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老年人失能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小宁  陈爽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1):3841-3844
背景 失能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卫生服务和长期照护带来挑战。预计到202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 600万,其中22.5%的失能老年人无法完成日常活动。因此,了解我国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及影响因素十分必要。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失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基础,应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价7 77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7 773例老年人中,失能老年人2 275例(29.27%)。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类型、个人年收入、饮酒、吸烟、睡眠障碍、情绪低落情况的老年人IADL失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低的受教育程度和年收入、饮酒>1次/月、睡眠障碍及情绪低落是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我国老年人失能率较高,低收入、高龄、低的受教育程度、大量饮酒、睡眠障碍及情绪低落是老年人失能的主要预测指标,应为高危老年人提供旨在减少功能丧失的最佳健康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人多方面身体活动能力与跌倒的相关性,为评估老年人的跌倒风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171名65岁以上老年人通过握力、闭眼单脚站立、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6 min行走试验(6MWD)对各方面身体活动能力进行测定,对老年人近一年来跌倒情况、体力活动水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人群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为31.0%,在跌倒与未跌倒人群中,未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年龄、身高、体质量的统计学差异.跌倒人群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和6MWD低于未跌倒人群,TUGT高于未跌倒人群,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之间握力无显著差异.女性低体力活动水平与跌倒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闭眼单脚站立时间、TUGT、6MWD和体力活动水平与老年人跌倒发生有关.结论: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下降、肌肉耐力和行走能力减退可能会导致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增加,临床上可以采用TUGT、6MWD和闭眼单脚站立来评估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3.
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表明,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状态、医疗保险、慢性病数量及疾病状态持续时间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 随着失能老年人数逐年增多,亟须了解不同场所老年人失能状况,完善从专业机构到社区、家庭的失能长期照护服务模式。目的 调查我国不同场所(医院、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的失能现状,并对比分析不同场所老年人失能状况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国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南地区分别便利选取1~2个省市,每个省市分别便利选取3所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养老机构作为研究场所。最终纳入9个省市(北京市、湖南省、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海南省、四川省)的27所三级医院、18所二级医院、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个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巴氏指数(BI)量表评价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Lawton-Brody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定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来源场所与BADL失能程度、IADL失能程度以及不同方面功能失能发生状况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27 344份,有效问卷23 922份,有效回收率为87.5%。10 318...  相似文献   

5.
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 残疾问题不仅影响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在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预测其在失能状况方面可能也存在差异。目的 研究我国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把握老年人养老需求、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可鉴之据。方法 2017年10月,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全国追访调查数据中,选取≥60岁的空巢老人2 023人和非空巢老人2 141人,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进行失能判定。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大多配偶健在、喜饮酒、有更高的文化程度且分布在东/中部、城镇地区(P<0.05)。空巢老人总失能率为8.1%,非空巢老人为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自评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沮丧)是空巢和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睡眠障碍和饮酒情况是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慢性病患病种数则是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率无差异,但影响因素却不尽相同。在对老年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的同时,还应针对其是否空巢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与认知功能的关联,为认知功能改善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社区老年人,记录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使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评估认知功能,得出总智商(FIQ)。采用闭眼单腿站立测试、步速测试、5次起坐试验、握力测试评估身体活动能力。采用SPSS23.0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简单直线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68名老年人,年龄(76.73±9.43)岁。男性297人,占34.22%,女性571人,占65.78%。受教育程度:大学本科339名,占39.06%;中学414名,占47.70%;小学及以下115名,占13.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闭眼单腿站立时间(β=0.053,P=0.025)、低握力(β=-2.157,P=0.044)与FIQ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闭眼单腿站立时间与FIQ呈正向关联,低握力与FIQ呈负向关联。