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hinese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TIRADS)联合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123枚,根据超声图像按照C?TIRADS、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 TI?RADS、Kwak TI?RADS的3种不同TI?RADS分类标准进行分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预测分析,比较联合弹性成像前后各组组内及组间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甲状腺结节 C?TIRADS分类级别与结节恶性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独立预测时,C?TIRADS曲线下面积为0.88,在3种方式中最高,但三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弹性成像后,C?TIRADS的AUC最高,特异度显著提高(P<0.05),灵敏度高于ACR TI?RADS及Kwak TI?RADS组(P<0.05),诊断效能较前显著增加。结论:C?TIRADS分类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具备很好的预测价值,联合弹性成像能显著提高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丁金旺  潘钢  项洋锋  张煜  彭友  时晶晶  周力 《浙江医学》2021,43(15):1643-1646,165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评估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PTC合并HT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患者发生患侧CLNM的危险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173例PTC合并HT患者共211侧中央区淋巴结纳入研究,患侧CLNM71侧,转移比例33.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患侧病灶数目、患侧病灶最大径、被膜侵犯和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与患侧CLNM密切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38岁、患侧病灶数目多发、患侧病灶最大径>5mm和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是患侧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这4个临床特征构建的数学模型(Y=-1.872+0.841×患者年龄+0.863×患侧病灶数目+0.756×患侧病灶最大径+1.892×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对预测PTC合并HT患者患侧CLNM的AUC为0.713,预测的灵敏度为0.6338,特异度为0.7571。结论年龄<38岁、患侧多发病灶、患侧病灶最大径>5mm和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是PTC合并HT患者患侧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蔡燕娟  杜毅力  汪淼 《西部医学》2017,29(9):1294-1300
【摘要】 目的 探讨3D CPA联合TI RADS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8例共105个甲状腺结节(良性50个,恶性55个),回顾术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及3D CPA检查,所有甲状腺结节均按照TI RADS标准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D CPA与TI RADS标准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价值及联合两种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3D CPA结果:50个良性病灶血流分布在周边的占36个(72.0%)、内外都有14个(28.0%);血管走行规则43个(86.0%)、血管走行不规则为7个(14.0%);空间分布对称为44个(86.0%),空间分布不对称为6个(14.0%)。55个恶性病灶血流分布在周边的占5个(9.1%)、内外都有50个(90.9%);血管走行规则为6个(10.9%),血管走行不规则为49个(891%);空间分布对称为18个(32.7%),空间分布不对称为37个(67.3%)。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在3D CPA声像图3组指标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3D CPA与TI RADS之间比较:SEN、SPE、PPV、NPV及AC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种方法结合后灵敏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方法。 结论 3D CPA中血流分布部位、血管走行、空间分布对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其中血管走行的敏感度、特异和准确度最高;. TI RADS分类标准可以对甲状腺结节超声描述起到规范化、标准化的作用,对甲状腺结节提供了风险性评估方案;3D CPA与TI RADS分类标准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特征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67例HT患者183枚PTC,分析PTC超声特征与术后中央区淋巴结病理结果,探讨HT背景下PTC超声特征与CLNM的相关性,构建CLNM的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183枚结节中央区淋巴结转移71枚,中央区淋巴结未转移112枚。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1cm、极低回声、甲状腺外侵犯、点状钙化与CLNM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呈极低回声、甲状腺外侵犯及点状钙化是CLNM的独立预测因素,该模型预测CLNM的AUC为0.822(95%CI:0.759~0.886)。结论结节呈极低回声、甲状腺外侵犯及点状钙化对HT背景下PTC患者CLNM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徐余兴  帅剑锋  汪会  汪晓明  鲁长文  高翔  孙康 《安徽医学》2020,41(12):1375-1378
目的 探讨单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76例单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组(32例),中央区淋巴结阴性组(4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性别)、影像学资料(肿瘤位置、边界形态、是否钙化、纵横比)、病理资料(病灶数目、包膜侵犯、周围肌肉侵犯情况)及实验室检测数据[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物酶抗体(ANTI-TPO)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水平]等指标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危险因素预测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年龄、肿瘤位置、术前TSH值以及是否多灶是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最大径、年龄、术前TSH值预测患者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689、0.672、0.700,截点分别为0.85 cm、41.5岁、1.35 mIU/L。结论 患者肿瘤最大径、术前TSH值、年龄、肿瘤位置、是否多灶是单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最大径、年龄、术前TSH值可用于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e system,TI-RADS)与肿瘤侵犯被膜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单发PTC患者279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PTC结节的回声、边界、纵横比、微钙化以及结节与甲状腺被膜的关系,根据超声特征给予每个结节TI-RADS分级,结合每例患者的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回顾分析TI-RADS分级与被膜受侵对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TI-RADS分级为4c/5级、边界模糊、被膜受侵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易发生CLNM(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边界模糊及甲状腺被膜受侵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37、2.260、3.603,P<0.05)。 结论男性、肿瘤边界模糊及其侵犯甲状腺被膜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TI-RADS分级越高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大,TI-RADS分级为4c/5级对CLNM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 TI - RADS 诊断标准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癌(TMC)患者60例,共72个病灶,参照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评估超声弹性成像与 TI -RADS 诊断标准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超声弹性成像后,联合 TI - RADS 诊断标准检查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22%、82.33%,误诊率与漏诊率分别为2.78%和4.17%;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7%、95.83%。结论在TMC 等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超声检查诊断中,联合 TI - RADS 诊断标准分级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5 17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将PTC患者按照是否合并HT,分为HT组(n=1 276)和非HT组(n=3 896)。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HT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55岁,全部肿瘤直径和>1 cm,被膜侵袭,无结甲,高TNM分期(P<0.05)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全部肿瘤直径和>1 cm, TNM分期,中央区转移,中央区转移数量大于3枚(P<0.05)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HT的PTC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降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量明显减少,合并HT的PTC肿瘤进展期更低。  相似文献   

9.
