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4月至1993年12月共施行输精管注射粘堵术434例,对其中的414例进行了18个月~42个月随访。29例术后再孕,其中孕后检查出精子者25例。表明手术失败率为6%。术后发生血肿3例、感染2例,并发症率为1.2%。认为输精管注射粘堵术是一种并发症低,效果可靠,且为群众乐于接受的男子节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经皮输精管注射粘堵法(简称输精管粘堵)已临床应用20年逾60万例,此法不作皮肤切口,不游离、切断输精管,大大减少了组织损伤所致的某些并发症。但输精管粘堵后手术复通的情况究竟如何?现将我们所施行的8例输精管粘堵后的复通情况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辐照的同种异体血管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经辐照的同种异体大隐静脉在肝移植中替代门静脉移植后其形态学和免疫学的改变。方法研究分为经辐照的同种异体大隐静脉移植组(n=11)(A组)、新鲜同种异体大隐静脉移植组(n=9)(B组)和新鲜自体大隐静脉移植组(n=14)(C组)进行大隐静脉移植。于移植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5个时间点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移植大隐静脉的通畅情况及形态学变化,同时观察移植早期CD4^+、CD8^+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A组大隐静脉无组织学改变,肉眼观察外形无明显变化。移植后3个月3组移植大隐静脉的通畅例数分别为9例、3例和12例。A组和C组移植后2周,移植的大隐静脉内膜出现内皮细胞,移植后2个月,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覆盖完整;B组移植早期有淋巴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及明显的大隐静脉结构破坏,移植大隐静脉内膜未见内皮细胞覆盖;A组早期CD4^+、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B组,略高于C组。结论经辐照的同种异体大隐静脉符合理想的血管移植物的条件,同时具有较弱的抗原性,术后检测CD4^+、CD8^+T细胞的变化可作为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后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免疫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12头雄性猪为对象,进行了静脉移植替代输精管的可行性及移植静脉段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2头雄性猪行自体静脉移植替代输精管后,精子输送通畅。术后所采精液的精子数量、质量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精液品质优良。移植静脉段动态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内皮细胞的退变在术后第1周就有表现,以后退变逐渐加重,并出现细胞脱落,术后5 ̄8周内皮细胞退变、脱落最重,11、12周以后静脉内皮细  相似文献   

5.
大隐静脉移植裤式桥接修复血管缺损九例刘云建,柳育健1986年以来,我们应用大隐静脉游离移植裤式桥接修复下肢血管缺损9例。男8例,女1例。年龄19~63岁。车祸伤4例,枪伤2例,刀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损伤股动脉4例,肠动脉3例,股动、静脉2例。血管...  相似文献   

6.
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大动脉损伤张德峰,杨胜利,钱志军自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大动脉损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6例,女4例。损伤时间最早8小时,最长3月。锁骨下动脉损伤1例,股动脉损伤13例,肱动脉损伤6...  相似文献   

7.
自体静脉移植重建腱鞘防止肌腱粘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以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腱鞘手术17例,共修复23根肌腱、鞘管。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经10个月~4年随访,按TAM法评定疗效,除3根肌腱因伤口感染、移植静脉及肌腱外露,形成瘢痕愈合,疗效差外,其余患者全部达优。详细介绍了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腱鞘,防止肌腱粘连的手术方法,强调无损伤操作对预防肌腱粘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1992年4月至1993年12月共施行输精管注射粘堵术434例,对其中的414例进行了18个月-42个月随访29例术后再孕,其中孕后检查出精子者25例,表明手术失败率为6%。术后发生血肿3例、感染2例,并发症率为1.2%。认为精客注射射粘堵术是一种并发症低,效果可靠,且为群众乐于接受的男子节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12头雄性猪为对象,进行了静脉移植替代输精管的可行性及移植静脉段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2头雄性猪行自体静脉移植替代输精管后,精子输送通畅。术后所采精液的精子数量、质量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精液品质优良。移植静脉段动态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内皮细胞的退变在术后第1周就有表现,以后退变逐渐加重,并出现细胞脱落,术后5~8周内皮细胞退变、脱落最重,11、12周以后静脉内皮细胞逐渐修复。中膜平滑肌细胞在术后1-2周有轻度退变,3~8周为细胞退变最重的时期,9周以后平滑肌细胞逐渐恢复正常,移植静脉段无坏死、挛缩和管腔闭塞,有可能长期保持精子输送通畅。  相似文献   

