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究混合式实习教学平台在儿科医院检验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依托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LQMS),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选择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2018级本科实习学生12名作为试验组,采取混合式平台教学;2016级本科学生1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通过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优生率(成绩90分以上)、满意度(评分≥90分比例)来评价教学效果。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LQMS平台资源库包括:教案68条、课件198条、案例305条、图谱3 036张;试题库已积累4 657道试题,覆盖临检、免疫、生化、微生物、输血等专业。试验组实习学生考试成绩(85.90±5.04)分高于对照组(78.90±6.75)分(P<0.05);优生率试验组33.3%(4/12)高于对照组6.7%(1/15)(P>0.05);满意度试验组100.0%(12/12)高于对照组86.7%(13/15)(P>0.05)。结论 基于LQMS的儿科临床检验混合式实习教学平台受到学生高度认可,能实时提供典型病例学习,弥补儿童专科医院病种相对单一等问题,最终显著改善检验实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设情境法在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两级预防医学专业共1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6级学生为试验组(n=88),采用创设情境法教学;2015级学生为对照组(n=82),采用常规教学模式。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收集学生和听课教师对课程的评价,同时以学生和实习带教教师进行定性访谈为参考,从学生端和教师端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评。研究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实验报告的思考题分数(课程1,P=0.038;课程2,P=0.043)和食品卫生卷面成绩(P=0.034)高于对照组。80.00%听课教师[本系教师8人(80.00%),教学督导4人(80.00%)]认为创设情境法充分体现专业知识、技能和跨专业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维度的培养。学生认为专业知识、技能和跨专业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各方面自我掌握度合格率分别100.00%(80人)、100.00%(80人)和97.75%(79人)。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达到90.00%(70人)。定性访谈的结果对创设情境法的应用给予了充分认可。结论 创设情境法在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的应用既提升了学生的课程成绩,也提高了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可度,并且创设情境法的应用充分体现了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复合树脂充填术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对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知识获取、技能发展和整体学习体验的影响。方法 2019级口腔医学专业41名本科生在进入实习前分为两组进行临床前培训:试验组使用复合树脂充填术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对照组观看复合树脂充填术操作视频。对比两组学生临床实习时首次复合树脂充填操作的考核情况和教学反馈。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生在反复使用复合树脂充填术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训练后能掌握该复合树脂充填术的操作要点,均获得较高的分数(平均达91.77分),平均用时10.39 min。在实习阶段,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器械选择(85.71% vs.40.00%)、粘接剂涂布(76.19% vs.45.00%)和分层充填(100.00% vs.75.00%)操作正确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学生一致认可该虚拟仿真系统的使用价值,并表示愿意在实习前使用该系统进行岗前练习,19名学生(90.48%)对此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学习体验表示满意。结论 复合树脂充填术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可以使学生在临床实习前提升对复合树脂充填术的理解和熟练度,有助于更好地过渡至实习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多元评价的综合教学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实践。方法 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实习的83名学生,其中有40名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对照组),有43名实习生采用基于多元评价的综合教学(试验组)。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进行评估,且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并评价教学满意度及教学反馈结果。采用SPSS 24.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教学结束后,试验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94.24±2.28)分、(92.33±2.58)分]均高于对照组[(90.56±2.37)分、(88.75±2.41)分]。两组实习生教学后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均高于教学前,教学后试验组各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实习生对教学总满意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提高实习生教学活动参与度、学习效率方面[97.67%(42/43)、90.70%(39/43)]均高于对照组[75.00%(30/40)、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应用基于多元评价的综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并可提升其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制解剖学双语微课对护理学专业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医学英语水平和知识表达技能等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 成立学习小组,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微课制作。以2017级和2018级护理学专业医学生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试验组教学与学生自学中应用微课。对比考试成绩和分析调查问卷,验证自制微课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结果 自制微课53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期末理论及实验考试成绩均提升(P<0.05),其中学习小组成员成绩优秀率达31.25%(10/32);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使用微课课堂教学满意度达90.24%(74/82),85.37%(70/82)的学生希望参与微课制作,100.00%(40/40)的学习小组成员认为制作微课带动了自主学习,82.50%(33/40)以上的学生表示知识表达得到有效锻炼,67.50%(27/40)的学生的医学英语从中获得提升。结论 自制解剖学双语微课是实现护理学专业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普外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方法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普外科20个实习小组(每组3~5人),以排列小组序号随机分为翻转组(45人)、传统组(40人),每组10个小组。翻转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发放资料学生课前自学—学生、教师课中讨论—课后评价),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讲解—教师课后答疑)。教学结束,采用问卷法评估每位学生的参与度及完成度,以病史采集和病案分析得分评价教学效果。对比分析两组间参与度、完成度及教学效果。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翻转组参与度优于传统组[(17.45±1.83) vs. (15.57±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翻转组与传统组完成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病史采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翻转组病案分析优于传统组[(87.30±6.06) vs. (81.50±5.88),P < 0.05]。调查问卷显示,约90%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能提高学习兴趣96%(43/45),提高自主学习能力89%(40/45),学习效果更佳;同时78%(35/45)的学生认为学习时间较长。