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采用CBCT评估非拔牙正畸治疗前后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高度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安氏Ⅰ类错〖HT5”,7”〗牙〖KG-*3〗合〖HT5”〗畸形的患者30例,存在轻中度拥挤。正畸前后进行CBCT扫描影像。分别对每个患者的24颗牙齿从釉牙骨质界与颊侧(n=720)和舌侧(n=720)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 结果 在1 440处测量中,正畸治疗前有130(9.0%)例,治疗后有199例(13.8%)釉牙骨质界到牙槽骨嵴顶的距离超过2 mm(牙槽骨开裂)。 结论 骨开裂在正畸治疗前的牙齿中占9.0%。正畸治疗后,釉牙骨质界与骨嵴顶的距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减数正畸治疗对成人患者中切牙牙根吸收及牙槽骨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1例行减数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全牙列锥形束CT(CBCT)检查,观察治疗前、后上、下中切牙牙根吸收、牙槽骨厚度变化与牙槽骨高度缺损,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部分牙位出现牙长度减小及牙根长度减小,上颌切牙牙根长度变化量大于下颌切牙。中切牙舌腭侧颈部牙槽骨宽度表现为一定程度降低,其中上中切牙腭侧根颈部及下颌中切牙舌侧根中部牙槽骨宽度变化较为明显。下颌中切牙唇侧中部牙槽骨宽度增加,但舌腭侧牙槽骨在正畸治疗后骨开窗、骨开裂位点增多,且较上颌更明显。结论: 减数正畸治疗伴随中切牙牙根一定程度上的吸收和舌腭侧牙槽骨吸收,唇侧牙槽骨骨量增加。下颌舌侧牙槽骨吸收导致骨开窗、骨开裂位点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BCT)对比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成人患者与正常牙合成人上颌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厚度,为正畸牙齿移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正畸科的安氏Ⅱ类1分类、安氏Ⅱ类2分类成人患者各20例,另选取个别正常牙合成人20名,每位研究对象均拍摄CBCT。分别测量各分组研究对象的左、右上颌中切牙倾斜度∠U1-SN和∠U1-PP,上颌中切牙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舌侧牙槽骨厚度及牙槽骨总厚度,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上颌中切牙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安氏Ⅱ类2分类组小于安氏Ⅱ类1分类组和正常牙合牙合组;(2)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舌侧牙槽骨厚度:安氏Ⅱ类2分类组>正常牙合组>安氏Ⅱ类1分类组;(3)上颌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总厚度:安氏Ⅱ类1分类组小于安氏Ⅱ类2分类组和正常牙合组;(4)安氏Ⅱ类错牙合,上颌中切牙唇倾度增大,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增加、舌侧牙槽骨厚度减小、牙槽骨总厚度减小。结论 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治疗,应结合牙槽骨厚度制定最佳矫治方案,以防止出现医源性牙槽骨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CBCT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及传统固定矫治器正畸拔牙对前牙区牙根及牙槽骨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成人拔牙矫正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及传统固定矫治器组(N=30).正畸治疗前后拍摄CBCT,测量两组正畸患者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牙根长度及牙槽骨的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固定矫治器组较无托槽隐形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不同移植材料对拔牙后牙槽嵴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10—2019-06期间于我院口腔门诊行拔牙术、即刻牙槽嵴保存术的63例患者(135颗患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研究组(A、B、C组),且各研究组拔牙后使用不同移植材料行即刻牙槽嵴保存术。其中A组为同种异体骨移植(20例,42颗牙),B组Bio-Oss Collagen骨胶原移植(26例,55颗牙),C组Bone Ceramic人工合成骨移植(17例,38颗牙);另取同期15例患者(33颗患牙)拔牙术后不填充任何骨替代材料作为对照组D组。各组在拔牙6个月后行延期种植,比较各组种植成功率、牙槽骨高度、牙槽骨宽度、牙龈乳头高度及美学效果。结果:A、B、C 3组的种植成功率及美学效果P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高度值及高度吸收值比较,B组和C组间无差异,但均高于A组且小于对照组D组(P<0.05)。牙槽骨宽度值及宽度吸收值比较,B组和C组间无差异,但均高于A组且小于对照组D组(P<0.05)。