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30例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n=80)和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n=50)。采用中文版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焦虑和相关障碍筛查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来进行心理因素的调查评估,采用IITC电子Von Frey测痛仪器进行皮肤压痛阈值的测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心理韧性量表总分高于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CDI总分、皮肤压痛阈值均低于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P均<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肤压痛阈值、CDI总分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皮肤压痛阈值、CDI总分判别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AUC分别为0.724、0.618,两者联合检测后,对应的AUC为0.767。结论 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自杀性自伤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以及反刍思维和抑郁在非自杀性自伤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Be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与其童年期心理创伤之间关系。方法:选取70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依据有无NSSI,分为NSSI组和非NSSI组各35例,并选择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青少年35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渥太华自伤量表、童年创伤问卷(CT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结果:NSSI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及CTQ量表总分评分均高于非NSSI组,且2组上述3个评分及躯体虐待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抑郁障碍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SI组性虐待、躯体忽视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SSI组非自杀性自伤频率与CTQ中情感忽视评分、HAMD量表认知障碍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NSSI与童年期心理创伤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线上+线下介入对偏远地区抑郁障碍青少年及其父母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98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父母和青少年各49例)和观察组(父母和青少年各49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舍曲林100 mg/d)和常规健康宣教, 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接受为期12周线上+线下萨提亚家庭治疗。于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采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 GAD-7)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评估两组青少年父母负性情绪, 同时, 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 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hood, DSRS)评估两组青少年负性情绪。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自杀性自伤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 以及反刍思维和抑郁在非自杀性自伤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 RR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 BSI-CV)对397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数据处理和分析均采用SPSS 23.0, 用相关分析、Bootstrap分析法等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非自杀性自伤评分为(29.192±11.281)分, 反刍思维评分为(65.036±12.284)分, 抑郁评分为(75.770±11.278)分, 自杀意念评分为(40.681±11.626)分。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403, P<0.01), 与反刍思维、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332、0.470, 均P< 0.01);反刍思维与抑郁、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焦虑抑郁状况与家庭功能缺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建平  舒明跃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1397-1399
目的:初步了解初中青少年焦虑抑郁的患病现况,探讨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家庭功能特征。方法:采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调查深圳市某中学初二年级的150名初中生。结果: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筛查阳性的36名,占总人数的24.00%;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总分大于和等于划界分的有40名,占总人数的33.33%;焦虑和抑郁组均显示在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娱乐性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初中青少年中存在焦虑抑郁和家庭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情绪失调对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的青少年(12~18岁)心境障碍患者,使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渥太华自伤评定量表等收集相关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224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NSSI诊断标准103例(46.0%);伴NSSI组情绪调节困难量表的总分和6个因子分均高于非NSSI组(P<0.05);回归分析发现,当控制性别、情绪等影响因素时,情绪失调的冲动控制困难和情绪知觉困难因子仍然是N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情绪失调对青少年NSSI行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人际关系、童年创伤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影响。方法:纳入110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DSM-5将患者分为伴NSSI组(n=57)和不伴NSSI组(n=53)。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儿童期创伤问卷评估患者情绪、人际及其他心理症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人际关系、儿童期创伤、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SSI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Bootstrap方法评估中介效应。结果:两组性别、父母感情、与父母关系、与同学关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NSSI组交谈、交际、待人接物3个因子评分及总分,情绪虐待、性虐待、情绪忽视、躯体忽视评分及SAS和SDS评分均高于不伴NSSI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伴NSSI组交谈维度与情绪虐待、情绪忽视、躯体忽视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45、0.273、0.297,均P<0.05),不伴NSSI组情绪虐待与SDS评分、SA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情况与抑郁水平的关系。方法 纳入63例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评估患者抑郁症的严重程度,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ASLEC)量表评估患者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分析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ASLEC总分与BDI总分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BDI总分为(21.14±7.51)分;ASLEC量表总分及受惩罚、人际压力、学习压力和适应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均P<0.05);ASLEC量表总分及受惩罚、人际压力、学习压力及适应维度得分与BDI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人际压力维度得分是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与同龄人相比,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频率更高,影响程度更大。