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空腹血糖(FBG)的特点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确诊为GDM的孕妇182例,根据75g糖耐量试验(OGTT)中FBG或FBG分为FBG正常组(A组)114例和FBG升高组(B组)68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①FBG与GCT及OGTT各时点血糖呈正相关。GCT1h血糖≥11.1mmol/L的GDM中FBG≥5.8mmol/L占71.1%。②两组孕产妇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FBG升高的GDM孕妇需胰岛素治疗发生率(19.1%)明显高于FBG正常组(5.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FBG升高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FBG正常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明显增加。【结论】①GCT1h血糖≥11.1mmol/L时,应先行FBG检查确诊是否为GDM。②FBG升高的GDM围产儿危险性增加,必须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空腹血糖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空腹血糖(FBG)的特点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 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确诊为GDM的孕妇182例,根据75 g糖耐量试验(OGTT)中FBG或FBG分为FBG正常组(A组)114例和FBG升高组(B组)68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结果】 ①FBG与GCT及OGTT各时点血糖呈正相关?GCT1h血糖 ≥ 11.1 mmol/L的GDM中FBG ≥ 5.8 mmol/L占71.1%?②两组孕产妇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但FBG升高的GDM孕妇需胰岛素治疗发生率(19.1%)明显高于FBG正常组(5.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③FBG升高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FBG正常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明显增加?【结论】 ① GCT 1 h血糖≥11.1 mmol/L时,应先行FBG检查确诊是否为GDM?②FBG升高的GDM围产儿危险性增加,必须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对于妊娠孕妇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GDM孕妇49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孕妇5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剖宫产率、妊高征、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及产后出血)、胎婴儿不良结局(呼吸窘迫、早产、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孕妇结局具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取72名同期非妊娠期糖尿病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血糖进行控制、研究,至患者妊娠终止.对两组孕妇HbA1c水平、不良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对照组两次测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次测量结果均低于第一次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巨大儿、早产、羊水过多概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二次测量HbA1c水平低于6.5%者出现巨大儿、早产、羊水过多概率明显低于超过6.5%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场评价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重要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因此应加强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工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妊娠结局的判断,从而为母婴平安做好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5.
焦丽娜  田序华  王静 《安徽医学》2016,37(11):1344-1347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秦皇岛市工人医院妇产科接受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进行产检的非GDM孕妇120例为对照组,严格监控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追踪回访直至患者终止妊娠。记录两组患者HbAlc水平、早产、羊水过多、胎儿过大、胎膜早破等一系列妊娠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羊水过剩、胎儿过大、胎儿窘迫等妊娠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妊娠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随HbAlc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不同HbAlc水平(≤6.0%;>6.0%~6.5%;>6.5%~7.0%;>7.0%)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与HbAlc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HbAlc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结局相关,应加强HbAlc水平检测并严格监控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汪菊玲 《吉林医学》2022,(8):2108-2109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GDM孕妇为GDM组,选取同期正常产检孕妇68例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HbA1c水平、血脂水平及妊娠结局情况,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HbA1c水平、血脂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GDM组HbA1c水平、三酰甘油(TG)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巨大儿发生率为16.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1%,GDM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4.