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阶段,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创新发展,CT灌注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临床实践证明,CT灌注成像技术具有科学的技术应用原理,成像十分清晰,为部分疾病的临床确诊提供了极大的技术便利,应用及时十分显著。本文以肝细胞癌临床诊断为例,着重分析总结了CT灌注成像技术于肝细胞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图像域迭代重建算法对腹部CT平扫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方法:以辽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行腹部CT平扫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均行自动毫安控制技术扫描,管电压均为130 kV。观察组预设图像质量参考毫安秒150 mAs,行图像域迭代重建算法重建;对照组预设图像质量参考毫安秒250 mAs,行滤波反投影重组。通过CT值、图像噪声SD、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评价两组图像客观质量,并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记录两组CT剂量容积指数。 结果:观察组肝脏、脾脏的图像噪声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图像信噪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值、对比噪声比、主观整体质量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剂量容积指数为(10.02±2.85) mGy,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8±4.36) 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图像域迭代重建算法不仅能保证腹部CT平扫图像质量,而且能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凋亡病变的原位末端标记显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位末端标记(ISEL)是显示凋亡的新技术。按Gavrieli法对46例未接受过化疗与放疗的人肝细胞癌(HCC)作回顾性(ISEL)研究,结果显示在对照系列中阴性与阳性均与理论相符,46例HCCISEL(+)可分为:①单个细胞(+);②点状(+);③小片状(+);④大片(+).Ⅰ级HCC以单细胞(+)较多;Ⅱ、Ⅲ级以小片状(+)较多(P<0.05).单个细胞(+)为凋亡经典概念,而片状(+)报道还不多。本文小片状(+)很普遍,常位于癌巢中央,其HE形态以核浓缩为主,此结果表明,通常HCC所见小片状"变性坏死样改变"可能为凋亡而非坏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影像组学方法量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在CT增强扫描时“快进快出”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在平扫期、动脉期、门脉期上勾画肿瘤靶区(GTV)和部分正常肝脏组织,提取所勾画靶区的特征值,量化GTV以及正常肝脏组织在不同时相上影像组学特征值的差异。 结果:共提取55个特征,正常肝脏组织和GTV在平扫期与动脉期、平扫期与门脉期、动脉期与门脉期所提取的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分别有7、8、22个和35、41、33个;GTV与正常肝脏组织在平扫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有49个,动脉期46个,门脉期38个;有6个特征与 “快进快出”现象有关。 结论:基于影像组学技术量化不同强化时机肝细胞癌和正常肝脏组织的特征,为追踪肝细胞癌肿瘤异质性及动态变化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两种不同的重建方式,分析CT层厚对胸部肿瘤靶区体积、剂量和危及器官受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11例胸部肿瘤患者(主要为食管癌、肺癌和乳腺癌),获取层厚2 mm的CT影像(2-CT)并将其传至放疗计划系统(Eclipse 10.0)中,分别基于靶区最大层面(方法1)和定标金属小球所在层面(方法2)作为起始层进行重建,得到层厚为4、6、8、10 mm的CT影像(4-CT、6-CT、8-CT、10-CT)。由医生在2-CT影像上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并将其复制到其余层厚的影像中。同样基于2-CT影像中设计调强放疗(IMRT)计划,随后将其复制到其余层厚影像中重新计算。统计两种重建方法得到的各层厚影像中的靶体积和剂量,并以2-CT数据为基准加以比较。 结果:两种重建方式中,靶体积的相对变化随着层厚的增大逐渐增大。当靶体积为1.3 cm3时,10-CT中相对偏差两种方法均高达84.62%,8-CT时两种方法相对偏差分别为38.46%、84.62%;体积为30~100 cm3时,各层厚的体积测量偏差方法1均小于方法2;体积>100 cm3时,两种方法中靶体积基本不随层厚而改变。适形指数相对变化随着层厚的变大而变大,对于小体积靶区(<30 cm3),两种方法在10-CT中相对变化率分别为13.60%、11.18%,在8-CT时为6.56%、13.18%,在6-CT和4-CT时均小于等于5.08%;体积在30~100 cm3时,方法1相对变化率为1.29%~3.03%,方法2为1.34%~5.42%;大体积靶区受层厚的影响小,均<1.38%。两种重建方法的均匀性指数相对变化率只在小体积时随层厚增大有小幅度增加,在8-CT、10-CT时相对偏差较大,方法1为12.95%、17.42%,方法2为16.15%、15.43%。两种重建方式得到的IMRT计划中,脊髓的最小值、平均值,肺的V5、V30,心脏的V30、V40受层厚影响显著(P<0.05)。结论:在胸部肿瘤放疗中,基于靶区最大层面为起始层的重建方式优于基于定标金属小球所在层面为起始层的重建。同时,本研究可以为改进现有的CT扫描流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细胞癌(HCC)组织ezrin基因表达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影响。方法 24例可切除HCC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4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为58.6岁。术前接受As2O3治疗14d(10mg/d,静脉滴注)。