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将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IU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I及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月经量明显多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子宫内膜穿支血流Ⅲ级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可增加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恢复患者正常月经,防止宫腔粘连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煎剂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宫腔粘连(I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补肾活血煎剂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1年。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对IUA患者月经情况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82%和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自拟补肾活血煎剂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能显著升高临床症状评分(P0.05),显著升高患者中医证候变化的总有效率(P0.05),并能显著降低宫腔粘连程度评分(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疗前增加,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较疗前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两组随机妊娠率分别为9.09%和18.51%差异显著(P0.05);且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活血煎剂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月经量并且改善其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单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疗前增加,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及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均较疗前下降,可能与其改善子宫血流灌注量、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自拟益肾活血汤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治疗的宫腔粘连并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包括子宫内膜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包括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 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32/34)、76.47%(26/3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FI、VI、VF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RI、P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子宫及子宫内膜各指标改善更显著(P均<0.05)。结论 在宫腔粘连术后应用自拟益肾活血汤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疗效确切,可使子宫内膜厚度增厚,并改善子宫内膜血流,调节子宫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补肾益冲丸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防治中度宫腔粘连术后再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4月深圳市中医院治疗的中度宫腔粘连肾虚血瘀证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冷刀)并留置宫腔球囊,术后治疗组给予补肾益冲丸口服+雌孕激素序贯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口服雌孕激素药物联合补肾化瘀调经方对预防宫腔粘连的影响。方法:将72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雌孕激素加补肾化瘀调经方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官腔再粘连情况、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更有效改善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预防宫腔粘连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人胎盘片治疗刮宫术后子宫内膜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子宫内膜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人胎盘片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比较2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变化。结果:2组月经量与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配合人胎盘片治疗刮宫术后子宫内膜薄的效果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助膜养宫汤联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肾虚血瘀型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中-重度宫腔粘连肾虚血瘀型患者在宫腔镜下分离粘连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行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中药助膜养宫汤。2组均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并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IUA)评分、月经量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IU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P0.01),其中IUA评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月经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基础上加用助膜养宫汤治疗肾虚血瘀型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更有利于降低宫腔粘连评分,预防宫腔再粘连,增加月经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子宫内膜修复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芬吗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药联合雌孕激素治疗。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胞炎症因子TNF-α、TGF-β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妊娠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药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子宫内膜修复作用明显,治疗期间患者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本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雌孕激素预防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2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0例,对照组12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上环术,并在术中钳取少许内膜组织测定ER、PR、Ki67,术后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3个月,治疗组同时口服补肾活血方,对照组不给予补肾活血方。比较2组治疗前后增殖期内膜厚度,宫腔粘连评分,ER、PR、Ki67的表达。结果治疗前2组ER、PR、Ki-67表达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0. 05)。治疗后治疗组ER、PR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Ki67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 0. 05)。2组治疗后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0. 05),评分显著下降(P 0. 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雌孕激素可有效预防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改善宫腔环境,增加内膜厚度,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坤灵丸结合芬吗通,治疗组予针药结合芬吗通。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IUA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情况,并随访1年。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IUA评分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NF-α、TGF-β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好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治疗组妊娠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宫腔粘连术后患者能修复子宫内膜厚度,减轻术后炎症反应,预防宫腔粘连的复发,增加妊娠几率。  相似文献   

11.