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GDM组巨大儿发生率与HbA1c水平、血脂水平呈正相关(r>0,P<0.01)。提示HbA1c水平、血脂水平越高,GDM妊娠结局中巨大儿发生风险越高。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HbA1c水平、TC与TG水平高于正常孕妇,且妊娠结局中巨大儿发生率与HbA1c水平、TC与TG水平呈正相关,为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后巨大儿发生风险,需要注意血糖控制的同时加强血脂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空腹血糖正常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的46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孕妇(NGT)312例,糖耐量受损(GIGT)孕妇80例,空腹血糖正常的妊娠糖尿病孕妇(GDM)76例,分别称为NGT组、GIGT组和GDM组,对三组孕妇均进行HbAlc检测、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空腹血糖(FPG)监测,对比分析三组孕妇的HbAlc、OGTT、FPG。结果 GDM组的HbAlc、OGTT明显高于GIGT组和GD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lc检测可作为空腹血糖正常的GDM孕妇的筛查指标之一,可以提高GDM的诊断率,简化其诊断流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继群  董晨  简洁英 《海南医学》2020,31(17):2225-2228
目的分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血糖升高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并探讨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450例空腹血糖升高GDM孕妇及450例健康孕妇进行研究,计算OGTT-AUC,将900例孕妇按OGTT-AUC不同分为>14.50 mmol/(L·h)[>14.50 mmol/(L·h)组] 383例和<14.50 mmol/(L·h)[<14.50 mmol/(L·h)组]517例;GDM孕妇按OGTT-AUC不同分为<14.50 mmol/(L·h)[<14.50 mmol/(L·h)组] 128例、14.50~16.79 mmol/(L·h)[14.50~16.79 mmol/(L·h)组] 125例、16.80~18.49 mmol/(L·h)[16.80~18.49 mmol/(L·h)组] 106例和≥18.50 mmol/(L·h)[≥18.50 mmol/(L·h)组] 91例,比较各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胰岛素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GDM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12例GDM孕妇和112例健康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配对的条件是孕妇年龄相近(±2),同年同月同医院分娩。结果GDM孕妇手术分娩率、早产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巨大儿发生率都较对照组高。GDM的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使巨大儿发生率降低。与新生儿病率有关的因素是GDM的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及巨大儿。结论早期诊断GDM及控制血糖是减少妇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庄文明  张丽  张婧  胡蓉敏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0):2474-2481
背景 全球青少年妊娠率居高不下,造成较多不良后果,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迫切需要对青少年初产妇的妊娠特点、不良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目的 研究青少年初产妇和其他年龄段初产妇妊娠结局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分析2019—2020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35岁的分娩孕周≥28周的12 222例初产妇及胎儿的妊娠结局,其中年龄≤19岁210例,设为青少年组;20~24岁1 729例,设为成人1组;25~34岁10 283例,设为成人2组。记录初产妇的一般情况、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分娩情况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分析年龄、婚姻、学历、居住地、经济状况、孕次、体质指数(BMI)对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青少年组未婚、初中及以下学历、居住地为农村、无固定收入所占比例均高于成人1组和成人2组,产检次数少于成人1组和成人2组(P<0.05)。青少年组胎盘早剥、贫血、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胎发生率均高于成人1组和成人2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4岁、未婚、BMI<18.5 kg/m2是初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保护因素(P<0.05);孕次≥3次、BMI≥28.0 kg/m2是初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24岁、未婚、无固定收入、BMI≥28.0 kg/m2是初产妇发生阴道炎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19岁、未婚、初中及以下学历、无固定收入是初产妇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P<0.05);孕次≥3次是初产妇发生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24岁、未婚、初中及以下学历、居住地为农村、无固定收入是初产妇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BMI≥28.0 kg/m2是初产妇发生贫血的保护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4岁、未婚、初中及以下学历、居住地为农村、BMI<18.5 kg/m2者更愿意选择阴道分娩(P<0.05),孕次≥3次者更愿意选择剖宫产(P<0.05);年龄≤19岁、未婚、初中及以下学历、无固定收入、孕次≥3次、BMI<18.5 kg/m2、BMI≥28.0 kg/m2是早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19岁、未婚、初中及以下学历、居住地为农村、无固定收入、孕次≥3次、BMI<18.5 kg/m2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20~24岁是胎儿窘迫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19岁、未婚是死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24岁、初中及以下学历、居住地为农村、无固定收入、孕次≥3次是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青少年初产妇呈现未婚、居住在农村及无固定收入所占比例高、受教育程度低、产检次数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的特点。低龄、未婚、不良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多孕次、BMI过低或过高是青少年初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应根据青少年高危因素制定适宜的围生期保健方案,政府及相应青少年服务机构应给予青少年母亲适当的社会经济支持,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卓群  王鹏  胡红琳  牛敏  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4312-4315