结论: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与认知功能有关,坚持平衡和握力的练习可能对改善认知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老人抑郁症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老年抑郁短量表( GDS-15)、Katz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Katz-ADL)和Lawton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为评定工具,对济宁市≥65岁的504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老年人抑郁症状评分低于女性,分别为(2.24±2.12)分、(3.35±3.49)分(t’=4.236,P<0.01);年龄、有无配偶、是否健身锻炼、睡眠质量、自评健康状况、生活状况、经济状况、孤独感觉不同的老年人抑郁症状评分差异显著;抑郁症状评分与孤独感觉、IADL、生活状况、经济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影响老年人抑郁症状评分的前5位因素为孤独、IADL、性别、自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F=27.47,P<0.01,R2=0.372,R'2 =0.358),贡献率为35.8%.结论 孤独感觉、IADL、女性、自身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单身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老年人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减少抑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河南省是老年人口大省,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目的 调查河南省老年人综合能力失能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民政行业标准制定的《老年人能力评估(MZ/T039-2013)》进行调查,其包含老年人基本信息表和老年人能力评估表。问卷要求现场填写,对于不能书写的老年人由调查员详细访谈后代为填写。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6 014份,回收有效问卷 5570份。5 570例老年人中2 760例(49.55%)老年人综合能力完好,2 810例(50.45%)老年人综合能力不同程度丧失,其中轻度失能老年人2 291例(41.14%),中度失能老年人340例(6.10%),重度失能老年人179例(3.21%)。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受损率为20.45%(1 139/5 570),精神状态受损率为35.89%(1 999/5 570),感知觉与沟通受损率为23.34%(1 300/5 570),社会参与受损率为19.48%(1 085/5 570)。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经济收入、残疾情况、痴呆情况、精神疾病情况、近30 d内发生意外事件情况老年人失能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0.115,95%CI(0.075,0.177);70~岁:OR=0.154,95%CI(0.101,0.236);80~岁:OR=0.323,95%CI(0.209,0.498)〕、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OR=2.911,95%CI(2.337,3.626);小学:OR=1.873,95%CI(1.519,2.310);初中:OR=1.545,95%CI(1.244,1.918)〕、居住情况〔独居:OR=0.521,95%CI(0.373,0.727);与配偶居住:OR=0.452,95%CI(0.338,0.604);与子女居住:OR=0.534,95%CI(0.396,0.719)〕、经济收入〔0~元/月:OR=2.306,95%CI(1.172,4.539);4 001~元/月:OR=2.939,95%CI(1.340,6.444)〕、残疾〔OR=0.257,95%CI(0.214,0.310)〕、痴呆〔OR=0.030,95%CI(0.022,0.041)〕、精神疾病〔OR=0.190,95%CI(0.126,0.286)〕、近30 d内发生意外事件〔OR=0.163,95%CI(0.134,0.198)〕是老年人失能等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失能率超过一半,其中轻度失能老年人比例最大,且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经济收入、残疾、痴呆、精神疾病、近30 d内发生意外事件是老年人失能等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口腔治疗对老年人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年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用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测评其生存质量,使用功能独立自主量表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48.92±7.94)分,治疗后评分为(57.91±7.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经过治疗后,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其表达能力显著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郑红 《海南医学》2013,24(23):3467-3470
目的探讨口腔治疗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老年人为受试者,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年龄平均(78.2±7.3)岁,分别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1月采集两组老年人生存质量(QOL)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数据。初次采集数据后,根据干预组受试者的口腔情况进行相应口腔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口腔治疗。QOL和ADL将使用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OHAI)和功能独立自主量表(FIM)进行评估。结果接受口腔治疗的干预组在基准线和8周后之间的GOHAI分值和FIM的表达项目数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除混杂因素干扰后模型显示口腔治疗导致GOHAI数值的升高和FIM的表达项目数值的升高(均P〈0.05)。结论口腔治疗将提高口腔健康相关的QOL和ADL中的表达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口腔医疗服务可能对于老年人QOL值的维持有益。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抑郁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老年人口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常见心理疾病之一。老年抑郁症常伴发耳鸣等躯体不适,有研究认为耳鸣与情绪障碍如抑郁存在一定的联系,尤其是严重的耳鸣,被认为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但目前关于老年人群的二者之间的关联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耳鸣发生状况以及抑郁程度与耳鸣致残等级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9年5-8月,收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心理科病房和门诊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126例,采用耳鸣的标准化问题筛选抑郁症伴耳鸣患者,根据耳鸣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抑郁症耳鸣组与抑郁症非耳鸣组,采用耳鸣残障量表(TH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患者的耳鸣致残等级和抑郁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抑郁程度与耳鸣致残等级的相关性。结果 12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有34例(27.0%)发生耳鸣情况;与抑郁症非耳鸣组相比,抑郁症伴耳鸣组HAMD总分(t=3.727,P<0.001)、躯体化(t=3.330,P=0.001)、认知障碍(t=2.961,P=0.003)、睡眠障碍(t=4.040,P<0.001)和绝望感(t=4.604,P<0.001)因子得分升高;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耳鸣致残等级与抑郁程度之间呈正相关(r=0.377,P=0.03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HI得分与HAMD总分呈正相关(r=0.442,P=0.011),进一步分析THI得分与HAMD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THI得分与认知障碍因子分呈正相关(r=0.434,P=0.010),而与躯体化、体质量、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之间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老年抑郁症常与耳鸣共病,在老年抑郁症群体里,耳鸣发生率高,老年抑郁症患者耳鸣致残等级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因此耳鸣可能是判断老年期抑郁严重程度的一个潜在指标,即当患者出现耳鸣症状时,可能预示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抑郁症状。提示临床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应关注患者耳鸣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2.