牙龈乳头高度0~Ⅰ级及Ⅳ级的病例占比,A、B和C组间无差异,但均低于对照组D组(P<0.05);牙龈乳头高度Ⅲ级的病例占比,A、B和C组间无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D组(P<0.05)。结论:微创拔牙后牙槽嵴保存术可有助于改善骨量丢失、保存牙龈乳头高度、提高美学效果,其中同种异体植入材料在减少牙槽骨横向及纵向吸收方面的效果更佳,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牙周表型的骨性安氏II类1分类成年患者拔牙矫治后上切牙区唇侧骨开裂、骨开窗及牙根吸收情况。方法 研究纳入24例骨性安氏II类1分类成年患者,通过术前CBCT和数字化印模数据的重叠,对前牙牙龈厚度进行无创的定量测量。根据术前上中切牙牙龈厚度将研究对象分为薄龈生物型组(牙龈厚度<1.5mm)和厚龈生物型组(牙龈厚度≥1.5mm)。使用CBCT测量正畸治疗前后上切牙唇侧牙槽骨骨开裂、骨开窗及牙根吸收的程度。结果 骨性安氏II类1分类成年患者术前骨开裂和骨开窗的发生率为31.2%和18.8%,经拔牙正畸治疗后增加至75%和20.8%。薄龈生物型组术后上前牙唇侧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距离为3.19 ± 0.43mm,显著高于厚龈生物型组(2.16 ± 0.11mm),但该距离与牙龈厚度无显著相关性(r= -0.1108,P= 0.6146)。牙根吸收程度和牙龈厚度呈正相关(r=0.4223,P=0.0447),且厚龈生物型组牙根吸收量为2.24 ± 1.24mm,显著高于薄龈生物型组(1.08 ± 0.73mm)。结论 骨性安氏II类1分类成年患者经拔牙正畸治疗后上切牙区唇侧牙槽骨骨开窗、骨开裂及牙根吸收均加重,其中薄龈生物型组垂直牙槽骨吸收风险较大,厚龈生物型组骨开窗及牙根吸收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后即刻植骨对正畸治疗中牙槽嵴的保持效果。方法选取32名需要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成年正畸患者,共40个牙位。随机分成拔牙后即刻植骨与非植骨两组。拔牙(植骨)后,患者均进行常规正畸治疗。拍摄拔牙前(To)、拔牙后一年(T1)的锥体束CT,采用Invivo Dental5.0软件进行三维测量,比较两组TO-T1牙槽嵴高度、宽度的变化。结果植骨组在拔牙后一年,距离牙槽嵴顶3mm、6mm处牙槽嵴宽度分别减小了0.71mm,0.39mm。非植骨组在3mm、6mm、9mm处牙槽嵴宽度分别吸收了4.1mm,2.4mm,1.1mm,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在牙槽嵴高度的保持上,非植骨组降低了1.72InIn,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植骨组则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成年正畸病例,即刻植骨延缓了牙槽嵴顶处骨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时牙槽嵴高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双期矫治病例16例,摆式矫治器病例18例及拔牙矫治病例20例,治疗前后均拍摄上前牙根尖片,比较上前牙治疗前后”CEJ—AC距离”在三个治疗组中的平均变化量,并作方差分析及组间LSD—t检验。结果:治疗结束时,三治疗组的CEJ—AC变化量存在组间差别,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如〈0.05),其中双期矫治组和摆式矫治器组的CEJ—AC分别增加了0.19mm和0.21mm,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小于拔牙矫治组的0.41mm,并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01)。三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的CEJ—AC距离均不超过2mm。结论:双期矫治、摆式矫治器及拔牙矫治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时,均会造成牙槽嵴高度下降,其中拔牙矫治的下降程度较为严重,但三种方法均未造成具有临床意义的牙槽骨丧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模型间接测量法评价前牙拔牙同期位点保存6个月后牙槽嵴骨量及软组织量的变化。方法 纳入29名患者共32颗符合拔牙适应症的前牙,实验处理组牙拔除术后应用去骨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izedboving bone mineral,DBBM,Bio-Oss?)和可吸收生物膜(海奥)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照组行常规拔牙术后未予特殊处理。全部患者拔牙术前取石膏模型,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CBCT并再次取石膏模型,通过CBCT和模型测量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牙槽骨及软组织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结果 通过CBCT测量结果对比,牙槽骨高度在唇侧和腭侧牙槽骨的高度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后实验处理组唇侧和腭侧牙槽骨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16.31± 0.94mm和18.61 ± 1.10mm,牙槽骨宽度在根长的20%、70%测量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4.43 ± 0.32mm和4.79 ± 