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随访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MRI在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治疗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27例AS患者行MR检查,经常规治疗半年后复查骶髂关节MRI,比较软骨线、软骨下骨板、关节旁骨髓水肿、脂肪沉积和关节异常强化的变化,并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相对照,计算MRI与临床疗效评分在判定AS随访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27例AS患者治疗前,24例可见软骨线增粗、扭曲、中断;20例见软骨下骨板粗细不均、中断、凹凸不平;26例见关节旁骨髓水肿;15例见脂肪沉积;增强扫描27例均见骨髓内及关节囊、滑膜、关节韧带的异常强化.治疗后20例患者骶髂关节骨髓水肿不同程度减轻;19例患者强化程度减弱或消失.治疗后临床疗效判定为:显效/有效22例,无效5例;而MRI显示治疗显效和(或)有效20例;无效7例.与临床疗效评分比较,MRI诊断AS疗效判定的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100%.结论 骶髂关节MRI能直观地显示骶髂关节病变转归,在AS治疗随访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1957年Kunnel发现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 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和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便被迅速区别开来;现已公认,AS系一血清阴性的以脊椎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患.因此,它不仅损害骨、软骨、滑膜、韧带;同时还波及心、肺、眼、肾等器官,其中尤以心脏受累最为常见,Moartini等统计发生率高达30~49%.但由于症状体征隐匿,识别困难,故检出率较低,国内文献报告甚少.为提高对本病之认识,所以本文简要就近年来国外有关AS心脏损害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的心脏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AS)心脏损害为AS的一种并发症,最常见损害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和心脏传导系统阻滞,其他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MVI),心包炎,心肌病。作者对1994~1997年85例AS住院患者进行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13例心脏... 相似文献
4.
90例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女45例,男45例,配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病程相同的情况下,女性单纯脊椎受累多于男性,侵犯颈椎和周围关节发生率低于男性,血沉检查以30mm/n为升高值,则女性亦显著少于男性,女性X线变化也以早期X线征多见,而男性却以晚期征为主,提供了早期发现女性AS患者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磁共振(MRI)表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补肾强督汤+西医常规治疗)和西医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及X线检查。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MRI及X线影像学改变。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6%,西医对照组有效率为7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RI显示关节周围强化程度减弱、软骨侵蚀无增加、骨髓水肿减轻或消失、关节积液减少、异常脂肪沉积减少。治疗前后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检查对比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好,MRI能有效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效果,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来东升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3):269-270,27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磁共振SPARCC评分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相关性,评估SPARCC评分在AS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6例AS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测和SPARCC评分,同时调查和检测磁共振检测前1周BASDAI评分和外周血ESR和CRP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SPARCC评分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r=-0.15,P>0.05),与ESR、CRP以及BASDAI分值呈正相关性(r=0.81、0.76、0.74,P均<0.05)。结论磁共振能够反映AS的病理变化,与患者症状和血液炎症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病情评估和随访。 相似文献
7.
