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OCS及其免疫学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CS蛋白是细胞因子信号通路重要的抑制剂,最近的研究表明SOCS蛋白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中关键的生理性调节剂,它们可以调节树突状细胞的激活和T细胞的发育和分化等活动,并且在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家族是一类对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的蛋白分子,参与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激素的信号调节。细胞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效应具有广泛多样的调节作用,SOCS家族的许多成员(比如SOCS1,SOCS2和SOCS3等)在发育时期和成年脑内均有表达。近来发现,SOCS3在中枢神经再生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CpG DNA的免疫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发现含CpG基序的DNA或寡核苷酸具有许多免疫学活性,其活性的发挥与所含CpG基序及其侧翼序吉构密切相关,作用机理波及胞内体内酸化、活性氧成份(ROS)产生、NFkβ激活等过程。本文就有关CpGDNA或CpGODN免疫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的近期的近期研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CpG DNA的免疫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发现含CpG基序的DNA或寡核苷酸具有许多免疫学活性 ,其活性的发挥与所含CpG基序及其侧翼序列结构密切相关 ,作用机理涉及胞内体内酸化、活性氧成份 (ROS)产生、NFκβ激活等过程。本文就有关CpGDNA或CpGODN免疫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的近期研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正1974年Kundtzon等首先发现人类脐血中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产率远较成人外周血高,接着,一些学者证明脐血中造血细胞之质量和数量可与骨髓媲美。在这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用脐血代替骨髓作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设想,并立题进行了研究。1988年第1例用同胞脐带血移植成功地治愈儿童范可尼贫血,1989年发现脐血  相似文献   

6.
固有免疫是生物体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其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产生应答,发挥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在固有免疫中,白细胞的募集和激活是很有必要的,可被各种化学介质调控,这其中就包括细胞因子.研究表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蛋白在脓毒症期间大鼠的固有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不同的细胞因子活化的STAT不同.STAT1、STAT3、STAT4和STAT6可以分别介导IFN-γ、IL-10、IL-12和IL-13信号.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是对细胞因子应答而迅速被诱导的蛋白质家族,可以通过JAK/STAT信号途径减弱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由此将为治疗脓毒血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DNA CpG特征结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DNA免疫学特性的深入了解,人们对CpG特征结构在DNA免疫学中的重要作用有初步的认识,本文就CpG特征结构的特点,免疫学活性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神经免疫学研究进展动向之一--细胞因子神经生物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免疫学自诞生以来,以其极大的生命力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门具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带头学科。在这些分支学科中,神经免疫学亦随之脱颖而出,实质上它是神经科学与免疫学的交叉学科。但由于神经科学的概念十分广泛,融合了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药理学、神经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克隆表达大鼠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基因(SOCS-1).方法 将大鼠SOCS-1全长编码基因的PCR产物,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ratSOCS-1.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应用镍离子金属螯合剂亲和层析柱从表达产物中纯化重组蛋白,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表达产物和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应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抗体滴度达到1:10000以上后进行末次免疫,2周后心脏取血、测定滴度,分离制备免疫血清.用红细胞裂解法制备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裂解全蛋白.将阴性血清(未用重组蛋白免疫的新西兰大白兔的血清)、免疫血清及兔抗组氨酸标签抗体转入各蛋白条带,用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学活性.结果 PCR、双酶切及DNA测序分析均表明重组质粒pET-28a(+)-ratSOCS-1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可见转化了重组质粒的大肠埃希菌全菌和经超声裂解后的菌体沉淀的样品均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6 000处有一明显的蛋白条带,经亲和层析获得的纯化重组蛋白有特异的单一条带与上述条带一致,而在超声裂解后的菌体上清中相同位置却未见有蛋白表达条带.Western免疫印迹表明重组蛋白、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裂解蛋白中相对分子质量约24000的蛋白条带、兔抗组氨酸标签抗体均可被免疫血清识别,分别出现清晰的相对分子质量26000、24 000、26000的反应条带,表明其具有免疫活性.结论 SOCS-1基因可以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获得表达,其纯化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1.
MS是CN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国内外对CK及受全在MS免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的研究极为关注,研究结果表明,CK及受体构成免疫网络,直接参与MS脱髓鞘过程中免疫调解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CK及受体种类和表达水平,对MS免疫发病,预后等方面的作用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探讨MS免疫发病机制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何球藻 《现代免疫学》1994,14(4):253-256
免疫学研究进展学术讨论编者按:上海市免疫学会各专业组将举办各种小型座谈会,就当今免疫学研究进展中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以活跃学术气氛。作为上海市免疫学会的刊物,上海免疫学杂志将不定期地选登这些座谈会的发言内容,提供广大读者参考。希望读者对此提...  相似文献   

13.
肿瘤引流淋巴结的免疫学性质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主要由抗原提呈细胞(APC)和免疫活性细胞组成,前者主要执行提呈抗原的功能,后者介导免疫应答。TDLN既是暂时阻止瘤细胞转移的天然屏障,也是肿瘤细胞远外转移的中介者。免疫制剂或某些化疗药物可以通过解除TDLN局部的免疫受抑状态,增强局部的抗肿瘤作用,也可以通过离体激活和扩增TDLN细胞用于过继免疫治疗(AIT)。肿瘤基因治疗的发展使基因治疗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注意到TDLN  相似文献   

14.
一系列细胞因子通过JAK/STAT通路诱导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基因的表达,SOCS蛋白又负反馈调节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 形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反馈调节环。在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JAK2V617F点突变的发现是一个重大的突破。JAK2V617F点突变可导致SOCS3基因表达的增高,但通过某种机制逃逸了SOCS3的负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抑郁症的免疫学研究进展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孙士友*舒良北京回龙观医院尚兰重性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终生患病率为15%,女性可能高达25%[1]。一些证据提示,免疫系统与人们对躯体疾病的抵抗力、大脑功能存在相互关系,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重性...  相似文献   

16.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信息传递机制,即免疫系统不仅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而且还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某些功能。这种相互作用的功能联系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共有的化学信息分子与受体实现的。即:免疫系统不仅具有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受体,还能合成各种免疫神弱递质和内分泌激素,并其发生反应;免疫系统产生的单核细胞因子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NS),CNS又能合成细胞因子及其  相似文献   

17.
中药抗肿瘤的免疫学调节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基础理论、实验研究与临床治疗效果等方面,对中药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抗肿瘤,通过免疫途径或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增效剂而发挥间接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多层面、多靶点的广泛研究。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抗肿瘤的免疫学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狂犬病免疫学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方面评述了狂犬病免疫学研究近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1)狂犬病免疫机理;(2)白细胞介素-2(IL-2)的作用;(3)免疫诊断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鱼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唐玫  马广智  徐军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12-116
本文概述了鱼类免疫研究的发展史,简要介绍近年来鱼类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以及鱼类免疫学在水产养殖和环境监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免疫球蛋白多基因家族及其在免疫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大栩 《免疫学杂志》1991,7(2):125-129
1972年Edelman因阐明免疫球蛋白(Ig)分子结构而获诺贝尔医学奖。最近发现了越来越多免疫球蛋白同源结构分子,组成了一个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Ig Super-gene family)。它们编码的分子具有Ig同源单位:包含110个氨基酸,其中有一个二硫键将65个氨基酸连成环状,肽链按反平行β折叠形成一个保守的三维结构。这种保守结构,作为一种识别结构域,介导相互识别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