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凤  张旭  黄德晖  于生元 《临床荟萃》2019,34(2):111-115
椎管内结核包括脊髓结核和脊膜结核,具有发病率低、致死率高等特点,因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辅助检查阳性率低,常造成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的延误,进而影响疾病预后。本文将重点就椎管内结核感染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椎管内炎性肉芽肿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入住我科的23例有症状及功能障碍的椎管内占位患者,影像学检查排除肿瘤、脊柱结核等椎管占位性病变,明确手术指征后,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详尽影像学检查,以视觉疼痛学评分(VAS),Frankel脊髓损伤等级及椎间植骨融合情况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1.07±12.74)min,出血量为(102.14±35.34)ml,均未给予输血,VAS评分由术前的(6.93±1.14)分降到末次随访的(2.79±0.70)分,Frankel脊髓损伤等级由术前的C级1例、D级12例、E级10例,改善为末次随访的D级1例、E级22例。结论对诊断为椎管内占位并伴有症状及功能障碍且排除肿瘤、脊柱结核的椎管占位性病变,疑为椎管内炎性肉芽肿的患者,行手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不仅可以清除占位的肉芽肿组织,且可以重建由于肉芽肿侵蚀破坏造成的椎体破坏及椎间不稳,术后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恢复生活及自理能力。术前详尽的辅助检查、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中的细致操作对保证患者术后的恢复及临床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殊临床表现的椎管内外生长的巨大哑铃形神经鞘瘤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研究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以非脊柱疾病首诊入院的7例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神经鞘瘤患者的诊疗过程及治疗方法与疾病转归。 结果7例患者中,分别首诊于泌尿外科2例、肝胆外科1例、妇科2例、疼痛科1例、理疗科1例,经会诊或进一步检查后纠正诊断。7例患者中,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椎管内神经受压症状,2例无明显椎管内神经受压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神经源性肿瘤可能,后行瘤体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神经鞘瘤。术后平均随访1.3年,患者症状消失,未出现复发和新发症状。 结论部分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神经鞘瘤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以腹部肿物压迫为初始症状,而椎管内神经受压症状出现较迟,临床医师应考虑到此病的可能性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便及早正确诊断。椎管内外联合包膜外切除术是治疗神经鞘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总结防范误诊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3个月,右下肢疼痛麻木1个月入院,病初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进一步行胸椎MRI检查示胸椎椎管内肿瘤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胸椎椎管内肿瘤,术后1个月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症状消失,随访至今病情未复发。1例因腰痛及右下肢疼痛麻木1年,加重2周入院,影像学检查支持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遂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第4~5腰椎椎间隙右侧有一占位性病变向后突向椎管腔并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经术后病理检查及颈部CT和放射性核素检查最终确诊为甲状腺癌椎管内转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及放疗,治疗半年患者死亡。结论临床遇及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且给予对症处理症状未见好转的患者时,应考虑到椎管内肿瘤的可能,认真分析病情、详细询问病史、仔细鉴别诊断、开拓诊断思维、及时行MRI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对高位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脊髓肿瘤行半椎板或次半椎板切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来收治的高位椎管内脊髓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结果:全组16例均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神经根痛、感觉、运动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半椎板或次半椎板切除治疗高住椎管肿瘤具切除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李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0):2271-2271
回顾23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发生误诊的原因,以及纠正误诊的方法。临床上椎骨内肿瘤容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原因在于忽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过多地依赖影像学检查、以诊断收集资料而不是以分析收集资料推导诊断,违背了正常的诊断程序。椎管内肿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史、疼痛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有明显不同,只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必要的影像学资料,两者是可以鉴别的。CT和MRI在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作用,肿瘤全切术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恶性肿瘤手术加放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应用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技术诊断的临床现实意义以及对疾病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随机抽选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的影像学图像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均自愿接受应用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技术诊断。依据术后病理组织诊断结果作为对照,评价及对比CT与病理诊断有效性,分析CT扫描的实际情况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腰椎多层螺旋CT的诊断有效性与术后病理组织诊断结果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多层螺旋CT诊断的实际情况包括椎间盘部分脱出、硬膜囊受损、韧带增厚、椎间孔、侧隐窝狭窄,其中以椎间盘部分脱出为多见。结论: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应用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技术诊断,可确保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清晰显示出神经根受压、韧带受压、椎管狭窄程度,从而为后续临床制定合适高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权威性、科学性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椎管内脊膜囊肿在低场磁共振的MR表现,并对其分类与分型、临床症状、MRI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本组42例均行0.35T永磁型磁共振矢状面T_1WI、T_2WI和横断面T_2WI及部分患者加行轴位T_1WI,12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按Nabors方法分为: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Ⅰa型)4例,骶管内脊膜囊肿(Ⅰb型)32例,根性囊肿(Ⅱ型)4例,椎管内硬膜下脊膜囊肿(Ⅲ型)2例。