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娄蓉蓉  陈亮  李强  周敬  祝墡珠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9):2484-2488
背景 目前我国儿科医疗的“供需矛盾”正逐渐凸显,全科儿科的发展是最有可能缓解儿科医疗资源紧张的突破口。在嘉定区,社区儿科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为了合理配置儿童医疗资源,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占用儿童专科医院资源的难题,2017年上海市嘉定区原卫生计生委开展了“全科医师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项目。目的 调查第一批“上海市嘉定区全科医师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项目对该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儿科门诊的影响。方法 2018年1-3月,采用自主设计问卷对14名参培“上海市嘉定区全科医师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项目的全科医生和社区其余未参培的部分全科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接受调查全科医生的基本情况、社区开展儿科门诊后的现状及全科医生对儿科培训的建议。结果 共发放问卷207份,问卷全部有效回收,其中参培全科医生14名,未参培全科医生193名。50.0%(7/14)的参培全科医生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儿科门诊接诊,78.6%(11/14)能够掌握一些儿科常见危重症的急救处理,71.4%(10/14)认为已掌握了儿科用药规律。参培全科医生和未参培全科医生拟开展儿科诊疗的方式意愿、拟开展儿科门诊的时间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儿科开展后,多数社区接诊量均小于5人次/半天。64.3%(9/14)的参培全科医生愿意参加更多儿科培训。结论 参培全科医生认为参加培训后开展社区儿科门诊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当前实践中仍存在儿科接诊经验不足、儿科药物及检验缺乏、儿科门诊就诊量少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全科医生队伍是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与基石,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中坚力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进而推进落实分级诊疗政策的关键。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其诊疗理念与全科医学有诸多相通之处,发展中医全科医学,加强中医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丰富全科医生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式、降低医疗费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效率以及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加强中医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中医全科医学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优势及中医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障碍,然后分别从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系统的内部和外部2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建议在系统内部通过加强中医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的方式健全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系统外部通过完善保障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激励机制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中医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提升中医全科医生的岗位吸引力,推动构建中西医结合的中国特色全科医生队伍,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缓和医患供需矛盾、构建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接诊儿童情况及儿科相关培训信息,为建立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接诊儿童体系、实现儿童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3个城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全科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全科医生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时间)、全科医生接诊儿童情况(包括以前接诊儿童情况、现在接诊儿童情况)、全科医生接诊儿童态度(包括是否赞成接诊儿童及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接诊儿童的原因)、全科医生接诊儿童能力自评、全科医生毕业后儿科相关培训情况(包括毕业后是否接受过儿科相关培训、培训期间接诊儿童情况、已接受培训时间、期望接受培训时间)。结果 共调查348例全科医生,问卷填写完整者339例,应答率为97.4%。100例(29.5%)过去接诊儿童,而现在接诊儿童的只有14例(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00,P<0.05)。250例(73.7%)不赞成全科医生接诊儿童。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接诊儿童的原因,255例(75.2%)认为全科医生诊疗能力及相关训练不够,193例(56.9%)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儿童疾病谱复杂,183例(54.0%)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具备儿童相关化验检查能力。100例(29.5%)认为自己接诊儿童能力差,189例(55.7%)认为自己接诊儿童能力很差。101例(29.8%)全科医生毕业后接受过儿科相关培训,其中只有33例(32.7%)在培训期间接诊过儿童;60.4%(61/101)已接受培训时间<2个月,82.2%(83/101)期望接受培训时间≥2个月。全科医生已接受培训时间和期望接受培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儿童的功能正在逐渐萎缩,建议加强该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毕业后儿科相关培训,加强其接诊儿童能力,并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诊儿童,进而实行安全有效的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4.