取治疗前的病灶活组织检查标本和治疗后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均行ezrin表达检测,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AFP水平的变化,并分析血清AFP水平与ezrin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ezrin表达强阳性、弱阳性和阴性例数分别为6例、7例和11例,而As2O3治疗后分别为2例、5例和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9,P〈0.05)。治疗前血清AFP为325.5ng/L,治疗后AFP为278.6ng/L,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0,P〈0.05)。结论 As2O3可明显下调HCC肿瘤细胞ezrin表达,有抑制HCC细胞生长、抑制复发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在螺旋CT扫描中的不典型表现及其产生原因。方法选择17例HCC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52岁。分析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螺旋CT扫描中呈不典型表现的CT征像和病理学改变。结果17例共发现18个病灶为不典型表现,其中10个病灶在动脉期强化明显,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为等密度或高密度;6个病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呈低密度;2个病灶动脉期病灶边缘有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仍有持续强化。结论肝癌在螺旋CT 3期增强扫描中有多种不典型表现,病灶的血液供应情况、病理学基础等是其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低剂量投影条件下的CT图像重建。方法采用双层K-奇异值分解(K-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K-SVD)字典训练的学习方法进行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字典学习方法中采用KSVD算法,稀疏编码采用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训练库进行第一层字典训练,然后利用第一层训练的字典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重建。进而将重建图像作为第二层待重建图像的输入,这样使得第二层输入图像含有较多的高频细节信息,因此能在重构的过程中恢复更多的细节信息,让高分辨率重构图像达到较好的效果。结果双层字典重建效果明显优于KSVD算法,重建图像更接近于原始高分辨率CT图像。结论本研究对双层字典训练学习的框架进行反迭代投影的全局优化改进,改善了图像的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存在状态。方法采用抗HGVNS5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HCC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癌组织。结果HCC组织中检出HG抗原(HGAg)20例(377%),在非乙非丙、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组中,分别检出HGAg2例(25%)、16例(39%)和2例。结论HCC患者中HGV感染较常见;HGV感染似乎不是HCC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头部CT扫描中mAs变化对辐射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头部CT扫描方案中mAs变化对辐射剂量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需做头部扫描患儿+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1个月.16岁。小儿头部扫描参数按CT机预设的分为3个年龄组:(曲~1.5岁年龄组(40例),采用150mAs;②1.5~6.0岁年龄组(40例),采用200mAs;③6.0~16.0岁年龄组(40例),采用250mAs。其他扫描技术参数不变.120kV,6mm×3mm准直器组合,6mm层厚。记录扫描时的剂量参数CT剂量加权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3组CTDI。分别为(21.296±0.586)、(27.990±0.723)、(35.665±0.766)mGy(F=4264.944,P〈0.001)。3组DLP值分别为(242.617±24.277)、(356.262±34.147)、(458.743±20.993)mGy·om(F:638.654,P〈0.001)。扫描参数每降低50mAs,CTDI。降低约22.72%,DLP降低约27.12%;若降低100mAs,CTDI。降低约40.29%,DLP降低约47.11%。结论降低mAs值,可使CT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在小儿头颅CT检查中,依患儿年龄合理降低mAs值.可以作为CT技师实施儿童放射防护的基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宝石光谱成像(GSI)模式下获取的虚拟单色图像的特性,初步评估将其应用于放射治疗计划剂量计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GE公司的Revolution ES CT扫描系统对CIRS 062M电子密度模体进行扫描;对比不同能量下不同物质的CT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比较间隔26 d的两次扫描CT值;建立单色图像的CT到电子密度(ED)转换曲线。结果:在两次扫描中,不同单色能量下,高密度材料的CT值变化显著,密度小于或等于水的材料的CT值变化较小;较高密度材料(如Dense Bone 800)的CT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差异在较低能量时较大;较高能量虚拟单色CT图像的CT-ED转换曲线与普通模式下获得的多色图像一样具有一致的线性关系;但较低能量虚拟单色CT图像的CT-ED转换曲线是双线性。结论:双线性的CT-ED转换曲线可能会带来剂量计算误差,所以将其应用于临床剂量计算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能量相关CT-ED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2.