0.37mm,但在根长50%处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高度在上颌牙龈缘最高点及下颌牙龈缘最低点处对照组(9.26 ± 0.40 mm)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但在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处软组织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前牙拔牙同期进行位点保存术处理,对拔牙后牙槽嵴高度、宽度和牙龈软组织的保存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髁突形态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选取25例临床无口腔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男5例,女20例)正畸治疗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影像,应用Mimics10.01软件对CB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正畸治疗前、后髁突的高度、最大轴位平面和最大矢状位平面的面积及骨密度,三维髁突及上部三维髁突的体积及骨密度,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大轴位平面和最大矢状位平面的面积和骨密度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三维髁突体积及骨密度和上部三维髁突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髁突发生适应性的改建.  相似文献   

11.
在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中,常见牙列拥挤、前突、埋伏牙、严重龋齿等需要减数治疗的拔牙病例[1]。牙齿拔除后剩余牙槽嵴将出现不可逆的、进行性的吸收,导致牙槽嵴的高度降低和宽度减小[2]。研究发现,牙槽骨的吸收主要发生在拔牙后第1个月内,接近2/3的吸收发生在最初的3个月。临床上经常观察到,在开始关闭拔牙间隙时,由于骨量不足使牙齿移动非常困难或者根本不能移动;或者在间隙关闭过程中出现牙根吸收,牙槽骨裂等并发症[3,4]。目前尚无较好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窦底高度,并评价2组的差异,为临床中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人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和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各30例,获取其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影像。测量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上颌窦底高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实验组颧牙槽嵴区域均为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骨宽度最大,且每层的5个测量值均表现为随测量点向颅方移动骨宽度值逐渐减小。两实验组各层颧牙槽嵴区骨宽度与窦底高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成年人组各位置骨宽度平均值及皮质骨厚度平均值均较青少年组相应位置大。颧牙槽嵴区骨宽度随窦底高度增大而增大。2组样本上颌窦个体差异均非常大,植入微种植体前需拍摄CBCT以确定是否满足植入条件。  相似文献   

13.
拔牙后,牙槽窝自然愈合会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和重建,牙槽骨出现水平和垂直向的尺寸变化可能会使后续的种植修复过程复杂化。鉴于拔牙后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缩小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牙槽嵴保存术来维持牙槽骨的形态,促进牙槽窝内新骨形成来减缓剩余牙槽骨的吸收,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良好的生物学基础。拔牙后牙槽窝处理措施的不同,生物材料的选用,拔牙窝的封闭方式,局部解剖等因素影响着牙槽嵴保存术的成功及保存效果。本文就牙槽嵴保存术实施成功及预后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过程中快速移动尖牙术后牙根的吸收和改建。方法选取安氏Ⅱ类错成年患者15例,减数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周膜牵引成骨术快速远中移动尖牙26颗,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拍摄CBCT,测量牙根长度及牙槽骨的改建情况。结果26颗尖牙在2至3周内快速远中移动到位,尖牙快速远中移动术后3个月无明显的牙根吸收,尖牙近中骨组织密度正常。结论快速移动尖牙安全有效,可缩短正畸疗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安氏Ⅰ类错[牙合]第一磨牙缺失的病人矫治前后面部高度变化,了解第一磨牙缺失后对面部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Ⅰ类错[牙合]第一磨牙缺失的病人为实验组,采用拔除未缺牙侧的第一前磨牙,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近移第二磨牙;对照组为未缺失第一磨牙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15例病人,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头影测量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矫治后面部高度两组均呈显著性增加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Ⅰ类错[牙合]第一磨牙缺失与否经正畸拔牙矫治后对面部高度均增加且无明显差异。