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发生VAP患儿94例,非VAP患儿109例,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基础疾病、气管插管次数、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病情变化情况、住院时间等数据。结果体重越小,VAP发病率越高,VAP和非VAP患儿平均胎龄分别为34.12±3.24周和36.23±3.12周,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儿气管插管次数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明显(P=0.006和P=0.005)。结论 VAP的发生与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等内因密切相关,同时气管插管次数、住院时间等外部因素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VAP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马卫丽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02-3904
目的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NRDS)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并发VAP的51例患儿作为VAP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未发生VAP的51例NRDS患儿作为非VAP组。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两组胎龄、性别、分娩方式、有无出生窒息史、有无出生抢救史等相关信息,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出生窒息史、出生抢救史、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重复插管上机、每日吸痰次数、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是NRDS并发VAP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出生窒息史(OR=3.351)、出生抢救史(OR=4.672)、重复插管上机(OR=8.112)、机械通气时间(OR=5.064)、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OR=3.690)、每日吸痰次数≥8(OR=7.791)为NRDS并发VAP的危险因素,有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OR=0.474)为NRDS并发VAP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有出生窒息史、出生抢救史、重复插管上机及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每日吸痰次数≥8为NRDS并发VAP的危险因素,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为保护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最佳预防策略,以降低VAP发生风险,加快患儿恢复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63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早产儿依据是否发生VAP而分为病例组48例和对照组115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VAP发病率为29.4%;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越轻、气管插管次数越多、气管内吸引≥6次/天、机械通气时间≥5d是早产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进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具有较高的VAP发病率,影响其发病的因素较多,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3年2月~2007年8月机械通气(MV)的86例早产儿.分为两组:VAP组51例;非VAP组35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在胎龄、出生体重、MV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留置胃管时间、气管插管次数、使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性别和存在窒息史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 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留置胃管时间、气管插管次数及使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因素,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述因素与早产儿VAP有密切关系.在性别、存在窒息史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1),与早产儿VAP无关.结论 小胎龄(<32周)、极低出生体量(<1500 g)、长时间机械通气(≥72 h)、长时间留置胃管(≥48 h)和多次气管插管,均可明显增加早产儿VAP发生率,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肺表面活性物质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可明显降低早产儿VAP发生率,为保护性因素.性别和存在窒息史两个因素,不是早产儿VAP的危险因素.降低小胎龄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缩短MV时间和留置胃管时间,避免多次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以及生后48 h内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可有效预防早产儿VAP发生.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病原学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NICU2005年12月—2008年3月机械通气治疗的14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AP的发生率为52.05%,VAP与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并发VAP后将明显影响治愈率。结论VAP的发生与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降低VAP的发生预防为主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胎龄低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治措施。方法: 1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BPD患儿43例,非BPD早产儿98例,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从母亲因素、患儿出生情况、生后治疗等方面分析,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率为30.5%,胎龄<28周的超未成熟儿共8例,均发生BPD。BPD组胎龄及出生体重均较非BPD组低(P<0.01),BPD主要发生在胎龄<30周、出生体重<1.25 kg的早产儿。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胎龄、出生体重、母亲产前感染史、新生儿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与否、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胎龄<30周(OR 11.364,P<0.01)、出生体重<1.25 kg(OR 3.048,P<0.05)、机械通气(OR 11.890,P<0.01)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低出生体重、低胎龄及机械通气是BPD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母亲产前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贫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用氧时间也与BPD的发生有关,因此,避免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尽量缩短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防止及减少反复肺部感染,积极早期综合治疗是预防早产儿BP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康复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行机械通气且通气时间48 h患儿436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再根据有无发生VAP将患儿分为VAP组和非VAP组,分析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早产)、插管情况(插管类型、置管时间及插管次数)、基础疾病(原发肺部疾病、营养不良)、早期使用抗生素、营养支持类型对VAP发生的影响,根据VAP危险因素探讨其康复护理对策。结果: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行机械通气且通气时间48 h患儿436例中74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16.97%。经单因素分析显示,VAP组和非VAP组插管类型、置管时间、插管次数、伴有原发肺部疾病、合并营养不良、早期使用抗生素、营养支持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经鼻插管比例、置管时间≥10 d比例、插管次数≥2次、伴有原发肺部疾病比例、合并营养不良比例、全部肠外比例明显高于非VAP组,早期使用抗生素的比例明显低于非VAP组。