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岳智慧  孙良忠  陈述枚  蒋小云  莫樱 《新医学》2009,40(11):713-715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疗效。方法: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24例,分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激素冲击组,13例)和泼尼松口服治疗组(激素口服组,11例)。2组患儿均同时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常规应用双嘧达莫,在此基础上,激素冲击组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甲泼尼龙剂量每次15~30mg/kg,隔日1次,共6次),之后予口服泼尼松1.5~2.0mg/(kg·d),4周后减量。如患儿治疗3个月、5个月时蛋白尿仍未缓解,则再次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激素口服组则无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患儿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的尿常规结果,以尿蛋白和尿红细胞定性作为衡量蛋白尿和血尿的指标。结果:激素冲击组治疗1个月的尿蛋白减少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激素口服组的总有效率45%(P〈0.05),且该组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的尿蛋白减少的显效率分别为67%和91%,均明显高于激素口服组的18%和3/9(均为P〈0.05)。对血尿疗效方面,激素冲击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显效分别为1例、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31%、75%,而口服激素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无显效病例,总有效率分别为36%、36%。结论:对于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与口服泼尼松治疗比较,前者可以更快缓解蛋白尿和血尿。  相似文献   

2.
目的联合应用甲泼尼龙片和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紫癜,并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探讨甲泼尼龙片和地氯雷他定片的疗效,提高过敏性紫癜的治愈率。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口服甲泼尼龙片8 mg,每日3次(逐渐减量);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每日1次;雷尼替丁胶囊0.15 g,每日2次;对重型、极重型则加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1~3 d后改为口服甲泼尼龙片8 mg,每日3次(逐渐减量)]。腹痛者肌肉注射654-2针10 mg,每日1次或口服胃复安片10 mg,每日2次。对照组36例,采用口服强的松片10 mg,每日3次(逐渐减量),雷尼替丁胶囊0.15 g,每日2次。对重型、极重型则加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1~3 d后改为口服强的松片10 mg,每日3次(逐渐减量);]腹痛者肌肉注射654-2针10 mg,每日1次或口服胃复安片10 mg,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6.67%,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率为62.07%,有效率为93.1%。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我们采用甲泼尼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治疗Bell麻痹的效果。方法:将Bell麻痹96例随机分为泼尼松组(30例,泼尼松30 mg/d)、地塞米松组(32例,地塞米松10 mg/d)和甲泼尼龙组(34例,甲泼尼龙1 000 mg/d),各组均行维生素和理疗等基础治疗。采用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 I)及面神经兴奋阈值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分别评定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在临床、社会功能和电生理方面的总有效率,泼尼松组分别为70.00%、73.33%和63.33%;地塞米松组分别为68.75%、71.88%和62.50%;甲泼尼龙组分别为94.12%、97.06%和91.18%。甲泼尼龙在临床疗效、社会功能评价、电生理疗效方面均优于泼尼松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泼尼松组和地塞米松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Bell麻痹的效果明显优于泼尼松和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4.