在正畸治疗中不但要增强磨牙的前后向支抗,还要重视垂直向支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正畸去代偿前后严重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变化情况。方法对15例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严重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23.6岁),分别在治疗前(T0期)和正颌手术前1个月(T1期)进行CBCT摄片。分别测量正畸前及术前正畸结束时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包括牙槽骨厚度、牙槽骨附着高度、牙根长度等指标。相关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正畸去代偿前后的比较结果显示:1正畸去代偿以后下切牙唇倾度增大,根尖点距舌侧骨皮质距离变小(P<0.01);2牙槽骨厚度未见明显改变;3唇舌侧牙槽骨附着高度矫治后均有降低,尤其是舌侧牙槽骨附着高度降低显著(P<0.01);4牙根长度测量未见明显改变。当下切牙进行较大范围的唇向倾斜运动时,牙根向舌侧骨皮质靠近,牙槽骨附着高度进一步降低。结论在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中,由于需要在不良的牙槽骨形态中移动下切牙,必须密切关注其牙周组织状况、牙槽骨形态变化以及牙根与牙槽骨的关系,选择恰当的矫治方案,减少下切牙过度地唇舌向移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34例成人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正畸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正畸要求以及效果.方法将近5年来完成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的34例成人患者的年龄、求治动机、矫治方法及满意度分别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矫治动机以改善美观为主(70.59%),矫治方法以不拔牙矫治占多数(55.88%),患者与医生的满意度基本一致.结论成人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应根据成人的要求以及具体情况制定矫治计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1 426例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的分类、减数矫治所占比例和矫治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 分析广州市花都区胡忠医院口腔治疗中心2000年4月~2006年12月1 426例门诊正畸治疗病例的资料,调查项目为错(牙合)分类、减数牙位以及采用的矫治技术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426例矫治患者中固定矫治1 258例,占88.22%,活动矫治168例,占11.78%.安氏Ⅰ类错(牙合)518例,占36.3%;Ⅱ1类错(牙合)422例,占29.6%;Ⅱ2类错牙合235例,占16.5%;Ⅲ类错(牙合)251例,占17.6%.固定矫治的患者减数治疗者达到59.9%.总共减数1 834颗牙,第一前磨牙减数占总减数牙的87.1%.结论 高性能的固定正畸是广州市花都区胡忠医院口腔治疗中心正畸科的主流技术,同时各类活动矫正器也是临床上重要的辅助矫治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正畸关闭陈旧性磨牙间隙前后牙槽嵴高度的对比,探讨关闭陈旧性磨牙间隙是否加重牙槽嵴吸收。方法:观察下颌第一磨牙陈旧性拔牙间隙29处。测量矫治前后该处牙槽嵴高度,将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下颌第一磨牙缺牙处的牙槽嵴高度比矫治前增大,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采用拔除第一磨牙后的第二磨牙近中平移技术,不仅不会加重牙槽嵴的吸收,反而有助于维护该处牙周组织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刘泉  黄文 《口腔医学研究》2007,25(5):560-562
目的:研究拔牙后即刻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预防术后牙槽骨吸收,保持牙槽嵴高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需同时拔除下颌两侧相同部位后牙的患者,按左右分组,左侧为拔牙后立即填塞颗粒型纳米羟基磷灰石,右侧为拔牙后传统搔刮血块充盈对照。4周、12周分别复诊,摄X线片检查。对牙槽窝的愈合,牙槽嵴高度进行观察。结果:16例患者创口愈合良好。两组比较,12周后实验组X线片见牙槽窝处的X线阻射影与周围牙槽骨密度相近,界限不清,恢复的牙槽嵴与周围基本平齐,牙槽高度恢复良好。对照组牙槽嵴高度明显降低,实验组牙槽嵴高度降低不明显。结论:拔牙创内即刻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不影响创口愈合,能促进新骨的形成,很好地维持牙槽嵴高度,为以后进行义齿修复提供一个良好的基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