背景 对未分化疾病的诊治是社区全科医生诊疗能力和卫生机构管理质量的体现。郊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与城区逐步拉近,也存在较大潜力。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和比较上海市区和郊区的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对门诊未分化疾病的认知、行为、需求和能力,以及对诊治水平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基层医疗服务,优化其资源布局提供方向。方法 2018年11月通过自制问卷,分两轮分别调查上海市16个行政区(包含7个城区和9个郊区)的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每位行政负责人,以及所有社区按照50%比例随机选取职称结构匹配产生的4 047例全科医生。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未分化疾病的管理现况和认知,全科医生诊治未分化疾病的需求和能力自评,并进行城郊对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全科医生处理未分化疾病能力的因素。结果 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0%(244/244)和96.98%(3 925/4 047)。参与调查的全科医生在城区和郊区工作者分别占32.71%(1 284/3 925)和67.29%(2 641/3 92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面,郊区中包含专科医生和助理全科医生的比例高于城区;城区中包含眼科和五官科医生的比例高于郊区;城区中包含对分化疾病诊疗能力培训、首诊处理流程、转诊设定的比例高于郊区。全科医生方面,城区和郊区全科医生的日门诊量、对未分化疾病的处理能力和转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全科医生处理未分化疾病能力的指标包括职称、工作年限、全科日门诊量、对未分化疾病的首诊处理流程及转诊率,这些指标构成在城郊之间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未分化疾病的相关管理、全科医生对疾病相关处理的认知和能力仍较薄弱。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生对于未分化疾病的诊治现况较城区更为薄弱,工作资历和实践相对不足,更缺乏规范的诊治流程,转诊需求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次研究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对专科疾病的诊疗现状,为社区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提供方向,以提高社区全科临床质量,进一步促进全科医学发展。 方法 在2018年11月对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负责人及4 047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全科医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发放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上海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耳鼻喉科医生的比例高于郊区(62.82%vs. 33.13%,60.26%vs. 30.12%,均P<0.05),郊区儿科医生的比例高于城区(34.94%vs. 20.51%,P<0.05);城区全科医生对耳鼻喉科疾病(56.15%vs. 51.87%)、儿科疾病(81.46%vs. 66.60%)、皮肤科疾病(23.83%vs. 19.08%)的转诊比例高于郊区(均P<0.05),而郊区全科医生对妇科疾病转诊比例高于城区(79.40%vs. 74.61%,P<0.05);城区全科医生在慢病管理预约(82.55%vs. 77.47%)、心理疏导(73.83%vs. 66.45%)和营养咨询(72.59%vs. 61.57%)方面提供的服务比例多于郊区全科医生(均P<0.05)。 结论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对专科疾病诊疗行为存在城郊差异,其原因可能由于专科医生比例的差异,对专科疾病诊疗能力的不自信,卫生资源分布与发展不均衡等。在今后社区全科医师继续教育中应增加相关专科疾病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全科质控测评结果,以期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全科医学优化发展指明方向。  方法  于2019年5月6—31日,由上海市东片区负责人组织质控小组,通过实地调查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共计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科质量控制测评。测评内容包括机构基本条件、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和岗位职责、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全科医生慢病管理与处置能力、全科医师教育与培养,以及附加项——科研教学状况。  结果  浦东新区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分为(87.9±4.7)分,总得分为(90.2±6.0)分;总得分属于C档的机构数最多,有29家(61.7%)。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浦东新区全科医师教育与培养排全市第一,其余则无明显优势,且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和科研教学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区和郊区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得分在全市中均是最后一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科研教学与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具有正相关关系(均P < 0.05)。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城、郊社区全科质控测评科研教学得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  结论  上海市社区全科质控中,浦东新区未能展示出“浦东”品牌效应,一些核心能力(全科医生诊疗能力、科研教学)甚至表现很差,有待落实区域内分级诊疗、配套全科绩效考核、加大科研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需注意科研教学和临床两手抓,以及城郊发展的均衡性,以全面改善当前较差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内容来源于2022年7月22日由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主办的"第二届海上全科医师论坛",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在整合医疗中的作用》《创建全科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基层卫生发展趋势》《拥抱变化,更好更强》四部分。其中,《基层医疗在整合医疗中的作用》从整合程度、整合层面、整合方向3个维度阐释了"整合医疗"的概念与内涵,并就整合医疗在制度、管理、支付、服务模式、技术应用5个层面的实现路径做了详细介绍;在分析基层医疗和整合医疗共性特征的基础上,阐释基层医疗在上述5个层面对整合医疗的助推作用。《创建全科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从全科医学科在卫生保健改革、满足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中的重要作用出发,阐述了创建全科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必要性,认为创建临床重点专科需做到:提高全科医学科学术地位,推进全科医学人才建设,提升全科医学科区域协同能力,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照护专科特色,加快全科医学科研创新发展。《上海市基层卫生发展趋势》肯定了基层卫生对城市健康发展的贡献,提出在"大健康"的背景下进一步的重点工作为推进健康老龄化和实现出生人口提升计划;上海基层卫生的发展趋势在于创新,而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创新需要由全科医生作为推动者和牵头者,创造出新的健康服务模式。《拥抱变化,更好更强》,认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薄弱"之处,并非发展之初的硬件或人员配置不足,而是体现在全科学科建设方面。全科医学领域工作者应主动面对和接纳当前国家健康战略的变化、健康需求的变化、医学模式的变化、自身发展/管理的变化,开展主动健康,应对多病共存,加强全-专结合,关注需方角度的服务评价,以助力全科医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背景 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的深化,社区未分化疾病逐渐被重视,且被认为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不亚于慢性病管理,但目前国内关于全科医生对于未分化疾病诊疗情况的调查性或评价性研究相对少见。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全科医生对社区常见未分化疾病认知度和诊疗能力自我评价现况,并尝试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优化社区常见未分化疾病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城区和郊区的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20例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自制问卷了解全科医生对未分化疾病的认知度及诊疗能力自我评价情况。未分化疾病认知度及诊疗能力水平由被调查者依据Likert 5级量表评分自评。采用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全科医生未分化疾病诊疗能力水平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83份,有效回收率为88.4%。158例(55.8%)全科医生对未分化疾病定义和概念完全不了解或仅听说过但不太了解。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对未分化疾病概念及定义、未分化疾病国内外研究进展、未分化疾病相关书籍及指南认知度更高(P<0.05)。