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42票赞同、1票反对、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这部酝酿了27年的法律终于颁布。新法规定,精神病人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病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应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严格依条件和程序作出判定,而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并且设计了非自愿治疗的前提条件,被视为立法重大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  相似文献   

2.
3.
精神疾病患者非自愿住院的伦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精神科临床实践中,因精神疾病患者的特点应用"知情同意"准则有其特殊性.作者对非自愿住院的伦理学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生命价值原则、有利原则、无伤原则、病人利益至上兼顾社会公益是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学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朱秀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106-3106
自1985年开始起草,已十易其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历经27年的立法长跑,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是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从此进入法制化管理时代,必将对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笔者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多年,现对其学习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5.
《精神卫生法》从1985年启动立法工作算起,到2012年获得通过,整整走过了27个年头,终于在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精神卫生法》共7章85条,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以及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一、保障了精神障碍患者可  相似文献   

6.
宣传要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是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自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二、心理健康关系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用人单位、学校、社区、家庭都要关注精神卫生问题,共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适用本法。  相似文献   

8.
2012年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精神卫生法》。该法对社会上广泛关注的“强行收治”、“非自愿入院”等焦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9.
倪娜 《伤残医学杂志》2014,(14):325-326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它是关于保护与增强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与方法。精神卫生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并且出现与之相联系的心理问题。精神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有效地预防一些心理冲突的发生,及时地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是个体精神卫生的主要目标。不同的群体,如家庭、学校、工厂、矿山、部队,生活条件与工作条件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精神卫生[1-2]。 在我国精神卫生问题较为严重。据卫生部(现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调查,我国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有1600万人。精神疾病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3]。  相似文献   

10.
《精神卫生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对社会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社会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前不久在京召开专家研讨会,学习解读《精神卫生法》,共商社会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会议当天,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心天教授、团中央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研究办刘国海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张焰主任、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格桑泽仁主任、武警警种学院军事心理学教研室雷榕主任、历彦军副教授、华北石油精神康复医院黄敬院长、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特约专家张久祥教授及栏目制片人特派代表朱玉营记者,  相似文献   

11.
在民事领域,精神障碍患者的非自愿住院可分为救护性与保安性两种?保安性非自愿住院的理论基础在于警察权,但这是限制个人人身自由的措施,必须予以谨慎对待?纵向而言,从强制送诊到住院决定;横向而言,从实体到程序,都应当设置严格的标准?我国《精神卫生法》对此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非自愿住院终于有法可依,但这部可以依据的法律在具体制度设计上,是否已经完善则仍有待进一步的商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定对住院自愿戒毒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选定101例住院自愿戒毒者为研究对象,了解对住院自愿戒毒者开展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接受程度,比较他们在健康教育前后的认知变化。结果住院自愿戒毒者由于种种原因染上了毒瘾,他们并不了解吸毒会对他们生活和躯体带来的影响和痛苦,在教育前的知识问卷中总分仅为(31.1±12.1)分,而教育后总分高达(97.29±7.42)分。另外,住院自愿戒毒者对开展健康教育普遍持支持、肯定、积极的态度。结论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明显,住院自愿戒毒者的文明认同感有所提高,社会人角色的判定有助于提高每个自愿戒毒者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精神卫生法》的实施,使精神卫生机构的护理工作者需要在患者自愿住院/出院,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通讯权、探视权等方面作出更为完善的工作,探讨通过转变观念、规范行为、依法职业、做好细节等措施,尊重和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降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精神科非自愿住院患者的探视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有关精神障碍诊、住、治、出等权利保障的认知状况。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关于精神障碍诊治权利保障的有关条款,自行设计7项调查条目对探视非自愿住院患者的来访人士83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分类统计分析。结果:83名被调查者的7项总体正确率为38.04%,其中学历、常住地、知识来源和学习主动性对正确率有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精神障碍诊治权利相关知识的宣传有待增强,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引导相关人员学习精神障碍诊治法规选择专题讲座、专业报刊等方式,提高其法律修养,保障精神障碍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非自愿住院治疗是避免社会危害和保障精神障碍者健康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者分析了非自愿住院的立法缺陷,明确了完善精神障碍者非自愿住院治疗立法内容,提出加快精神卫生立法,保障精神障碍者的住院选择权,规定具体的条件,设置严格、规范的非自愿住院治疗程序,健全完善监督审查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和实施给我国现存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而作为链接“医院”与“社会”不可或缺的“过渡站”——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势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纳入到其影响范畴之中.本文以上海市社区精神康复机构——阳光心园为例,对此影响进行具体剖析,以期能对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内涵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下称《精神卫生法》)于2013年5月1日实施.此法立法内容涉及面广,其中部分法律条文对非精神专科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做出新规定. 外科治疗需过伦理 《精神卫生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下列治疗措施,应当向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告知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无法取得患者意见的,应当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并经本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导致人体器官丧失功能的外科手术;与精神障碍治疗有关的实验性临床医疗.实施前款第一项治疗措施,因情况紧急查找不到监护人的,应当取得本医疗机构负责人和伦理委员会批准.禁止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与治疗其精神障碍无关的实验性临床医疗.”  相似文献   

19.
刘鑫  北京  ) 《医学与社会》2013,26(6):67-70
本文对医疗知情同意制度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我国《精神卫生法》提出的新要求与意义,并结合我国长期以来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医疗告知义务中的做法,提出《精神卫生法》实施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并加以分析。从法律宣贯、知情同意书范本修改、提升临床医师急救患者的能力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精神卫生法》实施后医疗告知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精神疾病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精神病人作为意识能力缺损的群体,他们合法权益需要足够的立法支持才能得到保障。我国关于精神病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很少,并且多数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我国《民法通则》通过认定精神病人不能为正常的意思表示,故确立监护制度对他们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但是对于精神病院是否实际转移承担病人的监护责任并未规定;我国刑法第18条通过司法精神鉴定的方法免除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并确立政府强制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