照射剂量后逐渐缓解。结论散瘀消银汤综合疗法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马友谊 《新中医》2015,47(9):99-101
目的:观察凉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口服消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凉血消银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数(DLQI)、血热证评分。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6月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PASI、VA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点(P<0.05)。观察组治疗8周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一时点(P<0.05)。治疗后,2组DLQI及血热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LQI及血热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凉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苦参汤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消银颗粒,口服,3. 5 g/次,3次/d;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3片/次,3次/d;每次药浴结束后于皮损部位外擦甘油。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加味苦参汤药浴(30 min/次,1次/d),对照组给予臭氧水疗(30 min/次,1次/d)。2组患者于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比较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并于治疗第2周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2组PAS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 01);治疗第1周,治疗组PASI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第2周,治疗组PASI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 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苦参汤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郭建辉  郭雯  邢雅娟  朱丽  杨晓春  王芳  李梦丽 《陕西中医》2022,(11):1544-1546,1550
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加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比较两组中医症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内皮素(ET)、Th1、Th2、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CD4+/CD8+)、炎症因子(IL-2、IL-4、IFN-γ)、凝血-纤溶系统指标(PAI-1、蛋白C、AT-Ⅲ)水平。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皮损暗红、皮损肥厚、面色黯黑、口唇青紫、舌质紫黯、脉涩或细缓等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h1、Th2、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善中医症候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吕建敏  刘广宇  赵海河  林文涛 《陕西中医》2022,(11):1613-1616,1620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平衡的影响,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联合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活动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Th17、Treg细胞、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及其磷酸化翼状头转录因子P3(p-Foxp3)表达水平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RA病情评价量表(DAS28)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明显较低,临床疗效明显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Treg、Foxp3、p-Foxp3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Th17/Treg、Th17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更好地改善其临床体征及症状,通过对Th17细胞和Treg细胞含量进行调节,改善免疫功能,并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鹏  符磊  陈浪  李梅娇  林少妃 《陕西中医》2021,(12):1709-1712
目的:探讨加味清营汤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清营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CD4+、CD3+、CD4+/CD8+、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CSF、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D4+、CD3+、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2周、第4周时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高于对照组的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清营汤联合西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可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血管新生,改善患者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消银方联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维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近期疗效及对远期病情稳定的作用。 方法: 将90例寻常型银屑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适量外用,2次/d,疗程4周或至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为0分时停止使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d,疗程16周。观察组外用药物治疗同对照组,内服药物采用消银方,1剂/d。疗程1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16周末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并计算PASI-50;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16周末进行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记录16周内复发情况,并计算复发时间。 结果: 治疗后4周,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为8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SI75两组平均为68.89%。治疗后16周,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2%,观察组为82.2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ASI75分别为40.0%和5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两组PASI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6周,两组PASI评分较治疗后4周上升,但观察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4,16周观察组瘙痒VAS和DLQI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20例患者曾经达到复发标准,观察组有1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平均复发时间(49±7)d短于观察组的(71±10)d(P<0.01)。 结论: 消银方维持治疗联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近期能减轻患者瘙痒,提高生活质量;持续维持治疗能提高总有效率,稳定病情,延长缓解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肺凉血消银汤治疗风热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清肺凉血消银汤治疗组和复方青黛胶囊对照组(分别为34例和33例),对治疗前后PASI积分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PASI积分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PASI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经Raddit分析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凉血消银汤治疗风热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刚怡 《陕西中医》2022,(7):906-909
目的:探究血栓通胶囊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选取84例RV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视力水平、眼部血流灌注面积、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综合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CRT小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区血流密度(SCP)、深层毛细血管区血流密度(DCP)面积明显增大(P<0.05),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明显缩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IgM、IgG、Th1/Th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血栓通胶囊治疗RVO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疕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26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消疕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时的皮损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以及血清IFN-γ、TNF-α、IL-17、IL-22、IFN-γ/IL-4 表达水平,另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4.6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FN-γ、TNF-α、IL-17、IL-22、IFN-γ/IL-4相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维A胶囊联合消疕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PAS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清IFN-γ、TNF-α、IL-17、IL-22、IFN-γ/IL-4 表达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