赵文鹏  马玉英  豆周林  王占青 《新医学》2011,42(1):29-31,F0003
目的:通过研究甲泼尼龙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病理学改变的作用,探讨甲泼尼龙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早期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甲泼尼龙15 mg/kg组(C组)、甲泼尼龙5 mg/kg组(D组)。B、C、D组采用百草枯22 mg/kg腹腔注射一次性染毒,C、D组从染毒后2 h开始,分别予腹腔注射甲泼尼龙15 mg/kg和5 mg/kg,每日1次,同期A、B组用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至处死前。染毒后24、72、168 h分批处死大鼠,每组每时间点6只,摘取肺脏,制备肺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行肺损伤评分。结果:光镜下C、D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比B组轻,其中以D组减轻最为明显。染毒后24 h C、D组的肺损伤评分明显低于B组(P均〈0.05);72 h D组的肺损伤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而B、C组的肺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8 h B、C、D组的肺损伤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其中C、D组的肺损伤评分明显低于B组(P均〈0.05),C、D组的肺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小剂量(5 mg/kg)甲泼尼龙优于常规剂量(15 m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血管瘤患儿给予静脉输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mg/kg,连用3 d,第4,5 d用量递减,第6 d停药。口服普萘洛尔1.5 mg/kg,每日2次,长期服用。结果:治愈20例,基本治愈10例,好转8例,无效2例。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52例大动脉炎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例:治疗组予口服复脉饮(黄芪50g,桂枝15g,当920g,川芎20g,地龙20g,[庶虫]10g,赤芍25g,黄芩20g,白花蛇舌草20g等,由药房配制后,用自动煎药机每剂共取汁300mL),每日2次,每次150mL口服;根据病情给予泼尼松或甲泼尼龙30~60mg/d,病情反复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反应差者加用免疫抑制剂环磷2胺每周200~400mg或甲氨蝶呤每周10~20mg。对照组的激素、免疫抑制剂用法及用量同治疗组;显效后激素用量开始递减至停用。两组辅以抗凝扩容等对症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观察期。  相似文献   

7.
程岚  纪永松  李瑞 《临床医学》2013,33(7):15-16
目的探讨激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观察河南宏力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住院的57例PNS患者。均符合PNS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甲泼尼龙粉针0.8~1.0 mg/(kg.d)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用醋酸泼尼松片(强的松)1 mg/(kg.d)晨起顿服。两组患者观察2周。两组治疗后1周、2周观察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90%,部分缓解率为8%,无效率为2%;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60%,部分缓解率为32%,无效率为8%。结论 PNS早期静脉激素治疗可使24 h尿蛋白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较口服激素治疗病情缓解快,不良反应少,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背景:肺部感染是肾移植后的主要感染并发症,其发病时间和发病率可能与肾移植后常规口服预防感染药物有关。〈br〉 目的:分析应用静脉甲泼尼龙替代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移植后重症肺部感染效果。〈br〉 方法:回顾分析58例肾移植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根据患者发病特点及肺部CT表现,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抗真菌治疗,随后在得到病原学及真菌、病毒检测结果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停用或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和组合方案。58例患者中30例延续口服醋酸泼尼松,28例应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替代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积极纠正低氧血症,并予支持治疗、免疫替代治疗。结果与结论:58例患者病原体检测阳性39例(67.2%),其中单纯细菌性肺炎7例,单纯真菌性肺炎4例,单纯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混合感染25例(多重细菌感染5例,真菌和细菌混合感染17例,真菌、细菌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3例)。甲泼尼龙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醋酸泼尼松组(P均<0.05),肌酐波动范围值小于醋酸泼尼松组(P <0.05)。结果表明应用静脉甲泼尼龙可加快肺部炎症渗出吸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殷俊  李群  陈锋  陈敏  包勇 《华西医学》2009,(5):1131-1133
目的:评价足量布地奈德溶液雾化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0例30%≤FEV1〈50%的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布地奈德组给予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2mg/次,每8小时1次;甲泼尼龙组给予口服甲泼尼龙片24mg/次,1/日;对照组不使用任何糖皮质激素。疗程10d,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和呼吸困难评分变化,以及糖皮质激素主要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入布地奈德组和口服甲泼尼龙组在FEV1,PaO2,PaCO2和呼吸困难评分改善值方面,有显著差异性(P〈0.05);吸入布地奈德组和口服甲泼尼龙组两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相似(P〉0.05);吸入布地奈德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甲泼尼龙组(P〈0.05)。结论:足量布地奈德溶液雾化治疗与口服糖皮质激素疗效相近,全身副作用小,安全性好,是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糖皮质激素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对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3例CSM患者随机分为甲泼尼龙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甲泼尼龙组:术中脊髓减压前15 min应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冲击治疗,根据患者体质量决定用量,体质量不超过50 kg的患者甲泼尼龙用量为1 500 mg,超过50 kg的患者甲泼尼龙用量为2 000mg,该剂量在15 min内滴完,45 min后以甲泼尼龙2 000 mg维持用药23 h。对照组:术中脊髓减压前15 min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术后予20%甘露醇250 ml加地塞米松5 mg静脉滴注,2次/日,连用3 d。两组患者均予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支持治疗。