10.
大隐静脉移植一期修复四肢动脉缺损钟贤纯,胡友权,卓小为,戴维力张衡敏,杨力军指导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静脉移植修复外伤所致四肢动脉缺损8例。男5例,女3例。均为青壮年。受伤至手术时间3~29小时。闭合性损伤4例,软组织严重挫灭伤4例,8例均伴有骨折...  相似文献   

11.
报告腔房转流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2例,其中例1为Ⅲ型,例2为Ⅱ型,近期疗效满意。例1原因罕见,为输精管粘堵剂误注入精索静脉及下腔静脉所致,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2.
报告腔房转流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2例,其中例1为Ⅲ型,例2为Ⅱ型,近期疗效满意。例1原因罕见,为输精管粘堵剂误注入精索静脉及下腔静脉所致,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91年3月~1998年5月收治下肢血管损伤20例,均行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血管缺损,获得成功,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35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2例,挤压伤8例。均为开放性损伤。合并骨折6例,神经伤4例。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肉损伤。损伤部位:髂外血管3例,股血管6例,月国血管10例,胫前、胫后血管1例。2 治疗方法20例均急诊手术探查,清除血肿后,检查血管损伤情况。根据修整后血管缺损的长度与管径大小切取相应部位大隐静脉移植。本组移植的静脉长度为5~1…  相似文献   

14.
作者采用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作胃十二指肠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肾动脉狭窄、肾血管性高血压1例。术后随访1年,取得良好控制高血压疗效。作者认为,间置自体大隐静脉的内径不应小于0.4cm,吻合后移植大隐静脉段无张力。防止受压、成角、扭曲以及缩短缺血时间,是保护肾脏功能和使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腘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4月至2007年5月治疗股/胭静脉损伤26例。单纯静脉伤12例,合并股/腘动脉损伤14例,分别采用血管修补术、血管补片修复、端端吻合术、大隐静脉移植及“并管法”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动、静脉。结果23例肢体术后血运恢复。合并股/腘动脉损伤14例中,1例并发肾功能衰竭,3例肢体坏死截肢,4例肢体肌肉部分坏死清创后残留部分功能障碍,单纯股/胭静脉损伤者血管修复后肢体无显著肿胀,血运良好。随访3个月~7年,23例肢体血运良好。结论股/腘静脉损伤修复有助肢体恢复正常血供,优先处理合并动脉损伤,“并管法”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股/腘静脉损伤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四肢大动脉创伤性缺损(附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四肢大动脉创伤性缺损的处理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四肢大动脉创伤性缺损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四肢大动脉缺损长度为3-5cm2例,5.1-8cm6例,均采用自体健侧大隐静脉倒置移植,术后移植血管通畅,肢体全部成活。经4个月-5年随访,8例的肢体情况均良好。结论 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是修复肢体大动脉缺损的理想材料,具有取材容易、抗感染能力强、血管通畅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同侧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股动脉损伤10例马虹我院自1988年3月~1996年8月,应用同侧大隐静脉修复股、动脉损伤10例,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9岁,平均年龄302岁。12损伤原因船对向...  相似文献   

18.
胃十二指肠—右肾劝脉旁路转流术治疗肾动脉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作胃十二指肠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肾动脉狭窄、肾血管性高血压1例。术后随访1年,取得良好控制高血压疗效。作者认为,间置自体大隐静脉的内径不应小于0.4cm,吻合后移植大隐静段无张力。防止受压、成角、扭曲以及缩短缺血时间,是保护肾脏功能和使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冷冻保存同种移植血管的研究和应用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管径相当的自体血管是最佳的血管移植材料,其中以自体大隐静脉最常用,但约1/5病人的大隐静脉因种种原因不能切取,如受体血管管径较大需将数段大隐静脉剖开后螺旋形拼接才能移植,费时且可供材料有限。自体动脉移植显然非常优越,不存在排异问题,且可随身体的成长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道大隐静脉长段移植修复肢体血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临床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肢体血管损伤60例进行手术修复,根据手术中移植大隐静脉长度的不同分为3组,通过术后随访、电镜及彩色多普勒观察.将血管长段移植与短段移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大隐静脉长段移植的成功率不低于短段移植的成功率.大隐静脉长段移植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则高于短段移植.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操作,施行大隐静脉长段移植修复肢体血管损伤完全是一种可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