被调查全科医生自评的未分化疾病常规诊疗能力平均得分为(3.32±0.567)分、未分化疾病急危重症急救处理能力平均得分为(3.42±0.677)分、未分化疾病转诊能力平均得分为(3.38±0.654)分。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历、职称、工作所在区域是全科医生未分化疾病常规诊疗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全科医生未分化疾病急危重症患者急救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所在区域是全科医生未分化疾病患者转诊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全科医生对未分化疾病的认知度及诊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提高全科医生在未分化疾病各方面诊疗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各方应给予社区未分化疾病更多的重视,并通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在未分化疾病诊疗中为全科医生提供更有效的临床循证依据和辅助支持,使其在未分化疾病诊疗中进一步发挥出全科诊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民众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科医师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英国是众多较早开展全科医师医疗体系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英国已拥有较为完善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灵活、独立、高效运行的全科医疗诊所;严谨的全科社区就诊制度;协同良好的社区与全科门诊的整合式服务;严密、完善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严格、高标准、同质化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等等。英国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服务宗旨和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的六大价值观与我国的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是相似的。对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层卫生工作综合如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医养结合,开展全科签约服务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经过2周的培训,通过对英国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发现要加强我国全科医学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建立完善的全科医生“守门人”制度,做好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加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服务团队建设,推动医学模式在社区的转变;要进一步加强全科规培基地骨干师资队伍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为核心,在社区层面横向整合多方社会服务资源;加大宣传,正确引导居民的就医需求;探讨适合我国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从而推动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花  付强强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4):4241-4251
背景 在日益增长的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改革需求下,全科医学及其服务模式被引入中国内地,并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推进下快速发展。然而在全科医学的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其学科发展和服务模式尚不成熟,研究内容、实践路径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明确。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全科医学中文期刊刊发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学科发展规律,发现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发展需求间的差异,为我国全科医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1年12月,在中国知网系统检索2001—2020年《中国全科医学》《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华全科医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刊发的学术论文,提取关键词;同时检索国务院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官方网站,以获取1997—2020年发布的全科医学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文件。将2001—2020年按每5年划分为4个时间段,总结各阶段政策文件的主题。对2001—2020年及划分出的4个时间段的期刊文献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和共现分析,找出突现词,将其与各时间段的政策文件主题进行匹配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54 726篇,提取出关键词1 398个,检索到相关政策文件62份。2001—2020年词频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为:"疗效"(2 998次)、"社区卫生服务"(2 235次)、"糖尿病"(2 004次)、"影响因素"(1 586次)、"老年人"(1 368次)、"诊断"(1 359次)、"高血压"(1 313次)、"全科医师"(1 303次)、"儿童"(1 302次)、"护理"(1 107次)。通过对2001—2020年期刊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归纳为临床诊疗相关研究、疾病管理相关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研究3大类。其中,临床诊疗相关研究涵盖疗效、护理、多种肿瘤疾病及多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疾病管理相关研究包含多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慢性病研究为主,主要涉及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抑郁、妊娠期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等;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还包括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社区卫生管理举措。突现词分析提示,2001—2005年的研究热点为疾病的临床分析/临床观察、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等;2015年后,疾病的影响因素、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生存质量等成为研究热点,这与国家医疗卫生发展需求基本匹配。 结论 2001—2020年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的研究体现了全科医学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的职能,具有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特点,在关注躯体疾病的同时也关注心理健康,研究热点逐渐体现出"生物-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和"以人为中心"的特点,研究基本围绕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需求开展。今后应进一步关注全科医学教育及医学模式创新,以期促进全科医学学科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宁夏石嘴山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石嘴山城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方法有要用两阶段抽样并进行入户调查的方法。对石嘴山3个社区1368户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 居民两周患病率23.38%,就诊率16.78%,住院率5.87%;自我医疗和病轻成为未就诊主要原因。居民就诊流向,社区和市级医院分别占45.78%和28.33%;住院分布,市级和区级医院各占68.95%和17.34%。结论 居民就诊流向趋于合理化,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同时提出应加快发展针对老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医疗保健制度。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公平,合理,有效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利用深圳市牛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对0~6岁儿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情况进行分析.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0~6岁儿童占整个服务人群的12.4%;影响0~6岁儿童健康前5位疾病名称依次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8.2%)、急性支气管炎(14.9%)、胃肠炎(5.6%)、外伤(3.3%)和皮炎(3.2%);由内科、外科、中医专业背景转岗的全科医生提供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与儿科专业的全科医生提供的服务数量没有明显差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能力对社区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13.