根据JOA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个月及6个月时甲泼尼龙组神经功能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68±8)%、(73±6)%、(84±8)%对比(44±8)%、(60±8)%、(71±7)%,P均〈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有6例出现神经症状反跳现象。结论:围手术期短期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能促进CSM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3种不同方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疗效。方法将120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给予吸氧、使用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口服激素组:泼尼松30 mg.d-1,口服,连续7d;雾化吸入激素组:布地奈德4mg.d-1雾化吸入,2次·d-1,连续7d;静脉滴注激素组:甲基强的松龙80mg.d-1,静脉滴注,2次·d-1,连续7d;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激素。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体质量指数、下肢肌肉周径的变化及临床症状得分情况。结果 3组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全身症状明显改善,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P〈0.05或P〈0.01)。静脉滴注激素组治疗后的FEV1及PaO2较其他2组激素组明显升高(P〈0.05),口服激素组与雾化吸入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滴注激素组的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各组下肢肌肉周径变化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种不同方式使用糖皮质激素均可减轻AE-COPD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但以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为最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IgA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片口服;对照组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用法、用量同治疗组;2组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测定2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清肌酐、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并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0.0%)(P〈0.05),2组完全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2组血清肌酐、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6、12个月,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24h尿蛋白定量与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在减少IgA肾病尿蛋白,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上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剂量环孢素A(CsA)联合小剂量强的松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与足量强的松的比较.方法 6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均经肾活检病理检查证实,前瞻性非随机观察18个月以上.治疗组(n=41):小剂量CsA联合小剂量强的松,其中难治性肾病综合征8例,强的松0.5 mg· kg-1·d-1 +CsA 2.5 mg·kg-1·d-1,强的松最大剂量30 mg/d,连服2~3个月后每隔2~4周强的松、CsA在原剂量基础上交替递减10%或持续应用原剂量.对照组(n=26):足量强的松组,强的松1.0 mg·kg-1·d-1,强的松最大剂量60 mg/d,连服2~3个月后每隔2~4周在原剂量基础上递减10%.其中10例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CTX0.8 g·次-1·月-1,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或口服0.1 g/d,CTX总量6.0~8.0g.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6、9、12、18个月24h尿蛋白定量(MTP)、肝功能(TP、ALB、ALT)、肾功能(Cr、UA)、血糖、血脂(TC、LDL)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MTP及AL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1),治疗18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分别为80.5%和84.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12个月时完全缓解率有升高趋势(P<0.01),但18个月后又降至正常,28例显效患者18个月后停CsA随访3年中有5例(17.9%)复发,复发后再次治疗仍然有效.治疗组不良反应:齿龈增生1例,血压升高4例,血尿酸升高6例,停药后或用药均可控制.结论 与足量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比较,小剂量CsA联合小剂量强的松具有等同疗效,又可减少CsA及激素毒副作用,为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了一个比较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IgA肾病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2型糖尿病合并IgA肾病与15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IgA肾病患者糖尿病病史(10.72±18.66个月)明显短于糖尿病肾病患者(58.73±71.12个月),P〈0.05。IgA肾病组在肾活检时血肌酐升高的比例(5.56%)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组(46.67%),P〈0.05,伴有血尿的患者(61.11%)明显多于糖尿病肾病组(20.00%),P〈0.05。IgA肾病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免疫球蛋白A、血清免疫球蛋白G、血钙明显高于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13.28±4.14μmol.L^-1比9.95±4.87μmol.L^-1、34.22±18.11U.L^-1比19.73±16.04U.L^-1;4.00±2.16g.L^-1比2.11±0.86g.L^-1;12.47±4.76g.L^-1比9.04±2.41g.L^-1和2.37±0.17mmol.L^-1比2.22±0.20mmol.L^-1)。IgA肾病组血尿素氮、血肌酐、50%补体溶血单位、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h尿蛋白显著低于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5.86±1.59mmol.L^-1比10.76±5.89mmol.L^-1;82.72±23.76μmol.L^-1比185.20±107.19μmol.L^-1;50.51±5.80IU.mL^-1比55.37±6.17IU.mL^-1;959.50±395.00μg.(mgCr)^-1比3193.85±2085.00μg.(mgCr)^-1和2.22±2.13g.(24h)^-1比4.69±2.92g.(24h)^-1]。两组血糖、血脂均无统计学差异。IgA肾病患者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肌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糖尿病肾病组有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IgA肾病的患者尿检异常出现前糖尿病病史大多短于5年,血尿、血清免疫球蛋白A升高多见,尿检异常出现时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5.