目的 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Kisspeptin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4—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实验室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120例,根据75 g OGTT结果将其分为GDM组(61例)和正常糖耐量(NGT)组(59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将GDM组和NGT组进行分组,BMI≤24 kg/m2作为GDM-A亚组(31例)和NGT-A亚组(30例),BMI>24 kg/m2作为GDM-B亚组(30例)和NGT-B亚组(29例)。收集受试者年龄、妊娠期体质量、体质量差等资料,测定空腹血糖(FBG)、1 h血糖(PG)、2 hPG、空腹胰岛素(FINS)、1 h胰岛素(INS)、2 hINS、空腹C肽、1 h C肽、2 h C肽及血清Kisspeptin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GDM组FBG、1 hPG、2 hPG、FINS、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均高于NGT组,HOMA-β低于NGT组(P<0.05)。NGT-A亚组FINS、1 hINS、2 hINS、空腹C肽、HOMA-IR、HOMA-β均低于NGT-B亚组(P<0.05)。GDM-A亚组的HOMA-IR低于GDM-B亚组(P<0.05)。GDM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组(P<0.01)。GDM-A亚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A亚组(P<0.05)。GDM-B亚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B亚组(P<0.05)。所有受试者血清Kisspeptin水平与FBG、1 hPG、2 hPG、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P<0.05)。NGT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与FBG、2 hPG呈正相关(P<0.05)。结论 GDM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较NGT组明显升高;Kisspeptin水平与FBG、1 hPG、2 hPG、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间常见疾病,可导致早产、巨大儿、剖宫产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GDM患者代谢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GDM患者提供更适宜的运动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产生的随机数字序列将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AT)组70例、抗阻运动(RT)组70例、RT+AT组70例。AT组患者进行中等强度步行运动,RT组患者采用坐位举重哑铃,RT+AT组采用中等强度步行+坐位哑铃联合方式。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分娩时检测孕妇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AT组、RT组、RT+AT组最终有65例、64例、62例完成试验。各组干预1、3个月FBG、2 hPBG、SBP、DBP水平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RT组和RT+AT组干预3个月时HbA1c水平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RT组和RT+AT组干预3个月时DBP水平均低于同组干预1个月时(P<0.05)。干预3个月后,RT+AT组2 hPBG、HbA1c水平均低于AT组和RT组(P<0.05)。三组胎龄、早产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胰岛素使用人数、孕晚期体质量增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AT组剖宫产发生率低于AT组和RT组,RT组和RT+AT组产后出血量均低于AT组(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身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AT组巨大儿发生率低于AT组(P<0.05)。结论AT、RT、RT+AT均能改善GDM患者的代谢指标,RT+AT更适宜;RT+AT改善GDM患者母婴结局优于AT、RT。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旧诊断标准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评价新诊断标准在GDM中的适宜性。方法:选择我院采用旧标准漏诊GDM而采用新标准确诊的GDM孕妇共200例,随机分入研究组1(GDM管理组)和研究组2(GDM不管理组),每组各100例;另外,把采用旧标准糖耐量试验(OGTT)第3h血糖异常,但采用新标准血糖正常的孕妇100例纳入研究组3,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按照新标准血糖值正常的孕妇100例纳入对照组,对各组母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1与研究组2相比,在胎儿发育异常、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孕妇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产道损伤、羊水过多、早产等的发生率显著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3与对照组相比,各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标准将旧标准漏诊的更多孕妇纳入诊断并给予管理,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对我国人群GDM诊治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而新标准中省略OGTT第3小时血糖检测对于中国人群GDM诊断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仅妊娠期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分娩后仍会存在,甚至影响子代远期健康。