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状态,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高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一直是术后恢复过程中一大难题。目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被认为是梗阻性黄疸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而梗阻性黄疸时,致病菌大量繁殖,肠道菌群失调,内毒素移位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的主要机制。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梗阻性黄疸时的肠道菌群失调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梗阻性黄疸时肠道菌群的变化,如何进行干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期黄疸既是生理现象,也可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1990~1996年作者对152例新儿黄疸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进行检测,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新生儿黄疸152例,其中病理性黄疸91例,男52例,女39例。生理性黄疸61例,男32...  相似文献   

3.
我们参照Vink K L J 等法,用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主要为间接胆红素)。方法简便,精密度,准确度满意。报道如下。原理:血清中的间接胆红素在咖啡因试剂中,在436nm 波长处有一最大吸收峰,在此波长下,间接胆红素浓度与吸光度呈一定的线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82-1783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联合经皮胆红素测定早期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估其在早期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本院1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采集新生儿脐静脉血进行胆红素浓度测定,并在新生儿出生后24、48及72 h,分别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获取检测结果后,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非高胆红素组152例患者,高胆红素组3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及黄疸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评定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新生儿生后72h内经皮胆红素日均值、日差值及脐血总胆红素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与脐血总胆红素浓度呈正相关,胆红素水平为60.1~80.0μmol/L时,黄疸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0~20.0、20.1~40.0、40.1~60组)(P0.05);脐血总胆红素浓度为60.1~80.0μmol/L时,阳性、阴性预测值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经皮胆红素测定联合脐血胆红素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预测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本地区新生儿黄疸的常见病因,探讨不同病因的胆红素变化规律,对因黄疸入院的新生儿作了前瞻性调查。结果87例新生儿黄疸中,感染占59.4%,溶血25%,其它原因12.5%,生理性黄疸3.1%;同一病例可并发2~4种疾病,并发病发生率64.8%。弓形体、EB病毒(EBV)感染、败血症的血清总胆红素(BT)和结合胆红素(BD)水平较高;感染的BD/BT比值高于溶血、其它原因和生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胆红素水平与新生儿黄疸发生程度的关系,探讨胆红素水平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黄疸新生儿100例,回归性分析其临床资料。100例患儿均给予经皮胆红素值检测,其中轻度黄疸34例,中重度黄疸66例;有核黄疸14例,无核黄疸86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黄疸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分析患儿经皮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黄疸患儿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ALT、AST水平高于轻度黄疸患儿(P0.05)。有核黄疸患儿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ALT、AST水平高于无核黄疸患儿(P0.05)。黄疸患儿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水平与肝功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经皮胆红素水平越高,肝脏细胞膜损伤越大,黄疸程度越严重,经皮胆红素水平检测有助于诊断与评估新生儿黄疸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胆红素测定对新生儿黄疸测定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53例新生儿黄疸病例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及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并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皮胆红素测定值(TCB)与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值(TS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9±2.21)与(12.53±3.95)mg/dL比较,P=0.234 0,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548,P=0.000).结论 新生儿TCB测定与TSB测定具有高度相关性,TCB测定能准确评估新生儿黄疸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与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该院185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黄疸组85例,非黄疸组100例,分别检测脐血胆红素水平及其与新生儿黄疸、需光疗的情况;检测黄疸儿72h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黄疸组脐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高于非黄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脐血胆红素水平的增高,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也增加(P0.01);且需光疗病例增多(P0.01)。黄疸儿72h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未随脐血胆红素水平增高而增加(P0.05)。结论脐血胆红素水平可用于预测早期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早期黄疸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患儿诊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脐血胆红素,皮测胆红素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通过脐血胆红素浓度测定与经皮测胆红素值,探讨两种方法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以达到早期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核黄疸的目的。1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1995年10月~1996年6月在我院出生,胎龄37~42周,母亲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新生儿204例作为研究对象。1.2方法:(1)新生儿娩出后即采集脐静脉血2ml,用美国IL公司Monarch15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脐血胆红素值。(2)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采用日本产经皮胆红素测定仪101型在其前额眉;司测定胆红素读数。(3)对脐血总胆红素≥30…  相似文献   

10.