结论 翻转课堂能提高普通外科实习学生教学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病案分析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视频反馈法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地位及其应用后的效果。方法 采取实验对照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一临床学院2014级临床八年制及2016级临床五年制即将进入《临床基本技能》课程的185名学生作为试验组,以2013级临床八年制及2015级临床五年制的16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学生采用视频反馈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的成绩差异,了解试验组学生对视频反馈教学方法的适应情况。采用GraphPad Prism 5进行t检验。结果 在五年制学生中,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7.64±0.94)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4.78±0.54)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5.14±0.80)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3.10±0.53)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在八年制学生中,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6.46±0.66)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6.38±0.73)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4.90±1.21)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3.79±0.64)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核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试验组学生基于视频反馈教学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3%(168/180)的学生表示如果没有视频拍摄环节,不会在课后主动练习;87.8%(158/18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82.8%(149/180)的学生认为临床技能方面收获很大,提高了学习效率;71.1%(128/180)的学生觉得经过课后视频拍摄后,在临床上面临相应操作时自信心有提升。结论 视频反馈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临床基本技能课堂上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麻醉科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级麻醉系实习学生(第2轮)为对照组,共35人;2014级麻醉系实习学生(第2轮)为试验组,共27人。通过入科教育成绩评价两组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对照组以传统实习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教学,试验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教学。通过实习结束后的考试和学生问卷,评价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麻醉科本科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数据统计利用SPSS 19.0软件,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入科教育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0.592、0.750)。实习结束考试中,病历质量与分析成绩、毕业综述答辩成绩、综合笔试成绩,试验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21、<0.001、<0.001);操作考核成绩,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实习结束后的学生问卷调查中,教学模式认可度、教师教学效率、教育教学水平、教学信息量评价,试验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0.001、<0.001、<0.001);学生学习效率及学习启发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8、0.104)。结论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麻醉科本科实习中应用,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理论成绩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翻转微课模式在小儿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五年制儿科系19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14组。每组选择一个靶向课程重难点的微课主题,通过翻转课堂,制作原创微课视频,作品上传至超星平台供师生评价。结课后采用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并对2019级与2018级五年制儿科学本科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学生共完成14个翻转微课作品。98.47%(193/196)的学生认为这一模式有助于掌握教学重难点;93.88%(184/196)的人认为相比既往的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等,翻转微课作品原创性和作业质量更好;94.90%(186/196)的学生更愿意接受翻转微课模式。2019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实习阶段出科考核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分别为(79.32±7.53)分、(88.68±4.87)分、(84.93±7.56)分,均高于2018级的(76.06±12.01)分、(87.15±4.09)分、(82.08±9.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翻转微课能有效解决小儿传染病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结合改良式目标教学在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产科实习的护生84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护生进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结合改良式目标教学。通过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及教学满意率评价两组实习护生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总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护生实践技能操作和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率为80.95%(34/42),研究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率为97.62%(4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P=0.014)。结论 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结合改良式目标教学可提高产科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率和产科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超声技术方向本科生临床见习课程规范化超声操作技能视频课件录制及线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通过系统的超声技能操作教学视频教案的准备、脚本的编写、后期制作、录制并实施教学。结果显示,技能操作视频的课程知识点划分合理(81.69%,116人)、讲解清晰(90.14%,128人)、视频时长适宜(83.10%,118人)、难易程度适中(85.21%,121人)、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符合(83.80%,119人)、有助于临床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87.32%,124人)。规范化超声技能操作视频线上教学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操作技能,对超声临床技能培训视频课程线上教学的实施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网络信息化数据平台,打造一个开放的、现代化的临床技能预约训练实验室,为医学生提供线上预约、线下自主学习训练的全新临床技能训练模式,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方法在校园网上建立网络预约管理平台,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在线预约不同的技能训练室;管理教师则根据学生预约项目为其准备物品、器械、模型,并实时收集、分析学生训练数据,达到高效利用实验室各项资源、提高预约人数和使用效果的作用。结果网络化预约提高了预约效率和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便于教师及时收集学生训练数据,第一时间做出反馈指导。结论网络预约技能训练室为医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自主学习平台,预约网络化具有开放、快捷、高效的特征,符合新时代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护生实习前临床技能综合训练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实习前临床技能综合训练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我校护理专科2010级2个班级、2011级2个班级,实验组178人,对照组176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实训方法,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指导下的实训方法,比较两组学生临床技能综合训练后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临床实习后综合素质能力。