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自拟量表对江西省南昌市小金台社区≥60岁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调查,分析ADL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258名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者占3.49%,生活尚能自理但多病者占11.24%,基本健康者占85.27%;老年人ADL的14个方面下降程度不一致,其中乘公交车有困难者所占比例最高(占20.16%);高龄、丧偶、自费医疗、残疾、患有循环系统疾病是影响ADL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该社区大部分老年人日常生活能自理,高龄、丧偶、自费医疗、残疾、患有循环系统疾病是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恢复期老年期抑郁症(remitted geriatric depression,RG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入组RGD患者51例,正常对照组52例,主要以Mattis痴呆评定量表(Mattis dementia rating scale,MDR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ADL)评估受试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RGD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认知功能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得分和是否服用抗抑郁药无相关性;RGD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DRS量表起始/保持得分与ADL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作为RGD患者内源性损害持续存在,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冯青青  边萌  杜毓锋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4):3032-3038
背景 衰弱是健康与失能之间一种动态可逆的状态,与老年人不良结局密切相关,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老龄化,早期识别衰弱并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显得尤其重要。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社区老年人衰弱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协助下从太原市经济水平居中的社区中抽取6个社区并随机选取60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由培训合格的专业医师在各居委会协助下直接入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资料、老年综合征相关评估量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SF)、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阿森斯失眠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人衰弱情况调查表(FRAIL)。采用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13份,有效回收率为85.5%。513例社区老年人中无衰弱431例(84.0%)、衰弱前期63例(12.3%)、衰弱19例(3.7%)。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吞咽功能、合并慢性病数目、营养状态、认知功能、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睡眠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衰弱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病数目〔OR=1.455,95%CI(1.071,1.974)〕、认知功能〔OR=0.915,95%CI(0.855,0.979)〕、抑郁状态〔OR=2.563,95%CI(1.185,5.540)〕、日常生活能力〔功能下降:OR=2.487,95%CI(1.310,4.721);功能明显障碍:OR=11.485,95%CI(4.424,29.815)〕是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合并慢性病数目、认知功能、抑郁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是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素,可在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减少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后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76 例患者用Brunnstrom 法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用Barthel 指数作相关分析。结果 偏瘫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呈正相关,上肢r = 0 .75( P< 0 .001) ,下肢r= 0 .57( P< 0 .001) ;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呈高度正相关,r = 0 .76( P< 0 .001) 。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功能的恢复,治疗中应首先着眼于运动功能的恢复,以避免“误用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老年人的功能健康状况,在贵阳市城区进行入户调查。用Katz的方法,在获得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功能(ADL)丧失率的基础上计算了健康期望寿命(ALE)。结果表明,ADL11项指标中,最高的丧失率可达61%;随年龄增加,男女性的ADL丧失率均明显增加。ALE随年龄增长而缩短,男女性间有一定差别。女性ALE占期望寿命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提示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持续时间短于男性。研究结果证实独立生活能力是贵阳市城区老年人群存在的重要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7.
居家老年人常见慢性病与失能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目前老年人是我国全民健康建设重点人群,然而失能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研究发现慢性病与老年人失能可能有关联,而这些研究多是横断面研究,在确定慢性病与失能的关系中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探讨居家老年人慢性病与失能的关系,为居家老年人失能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10—12月采用以社区人群为基础按1∶2比例进行年龄、性别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调查样本人群中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评定为失能者67例,对照组为同期人群中符合匹配条件的未失能者134例。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与失能的关系。结果在控制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慢性病者发生失能的风险是未患者的2.494倍〔95%CI(1.274,4.881)〕;患≥2种慢性病者发生失能的风险是患≤1种慢性病者的3.113倍〔95%CI(1.425,6.802)〕。按性别分层后,发现患脑卒中〔OR=9.750,95%CI(1.099,86.532)〕和高血压〔OR=3.402,95%CI(1.077,10.746)〕会使男性老年人发生失能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居家老年人失能与慢性病有关。有针对性地加强高血压和脑卒中防控对降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失能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