GDM患者分娩后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目的 了解GDM患者分娩后血脂代谢情况,分析影响GDM患者分娩后血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内分泌代谢门诊常规产检、分娩并分娩后随诊的GDM患者512例,根据分娩后6~12周血脂水平将其分为分娩后高脂血症组(n=268)和分娩后血脂代谢正常组(n=244)。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测定妊娠早期(<14周)、中期(14~28周)、晚期(>28周)、分娩后(6~12周)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妊娠晚期的脂联素,妊娠早期、晚期的空腹血糖(FBG)以及于妊娠中期、分娩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1 h血糖(PG)、2 hPG、空腹胰岛素(FINS)、1 h胰岛素(INS)、2 hINS;计算妊娠晚期、分娩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268例分娩后高脂血症患者中,高胆固醇血症151例,高三酰甘油血症5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54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30例。分娩后高脂血症组年龄、分娩次数、胰岛素治疗所占比例均高于分娩后血脂代谢正常组,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分娩后TG、TC、LDL以及分娩后FBG均高于分娩后血脂代谢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早期TC水平升高是GDM分娩后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OR=2.018,95%CI(1.161,3.509),P<0.05〕。通路分析显示,“妊娠早期TC→分娩后TC”“妊娠早期TG→分娩后TG”“妊娠早期LDL→分娩后LDL”的中介效应显著(β=0.38、0.20、0.31,P<0.05);“妊娠中期TC→分娩后TC”“妊娠中期LDL→分娩后LDL”的中介效应显著(β=0.21、0.23,P<0.05);“妊娠晚期TG→分娩后TG”的中介效应显著(β=0.13,P<0.05);“妊娠早期TC→分娩后高脂血症”“妊娠早期TG→分娩后高脂血症”“妊娠早期LDL→分娩后高脂血症”的中介效应显著(β=0.28、0.14、0.17,P<0.05)。结论 GDM患者分娩后6~12周易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妊娠早期TC水平升高是分娩后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妊娠早期血脂水平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分娩后高脂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6例GDM孕妇,其中血糖控制理想者93例,血糖控制不理想者53例,随机选取同期9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三组孕妇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产褥感染、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糖控制理想组妊高征、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组(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GDM应早筛查、早诊断、及时治疗,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内,可明显降低GDM孕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背景 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进行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十分重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虽然GDM孕妇血糖控制满意,但巨大儿发生率并未有明显下降。目的 探究GDM对孕晚期糖脂水平及巨大儿的影响。方法 依托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电子信息系统,回顾性选取2014-2018年在本院足月分娩的16 13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期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GDM组,未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非GDM组。根据GDM与巨大儿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分亚组:娩出巨大儿的GDM产妇为GM亚组,娩出非巨大儿的GDM产妇为GN亚组;娩出巨大儿的非GDM产妇为NM亚组,娩出非巨大儿的非GDM产妇为NN亚组。比较GDM组、非GDM组,GM亚组、GN亚组、NM亚组、NN亚组孕晚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高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3 834例,非GDM组12 300例,其中GM亚组411例,GN亚组3 423例,NM亚组898例,NN亚组11 402例。GDM组孕晚期TG、FBG高于非GDM组,TC、HDL-C、LDL-C低于非GDM组(P<0.05)。GN亚组孕晚期TG、FBG低于GM亚组,HDL-C高于GM亚组(P<0.05);NM亚组孕晚期TC、HDL-C、LDL-C高于GM亚组,TG、FBG低于GM亚组(P<0.05);NN亚组孕晚期TC、HDL-C、LDL-C高于GN亚组,TG、FBG低于GN亚组(P<0.05);NN亚组孕晚期HDL-C高于NM亚组,TG、FBG低于NM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M〔是:OR=1.338,95%CI(1.158,1.547)〕、孕前体质指数(BMI)分类〔消瘦:OR=0.476,95%CI(0.361,0.626);超重:OR=1.770,95%CI(1.537,2.039);肥胖:OR=2.854,95%CI(2.282,3.568)〕、孕期增重〔OR=1.100,95%CI(1.087,1.113)〕、分娩孕周〔OR=1.728,95%CI(1.622,1.841)〕、孕晚期TC〔OR=0.705,95%CI(0.514,0.966)〕、孕晚期TG〔OR=1.282,95%CI(1.153,1.425)〕、孕晚期LDL-C〔OR=1.487,95%CI(1.094,2.021)〕、孕晚期FBG〔OR=1.692,95%CI(1.482,1.933)〕是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GDM孕妇TG、FBG高于非GDM孕妇,TC、HDL-C、LDL-C低于非GDM孕妇,且GDM及孕晚期血脂、血糖是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在孕期应加强孕妇血脂、血糖监测,特别是TG和FBG,加强整个妊娠期体质量管理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背景 低血糖是糖尿病常见且易忽视的并发症,轻度低血糖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严重低血糖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危及生命。