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插管类型(OR=3.629,95%CI=1.421~8.152)、置管时间(OR=5.109,95%CI=1.582~12.115)、插管次数(OR=4.104,95%CI=1.212~11.157)、伴有原发肺部疾病(OR=13.491,95%CI=4.379~21.175)、早期使用抗生素(OR=4.043,95%CI=2.021~9.886)是影响PICU患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中VAP发生率较高,应加强VAP监测与控制,警惕其危险因素,积极开展感染监测,早期采取综合康复护理、优选经口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气管插管次数、尽快撤机、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预防控制措施有助减少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相关因素、病原学特点和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NICU 2004年12月-2010年6月机械通气治疗的24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AP的发生率为30.89%,VAP与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而且为耐药性条件致病菌,并发VAP后将明显影响治愈率。结论:VAP的发生与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时间正相关;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降低VAP的发生应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VA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我院NICU发生VAP为42%,VAP发生的主要易感因素为胎龄,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插管情况等。VAP病菌以克雷伯杆菌最为常见。结论 加强NICU的无菌操作,规范应用呼吸机,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控制VAP的发生、发展,提高NICU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大于48h 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VAP的发病率为46.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V时间、出生体重、胎龄、气管插管次数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V时间是VAP的危险因素.94例VAP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11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5株(占64.65%),革兰阳性球菌27株(占23.28),真菌14株.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药敏显示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多重耐药现象,仅对部分抗生素敏感.结论:VAP有较高发病率,新生儿VAP的发生受MV时间、出生体重、胎龄、气管插管次数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采用综合预防措施防止VAP的发生.VAP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有多重耐药现象,因此根据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治疗VAP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蔺有军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12-11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NICU呼吸机治疗的147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VAP发生率46.93%;VAP与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MV)时间呈正相关(P〈0.01);病原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次之;多次上机者还培养出真菌;继发VAP与否明显影响治愈率(P〈0.05)。结论:VAP与胎龄、出生体重、MV时间密切相关。致病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综合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入住我院NICU新生儿感染患者分为感染组(n=302)与非感染组(n=3500)。分别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3802例NICU新生儿中,男婴略多于女婴,出生体重多集中于≥2500 g;逾一半新生儿胎龄≥37周;898例新生儿出现羊水污染;超过90%妊娠期合并感染;经单因素分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新生儿在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1500 g、新生儿窒息、静脉营养及机械通气方面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小于胎龄儿、体重≤1500 g、机械通气及肠外营养(P0.05)。结论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对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监管,从而有效降低NICU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应用机械通气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敏情况,寻找有效的防治策略,以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对本院近3年行机械通气的患儿120例进行临床分析,发生VAP56例,比较胎龄、出生体质量、上机时间、插管次数、抗生素应用、消毒制度、病原菌及药敏情况。结果VAP发生率46.7%,VAP组与非VAP组比较,胎龄、体质量、上机时间、插管次数、消毒制度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79.7%,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多为耐药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9.64%,真菌占14.3%。结论VAP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减少上机时间、插管次数,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消毒制度,积极治疗原发病,是减少VAP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NICU室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2周早产儿,出院明确诊断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0例,分为轻度组(11例)和中重度组(9例),搜集20例患儿母亲产前(子痫、糖尿病、胎盘早剥、早破水、绒毛膜炎、产前激素的使用),新生儿相关资料(胎龄、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治疗相关资料(PS、PS给药方式(LISA/INSRUE)、枸橼酸咖啡因、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7d、用氧浓度>40%且≥14d),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分析综合评判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子痫、绒毛膜炎、产前激素、胎龄、出生体重、PS给药方式、用氧浓度>40%且≥14d、机械通气<7d,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绒毛膜炎、胎龄、机械通气<7d,P <0.01,其中绒毛膜炎、胎龄是危险因素,机械通气<7d是保护因素。结论 预防感染,防止早产,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减轻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该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和影响因素,为VAP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0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治疗的256例机械通气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VAP发病率为39.84%。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低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吸痰次数、再气管插管、头部位置、有无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等因素与VAP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吸痰次数、再气管插管为VAP影响因素(P〈0.05),头部位置、有无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为VAP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VAP影响因素众多,是患者本身疾病状态与外部医疗环境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减少VAP发生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6.