陈洁  崔明祥  刘淼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7):2147-2151
背景 甲状腺结节恶性分层系统可以规范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对甲状腺结节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版本。目的 比较Kwak版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Kwak TI-RADS)、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成年人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以下简称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2017年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与数据系统(ACR TI-RADS)在社区医院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8月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手术病理及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证实的825例患者(986个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分别用Kwak TI-RADS、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ACR TI-RADS进行分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并比较各风险分层系统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结果 986个甲状腺结节中,病理及FNA确诊恶性结节479个,良性结节507个。Kwak TI-RADS、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ACR TI-RAD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87〔95%CI(0.864,0.909)〕、0.857〔95%CI(0.832,0.882)〕、0.870〔95%CI(0.846,0.895)〕,诊断界值分别为≥4c类、≥高危、≥5类。Kwak TI-RADS、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ACR TI-RADS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均有诊断价值(P<0.05),且Kwak TI-RADS诊断效能优于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ACR TI-RADS(Z=4.811、2.513,P<0.05)。结论 Kwak TI-RADS、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ACR TI-RADS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均有良好价值,前者诊断效能稍优于后两者,且该版本简单明确、易于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nm23和bcl-2基因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7例PTC组织和30例甲状腺腺瘤中nm23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nm23在PTC组中表达阳性率高于在甲状腺腺瘤组(P〈0.05);PTC中有颈淋巴结转移组中nm23的表达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且随着PTC病理分级的递增,nm23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P〈0.01)。bcl-2在PTC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颈淋巴结转移组中bcl-2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着PTC病理分级的递增bcl-2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0.01)。结论:nm23和bcl-2基因的表达与PT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与bcl-2呈正相关,与nm23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郭斌  陈蕊  王圣应  彭梅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2):195-198,262
目的 探寻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的拟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6-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收治的208例接受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PTC首发病例的超声、病理及临床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彩色超声征象(CDU)、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淋巴结细针穿刺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含量(FNA-Tg)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CDU、FNA-C、FNA-Tg、术前血清Tg、术后病理结果,并分析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率。确定FNA-Tg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最佳诊断阈值。然后分析术前血清Tg、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Tg抗体(TGAB)与淋巴结FNA-Tg的相关性。  结果  CDU典型转移超声征象的淋巴结中,FNA-Tg的准确率为100%;CDU非典型转移超声征象(淋巴结皮质厚度不均匀,皮质厚度≥2 mm)的淋巴结,FNA-Tg准确率为88.9%,优于CDU和FNA-C;淋巴结FNA-Tg诊断PTC颈淋巴结转移的阈值为2.57 ng/mL;淋巴结FNA-Tg与血清Tg、TGAB无相关性(P > 0.05),而与TSH有相关性(P < 0.05)。  结论  CDU显示颈部淋巴结典型转移征象PTC患者结合CDU征象、淋巴结FNA-C、FNA-Tg,可准确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CDU显示颈部淋巴结非典型转移征象(皮质厚度不均匀≥2 mm)的PTC患者应引起注意,淋巴结检查FNA-C和FNA-Tg可明显提高诊断率,形成临床治疗PTC患者颈淋巴转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构建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6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按照7:3的比例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474)和验证集(n=201),在训练集中构建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绘制列线图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估。结果:6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212例(31.4%)。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了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5岁、双侧病灶、多发结节(≥3个结节)、肿瘤最大径>1 cm、脉管侵犯和包膜侵犯。利用所得到的6个预测因子构建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绘制可视化的列线图,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估。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95%CI=0.741~0.834),在验证集中的AU...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10年1月~2011年1月初治的16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血清TSH与颈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范围的关系。采用χ2检验、t检验、Logistic模型及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率为46.3%(77/166),年龄<45岁、肿瘤直径>0.5cm是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4.804和2.018,P均<0.05)。