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婴儿围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进行观察,探讨IR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行CPB手术的婴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麻醉诱导后5 min、CPB启动前、CPB启动后15 min、主动脉开放5 min、CPB结束15 min 5个时间点采集外周血查血糖及血浆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同时记录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取HOMA-IR峰值时间点将患儿分为高IR组和低IR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别。结果:患儿围CPB期胰岛素、血糖及HOMA-IR在麻醉后逐渐升高,于主动脉开放后达到峰值,各时间点与麻醉诱导后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IR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手术强烈应激刺激引起的代谢紊乱程度能够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预后,降低CPB手术中患儿机体IR程度以及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的程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急性肺损伤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围体外循环术 (CPB)中的变化及其与急性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选择 2 0例接受CPB的患者 ,分别测定CPB开始、开始后 5min、结束时、结束后 1h和结束后 6h血浆MMP 9和TNF α浓度 ,同时测定CPB结束后各时间点的A aDO2 、呼吸指数 ,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及拔管时间 ,分析血浆MMP 9和TNF α在围CPB期间的变化以及与影响因素和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血浆MMP 9和TNF α的浓度在CPB结束时达到最高峰值 ,之后呈下降趋势 ;②血浆MMP 9的升高与TNF α升高呈正相关 ,CPB结束时血浆MMP 9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最有相关性 ;③CPB结束后A aDO2 的变化与术后血浆MMP 9浓度的变化有相关性 ,而RI变化与MMP 9之间未见有相关性。结论 CPB可以引起血浆MMP 9和TNF α浓度的明显增高 ,其中主动脉阻断时间对CPB结束时血浆MMP 9的影响最为明显。CPB过程中MMP 9与TNF α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MMP 9浓度与CPB结束后A aDO2 的变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常温心脏手术中血浆游离 15 F2 t isoprostane浓度变化及其与术后早期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 30例在常温体外循环 (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 ,根据术后有 (组 )、无 (组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分为两组。 CPB中采用间断温血灌注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阻升主动脉后 30 min以及开放升主动脉后 10、30和 12 0 min抽取中心静脉血样 ,采用有高度特异性的兔血清抗体用酶标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中游离 15 F2 t isoprostane含量。术中至术后 6 h进行连续心排量测量。结果  15 F2 t isoprostane血浆含量于阻升主动脉后 30 m in、开放升主动脉后 10 min显著升高 ,开放升主动脉 30 m in以后开始下降。组 患者血浆 15F2 t isoprostane含量的升高呈递减趋势 ,至开放升主动脉后 30 min恢复正常 ;相反 ,术后需两种以上正性肌力药物支持以维持心脏指数 (CI) >2 .2 L· m in- 1· m- 2的患者 (组 )血浆 15 F2 t isoprostane含量至开放升主动脉后 30 m in均显著高于正常。术后 CI与开放升主动脉后 10和 30 min时血浆游离 15 F2 t isoprostane含量呈良好的负相关性 (r=- 0 .95 ,P<0 .0 1)。结论 术中 15 F2 t isoprostane血浆含量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心脏体外循环(CPB)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行择期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0例,分为BIS组和对照组各25例,BIS组予BIS监测控制异丙酚泵入速度使BIS值维持在45±5,对照组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2~3mg/(kg.h)。记录患者开放静脉通路时(T0)、麻醉诱导后10min(T1)、主动脉阻断后20min(T2)和主动脉开放后20min(T3)4个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及患者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和CVP、心脏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术后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PB手术麻醉中,采用BIS监控可以减少术后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术后心肌损害机理及预防方法。方法 20例行CPB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在CPB转流前、CPB转流结束后20 min(简称术后20 min)、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测定动脉血浆补体3a(C3a)、补体5a(C5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cTnI)及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结果与CPB转流前比较,术后20 min及2、6、12 h血浆C3a、C5a浓度降低(P<0.05),血浆CK、LDH浓度升高(P<0.05);术后20 min、2 h血浆IL-6浓度逐渐增高(P<0.05),术后6、12 h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转流前(P<0.05);血浆TNF-α浓度术后20 min增高(P<0.05),术后2 h开始逐渐下降;血浆CK-MB术后2 h升高(P<0.05),术后6、12 h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转流前(P<0.05);术后2 h血浆cTnI升高(P<0.05);血浆MDA浓度术后20 min和2 h降低(P<0.05),术后6 h明显增高(P<0.05),术后12 h降低(P<0.05);血浆SOD浓度术后2、6、12 h明显降低(P<0.05)。