低血糖风险也成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血糖控制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 调查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影响因素,期望发现低血糖危险人群,以采取措施减少风险。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2017年8月—2018年3月对北京市某社区全科门诊(社区组)及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门诊(医院组)就诊的T2DM患者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糖尿病管理情况如生活方式、药物使用情况、健康教育及血糖监测情况、对血糖控制目标的认知情况及近1年低血糖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388份,回收问卷380份,有效问卷369份,其中社区组180份,医院组189份。369例患者中,180例(48.8%)近1年发生过低血糖。社区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8.3%(105/180),高于医院组的39.7%(75/189)(χ2=12.836,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质指数(BMI)<24.0 kg/m2、腹围<85 cm、糖尿病病程≥10年、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规律运动、使用胰岛素、口服胰岛素促泌剂、用药依从性差、未接受过健康教育、未规律自我监测血糖、自我评价血糖控制不满意与低血糖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10年(OR=2.497)、规律运动(OR=3.028)、使用胰岛素(OR=3.252)、口服胰岛素促泌剂(OR=3.072)为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BMI≥24.0 kg/m2(OR=0.234)、用药依从性好(OR=0.280)、接受过健康教育(OR=0.354)、规律自我监测血糖(OR=0.505)、自我评价血糖控制满意(OR=0.387)、就诊于医院(OR=0.354)为低血糖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且近1年低血糖发生率社区就诊患者高于医院就诊患者。T2DM患者BMI低、病程长、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规律运动者低血糖发生率高,应重点关注;而提高用药依从性、加强血糖自我监测、健康教育等措施可减少低血糖风险,为低血糖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付威  李青菊  李俊  付艳芹  张萁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3):4251-4254
背景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我国GDM的发病率为12.8%~16.7%。因妊娠期血糖控制不佳或者血糖监测不严密,母婴并发症明显增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通过探头检测细胞间液葡萄糖浓度动态反映血糖的变化,弥补了传统末梢血糖监测的不足,能够更好地监测妊娠期血糖,有效地改善母婴结局。目的 探究动态血糖监测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对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GDM患者120例,根据血糖监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动态血糖组(n=80)和末梢血糖组(n=40)。根据CGMS记录的72 h平均TIR值将动态血糖组分为TIR≥85%亚组和TIR<85%亚组。比较动态血糖组和末梢血糖组以及TIR≥85%亚组和TIR<85%亚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动态血糖组和末梢血糖组羊水异常发生率、宫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身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血糖组剖宫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胎盘早剥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低于末梢血糖组,新生儿胎龄高于末梢血糖组(P<0.05)。TIR≥85%亚组和TIR<85%亚组早产、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IR≥85%亚组剖宫产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身长低于TIR<85%亚组,新生儿胎龄高于TIR<85%亚组(P<0.05)。结论 对GDM患者实行动态血糖监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连续血糖数据,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另外当TIR≥85%时,母婴获益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20.
背景 妊娠期总增重与分娩孕周紧密相连,选择增重速率作为研究指标,可以减少孕周对研究结果的干扰。目前有关妊娠期增重速率的既定建议存在争议且很少有研究探讨孕中晚期增重速率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对GDM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3—1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住院生产并纳入"杭州市母婴健康队列"(注册号:ChiCTR1900026149)的37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2021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推荐的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将研究对象分为增重速率过慢组(n=115)、增重速率正常组(n=152)和增重速率过快组(n=103)。分析三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分娩结局。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是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661,95%CI(1.291,9.460)〕、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OR=2.288,95%CI(1.090,4.805)〕、高脂血症〔OR=2.085,95%CI(1.656,6.630)〕及分娩巨大儿〔OR=4.591,95%CI(1.238,17.031)〕的危险因素(P<0.05),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是分娩早产儿〔OR=0.117,95%CI(0.014,0.959)〕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孕妇妊娠期增重不合理现象普遍,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增加了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脂血症及分娩巨大儿的风险,但降低了发生早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