毛利云  朱铮  王屹雯  颜望碧 《陕西中医》2020,(12):1731-1734
目的:研究补肾填精行气活血法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在总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评分等指标的比较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63%,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4%,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UA评分、VEGF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人工周期联合补肾填精行气活血法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能有效预防宫腔再粘连,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益母逐瘀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肾虚血瘀证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90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人工周期组(45例)和中西结合组(45例)。人工周期组采用人工周期治疗,中西结合组在人工周期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母逐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统计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纤细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宫腔粘连评分、肾虚血瘀证评分、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人工周期组(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PDGF、PAI-1水平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宫腔粘连、肾虚血瘀证评分降低,中西结合组低于人工周期组(P<0.05); 两组血清MMP-9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升高,中西结合组高于人工周期组(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经量正常、周期正常、经期正常患者占比升高,中西结合组高于人工周期组(P<0.05)。结论:益母逐瘀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肾虚血瘀证患者,可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改善患者子宫情况,促进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贾旺  陶丽丹 《陕西中医》2021,(8):1080-1083
目的:分析益肾活血方对全麻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子宫恢复和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166例全麻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戊酸雌二醇片/戊酸雌二醇环丙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肾活血方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两周。观察两组治疗期间月经复潮时间和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子宫内膜阻力指数(RI)、血流参数(PI)及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评分。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月经量少患者占比(2.41%)显著低于对照组(13.25%,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两周后,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两周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厚,且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RI、PI降低,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两周后,两组月经情况、粘连范围、粘连类型评分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可有效促进全麻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月经恢复和子宫恢复,促进子宫血清MMP-2、MMP-3、MMP-9水平升高,有效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的风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谢海梅  王培  李敏 《陕西中医》2023,(5):579-583
目的:探讨葛根黑苏汤联合通元针法对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容受性(ER)与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黑苏汤联合通元针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侯积分的变化,在阴道超声下观察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与血流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分型与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经期行经时间、妊娠成功率和妊娠患者受孕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个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与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均增大,子宫内膜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分型与血流分型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mPI)、阻力指数(mRI)和平均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mS/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经期行经时间、受孕时间短于对照组,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黑苏汤联合通元针法能够显著减轻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与形态,并提高子宫血流灌注,从而有利于改善ER及子宫血流动力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激素序贯疗法;观察组予雷火灸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指标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73.5%,...  相似文献   

16.
张利梅 《中医药学刊》2013,(9):2069-2071
目的:评价益肾活血方联合人工周期预防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4月妇科经宫腔镜诊断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90例,均行粘连分离术并安置宫内节育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益肾活血方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激素人工周期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术后宫腔恢复情况、月经改善、黄体期子宫内膜厚度及随访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宫腔再粘连者4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患者术后宫腔再粘连者13例,总有效率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黄体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随访1年患者妊娠情况,治疗组妊娠率58.3%,对照组妊娠率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联合人工周期是防治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稽留流产术后子宫内膜的修复效果。方法:任意选取160例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入住我院的因稽留流产行清宫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用达英-35,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养血方和活血调经方,对比两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经前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发生率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5.4±0.7)d,月经复潮时间为(26.9±2.7)d,经前子宫内膜厚度为(4.5±0.8)mm,与对照组相比,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为6.3%,依从性为96.3%,对照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和依从性分别为20.0%和82.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稽留流产行清宫术患者,可有效修复患者子宫内膜,改善患者月经情况,同时也可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升,减少宫腔粘连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陈晴  宁雪峰  俞晓英 《河南中医》2022,42(2):224-22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暖宫贴穴位贴敷联合生物刺激反馈仪对药物流产后患者子宫复旧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药物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暖宫贴穴位贴敷联合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阴道出血情况及治疗前后宫腔积液、内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四逆散合寿胎丸加减治疗生育期崩漏脾肾亏虚证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76例生育期崩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辨证为脾肾亏虚证,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使用地屈孕酮片治疗; 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四逆散合寿胎丸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常规指标、出血天数、子宫内膜厚度及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按时按量服药,退出本研究; 对照组38例均完成研究。停药3个周期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1.67%、81.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月经量、月经持续天数、面色和次症面浮肢肿、四肢不温、便溏的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出血天数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8%和对照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寿胎丸加减可显著改善生育期崩漏患者中医症状和凝血功能,提升Hb水平,减少出血持续天数,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暖宫消癥散结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痛经、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且中医证型为寒凝血瘀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优思明片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暖宫消癥散结汤,两组均治疗21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子宫压触痛、血清CA125。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8.57%(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各主症及次症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子宫压触痛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A125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A125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