结论婴幼儿CPB术后12 h心肌功能明显受损,其机理可能与CPB术后再灌注损伤补体激活及氧自由基释放导致心肌及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期间常温血脱中性粒细胞心脏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临床随机选取体外循环时间在 60min以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 2 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例 ) ,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和血浆MDA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病人在CPB前cTnI含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而在主动脉阻断后及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差异显著 ,对照组cTnI值高于实验组 (P <0 .0 5 ) ;②两组病人在体外循环前及主动脉阻断 3 0min时MDA的含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而在主动脉开放各时间点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对照组高于实验组。结论 :实验研究证实 ,脱除心脏停搏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后 ,可减轻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心肌损伤 ,有利于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器官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PB心内直视手术20例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分别于阻断主动前和开放主动脉后给予乌司他丁各5000μ/kg,C组同时段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阻断主动脉30min,开放主动脉30min,开放主动脉1h,开放主动脉2h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两组中各项指标在麻醉诱导期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各项指标在阻断主动脉30min,开放主动脉30min、1h、2h与麻醉诱导期比较有明显增加(P〈0.05和P〈0.01);U组中血浆TNF-α、IL-6、IL-8的浓度在阻断主动脉30min,开放主动脉30min,1h、2h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缺血一再灌注损伤,从而达到保护重要脏器的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断炎症反应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在评价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对30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分别于体外循环(CPB)前、CPB后即刻、CPB后30min和1h、术后2h采血,用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cTnI、速率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和肌酸激酶(CK).结果cTnI、CK-MB、CK在CPB停止时均明显增高,其中cTnI、CK-MB在CPB后1小时达高峰,术后2小时开始下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K呈逐渐升高.另外,主动脉阻断时间越长,cTnI增高越明显,不同时间段各自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cTnI在判断心脏直视手术心肌损伤及程度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cTnI快速,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患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下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诊治的行CPB下心脏手术的CHD患儿560例,依据术后48 h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00例和非AKI组460例。分析2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对AKI组患儿进行随访,采用Cox回归分析术后发生AKI患儿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12个月、有肺炎或心力衰竭史、术前血肌酐70μmol/L、主动脉阻断时间30 min、CPB时间45 min是CHD患儿CPB下心脏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截止末次随访,100例AKI组患儿存活82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18.0%,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术中血糖8.3 mmol/L是CHD CPB下心脏术后发生AKI患儿的预后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年龄(12个月)、有肺炎或心力衰竭史、术前血肌酐升高(70μmol/L)、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30 min)、CPB时间延长(45 min)可增加CHD患儿CPB下心脏术后发生AKI的风险,术中血糖的严格控制有助于改善术后AKI患儿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应用磷酸肌酸对体外循环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 (CP)对体外循环 (CPB)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CPB患者均选用冠脉搭桥 (CABG)的围术期患者。将 2 8例CABG患者分为CP组 17例 ,对照组 11例。CP组于术前、后各用CP 3~ 7天 ,每天 2g静脉滴注 ,术中将CP加入心脏停搏液中 ;对照组术前、中、后均不用CP。观察两组患者术前 1周、麻醉诱导后、术中阻断升主动脉后 5min、35min、6 5min、6 5min、术毕、术后 2 4h、术后 1周补体 (C3、C4 )及免疫球蛋白 (IgA、IgG、IgE、IgM)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补体C3、C4及 4种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曲线相似 ,在术前 1周、麻醉诱导后、术中阻断升主动脉后 5min、35min、6 5min、术毕、术后 2 4h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别 ,而术后 1周结果显示CP组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G、Ig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外源性磷酸肌酸用于CPB患者围术前 ,可以营养细胞 ,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 ,使补体和免疫球蛋白不会因手术损伤而应激性增高 ,保护体液免疫功能 ,减少炎症 ,有利于术后患者康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ADP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4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 4 7例胸壁打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室间隔缺损修补的体外循环 (CPB)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分析 4 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在胸腔镜下行室缺修补病例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 4 7例常规方法修补室缺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胸腔镜组患者CPB时间平均 (89.6± 2 7.4 )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 (37.9± 15 .3)min ,3例患者产生血红蛋白尿。 2例患者因术后残余漏而再次CPB下手术 ,其他患者手术顺利 ,术后无并发症并痊愈出院 ;常规组CPB时间平均 (6 9.2± 19.6 )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 (2 6 .7± 11.3)min ,2例患者产生血红蛋白尿 ,患者手术均顺利。二组转流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比较差别明显 (P <0 .0 5 )。结论 :初期胸壁打空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较常规方法延长 ,但其手术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CPB)后细胞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先心患儿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n = 15)和对照组(C组,n = 12).P组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2 mg/kg,C组注同体积NS.于诱导后、主动脉开放30 min、2、6及24 h采集动脉血,ELISA法测TNF-α、IL-6、IL-8、IL-10及MMP-9含量,行血气分析及动态顺应性(Cd)测定,计算A-aDO2、呼吸指数(RI)等指标.结果:P组在主动脉开放30 min、24 h血浆IL-6、TNF-α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P < 0.05),主动脉开放30 min、6、24 h血浆IL-8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P < 0.05),主动脉开放2、24 h PMN含量较C组明显降低(P < 0.05),两组各时点血浆IL-10及MMP-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主动脉开放后各点Cd明显高于C组,而RI较C组明显降低(P < 0.05),主动脉开放6、24 h A-aDO2较C组明显降低(P < 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CPB后炎性反应从而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新生儿期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度90例危重先心病患儿新生儿期行心内直视术的CPB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深低温停循环(DHCA)1例,深低温低流量(DHLF)结合下半身DHCA 2例,DHLF 43例,中度低温中低流量CPB 33例,浅低温中高流量CPB 5例,常温不停跳CPB 6例.2例术中给予平衡超滤 (ZBUF)结合常规超滤(CUF) 和改良超滤(MUF),其余均给予CUF联合MUF.结果:CPB转流时间37~380(118.9±66.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4~195(74.4±40.9)min.所有病例在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均能自动复跳.86例成功脱离CPB.1例左心发育不良(HLHS)术后转为体外膜肺氧合支持160 h后死亡.本组死亡共13例,病死率14.4%.结论:接近生理的CPB预充,良好的心肌保护,选用适宜的灌注方式,合理的血气管理,联合运用各种超滤方法是确保危重先心病患儿新生儿期心内直视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应用常规超滤(CUF)、改良超滤(MUF)及其联合应用对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及围术期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直视手术(体重〈10kg)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常规超滤组(CUF组,n=20)、改良超滤组(MUF组,n=20)、联合超滤组(CM组,n=20),观测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转机前、CPB5min、主动脉阻断后、CPB30min、停机时、CPB结束15min、入ICU即刻、ICU2h、ICU6h、ICU12h、ICU24h)的血浆COP,对比三组患儿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结果CM组和CUF组的COP水平在CPB30min、停机时均高于MUF组(P〈0.05);MUF组和CM组在CPB结束15min、入ICU即刻、ICU2h时的COP水平显著高于CUF组(P〈0.05);MUF组和CM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M组较其他两组显著缩短了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论联合应用CUF和MUF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儿CPB进行时的COP水平,而且进一步改善了CPB后的COP水平,患儿术后脱机拔管时间提前,监护室和医院停留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cTnⅠ)在评价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对30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分别于体外循环(CPB)前、CPB后即刻、CPB后30min和1h、术后2h采血,用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cTnⅠ、速率法测定肌酸激酶激同功酶-MB(CK-MB)和肌酸激酶(CK)。结果:cTnⅠ、CK-MB、CK在CPB停止时均明显增高,其中cTnⅠ、CK-MB在CPB后1小时达高峰,术后2小时开始下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K呈逐渐升高。另外,主动脉阻断时间越长,cTnⅠ增高越明显,不同时间段各自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cTnⅠ在判断心脏直视手术心肌损伤及程度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cTnⅠ快速,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病人手术过程和术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4 9例行CPB手术病人CPB转机前、开始 15min、30min、停止 15min、30min、术后 2h、2 4h外周血的CD3 、CD4 、CD8 和NK细胞计数。