癌灶最大直径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最佳临界点为0.55c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8和0.60,曲线下面积0.741(95%CI:0.667~0.81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直径越大,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就越大,且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也越大,肿瘤直径可作为手术清扫范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 (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 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例PTC患者以及其中合并HT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单纯PTC组 (252例) , PTC合并HT组 (82例) ,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分别行腺叶+峡部切除、全切或近全切除以及不同范围的颈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证实为PTC.与单纯PTC组比较, PTC合并HT组中女性所占比、单叶受累、颈淋巴结阴性比率均明显增加, 而病灶最大径明显减小 (P<0.05) .发现单纯PTC组较PTC+HT组有更高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 (P=0.001) , HT合并PTC组发生术后低钙的比率明显增高.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 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女性多见, HT可能对PTC原发灶的外侵、腺体内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合并HT的甲状腺癌手术术后并发症增加, 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serum angiopoietin-like 4, ANGPTL4)、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 TSGF)与早期宫颈癌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西安市阎良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10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均行子宫颈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另选同期手术治疗的102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ANGPTL4、EPO及TSGF表达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NGPTL4、EPO联合TSGF诊断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 术前病例组血清ANGPTL4、EPO及TSG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术后血清ANGPTL4、EPO及TSGF表达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10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淋巴结转移15例;其中淋巴结转移组血清ANGPTL4、EPO及TSGF表达水平均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NGPTL4、EPO及TSGF均是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4、EPO联合TSGF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24。结论 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清ANGPTL4、EPO及TSGF水平均明显升高,三者联合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效能较好,对于判断患者的病情演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与术后侧颈部淋巴结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纳入我院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我科的P TC患者血常规标及术后复发情况.分析术前的NLR比例与术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总共211例病人纳入此次分析,其中有50(23.7%)例患者术后出现侧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术前外周血NLR高于2.6是P TC患者术后侧颈部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NLR是P TC术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影响因素.NLR高于2.6的病人术后复诊过程中需要常规检查侧颈部淋巴结情况.  相似文献   

18.
背景常规超声检查指标单独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灵敏度较低,而淋巴结转移(LNM)与否可影响患者的诊疗方案。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指标联合预测PTC颈部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44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超声检查指标(结节直径、结节数目、单发位置、多发部位、内部成分、内部回声、边界、边缘、微钙化、纵横比、后方回声衰减、被膜侵犯)。依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发生颈部CLNM 159例(35.65%),未发生颈部CLNM 287例(64.35%)。采用二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影响因素。绘制各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结节直径、边缘、微钙化、纵横比、被膜侵犯PTC患者颈部CLNM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727,95%CI(1.059,2.816)〕、年龄<45岁〔OR=2.690,95%CI(1.728,4.187)〕、结节直径>10 mm〔OR=2.385,95%CI(1.544,3.684)〕、被膜侵犯〔OR=1.773,95%CI(1.153,2.724)〕是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回归方程:Logit(P)=-1.627+0.546×性别+0.989×年龄+0.869×结节直径+0.572×被膜侵犯。Logit(P)联合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灵敏度为67.92%、特异度为61.67%(最佳截断值为0.3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5〔95%CI(0.650,0.738)〕;联合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AUC分别大于性别、年龄、结节直径、被膜侵犯单独预测(Z值分别为4.137、3.682、3.070、3.679,P值均<0.05)。结论男性、年龄<45岁、结节直径>10 mm、被膜侵犯是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上述4种指标联合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US)与超声造影(CEU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LCLNM)术前诊断的超声特征,评价其在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80例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TC手术及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并获得126枚淋巴结超声检查资料。经术后病理证实,81枚为PTC转移性淋巴结,45枚为未转移性淋巴结。观察常规超声(US)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淋巴结转移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对比,计算US、CEUS及联合应用对PTC患者LCLNM的术前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US检查转移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多表现为淋巴门消失或偏移、皮质回声为非均匀低回声、内部存在团状高回声及钙化,血流类型多表现为周围型和混合型,血流分级多为Adler2级和3级,与非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EUS检查转移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多表现为向心型和Ⅱ型,其次见于Ⅲ型;US与CEUS联合应用对于诊断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优于US或CEUS单独应用。结论 术前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