负性生活事件可加重此类患者的抑郁水平,须关注负性生活事件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其自伤自杀行为的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非自杀性自伤及自杀未遂中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都江堰市2 131名中学生,其中男生1 085人,女生1 046人,平均年龄为(13.92±1.63)岁,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和自编的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根据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将受访中学生分为4组,即非自杀性自伤组(NSSI组),自杀未遂组(SA组),自伤自杀组(NSSI+SA组)和对照组(NoSH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协方差分析(以性别和年龄为协变量)和事后检验等,比较EPQ各因子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受访中学生中非自杀性自伤的检出率为23.18%,自杀未遂的检出率为3.19%,其中非自杀性自伤组有446人(20.93%),自杀未遂组有20人(0.94%),自伤自杀组有48人(2.25%),对照组有1 617人(75.88%)。与对照组人格特征相比较,典型的精神质、外倾明显以及神经质者均易采取自我伤害行为;自伤自杀组的精神质分数显著高于非自杀性自伤组(Pd=0.59),内-外倾分数在自伤自杀组较非自杀性自伤组有增高趋势(P>0.008 3,d=0.38)。结论 人格特征与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关系密切,应根据中学生的人格特征给予适当引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显示,有关抑郁障碍规范化防治路径的实施远未到位,针对其结局与转归的研究尚少且缺乏系统性。生物学机制研究涉及遗传学、神经生物化学与内分泌学、神经电生理与影像学等领域,然而具有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的研究结果还不多,有些结果甚至相互矛盾。关于抑郁障碍临床与发病机制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该文对此进行综述,期望引起同道的重视并开展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显示,有关抑郁障碍规范化防治路径的实施远未到位,针对其结局与转归的研究尚少且缺乏系统性.生物学机制研究涉及遗传学、神经生物化学与内分泌学、神经电生理与影像学等领域,然而具有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的研究结果还不多,有些结果甚至相互矛盾.关于抑郁障碍临床与发病机制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该文对此进行综述,期望引起同道的重视并开展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3.
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测定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以迷走神经指标下降尤为明显。结论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存在心率变异性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和心率变异性的降低;焦虑、惊恐患者比抑郁患者更需尽早发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病变。  相似文献   

14.
Depression and mortality in nursing homes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mortality in nursing homes, research psychiatrists examined 454 consecutive new admissions and followed them up longitudinally for 1 yea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occurred in 12.6% and 18.1% ha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majority of cases were unrecognized by nursing home physicians and were untreate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but not depressive symptoms, was a risk factor for mortality over 1 year independent of selected physical health measures and increased the likelihood of death by 59%. Because depression is a prevalent and treatable conditio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in nursing homes is imperative.  相似文献   

15.
在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的人群中,常常会出现创伤后应激综合症以及重度抑郁症并发的现象。但是创伤后应激综合症后易发重度抑郁症的细胞分子机制还未见报道。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从突触可塑性的角度,将创伤后应激综合症以及重度抑郁症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皮质醇、炎症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等指标的改变进行了比较。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神经营养因子、尤其是脑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极有可能是联系创伤后应激综合症以及重度抑郁症的关键因子。后续的研究应该侧重于脑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在创伤后应激综合症后易发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中。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药物将可以用来预防创伤后应激综合症后重度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抑郁症患者(n=237)和正常对照者(n=312)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两组TrkB基因上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 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TrkB基因rs1187272和rs99331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87272和rs993315位点基因型联合分析显示,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rkB基因rs1187272和rs993315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抑郁症无显著关联,TrkB基因的多态性在抑郁症的病因学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酪氨酸激酶受体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收集抑郁症患者(n=237)和正常对照者(n=312)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 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两组TrkB基因上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TrkB基因rs1187272和rs99331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87272和rs993315位点基因型联合分析显示,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rkB基因rs1187272和rs993315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抑郁症无显著关联,TrkB基因的多态性在抑郁症的病因学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春平  高欢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0):596-596,607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冶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应用西酞普兰治疗各种抑郁障碍34例,疗程8周。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疗效。结果:西酞普兰总有效率为91.2%,临床痊愈率为59.4%。一周以上即可起效,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障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抑郁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402例和正常对照者600名,均为汉族.入组时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结果 抑郁症组与对照组基因型(CC、CT、TT)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抑郁症组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CT和TT基因型患者的HAMD-17评分均显著高于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抑郁症关联,且TT基因型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5,N10_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抑郁症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402例和正常对照者600名,均为汉族。入组时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结果抑郁症组与对照组基因型(CC、CT、TT)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抑郁症组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CT和TT基因型患者的HAMD-17评分均显著高于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抑郁症关联,且TT基因型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