魏佳赟    姚佳    李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1,(6):770-772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细胞外基质,这是一个复杂的大分子网络,具有独特的物理、生化和生物力学特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刚度作为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生物力学属性,对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高基质刚度增强肝癌细胞的化疗耐药性、增殖及侵袭转移的能力,但是低基质刚度促进肝癌细胞干性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并且增强化疗后细胞克隆启动能力。了解基质刚度是如何影响肿瘤进展有助于开发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治疗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刘显旺        刘宏        邓靓娜        李昇霖        薛彩强        邓娟        孙秋        周俊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2,(6):701-704
目的:探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在定量评估乙肝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3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为试验组,18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分别在碘(水)基物质图上测量每名受检者肝实质及同层腹主动脉的碘(水)浓度,并计算肝脏标准化碘浓度(NIC)。以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比较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间NIC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评估乙肝肝纤维化分期与NIC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绘制ROC曲线分析NIC评估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间NIC存在差异(F=36.889, P<0.001)。NIC与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间呈高度负相关性(r=-0.847, P<0.001)。NIC鉴别S0<和≥s1、s1><和≥s2、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能谱CT最佳单能图像联合血清CEA、NSE、CYFRA21-1、SCCA检测在周围型肺癌(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240例疑似PLC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CT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测定CEA、NSE、CYFRA21-1、SCCA水平。以病理结果为PLC判定的金标准,评价CT联合血清CEA、NSE、CYFRA21-1、SCCA检测在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疑似PLC患者中恶性病变130例,良性病变110例。恶性病变组的CEA、NSE、CYFRA21-1、SCCA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01);腺癌患者的CEA、CYFRA21-1、SCCA水平与鳞癌患者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显著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或CT检查(P<0.001)。结论:能谱CT最佳单能图像联合血清CEA、NSE、CYFRA21-1、SCCA检测诊断PLC的价值较高,其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在Child-Pugh A级肝硬化与正常肝脏血流动力学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肝硬化Child-Pugh A级并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患者30例作为肝硬化组,同时收集肝脏及门静脉增强CT检查无异常患者30例作为正常肝脏组。两组均采用能谱CT扫描并重建70 keV单能量图像、碘基物质分离图像,在70 keV、碘基图像上分别测量动脉期(AP)和门静脉期(PV)肝脏五叶(肝尾状叶、肝左外叶、肝左内叶、肝右前叶、肝右后叶)CT值和碘浓度(IC),计算动脉期碘分数(AIF)和门静脉期碘含量(PVI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能谱参数,并运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效能。结果:肝硬化组动脉期CT值和碘浓度与正常肝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门静脉期CT值和碘浓度显著低于正常肝脏组(P<0.05)。肝硬化组肝脏AIF稍高于正常肝脏组(P>0.05),而肝脏PVIC均显著低于正常肝脏组(P<0.05)。以门静脉期肝脏平均碘浓度21.47 mg/mL为阈值评价肝硬化与正常肝脏血流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83.3%,显著高于肝脏CT值和PVIC。结论: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可以用来评价肝硬化与正常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差异,为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细胞核素靶向治疗方法。方法:提取NIS基因片段并构建重组质粒pcDNA3/NIS,将重组质粒导入肝细胞癌HepG2细胞。转染后24 h利用Western-Blot法检测HepG2细胞NIS蛋白表达,采用125I结合试验评估转染后细胞的摄碘率,采用DAPI染色法评估HepG2细胞摄125I后的凋亡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NIS蛋白表达、摄碘率以及细胞凋亡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蛋白电泳表明经NIS基因转染后,实验组HepG2细胞已表达NIS蛋白,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693, P<0.05)。实验组HepG2细胞摄碘率B/T%平均为(18.4±5.8)%,显著高于对照组(t=36.842, P<0.05)。结合125I后24 h,实验组凋亡细胞数多于对照组,平均凋亡率为(19.2±5.3)%,显著高于对照组(t=3.086, P<0.05)。结论:转染外源性NIS基因可上调肝细胞癌HepG2细胞NIS蛋白表达,使其具备摄碘功能,加快细胞凋亡,为放射性碘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能谱CT作为一种新型影像技术,在原有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增加了能量分辨率及理化性质分辨率,可以对病灶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进行量化检测,进而提高病灶的对比度和检出率。能谱CT在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本文重点就能谱CT的原理及在胰腺疾病的诊断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解琪琪    史卫东    李文洲    邓亚军    任恩惠    马靖琳  谢建琴  康学文  汪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10):1173-1176
【摘要】宝石能谱CT是由传统CT转型而成的新型CT,球管可进行高、低能量X线瞬时切换,弥补了常规CT的缺点,有助于进一步区分不同组织成分。近年来能谱CT成像在骨质疏松程度的诊断,关节置换术后检查,痛风结石诊断与鉴别,骨髓瘤与骨转移瘤、骨岛的鉴别,骨损伤程度的诊断以及肌腱病变的诊断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虽然能谱CT成像对于骨密度的诊断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探究,但是从多方面综合评价,能谱CT成像对骨骼系统疾病的评估有巨大价值。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能谱CT在骨骼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