椎管内脊膜囊肿均边界清楚,T_1WI均匀低信号,T_2WI均匀高信号,与脑脊液相似,12例增强扫描均无强化。Ⅰa型常位于中下段胸椎脊髓背侧,并脊髓受压、硬膜外脂肪推移。Ⅰb型位于骶管内,与硬脊膜囊之间有脂肪相隔。Ⅱ型位于硬脊膜囊侧方,其内有神经根存在。Ⅲ型囊肿常位于胸段脊髓背侧,脊髓受压、前移和变形。结论低场MRI能较好地显示椎管内脊膜囊肿,对椎管内脊膜囊肿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影像依据,Ⅰa型及Ⅰb型椎管内脊膜囊肿MR征象较典型,诊断不难;而根性囊肿及硬膜下脊膜囊肿需要与囊性神经鞘瘤及肠源性囊肿鉴别。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Hippocrate叙述了牵引及按摩治疗腰骶痛;1803年法国学者Portal发现椎管大小存在着差异;1900年Sachs等首次实行椎板切除减压术治愈第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954年荷兰神经外科医师Verbiest首次将腰椎椎管狭窄症作为独立的疾病进行描述,随后1976年Arnoldi依据病因不同对其进行分类。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定义为腰椎中央管和外侧椎间孔任何部位容量的减少与内容物的不相适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但不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肿瘤和骨折脱位等。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髓外硬膜外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外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37例硬膜外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结合病理讨论各种肿瘤及非肿瘤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 椎管内髓外硬膜外的各种病变MRI信号有各自的特点。结论 椎管内硬膜外病变种类繁多,但以恶性肿瘤最多,其中以淋巴瘤、转移瘤占大多数。骨髓瘤侵及椎管内,恶性纤维细胞瘤、胆脂瘤及脓肿有时与淋巴瘤、转移瘤MRI信号相仿;而脊膜瘤、黑色素瘤、神经源性肿瘤及椎间盘脱出也可有相似的MRI表现;因此诊断中应提高警惕,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2例椎体粉碎性骨折合并椎管内骨性占位的案例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提高其影像诊断及法医学鉴定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具体案例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法医学鉴定,并通过文献总结椎骨的解剖解构特点及作用,分析椎体粉碎性骨折合并椎管内骨性占位的影像特征及法医学鉴定。结果:对患者进行X线、CT、MRI检查,CT、MRI检查更容易发现患者椎体粉碎性骨折合并椎管内骨性占位的影像学特征,对法医学鉴定具有重要价值。结论:椎体骨折不仅需要X线检查,同时更应进行CT检查及MRI检查,最大限度地发现粉碎性骨折合并椎管内骨性占位并及时给予临床治疗及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2.
疑难病例在其他专著中因限于篇幅难以展开.本书编者们通过近5年的时间收集,整理出影像资料完整.经病理或其他科学方法验证的疑难病例187例.分别以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记录与病理,讨论等进行详细论述.强调其科学性、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思维方法.资料宝贵、实用性强.有利于提高广大影像专业医师对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能力.也可供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室医师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13.
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 椎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 2例患者椎管矢状径及脊髓横截面均有明显增大,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使脊髓减压,并无椎管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少见,发生在椎管内的HPC更为罕见,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故临床上误诊率极高。查阅近期文献,发现大量文献集中在颅内HPC的报道,很少有大宗报道椎管内HPC。椎管内HPC相对颅内HPC有其自身特点,本文就目前椎管内HPC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希望对广大临床工作者对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就其碘液椎管造影、椎管造影CT(CTM)和MRI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等进行初步研讨、比较分析。认为椎管碘水造影对椎管内肿瘤诊断其定位和定性正确性均不如CTM和MRI,但能帮助确定CTM扫描的正确范围:CTM与MRI对椎管内肿瘤定位正确率相仿,但定性正确率CTM不及MRI,且MRI直观、无痛苦,不失为椎管内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半椎板与全椎板两种径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其中50例采用半椎板入路治疗,70例采用全椎板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 半椎板组的肿瘤切除率为98.0%,与全椎板组的9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椎板组的症状改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脊椎的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椎板入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出血少,术后反应轻微,患者住院时间短,有利于脊椎的稳定性维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1 例严重寰椎后弓先天发育畸形,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评估,进行手术治疗,结合文献复习对此例特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寰椎发育不全畸形并不少见,但寰椎后弓畸形致脊髓型颈椎病罕有,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患者经过高度精确的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结论 寰椎发育畸形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采用精确地手术治疗,寰椎发育畸形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部分半椎板入路与半椎板入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4例经部分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以及同期采用半椎板入路治疗的30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脊柱稳定性、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均获全切除,患者症状和体征术后均明显改善。与半椎板入路组相比,部分半椎板入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与脊柱畸形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部分半椎板入路较半椎板入路创伤更小,不增加手术风险与并发症,用于治疗椎板节段间椎管内神经鞘瘤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变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采用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45例。结果手术融合率95.5%,无神经损伤、断钉、退钉发生。结论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式操作安全简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肯定,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椎管内结核包括脊髓结核和脊膜结核,近年来椎管内结核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早期诊断对椎管内结核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有明显影响,但椎管内结核临床症状及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笔者搜集26例椎管内结核病例,分析其MRI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