结果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一。术后 2h、2 4hCD3 细胞显著降低 (P <0 .0 1) ;CPB停止 15min~术后2 4hCD8 细胞显著降低 (P <0 .0 1) ;CPB开始 15min~术后 2 4hCD4 、CD4 /CD8 显著降低 (P <0 .0 1) ;NK细胞计数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CPB对病人的淋巴细胞亚群有影响 ,这可能导致术后机体抵抗力下降 ,易并发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闭胸低温心肺转流 (CPB)对狗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狗心搏骤停模型 ,停搏 15min后行浅低温 (33~ 34℃ ) (n =5 )和深低温 (2 6~ 2 7℃ ) (n=5 )闭胸CPB复苏。于停搏前、停搏后 15min、CPB开始后 1h、 3h抽血 ,于 3h取大脑皮层 ,测定血浆和脑组织肌酸磷酸激酶 BB (CK BB)浓度。另设 5只为缺血对照组。结果 CPB开始后3h ,浅低温组和深低温组血浆CK BB浓度明显高于停搏前 (P <0 0 5 ) ,深低温组大脑皮层中CK BB浓度明显低于浅低温组 (P <0 0 5 )。结论 狗心脏停搏 15min后行深低温闭胸CPB复苏对大脑皮层的损伤较轻 ,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应用于心肺转流心脏手术的缺血早期和再灌注早期对心脏换瓣手术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体外循环(CPB)下择期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七氟醚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全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七氟醚处理组于静脉麻醉的基础上,在CPB阻断升主动脉前吸入2%七氟醚15 min,阻断升主动脉后继续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5 min,开放升主动脉前15 min经膜肺吸入2%七氟醚预充,开放升主动脉后持续吸入2%七氟醚15 min,其他处理同对照组。分别于CPB开始即刻(T1)、CPB停机即刻(T2)、停机后2 h(T3)、停机后6 h(T4)、停机后24 h(T5)抽取颈内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S100β蛋白的浓度。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法(MMSE)评估患者术前1 d和术后3 d认知状态。结果两组血清TNF-α、S100β蛋白的浓度值较T1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且七氟醚处理组在T2~T5时的浓度值低于对照组的浓度值(P<0.05);七氟醚处理组术后72 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早期和再灌注早期七氟醚处理对CPB后的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相关机制可能是降低CPB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地氟醚预处理对心肺旁路术后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例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用吸入麻醉药,地氟醚预处理组在气管插管后至体外循环转流前吸入地氟醚,使地氟醚呼气末浓度达到1MAC左右,累积维持时间不少于30min。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后30min及1h抽取抗凝动脉血,测定PMN表面CD11b的表达、血浆sICAM-1浓度、MDA、SOD浓度。结果:(1)主动脉阻断前,组间比较血浆sICAM-1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开放后30min、60min血浆sICAM-1浓度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2)主动脉阻断前,组间比较PMN表面CD11b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地氟醚预处理组开放后30min、60minCD11b的表达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升高(P〈0.05),PMN表面CD11b的表达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主动脉开放后30min地氟醚预处理组CD11b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3)体外循环前,组间比较血浆SOD、MDA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30min、60min,MDA的血浆浓度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升高(P〈0.05),SOD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降低(P〈0.05)。地氟醚预处理组,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SOD有升高趋势;MD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氟醚预处理可降低心肺旁路术后早期MDA的释放,增加SOD活性的趋势,与再灌注早期地氟醚预处理可降低PMN表面CD11b有关,地氟醚预处理在心肺旁路术后早期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与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无关系。  相似文献   

20.
乌司他丁对兔体外循环中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肺内的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变化规律及乌司他丁干预性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 0只,随机分为乌司他丁(UTI)组10例,CPB组10例。前者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1万U/kgUTI,CPB开始后再经静脉给1万U/kg。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主肺动脉阻断前、主肺动脉开放前、主肺动脉开放3 0min、停CPB、停CPB后4h共6个时点抽取肺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中ICAM 1的表达值。结果麻醉诱导后(基值)乌司他丁组和CPB组ICAM 1无明显差异(P >0 0 5 ) ;余5个时点2组ICAM 1表达量均明显增高,主肺动脉开放后有一突发增长,停CPB后呈缓慢下降,但乌司他丁组5个时点ICAM 1表达值均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体外循环过程中肺内皮细胞表面ICAM 1表达量在主肺动脉开放后有一突发增长,在停CPB后呈缓慢下降,乌司他丁能使内皮细胞上ICAM 1表达上调减缓,减少肺内活化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减轻CPB引起的脏器功能损伤,有效提高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