结果:两组学生临床技能综合训练后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临床实习后综合素质能力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实习前的临床技能综合训练中,采取临床路径下带教的方式,可提高学生实习期的临技能综合训练效果,缩短学生临床实习适应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在传染科见习课开展双语教学。方法对2001级临床医学专业的见习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不同英文水平的学生对双语教学有不同的认同态度(P<0.001)。49.2%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尽量与国际医学接轨,20.6%的学生认为目前双语教学的目的只是赶潮流;70.9%的学生担心这样会增加专业课学习的难度;61.9%的学生要求双语教学教师曾出国留学或受过英语专业训练;71.8%的学生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医学专业教学经验。结论开展临床见习双语教学是可行的。保证双语教学顺利有效地开展的条件是教研室有本专业的双语教学教师队伍、有相对应的教材、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积极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改良版的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作为形成性评价工具,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30人)作为试验组,2018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27人)作为对照组。入学后进行临床通用技能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教学,试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DOPS作为形成性评价。通过培训考核成绩比较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评估DOPS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培训成绩[(84.35±3.41)分]高于对照组[(77.58±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在DOPS单项考核指标中“技能操作完成能力”“沟通能力”两项得分最低。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自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改良DOPS评价考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临床核心能力,提高培训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我院通过产教融合开展实践技能培训与现代化学员培训一体化的实习模式,系统地培训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临床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技能、国际标准化四手、六手操作配合等方面。并与合作口腔医院共同打造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使学生实习后能够达到快速独立进入临床进行操作。产教融合实现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激发了学生实习的热情,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毕业实习时操作机会少的现状,切实提高了我院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医学实验及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动物伦理观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使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在医学实验中得以真正地体现。方法 本研究针对实验动物伦理认知情况、动物实验是否道德和如何看待动物伦理与实验教学问题,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认知情况等3个方面,制定了含25条问题的“基础机能实验中心动物实验问卷调查表”。采用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湖北医药学院2017级留学生(五年制)、2017级五年制本科生和2018级护理(四年制)学生及教师、科研人员及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以百分比表示。结果 本研究调查表回收率为98.04%(2 451/2 500)。其中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实验动物伦理观清晰明了,但学生中普遍存在伦理观滞后现象。有16.24%(398/2 451)的学生未接受过动物实验伦理教育和培训,29.46%(722/2 451)的不清楚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7.14%(175/2 451)的认为动物实验不道德。对动物福利及伦理知识的认知情况模糊占比29.54%(724/2 451)。不熟悉操作步骤的占25.91%(635/2 451)。操作失误导致动物额外受伤中,无所谓的占9.38%(230/2 451);动物大出血后如何处理中,选择放弃实验的占7.83%(192/2 451),及时止血并输液后继续实验仅占5.43%(133/2 451),而是否做与本次实验无关操作的占9.26%(227/2 451)。在实验结束后采用放血处死动物的占2.28%(56/2 451)、只有5.51%(135/2 451)的学生选择过量麻醉安乐死,且仍有1.96%(48/2 451)选择颈椎脱臼、暴力处死。对动物尸体时选择缅怀2 min的仅占15.79%(387/2 451)。仅有32.56%(798/2 451)的被调查者了解虚拟仿真实验,34.92%(856/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或实验教学录像代替现有活体动物实验,77.56%(1 901/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结论 加强学生实验动物伦理观教育势在必行,这有利于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动物伦理观,使“3R”原则和动物福利得以真正落实于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中。  相似文献   

18.
陈娜  陈永侠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98-1400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问卷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对233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均分为(3.28±0.29)分,自我效能总分为(2.45±0.53)分。实习护生自我效能与临床沟通能力总分、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结论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体较好,自我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带教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帮助其更好地提升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急诊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PBL方法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5名学生应用PBL教学法进行课堂授课,利用模拟示教室进行实践技能教学训练,通过答卷考试与技能操作考试及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培训前成绩65.50±6.82,PBL培训后91.87±5.53(P〈0.001)。应用PBL进行急诊实习教学,培训急诊常用临床技能后,100%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心肺复苏术,通过实际操作100%的学生通过考核。77.1%的学生认为对形成临床思维有帮助,85.7%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兴趣,74.3%喜欢该教学方式,97.1%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结论 PBL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临床本科生在放射科实习普遍存在轮转时间短、积极性不高、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影像阅片软硬件设施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应用RadiAnt DICOM Viewer和CBL模式在临床本科生放射科实施线上实习教学。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本科生临床技能阅片测验结果显示及格率达91.18%(124/136)。随堂测验平均成绩为(85.71±10.99)分,及格率达91.91%(125/136)。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84.56%(115/136)的学生更加认可应用RadiAnt DICOM Viewer进行临床阅片教学;80.88%(110/136)的学生通过本次课程培训后,表示对影像学更加感兴趣;90.44%(123/136)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影像学线上实习教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