徐蕾  田娟  陈娟 《系统医学》2024,(5):17-20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联合光疗对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江苏省启东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86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随机编号并分为对照组(43例)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蓝光治疗法,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免疫功能及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胆红素(123.12±26.47)μmol/L、间接胆红素(112.36±22.49)μmol/L、直接胆红素(8.56±2.17)μ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7、2.514、3.380,P均<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TLymphocytes,CD3+)、辅助T细胞(HelperTCells,CD4+)、CD4+/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 CD8+)均高于对照组,且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针...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病是糖脂代谢紊乱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细胞因子、炎性反应、氧化应激、遗传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影响炎性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多种途径参与DN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肠道菌群失调与DN的关系,调整肠道菌群失调对DN潜在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引起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4年施行手术治疗的312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对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病人进行比较,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与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术前血清胆红素≥342μmol/L的病人中肺部感染、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切口延迟愈合、吻合口瘘、腹腔脓肿、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 血清胆红素是预测梗阻性黄疸手术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梗阻性黄疸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342μmol/L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对梗阻性黄疸病人应尽早解除胆道梗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及T细胞亚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和免疫功能提升,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张惠英  马艳平  彭文涛  王晓靖 《护理研究》2006,20(16):1415-1417
介绍了新生儿黄疸的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琼脂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的效果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风险护理对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指数、胆红素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9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运用蓝光照射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为实验组,采用强化风险护理;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运用蓝光照射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指数、胆红素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护理前患儿黄疸指数、胆红素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3 d后黄疸指数、胆红素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不良事件如新生儿呕吐窒息、皮肤损伤、反复穿刺、针头脱落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家属对于住院环境的满意度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家属对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病情解释、家属安抚及操作水平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风险护理能快速有效减轻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指数,降低胆红素指数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疗效优于常规护理且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黄疸患儿与早产低体质量儿体内氨基酸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利用串联质谱技术(TMS)采用衍生法检测干血滤纸片中18种氨基酸水平。通过t检验统计比较原血片、召回血片两次氨基酸的水平,分析新生儿干血滤纸片中氨基酸水平变化的原因。结果(1)新生黄疸患儿共38例,除天冬氨酸(Asp)、瓜氨酸(Cit)两种氨基酸外,共有丙氨酸(Ala)、谷氨酸(Glu)、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亮氨酸(Leu)、色氨酸(Trp)、缬氨酸(Val)、甘氨酸(Gly)、鸟氨酸(Orn)、组氨酸(His)、丝氨酸(Sern)、苏氨酸(Thr)、脯氨酸(Pro)14种氨基酸检测结果,召回血片较原血片明显降低(P<0.05);谷氨酰胺(Gln)、精氨酸(Arg)共2种氨基酸检测结果,召回血片较原血片明显升高(P<0.05)。(2)早产低体质量儿共46例,除Glu、Cit、Gln、His4种氨基酸外,Ala、Asp、Met、Phe、Tyr、Leu、Trp、Val、Arg、Gly、Orn、Sern、Thr、Pro共14种氨基酸检测结果,召回血片较原血片明显降低(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及早产低体质量时期严重影响了干血滤纸片多种氨基酸水平的变化,故实验室对氨基酸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的判断应结合新生儿病史,排除假阳性,从而减轻新生儿筛查工作者的压力及家长的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7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38例对照组的血清胆红素和血脂水平.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并进行血清胆红素与血脂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之间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呈负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间肠道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物的差异。方法 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77例非冠心病患者,根据血压情况分为非高血压组(n=22)和高血压组(n=55)。收集2组患者的粪便样本和血液样本,通过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通过靶向代谢组技术测定粪样本中短链脂肪酸和血液循环胆碱通路代谢物含量,比较2组患者菌群构成及其代谢物的差异。结果 非高血压组患者的α多样性显著高于高血压组,2组间β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物种层面上,肠道中14种菌的相对丰度在2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包括单形巨单胞菌(Megamonas funiformis)、多枝梭菌(Clostridium ramosum)等。根据这些差异菌构建肠道微生物综合评分,此评分每增加1个标准差,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相应占比降低76%。血液中的肠道微生物参与产生的氧化三甲胺相关代谢物以及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代谢物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菌与代谢物相关性分析发现毛螺旋菌(Parasutterella excrementihominis)与短链脂肪酸代谢物负相关,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早期抚触配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接收的1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抚触配合蓝光照射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毯式光纤黄疸治疗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毯式光纤黄疸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症状恢复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72、120 h,试验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第一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RF水平及RFEF、RBC-C3bR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毯式光纤黄疸治疗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作用,有助于患儿黄疸快速消退,增强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