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医疗疾病文本的准确分类对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疾病文本分类方法。该模型分别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对患者输入的疾病症状文本进行局部特征以及时序特征学习。此外,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上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区分特征对类别预测的贡献值,增强模型的学习能力和可解释性。为使两个通道提取到的特征能够共同决定分类结果,该模型将两种特征进行拼接融合,最后利用softmax分类器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疾病文本分类的性能方面,该模型相比其他分类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可达90.61%、90.48%和90.51%。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深度学习分割算法参数数量多和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种注意力机制的轻量级模型MAUNet用于皮肤病变分割。该模型在UNet网络基础上融合深度可分离卷积和门控注意力机制模块,用于提取全局和局部特征信息;融入外部注意力机制模块来增强样本间的联系;利用空间和通道注意力模块分别提取通道和空间特征。以ISIC2017皮肤病公开数据集作为数据源,改进的UNet模型实现特征提取与分类。与基线模型UNet相比,平均交并比和Dice相似性系数分别提高了2.18%和1.28%,同时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仅为基线模型的2.1%和0.58%。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参数数量平衡性、计算复杂度和分割检测性能上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癫痫脑电信号特征提取过程复杂、信息提取不充分及分类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残差注意力神经网络模型(residual attention module neural network,RAM-Net)用于实现癫痫脑电信号的自动分类。方法 首先对脑电信号进行去噪和分段处理,使网络更有效提取细节特征;然后根据脑电信号在时频域幅值特点,将信号转换为二维时频图像作为模型输入;最后借鉴残差网络思想,在每个残差块中融合注意力机制,构建分类模型,在临床数据集上做验证。结果 该方法分类准确率为97.16%,精确率为97.00%,可实现癫痫发作、间期和正常状态的脑电信号三分类。结论 基于RAMNet的癫痫脑电信号分类方法将脑电信号转化为二维图像,降低了方法复杂度;融合注意力机制增强了网络的有效信息提取能力,可为癫痫临床辅助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运动想象脑电(MI-EEG)的脑机接口(BCI)可以实现人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信息交互。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增强的脑电多尺度特征提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MI-EEG信号解码。首先,提出了一种脑电信号数据增强方法,能够在不改变时间序列长度的情况下,提高训练样本的信息含量,同时完整保留其初始特征。然后,通过多尺度卷积块自适应地提取脑电数据的多种整体与细节特征,再经并行残差块和通道注意力对特征进行融合筛选。最后,由全连接网络输出分类结果。在BCI Competition IV 2a和2b数据集上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对运动想象任务的平均分类正确率分别达到了91.87%和87.85%,对比现有的基准模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和较强的鲁棒性。该模型无需复杂的信号预处理操作,具有多尺度特征提取的优势,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脉冲神经网络(SNNs)以稀疏脉冲时间编码、异步事件驱动的方式天然地适合处理事件相机输出的事件流数据。为了提高现有的仿生分层脉冲神经网络对事件相机对象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生物突触可塑性的仿生分层脉冲神经网络事件相机对象识别系统。该系统首先基于脉冲神经元电位对原始事件流进行自适应分割以提高系统计算效率,然后使用基于生物突触可塑性的仿生分层脉冲神经网络对事件流数据进行多层的时空特征提取并分类。在基于Gabor滤波器的事件驱动卷积层提取初级视觉特征之后,网络使用基于无监督脉冲时间依赖突触可塑性(STDP)规则的特征层提取频繁出现的显著特征,以及基于奖励调节STDP规则的特征层学习诊断性特征。本文提出的网络在四个基准事件流数据集上的分类精度均优于现有的仿生分层脉冲神经网络,并且本文方法对于较短的事件流输入数据也有很好的分类能力,对输入事件流噪声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综上,本文提出的网络能够提高该类网络对事件相机对象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是进行AD筛查与诊断最直观、可靠的方法之一。临床上头颅MRI检测会产生多模态影像数据,为解决多模态MRI处理与信息融合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广义卷积神经网络(gCNN)的结构MRI和功能MRI特征提取与融合方法。该方法针对结构MRI提出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三维残差U型网络(3D HA-ResUNet)进行特征表示与分类;针对功能MRI提出U型图卷积神经网络(U-GCN)进行脑功能网络的节点特征表示与分类。在两类影像特征融合的基础上,基于离散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筛选最优特征子集,并使用机器学习分类器输出预测结果。来自AD神经影像学计划(ADNI)开源数据库的多模态数据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在各自数据域内都有优秀的表现,而gCNN框架结合了两类模型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使用单一模态MRI的方法性能,将分类准确率和敏感性分别提升了5.56%和11.11%。综上,本文所提出的基于gCNN的多模态MRI分类方法可以为AD的辅助诊断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传统监护仪故障诊断多依赖人工经验,诊断效率较低且故障维修文本数据未得到有效利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文本表示以及改进的双向门控循环神经元网络(BiGRU)和注意力机制的监护仪故障智能诊断方法。首先,对文本进行预处理,采用基于转换器(Transformer)的语言激励双向编码器表示生成含有多种语言学特征的词向量;然后,通过改进的BiGRU和注意力机制对双向故障特征分别进行提取并加权;最后,使用加权损失函数降低类别不平衡对模型的影响。为证实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使用监护仪故障数据集进行验证,总体宏F1值达到91.11%。