扩散加权成像ADC值评价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症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利用DWI ADC值对AS患者骶髂关节炎症活动进行量化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将22例AS患者根据AS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分为静止组(<4分,n=8)及活动组(≥4分,n=14)。另选1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均行骶髂关节MR检查,获得各组骶髂关节骨性关节面下及L5椎体骨髓的ADC值(ADCSIJ值、ADCL5值)及骶髂关节的相对ADC值(rADCSIJ值)。对静止组及活动组于MR检查前行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静止组与正常对照组间ADCSIJ值、rADCSIJ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动组与静止组及正常对照组间ADCSIJ值、rADCSIJ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ADCL5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S患者ADCSIJ值、rADCSIJ值与临床BASDAI评分、ESR及CRP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DWI ADC值有助于临床辅助诊断活动期AS并判断骶髂关节炎症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具有自身免疫、炎症、滑膜增生三种病理过程 ,主要侵犯脊柱 ,早期尤以骶髂关节病变最为常见 ,由于骶髂关节结构复杂 ,个体差异较大 ,加之查体不仔细 ,往往给初期诊断带来困难 ,我科自 1995~ 1999年共误诊 15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女 11例 ,男 4例 ,年龄 15~ 40岁 ,其中诊为腰椎管狭窄症 7例 ,髋关节炎 3例 ,强直性脊柱增生症 3例 ,腰纤维织炎2例。典型病例女 ,2 1岁。下腰部钝痛且放射至臀部 ,站立及行走时加重 ,同时伴有急性虹膜炎 ,CT扫描示黄韧带肥厚 ,临床诊断腰椎管狭窄症 ,对症治疗 1…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骨折的多种影像学特征和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AS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 损伤节段位于颈椎5例(25.00%),胸腰椎15例(75.00%),其中屈曲型损伤11例(55.00%),屈曲过伸型损伤9例(45.00%),前中后三柱同时损伤14例(70.00%),伴脊髓损伤8例(40.00%).X线平片共发现脊柱损伤征象43个,多层螺旋CT(MSCT)发现93个,MRI发现102个.结论 AS脊柱骨折常表现为累及三柱的贯通性骨折,MRI和MSCT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MRI显示脊髓损伤和后柱损伤有明显优势,是评估AS合并脊柱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骨关节闪烁显像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关节显像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依“修订纽约标准”临床诊断肯定AS患者23例,符合临床标准而无确定放射学改变的可能AS病人27例,及正常对照31例进行了骨关节闪烁显像研究。经静脉注射~(99m)Tc-MDP 3小时后,所有受检者均采集1.5倍放大的骨盆后位像,分别在两侧骶髂关节(SIJ)和骶骨取相同大小的矩形感兴趣区(ROI),计算其比值SI/S作为骶髂关节指数,进行定量分析(QSS);全身骨关节闪烁显像(WB)进行视觉分析。结果:对照组SI/S为1.20±0.17,可能AS组与肯定AS组分别为1.58±0.36和1.44±0.22(P<0.01)。以每例有一侧SI/S大于1.5为异常,两侧均小于1.5为正常,则可能AS组与肯定AS组阳性率分别为74.07%和47.83%(P<0.55)。WB显示AS患者存在SIJ外多处关节骨质代谢活跃灶,典型椎肋关节和脊椎明显不均匀性高摄取作为诊断依据,可能AS组与肯定AS组阳性率分别为44.44%和60.87%(P<0.05)。结合QSS与WB可能AS组和肯定AS组阳性率分别达85.19%和82.16%。结论:QSS有益于早期AS的诊断,而QSS与WB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灵敏性,并可明确病变的进展和累及部位。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 P-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50例AS患者及20例健康者血清OPN及MM P-3水平,并与患者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S患者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且与患者ESR及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AS患者血清MMP-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且与患者ESR、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AS患者血清OPN水平与MMP-3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OPN及MMP-3参与AS发病,其血清水平检测可用于患者病情活动判断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少年型强直性脊柱炎(JAS)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提高JAS的诊断水平,减少致畸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前瞻性分析14例JAS临床特征和影像学征象。全部病例按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其中前瞻性14例病例,10例初诊为Still's病,4例初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平均随诊2.3年;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18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累及下肢大关节,小关节不受累,仅1例累及上肢大关节。12例早期累及骶髂关节。其结果作卡方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平均初诊年龄为9.3岁。发病起始年龄与病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进展较快,3例累及脊柱;发病病程长短与病变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100%累及下肢大关节,累及关节数目平均为3.26个。结论JAS在临床和影像学上有其自身特征和规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缓解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化脓性脊椎炎(PS)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经脊椎穿刺活检或临床随访证实的PS共16例,分析其MRI表现。结果:病变多位于腰椎(12/16),相邻两个以上椎体受累11例,椎间盘受累10例,椎旁软组织受累4例,硬膜外脓肿6例。16例共累及27个椎体,T1WI呈低信号(25/27),T2WI呈略高信号(17/27)或高信号(10/27)。所有受累椎体形态均无改变。结论:P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