黄欢欢  郑菊芳  余善招 《重庆医学》2021,50(15):2611-2615,2619
目的 构建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203例IC 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患者发生V A P情况.应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R3.6.1软件进行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ali-bration曲线、Decision曲线评价其准确性、一致性及获益性.结果 在收集的203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 31例,未发生VAP 172例.应用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APACHEⅡ评分、侵袭性操作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为影响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风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PACHEⅡ评分≥20分[OR=2.741,95%CI(1.082,6.941),P=0.033]、机械通气时间≥2周[OR=4.370,95%CI(1.748,10.924),P=0.002]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Calibration曲线、Decision曲线评价其一致性及获益性尚可.结论 A-PACHEⅡ评分≥20分、机械通气时间≥2周为影响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该ICU机械通气患者VAP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准确性尚可,对临床快速、简便地进行风险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接受机械性通气的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致病菌及药敏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70例早产儿的病历资料,按有无VAP将患儿分为VAP组和非VAP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情况。取气道分泌物培养后作药敏试验。结果早产儿VAP的发生率为65.7%,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对早产儿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如降低通气时间、避免反复插管、根据药敏结果有目的的用药等,这样才能有效预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38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情况,并将患者分为VAP组、非VAP组。对可能引起VAP发生的因素依次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发生VAP 66例,发生率为47.83%(66/1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组年龄≥60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分、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 d、气管切开、有颅外复合伤、手术次数>1次、吸痰次数≥3次/d、气道湿化次数≥3次/d者占比高于非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入院时GCS评分<5分、手术次数>1次、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 d、气道湿化次数≥3次/d、气管切开均为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0岁、入院时GCS评分<5分、手术...  相似文献   

19.
朱克然  周登余  王琍琍 《安徽医学》2021,42(12):1371-1376
目的 研究影响胎龄小于32周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超过28天的130例胎龄小于32周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标准分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组54例和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nB-PD)组76例;其中54例BPD早产儿,根据BPD诊断标准分为轻度BPD组43例、中重度BPD组11例.分析该130例患儿的围产期因素,其中孕母因素包括是否使用产前激素、生产方式、是否多胎、是否为初产妇、产妇年龄、是否合并相关疾病如重度子痫前期、绒毛膜羊膜炎、阴道流液、产前发热、胎膜早破;新生儿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性别、首选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及是否使用INSURE技术.对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儿BPD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分析提示,胎龄越小(OR=0.110,95%CI:0.007~0.638)、机械通气时间越长(OR=2.178,95%CI:1.046~4.534)、用氧时间越长(OR=1.635,95%CI:1.148~2.327)和未采用INSURE技术(OR=0.006,95%CI:0.000~0.972)是患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时间越长(OR=1.567,95%CI:1.228~1.720)、用氧时间越长(OR=1.358,95%CI:1.009~1.828)是患儿BP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胎龄小、未采用INSURE技术、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长是患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越长是患儿BP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胎龄小于32周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应首选INSURE技术及无创通气,减少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  相似文献   

20.
郑增鑫 《医学综述》2014,(7):1340-1342
目的分析并评价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佛山南海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0例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其余30例为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在胎龄、出生体质量、留置胃管时间、通气持续时间、气管插管次数、性别以及窒息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早产儿在胎龄、出生体质量、插管次数、留置胃管时间、通气持续时间、气管插管次数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5.68,9.81,9.18,7.97,14.68,P<0.05);两组患儿性别及窒息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72,0.09,P>0.05)。结论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气管插管次数多、留置胃管与机械通气时间长等因素可显著增大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