该结果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可实现故障文本的自动分类,或可为今后监护仪故障智能诊断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列车运行安全与列车驾驶员的注意力状态密切相关,为了快速准确检测驾驶员的注意力状态,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编码和卷积神经网络(FECNN)的注意力状态检测方法。对从Kaggle数据集上下载的5名参与者的脑电图数据,用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ICA)和小波滤波方法进行去噪,从中提取微分熵(DE)特征,并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然后将DE特征编码成对应的矩阵,转化为对应的彩色图,标上对应的状态类别。将数据预处理后的彩色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不断优化,得到分类精度较好的注意力状态检测模型。对提取DE特征和没有提取DE特征的10个样本进行实验,平均检测精度分别为95.10%±2.88%和93.12%±3.38%,高于传统的DNN模型和LeNet-5模型,并且模型更具有稳定性。所提出的FECNN模型,可为注意力状态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在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多关系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癫痫脑电分类方法,改进图卷积神经网络在癫痫脑电分类领域的应用,提升分类准确率。方法:分别提取癫痫脑电信号的1个频域特征、3个时频域特征和2个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作为模型节点的特征。提取脑电通道之间的空间相似性和频谱相似性,融合两种通道相似性作为整体图节点之间的边关系矩阵。结果:在TUEP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AUC结果分别为:0.87±0.02、0.91±0.04、0.82±0.04、0.86±0.02、0.90±0.03。结论:提出的模型与单特征和单关系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相比,对于癫痫脑电分类的提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肺结节检测的早期筛查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而近年来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NN)已经在肺结节检测领域取得了成功并不断深入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3D CNN肺结节检测算法。针对肺结节大小和形状各异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多尺度的特征提取模块,提取不同尺度的相应特征。通过注意力模块,从空间和通道两个角度挖掘特征间的关联信息,对特征加强。提取出的特征进入类似金字塔的融合机制,使得特征中同时包含深层的语义信息与浅层的位置信息,更利于目标定位与边界框回归。在具有代表性的LUNA16数据集上,相对于目前先进的其他方法,本文方法能够明显地提高检测灵敏度,可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A number of techniques such as information extraction, document classification, document clustering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to ease extrac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embedded within text documents. However, knowledge that is embedded in natural language texts is difficult to extract using simple pattern matching techniques and most of these methods do not help users directly understand key concepts and their semantic relationships in document corpora, which are critical for capturing their conceptual structures. The problem arises due to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is embedded within unstructured or semi-structured texts that computers can not interpret very easily. In this paper, we have presented a novel Biomedical Knowledge Extraction and Visualization framework, BioKEVis to identify key information components from biomedical text documents. The information components are centered on key concepts. BioKEVis applies linguistic analysis and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LSA) to identify key concepts. The information component extraction principle is based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semantic-based analysis. The system is also integrated with a biomedical named entity recognizer, ABNER, to tag genes, proteins and other entity names in the text. We have also presented a method for collating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multiple sources to generate semantic network. The network provides distinct user perspectives and allows navigation over documents with similar information components and is also used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collection. The system stores the extracted information components in a structured repository which is integrated with a query-processing module to handle biomedical queries over text documents. We have also proposed a document ranking mechanism to present retrieved documents in order of their relevance to the user query.  相似文献   

12.