罗伯珣  钟伟强  蔡迅  刘冠贤 《新医学》2009,40(6):372-375
目的:探讨泼尼松、麦考酚吗乙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环孢素联用治疗以大量蛋白尿(蛋白尿等于或大于3.5g/24h)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经肾脏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别采取泼尼松联合MMF、环孢素治疗(试验组,22例)或标准剂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20例),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6个月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肌酐、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观察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2组的蛋白尿均得到明显的缓解,其中试验组的尿蛋白从治疗前的(4.1±0.6)g/24h降至(0.8±0.1)g/24h(P〈0.01),对照组的尿蛋白则由治疗前的从(4.0±0.5)g/24h降至(1.8±0.1)∥24h(P〈0.01),试验组治疗6个月的尿蛋白定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试验组出现上呼吸道感染l例、带状疱疹1例,对照组出现上呼吸道感染1例,均经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后得到控制。试验组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1例,予护肝治疗后恢复正常。2组均无因发生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者。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MMF、环孢素联用治疗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优于单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且其耐受性、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刘玉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19-1020,1023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对IgA肾病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纳入的IgA肾病继发蛋白尿患者86例,随机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少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饮食,服用氯沙坦钾片1片/(d.次),研究组增加口服雷公藤多甙片(TWP)1mg/kg,3次/d,强的松0.6 mg/kg,清晨顿服,6月后调整药量为TWP 0.5 mg/kg,强的松0.3 mg/kg,3月后复查,调整药量为TWP 10 mg/d,强的松5 mg/d,根据病情可酌情减量至停药。对照组不服用强的松,给予TWP治疗,其疗程与研究组TWP治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尿常规、24 h尿蛋白沉淀定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研究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研究组24 h尿蛋白沉淀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矫正χ2=9.06,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雷公藤多甙联合用药较雷公藤单药具有明显改善IgA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大量蛋白尿(蛋白尿≥3.5g/d)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符合条件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入组环孢素联合激素治疗组(观察组,18例)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1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及eGF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两组均无因发生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者。结论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较单纯激素治疗起效快、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肌肉注射、口服给予强的松的方法对大鼠骨密度、血清指标的影响。 方 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 (正常组15只、口服组15只、肌肉注射组15只),其中正常组大鼠作为阴性对照,不给予任何药物干预;口服组大鼠给予强的松 10 mg/(kg· d)灌胃;肌肉注射组大鼠给予强的松10 mg/(kg· 2 d)。观察给药12周后大鼠椎骨骨密度水平、血清钙、磷、碱性磷酸 酶的变化。 结果12周后,与正常组相比,口服组、肌肉注射组大鼠椎骨骨密度、血钙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碱性磷酸酶、血 磷水平均显著升高。此外,肌肉注射组与口服组大鼠椎骨骨密度水平相比下降(P<0.05),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相比则无 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与正常组相比较,口服和肌肉注射强的松都能降低大鼠椎骨的骨密度值,同时对大鼠血清钙、磷、碱性 磷酸酶有一定的影响,该结论可为需长期使用激素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相关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