保定市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了解保定市城市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对城市卫生服务网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两阶段抽样方法 (随机整群和系统抽样 )调查保定市南市区、北市区和新市区 96 2户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 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 2 2 72 % ,两周患病率为 7 83% ;自我医疗占居民未就诊原因的 47 7% ;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市级医院就诊人次分别占 44 6 8%和 39 15 % ,在市级医院的住院人次占 81 40 % ;接受各种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的家庭占总家庭数的 0 6 3%~ 39 15 %。结论 保定市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分布出现了新的趋势 ,门诊服务主要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市级医院 ,而住院服务主要集中在市级医院 ;自我医疗已成为保定市城市居民因病未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对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保定市城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保定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 (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利用 )的公平性情况。方法 通过两阶段抽样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 )调查了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北市区和新市区 3个区的 962户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入户调查 ,并将被调查家庭分成 3组 :相对贫困组、贫困临界组和一般家庭组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一般家庭组中医疗费用支付自费者占 41 0 % ;而相对贫困组为 61 1 % ,贫困临界组为 65 3 % ;相对贫困组年住院率为 1 9 86 % ,贫困临界组为 4 2 9% ,一般家庭组为 7 2 7%。 3组人群两周就诊率分别为 1 9 86 %、 1 0 71 %和 7 66 % ;3组人群的年人均自负医疗费用占年人均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 4 5 %、 2 68%和 1 55 % ;相对贫困组和贫困临界组家庭中接受心理咨询家庭数所占比重分别为 4 76 %和 6 82 %。结论  (1 )相对贫困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较大 ,但医疗费用支付能力较弱 ,相对贫困人群的医疗疾病负担较重 ;(2 )不同经济条件人群的综合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调查武当山镇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家庭内的所有成员进行卫生服务问卷调查 ,共调查 80 8人。结果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 19.4 % ,高于 1998年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两周患病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人员占患者总数的 90 % ,慢性病患病者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人员占 70 %。结论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患病就诊主要在村、乡两级医疗机构。建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结合实际推行新型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16.
家庭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从功能上看,家庭卫生服务不但是实施社区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方便群众就医的重要形式,是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延伸和深化。从实践上看,家庭卫生服务适应城市社区卫生实际需求。但家庭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在社会层面形成具有法律效力和权威认可的规范和程序,实现家庭卫生服务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的流动人口中300名孕产妇进行回顾性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上升;随产妇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初产妇与经产妇的住院分娩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影响深圳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困难、文化程度、胎育史、传统观念、躲避计划生育等。  相似文献   

18.
张文昌  张晨韵  肖力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46-1648
本文基于我国10年来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理性而客观地分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提出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创新模式,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构建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即: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保险与市场机制,培育社区卫生服务市场,把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着力点,构建政府主导的、卫生服务保险机构-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居民3方互动互益的运行体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社区提供连续性卫生服务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阐述了连续性卫生服务的含义,并且从城市社区难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医患关系、难以实现医防融合以及医疗卫生信息难以得到全面整合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连续性卫生服务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从改善社区人力资源、完善管理体制及加速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埔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六位一体功能开展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黎耀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1140-1141
目的 探讨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充分开展的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将黄埔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创建三年来六大功能的开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从创建之初的单纯以疾病诊疗为主,三年来其他五大功能逐年快速增长,逐步形成六大功能均衡发展.结论 政府导向、监督措施到位、举办医院重视、居民健康需求、医务人员全科岗位培训是六大功能充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