Automatic text summarization tools help users in the biomedical domain to acquire their intended information from various textual resources more efficiently. Some of biomedical text summarization systems put the basis of their sentence selection approach on the frequency of concepts extracted from the input text. However, it seems that exploring other measures rather than the raw frequency for identifying valuable contents within an input document, or considering correlations existing between concepts, may be more useful for this type of summarization.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 Bayesian summarization method for biomedical text documents. The Bayesian summarizer initially maps the input text to the 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 (UMLS) concepts; then it selects the important ones to be used as classification features. We introduce six different feature selection approaches to identify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s of the text and select the most informative contents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concepts. We show that with the use of an appropriate feature selection approach, the Bayesian summarizer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biomedical summarization. Using the Recall-Oriented Understudy for Gisting Evaluation (ROUGE) toolkit, we perform extensive evaluations on a corpus of scientific papers in the biomedical doma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Bayesian summarizer utilizes the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s that do not use the raw frequency, it can outperform the biomedical summarizers that rely on the frequency of concepts, domain-independent and baseline methods.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臂协同运动中蕴含的运动信息量大,难以充分解读且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双输入卷积神经网络(ND-CNN)模型。首先,根据双臂运动的特点,分别设计数据整理和模型输入两种策略。然后,利用两个结构相同、参数共享的特征提取层提取信号本身的特征和信号之间的差别特征。最后,利用所提取的两类特征实现双臂协同动作的识别。在自主设计的双臂实验中,将ND-CNN与其余3种先进的神经网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ND-CNN模型在识别精度和可靠性上优于其他网络模型,能够对双臂肌电动作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14.
基于脑电的脑机接口(BCI)是在人脑和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全新对外信息交流和控制技术,是一种不依赖于常规大脑信息输出通路(外围神经和肌肉组织)的脑机通讯系统.及时有效地提取和识别与运动想象有关的脑电模式可以帮助运动功能受损的病人建立一种与外界沟通的新途径.论文基于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时频特征组合法,经过滑动窗优化,获取最佳时间段的时域均值和最佳频率段的频域功率谱均值,以此作为特征向量.基于该特征向量,用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对脑电信号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脑电识别率,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心电疲劳分类方法虽然能有效地识别疲劳状态,但需要采集较长时间的信号,不能达到疲劳状态的实时监测。本文设计一种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评估操作员疲劳状态,对操作员的短时心电信号进行疲劳状态的自动分类。首先,提出一种将心电信号转化为图像的方法,将采集到的心电信号转化成二维图像,即将心电信号直接映射到二维空间转换成时域图片信息。然后,将图片送入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去训练,实现对操作员疲劳状态的分类。本文方法降低了模型的复杂性,减少了模型的参数,同时训练的数据不需要经过类似噪声滤波、特征提取等任何预处理步骤。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自动从心电信号中提取有效特征,实现对操作员非疲劳和疲劳两种状态的正确分类,分类准确率达到97.36%。  相似文献   

16.
阿尔兹海默症(AD)的早期检测与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由于AD患者的功能性脑网络拓扑性质存在异常变化,并且不同表型类型人群中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率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将脑网络特征和表型信息结合构建训练特征,用于阿尔兹海默症不同阶段的分类.同时,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分类方法被证明是目前对图数据学习任务的最佳选...  相似文献   

17.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MI-BCI)技术为运动障碍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与外界交流的能力。应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处理运动想象(MI)脑电分类问题时,多提取最后卷积层的特征,忽视了中间层大量可用信息,导致MI-BCI的分类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模型内层融合(WMFF)和模型间层融合(CMFF)两种特征融合策略。WMFF策略提取CNN每一层特征进行融合;CMFF策略融合C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并提取每一层特征。本研究用BCI竞赛IV Datasets 2a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WMFF和CMFF MI脑电信号四分类平均正确率分别达到76.19%和80.46%。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MI脑电信号分类正确率,为MI脑电信号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更加准确地从动态心电中提取异常心拍,设计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多层双边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的心律失常心拍分类模型。心电信号首先被分割成0.75 s和4 s两种不同尺度大小的心拍信号,然后利用11层CNN网络和3层BiLSTM网络分别对小/大尺度心拍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合并,并使用3层全连接网络对合并特征进行降维,最后利用softmax函数实现分类。针对MIT心律失常数据库异常心拍类型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采用添加随机运动噪声和基线漂移噪声的样本扩展方法,降低模型的过拟合。采用基于患者的5折交叉检验进行模型验证。MIT心律失常数据库116 000个心拍的分类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针对4类心拍(正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未分类)的识别准确率为90.42%,比单独使用CNN(76.45%)和BiLSTM(83.28%)的模型分别提高13.97%和7.14%。所提出的融合CNN和BiLSTM的心律失常心拍分类模型,相比单一基于CNN模型或者BiLSTM模型的机器学习算法,有更好的异常心拍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