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状态,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西药治疗缺乏特异性,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该文探讨中医对UC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虚实标本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针灸治疗思路,提出针灸并用、标本兼治的治疗思路,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静  龚雨萍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11):23-24, 28
总结龚雨萍主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点。认为其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邪毒为标,而瘀血阻络贯穿始终;故健脾清肠、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大法;可用健脾清肠方加以治疗,可内外治法联合应用。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冯雅敏  郑彩华 《光明中医》2024,(6):1197-1200
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黏液脓血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胃虚弱为本,湿热蕴结、痰湿停滞和瘀血阻滞为标。郭光业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是以脾胃虚弱、肝脾失调为本,以湿热血瘀为标,以调和肝脾、活血化瘀、清热化湿为治疗原则。郭教授运用自拟溃结爽口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6.
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结肠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病变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及乙状结肠的黏膜层,有时遍及整个结肠。属于中医“泄泻”、“痢疾”、“肠癖”等范畴。具有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容易复发等特点,是现代临床难治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国忠教授善治消化系统疾病,尤擅应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陈教授认为,UC以脾虚失运、肾关失司为本,风、湿、热、瘀蓄蕴肠腑为标,临床分脾虚湿阻、脾肾阳虚、阴虚夹湿、气滞血瘀、风湿热蓄5个证型,分别治以"健脾理气、清化湿毒""温肾升阳、暖脾助运""滋肾润燥、养阴扶脾""调气和血、化瘀止痢""祛风胜湿、清热止痢",认为"阴虚夹湿"为UC后期缠绵难愈之病由,因湿为阴邪,滋阴则助湿,祛湿则伤阴,惟以滋肾润燥、养阴扶脾贯穿其中,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8.
魏超博 《光明中医》2011,26(11):2272-2273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取穴,采用温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例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59例中基本治愈44例,占73%;显效6例,占10%;有效7例,占12%;无效2例,占3%。总有效率为97%。结论辨证取穴,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闫清海教授认为,关键在于湿热蕴毒不解,脾肾正气亏虚。辨证施治,扶正祛邪,并根据具体情况,注重标本缓急,调和气血,始能奏效。  相似文献   

10.
郭月琴 《光明中医》2012,27(6):1194-119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80例中,基本痊愈25例,好转4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80例中,基本痊愈16例,好转34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6个月~1年,治疗组基本痊愈的25例中,复发4例,复发后症状、体征较轻;对照组在基本痊愈的16例中,复发6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效果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复发率较单用西药组低.从本文结果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对本病的治疗目前有效的西药是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调节剂,但疗效欠佳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汤建光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介绍汤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以期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取符合诊断的患者40例采用腹针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商曲(双)、气穴(双)、滑肉门(双)、外陵(双)、大横(双);埋线取穴:脾俞(双)、大肠俞(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对照组(40例)采用补脾益肠丸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治疗后1个疗程统计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相关的症状及纤维结肠镜积分情况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积分前后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症状治疗后积分比较,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纤维结肠镜镜像积分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P0.05)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对郭喜军教授在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进行了总结。郭喜军教授从该病的病因病机入手进行治疗,在用药方面讲求健脾补肾以助正气、清热解毒以驱“浊毒”,升阳涩肠以止泄泻,调气和血以疏肠络的策略。在诊断和治疗该病时中西结合以期获得良效,还善于使用中药灌肠、热盐包、灸法等外治手段对机体进行整体调理,临床疗效确切。还列举了郭喜军教授在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际案例,以期为临床辨治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分型治疗和分期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中医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中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治疗进展。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入住我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48例。实验组接受中医辨证施治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结合地塞米松灌肠常规疗法。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肠镜结果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实验组采用治疗方案后的总体有效率95.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8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中药治疗方案比常规西医治疗的效果显著,疗效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天涵  沈洪 《天津中医药》2019,36(8):784-78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中医病名为"久痢""肠澼"。沈洪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属阳明腑病,但与伤寒六经均关系密切。本病初起正盛邪实,首犯三阳经;病久正虚邪恋,病入三阴经。疾病分期可按六经传变并提出分经辨治,确立以开阖阳明、宣利枢机、升发少阳、温阳化湿、培元固本、平调寒热的治法,验之临床,收效颇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和分析中医辨证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2011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6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医辨证疗法和西医治疗,判断两种治疗方法究竟哪个更适合治疗此类疾病。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即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西药治疗该病更为有效。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医辨证疗法要明显优于西医治疗,临床应推广对该病的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张声生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本病与内痈发病十分相似,治疗上可汲取中医外科治痈的宝贵经验,从"内痈"入手,分期论治,宏微相参,病证结合,配合中药局部灌肠,收效颇丰,并附病案举隅。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世界性的难治疾病,与遗传、地域、环境、饮食习惯及肠道菌群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且好发于中老年人,以男性居多,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魏清琳主任在临床上不断实践,验证了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势,以针刺为主,配合艾灸、手法推拿辅以中药汤剂口服,形成了自己治疗本病的独特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李承恩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0):54+56-54,56
目的:探讨自拟结肠汤内服加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子结肠汤口服同时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子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并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奴夫卡因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